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学教师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陈洁瑜;吴六国;程静茹;王天;肖雅;毕建璐;赵晓山;罗仁

关键词:亚健康,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中学教师
摘要:目的 研究中学教师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广州市随机抽取3个区分别为萝岗区、荔湾区、增城区的中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在被调查者年度体检时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在8 111名被调查者中,健康1 098人(13.5%),亚健康2 398人(29.6%),疾病4 615人(56.9%).健康组、亚健康组、疾病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平均总分分别为(142.6±23.5)、(119.5±20.6)、(121.7±20.2)分,亚健康组的生活方式差.在回归分析中,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差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度是优秀的48.4倍(CI:22.5~ 104.2);不良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及压力管理,处于亚健康的危险度大大增加.结论 中学教师亚健康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对于中学教师,首当其冲要做好自我压力管理,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并明确自我价值、积极运动锻炼、注重营养及提高自我健康关注度,从而达到促进健康,减少亚健康的发生,进一步预防疾病的目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残留状况调查及膳食暴露评估

    目的 为了解海南省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污染状况,2013-2014年连续2年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结合海南省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数据,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充分考虑海南各县市水果的种植面积、生产季节、人口分布等情况,在海南10县市采集水果样品499份(其中田间果园采集358份,农贸市场或超市采集141份),检测抑霉唑、嘧霉胺残留量.采用国内理论大膳食摄入(National Theoretical Maximum Daily Intake,NTMDI)法对海南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进行膳食暴露评估.结果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分别为:6.50%和1.36%.未检出结果以0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437μg/kg bw/d和0.00519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1/2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530 μg/kg bw/d和0.00612 μg/kg bw/d;未检出结果以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为:0.00628 μg/kg bw/d和0.00710 μg/kgbw/d.结论 抑霉唑、嘧霉胺风险指数均远小于100%.未检出结果以0、1/2LOD、LOD计时,抑霉唑、嘧霉胺膳食暴露量均远小于抑霉唑ADI (0.03 mg/kg bw/d)和嘧霉胺ADI (0.2 mg/kg bw/d),表明海南居民对于水果中抑霉唑、嘧霉胺的暴露是安全的.

    作者:王玉健;庞道标;黄惠玲;庄鹏;董存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振器检测位置对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结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udi 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检测中,骨振器放置在不同位置时对测试结果产生的影响.探讨骨导ABR在临床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方向.方法 选择听力正常成年人,将骨振器分别放置在乳突部、耳后及额部正中,进行骨气导ABR检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阈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部位骨导间ABR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阈上30 dBnHL刺激强度下,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间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骨导间Ⅰ、Ⅲ、Ⅴ波PL比较,额部与耳后间Ⅴ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导与各部位骨导以及各部位骨导间Ⅰ-Ⅲ、Ⅰ-Ⅴ波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振器放置位置对声波的衰减极小,骨振器放置在不同位置时对骨导ABR波ⅤPL结果能够产生影响,检测时骨振器放于耳后相对更可靠.

    作者:窦晓宁;徐荣华;任雪莲;王爱婷;杨燕燕;张敏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70 (HSP70)、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心力衰竭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入选者分为正常对照组与CHF组,CHF组根据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分为Ⅰ~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并做分析与比较.结果 CHF患者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7,13.75,P<0.05),且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心衰各组与对照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06 ~ 25.38,12.41~ 34.36,P<0.05);心衰各组间HSP70、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9.44~20.33,8.48 ~ 21.95,P<0.05).HSP70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766,P<0.05).结论 血清HSP70、NT-pro BNP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密切相关,随心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且2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对心衰的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佼磊;逢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72份农村饮用水水质全分析

    目的 全面了解江苏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为保障饮水水质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3年8-9月在江苏省随机选择72座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对出厂水进行106项水质全分析.结果 72份水样合格率为62.50%,主要不合格指标共14项,其中常规指标11项,非常规指标3项,主要不合格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毒理学指标(三氯乙醛、氟化物、亚氯酸盐、锑)、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浑浊度、铝、锰、耗氧量、铁、硫酸盐、总硬度),微生物不合格水样中未消毒水厂占52.38%.结论 江苏省农村饮用水以微生物污染为主,同时存在化学性污染.应进一步查明污染来源,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水厂管理,完善供水设施,保障饮水安全.

    作者:郑浩;于洋;费娟;丁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日常化疗防护行为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的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化疗防护行为现状,并探索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武汉市5家三甲综合性医院肿瘤科和使用化疗药物较多的非肿瘤科的55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在化疗给药时,90%以上的护士报告会使用防护口罩,53.7%报告使用乳胶手套,37.3%报告使用聚氯乙烯手套,防护帽、护目镜和防护围裙使用仅20%左右;配制化疗药物时,报告日常使用防护口罩和乳胶手套之类的常规防护物品的护士比例超过80%,防护帽、护目镜和防护围裙报告使用的比例仅30%左右.不同科室护士报告使用防护帽、护目镜和防护围裙的比例都低,且肿瘤科护士报告使用的比例低于非肿瘤科.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肿瘤科护士、报告医院或科室提供防护物品数量足、参加过化疗防护岗前培训的护士,在配药和给药时防护行为得分均较高,认知得分高的护士给药时化疗防护行为得分也较高.结论 护士对防护口罩及乳胶手套常规防护物品使用较多,对其他化疗防护物品的使用较低,医院应通过加强化疗防护管理,提供足量的日常防护物品和加强化疗防护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化疗防护行为.

