学术投稿

生活方式改变对健康人群代谢和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指标的影响

余朝萍;刘颖;王宏宇;许锋成;秦亚录;杨静;龚厚文;黄瑛;尹晓华

关键词:一级预防, 代谢, 血管早期病变, 动脉硬化
摘要:目的 了解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健康宣传教育对健康人群代谢和血管早期病变检查指标的影响.方法 符合要求的健康受试者,经血管健康宣传教育,通过适度的运动、适当控制淀粉类食物、低盐低脂饮食,减少吸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比生活方式改变前后体重、肾功、空腹血糖、血脂及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心踝血管指数(Cardio Ankle Vascular Index,CAV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调节后,受试者的体重指数[(23.13±3.18) kg/m2和(22.67±3.36) kg/m2]、踝肱指数[(1.11±0.08)和(1.09±0.09)]、心踝血管指数[(7.14±1.13)和(7.01±1.18)]、血肌酐[(84.31±22.41) μmol/L和(79.92±23.64) μmol/L]、血尿酸[(337.79±102.17)umol/L和(328.12±88.33) μmol/L]、低密度脂蛋白[(2.49±0.65) mmol/L和(2.37±0.69) mmol/L]均有好的改变(均P<0.05).结论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人群代谢及血管早期病变有利,从而改善代谢紊乱及减慢动脉硬化的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9-2013年江西省农村老年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期间,就诊于江西省农村地区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老年伤害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老年伤害病例6 01 1例,男女性别比1.23∶1,伤害发生年龄组以60~和65岁~组多,占62.15%,老年人伤害发生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伤(69.32%)和交通伤(13.12%),以意外伤害为主(97.52%),多发生在休闲、家务、有偿工作、驾乘交通(96.84%),多为轻度(65.90%)和中度(32.10%).结论 跌倒/坠落伤和交通伤是农村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应从意识与行为、安全监护、营养膳食、公共设施、科学锻炼、心理疏导、预防宣传等方面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潘盛林;段红政;刘彦明;崔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普洱茶水提物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普洱茶提取物对几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热水浸提法制备普洱茶总水提物,连续萃取获得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以及剩余水提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种普洱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12种常见细菌的小抑菌浓度,对其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普洱茶总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较佳,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83 g/L、0.42 g/L、0.83 g/L;剩余水提物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提取物,对以上3种细菌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83 g/L、0.83 g/L、0.83 g/L;普洱茶水提物对婴儿双歧杆菌和德氏乳杆菌均无抑菌作用.结论 普洱茶水提物对试验用的10种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抑菌效果,对2种益生菌没有抑菌作用;剩余水提物抑菌效果略差于总水提物,但优于3种有机溶剂萃取物.

    作者:卢添林;黄梦姣;程悦;黄文静;裴晓方;许欣;左浩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北京市规范化免疫预防达标门诊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现况调查,全面了解达标门诊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为门诊后续升级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普查方式,对北京市全部123家免疫预防达标门诊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着重分析比较不同门诊在经费来源、房屋人员、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根据隶属关系将北京市达标门诊分为5类.村级门诊经费缺乏(主要源于村委会拨款),房屋面积小(平均面积低于65 m2),工作人员少(专职人员不足1人),设置重复(60%门诊同地段内有其他接种门诊);部队门诊管理封闭,服务频次低(每周平均开诊时间不足7 h),信息报送不及时;接种服务站、行业门诊、院校门诊隶属关系不同,管理相对困难,受到各自行业的制约.结论 应根据门诊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理顺隶属关系,减少重复建设,加快取消达标门诊步伐,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者:虞睿;纪文艳;苗良;卢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维生素E及叶酸对高血糖孕鼠子代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e)及叶酸对高血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清洁级成年SD孕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妊娠糖尿病组(B组)、叶酸组(C组)、维生素E组(D组)和Ve+叶酸组(E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于妊娠d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5 mg/kg制备妊娠糖尿病动物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0.1 mmol/L (pH 4.5)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孕d5,D、E2组予50 mg/kg维生素E灌胃,C、E组予0.4 mg/kg叶酸灌胃,A、B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7d.取自然分娩的乳鼠心肌组织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乳鼠心肌细胞caspase-3抗原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各组乳鼠心肌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造模前各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B、C、D、E组血糖值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E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光镜下观察B、C、D、E组乳鼠心肌组织呈现不同程度损伤,表现为细胞坏死、水肿、轮廓不清,心肌纤维排列疏松紊乱、炎性细胞浸润. (3)5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糖尿病孕鼠对子代心肌细胞凋亡影响明显,孕期补充维生素E、叶酸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叶酸抑制凋亡的作用优于维生素E,同时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的效果优于单独补充一种.

    作者:马若嘉;仇小强;詹一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糖尿病(DM)鼠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实验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n=7),糖尿病组(DM组,n=7)、造影剂组(CM组,n=7)、EPO预处理组(EPO组,n=7).观察造影后各时间点6h、12h、24 h、48 h、72 h血肌酐(Scr)、尿肾损伤因子(Kim-1)的变化.并检测肾皮质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与DM组相比,CM组第48 h肾皮质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而EPO组肾皮质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CM组Scr第6h、1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48 h、72 h均显著升高(P<0.05),EPO组Scr 24 h、48 h、72 h则显著下降(P<0.01);尿Kim-1各时间点CM组较CON组显著增加(P<0.05),而EPO组较CM组则显著减少(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能降低急性肾损伤后Scr、Kim-1的水平,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糖尿病大鼠造影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

    作者:李香玲;孙桂玲;郭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衡水市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流行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了解衡水市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给出健康建议.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某院体检科体检的衡水市在职教师2 375例体检资料及调查问卷进行收集、汇总、分析.结果 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8.67% (681/2375),结节大小为2mm×1 mm~60mm×52mm,多发372例(占54.63%)明显多于单发309例(占45.37%).双叶结节、实性结节多见.男性患病率22.86% (214/936),女性患病率32.45% (467/143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x2=25.501,P=0.000).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60岁患病率高,为37.17% (x2=43.207,P=0.000),不同性别患病率也随年龄升增长而升高(P=0.000),每年龄段中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中专、高校教师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其余岗位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57,95%CI:1.229~1.498)、性别(OR=1.763,95%CI:1.445 ~ 2.152)、睡眠情况(OR=1.977,95%CI:1.599~ 2.444)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衡水市在职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睡眠差可能为甲状腺结节患病的危险因素.在教师中倡导健康工作、生活方式,制定健康管理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晔;张旭刚;韩轶超;甄萍;孙红霞;王雪静;张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福州市6~12岁儿童生长发育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市6~12岁儿童生长发育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2013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州市鼓楼区所有小学中6~12岁36 484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胸围、肺活量、身高、体重,计算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与2010年全国及广州水平比较.结果 福州市6~12岁小学生男女生的胸围均值以及9~12岁男生和8~12岁女生肺活量均值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与广州市平均水平比较,福州市男生胸围均值增加,而福州市7~9岁女生胸围均值明显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P<0.05);福州市各年龄组男生克托莱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及9~12岁女生克托莱指数、11 ~ 12岁女生维尔维克指数均值均明显高于广州市同龄学生(P<0.01).结论 福州市6~ 12岁小学生生长发育指标大部分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部分指标要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

    作者:张晓阳;徐幽琼;刘小华;林小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河南省2288例60岁以上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岁年龄组人群艾滋病病例报告情况.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下载”处,下载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累计报告HIV/AIDS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新报告病例中≥60岁年龄组病例共2 288例,以男性为主,性别比从2009年的1.56增长到2013年的2.86,呈逐年上升趋势(x2=31.171,P<0.001).异性传播的构成比从2009年的40.2%上升到2013年的93.7%.同性传播的构成比从0.4%上升到3.5%.采血(浆)、输血/血制品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别从2009年的17.4%和34.0%,下降到2013年的1.0%和1.4%(x2=514.744,P<0.001).结论 河南省≥60岁年龄组人群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多,异性传播成为该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应将老年男性作为今后艾滋病宣传教育、监测和干预等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

    作者:李宁;樊盼英;孙定勇;朱谦;王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普外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普外科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感染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 610株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32株占77.8%.前三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64株占21.5%,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7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42.6%和34.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敏感,可作为重症感染时的经验用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26.7%,对万古霉素及奎奴普汀/达福普汀100%敏感.结论 该院普外科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提高抗生素的疗效,降低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玉荣;杜红丽;谢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保定地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保定市159个社区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个社区.应用老年人抑郁评价量表(GDS-15)和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调查表、躯体状态调查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100)、社会支持量表对社区内≥60岁老年人555人进行抑郁状况、日常活动能力情况、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状况等内容的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55例老年人中,有抑郁症状者为53例,抑郁的患病率为9.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日常活动能力差、听力障碍、需要照顾、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少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保定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主要与躯体状况、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抑郁的预防.

    作者:宋玉钰;靳岩鹏;邢凤梅;何旋;李彬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研究的文献信息可视化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的科研合作现状,把握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Ⅲ,对国内已发表的有关“健康行为”的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健康行为领域的文献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学者李淑霞、陶芳标、王燕位居高产作者前列; “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等为当下健康行为研究的热点所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位居机构贡献度前列.结论 国内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呈快速发展势态,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及科研机构关注该领域.从科学知识图谱呈现的信息来看,作者间的科研合作虽较机构间的合作更为紧密,但两者均缺乏跨机构、跨区域间合作,提示有关学者和机构应继续加强团队间的协作,从而全面推进健康行为领域的研究.

    作者:苏纯惠;郑建中;张持晨;胡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4-2013年洪泽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洪泽县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4-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洪泽县2004-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6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77/10万;<15岁儿童病例数占报告总病例数的88.34%;学生和幼托儿童病例数为577例,占报告例数的88.50%; 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10年来,小学、幼儿园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共计15起,发病256例,占总病例数的39.26%.结论 小学和幼托机构是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重点单位,应加强学校和幼托机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监测,针对15岁以下人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

    作者:张以祥;赵晓明;赵梅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昆山市医院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昆山市医院消毒质量状况,以便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检测的方法,对辖区内医院不同消毒处理对象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样品2 101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中消毒液和医疗器材合格率均为100%,物体表面、紫外线灯、内镜、医务人员手、室内空气和透析用水合格率依次为99.3%、95.7%、91.2%、90.7%、87.0%和85.7%.结论 辖区医院的消毒质量合格率总体较高,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室内空气和透析用水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缪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硬化患者肝癌遗传易感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长期暴露和累积的复杂过程.而肝硬化则被认为是肝癌的一种癌前状态,因此,应该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以及早发现肝癌的发生.然而,肝硬化患者之间发生肝癌的风险却各不相同,对肝癌发生中遗传学因素作用的确认有利于人们探究各种参与肝癌发生的生物学途径,并可帮助确认哪些患者可以从针对性的预防和监控措施中获益.大量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已经报道了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但其中一部分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却存在方法学问题.大样本的多变量前瞻性研究虽然克服了以上缺点,但实施起来比较复杂,且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报道数量也相对较少.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能够确认之前未被怀疑的,参与肝癌发生多个阶段的位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方法学偏倚.本文就以上这些研究关于单核苷酸多态性参与调控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章诺贝;张吉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国全球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初探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健康问题全球化和健康不平等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传统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完全满足全球健康实践的需求,亟需全球健康专业人才,但目前全球健康本科教育在全球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成熟模式.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多次组织国内外专家研讨,认为“全球健康”是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权的新兴学科,其特点是倡导全球多层面广泛合作,并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和经验解决健康问题.同时,对我国全球健康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从全球视角识别全球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全球健康治理策略、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具备跨文化、跨国界团队工作精神,善于沟通、协作,致力于改善全人类的健康公平性、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向浩;毛宗福;秦欢;陈华;马露;何启强;王全;宇传华;毕勇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死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掌握江西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适合的防艾措施,为提高江西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所有2004-2012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信息进行调查与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因素.结果 2 103例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中,男性为主占71.28%.年龄集中在30 ~ 49岁.已婚或同居者占61.01%.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79.89%.临床Ⅰ~Ⅳ期的患者分别占35.76%、22.82%、21.73%、19.69%.前5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分别为:持续或间断发热16.98%、肺结核7.85%、皮肤损害5.80%、持续腹泻5.56%、带状疮疹5.09%.CD4+细胞异常率为99.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越大(OR=1.03)、临床分期越接近Ⅳ期(OR=1.44)、持续腹泻(OR=1.97)、持续或间断发热(OR=1.68)、患肺结核(OR=1.86)、患鹅口疮(OR=2.65)、患播散性真菌病(OR =4.68)、CD4+细胞个数越少(OR =0.99)、血源传播9个因素是江西省艾滋病成年治疗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江西省艾滋病治疗患者以男性青壮年,性活跃人群为主.应加强对当地的婚外性行为的控制和推广安全套使用.提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帮助AIDS患者早期发现机会性感染,教会正确处理各种常见疾病症状的方法,减轻不适症状带来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廖清华;邓爱花;周小军;付俊;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本药物制度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处方用药研究

    目的 探寻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处方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引入处方合理用药综合指数,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处方合理用药综合指数由2.94上升到3.26,影响医务人员处方合理用药的因素主要包括医生认知因素,医生自身因素,患者期望,医疗机构四个方面.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处方合理用药,但目前处方合理用药情况与国际标准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通过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完善基本药物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健全卫生院相关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处方合理用药.

    作者:魏艳;尹文强;崔雪丹;陈钟鸣;管晖;黄冬梅;马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贵州省道路交通隐患驾驶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机动车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驾驶行为的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县(区)在调查前30 d内具有驾驶行为的907名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收集其年龄、性别、身高等基本信息以及各种驾驶情况的数据.结果 35.8%的驾驶员30 d内没有佩戴头盔,39.7%的驾驶员30d内没有佩戴安全带,22.2%的驾驶员有疲劳驾驶的经历;10.9%的驾驶员有酒后驾驶的经历,有34.3%的驾驶员有无证驾驶的情况;有49.0%的驾驶员有30d内饮酒的经历,并且在这部分驾驶员中有18.3%的人每日饮酒,有3.6%和1.8%的驾驶员有视野发黑和平衡感障碍的情况发生,60岁以上的驾驶员比例占到17.8%,身高不足155 cm的驾驶员比例为10.1%,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h的占12.9%,有7.1%的驾驶员血糖低于4mmol/L.结论 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各种不安全驾驶行为因素不容忽视,应采取定期体检和加强监管的方式,规避可能出现影响驾驶安全的情况.

    作者:赵否曦;刘涛;张益霞;李凌;张静;李晓松;孙良先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 研究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云南某高校1 51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886名,问卷包括生命意义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结果 (1)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的生命热诚、生活目标、自主感和未来期待等维度和幸福感得分上均显著高于无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P<0.01); (2)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各维度与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 (3)生命意义感的生活目标、自主感维度和志愿服务频率对有志愿服务经历大学生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结论 志愿服务活动对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泽松;曾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9-2013年无锡市居民死亡状况及减寿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居民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和减寿指标.结果 居民年均死亡率667.48/10万(标化死亡率318.49/10万),男性死亡率为735.78/10万,明显高于女性599.85/10万;死亡率前三位的主要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0~4岁主要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5~14岁为损伤和中毒,15 ~ 59岁为肿瘤,60岁以上为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减寿前三位的主要死因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 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影响全市居民死亡原因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重点开展预防工作.

    作者:杨坚波;董昀球;徐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