    作者:黎轶丽;秦超萍;曾纯;王岳;毛云霞;燕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走过心绞痛患者hs-CRP、IMA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走过心绞痛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 2013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诊治的走过性心绞痛25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73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B组:81例)和阿托伐他汀40 mg组(C组:96例),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C在相同用药的基础上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和40 mg,1次/晚.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脂、hs-CRP和IMA的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LDL、hs-CRP和IM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较治疗前上升,但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各项指标无明显下降(P>0.05).A、B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5%和5.2%,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走过心绞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阿托伐他汀40 mg的作用更强,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王金艳;张庆华;刘晓坤;于佳新;韩全乐;张琦;刘长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09-2013年镇江市京口区乙肝流行趋势及报卡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镇江市京口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流行趋势和报卡质量,为制定控制措施和规范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报告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京口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病报告卡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疫情和报告卡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京口区共报告乙肝117例,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5.13/10万~7.18/10万之间.全年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0~50岁组,男女性别比为2∶1.职业分布以工人、农民为主,占36.75%.全区6个街道(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正东路街道发病率高.城区与乡镇无明显差别.报卡384张,删除269张.结论 京口区乙肝呈散发状态,删除卡占70.05%,采取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积极开展乙肝防制卫生知识宣传,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和督导,是有效控制乙肝发病及流行,提高疫情报告质量的关键.

    作者:董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EMA-RTQ-PCR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利用EMA (Ethidium Monoazide)能选择性与死细胞DNA非可逆共价结合的特性,建立EMA-RTQ-PCR方法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方法 选择300μl、3.3×108 CFU/ml沙门菌灭活条件;检测RTQ-PCR的灵敏度与特异性;选择能抑制3.3×1o8 CFU/ml死细胞DNA扩增的EMA浓度,观察该浓度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结果 灭活条件为65℃、10 min;RTQ-PCR检测沙门菌的灵敏度为25 CFU,特异性好;30 μg/ml的EMA可抑制3.3×108 CFU沙门菌死细胞DNA的扩增;30 μg/ml的EMA对活菌扩增的影响可通过离心消除;活菌数/死菌数≥40%时,可以检出活菌;当活菌数量足够大时,死菌的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快速鉴别沙门菌死活细胞EMA-RTQ-PCR方法可行,能有效避免单纯PCR检测沙门菌产生的假阳性结果.

    作者:余秋阳;欧阳效鹏;尚静晔;刘祥;余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ACCP体系在治疗膳食中的应用与规范

    目的 提升医院食堂治疗膳食制作、分装、配送过程中食品卫生的质量,研究将HACCP体系应用于治疗膳食的管理中,探索出一条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提高饮食干预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 应用HACCP理论,结合治疗膳食工作流程和相关资料,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结果 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环节为:①食物原料验收;②原料称量;③原料初加工;④烹制;⑤分装回收;⑥宣教配送.并且针对每一个关键控制点,提出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结论 在医院食堂实施HACCP系统,对保障患者的饮食卫生安全、改善患者饮食干预效果不仅是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姬旭慧;吕全军;王少光;周燕;刘长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2年河南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南省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河南省2012年共报告AEFI个案2 322例,报告发生率为5.35/10万剂次,无疫苗质量事故.AEFI个案中小于1岁的儿童有1 006例,占43.32%,男女比为1.50∶1.接种百白破(无细胞)、麻风和Hib疫苗发生AEFI的报告数多,AEFI个案中以接种第1剂次多(1 366例,58.83%),接种后≤1d发生的占82.56%.临床损害以过敏性皮疹为多见,绝大多数AEFI病例预后良好.结论 全省AEFI异常反应主要发生在<1岁小年龄组、首剂接种和接种早期的儿童,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和家长应密切关注这部分儿童.

    作者:叶莹;李军;王长双;史鲁斌;张肖肖;路明霞;马雅婷;张延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06-2013年潍坊市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6-2013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潍坊市2006-2013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潍坊市2006-2013年累计报告风疹发病875例,年均发病率为1.2266/10万.2006-2013年发病率(/10万)分别为0.21、0.24、0.18、7.46、0.35、0.80、0.10、0.53.2006-2013年年均发病率(/l0万)较高的有奎文区10.36,潍城区6.45,寒亭区4.49,坊子区1.84;男性发病514例,女性发病361例,男、女性发病率(1/10万)分别为1.45、1.05;年龄别发病率(/10万)0~9岁为1.10,10~ 14岁为1.62,15~ 24岁为5.99,25~ 34岁为0.87,35岁以上为0.06.875例病人中,3-6月发病的占85.71%;学生占57.47%,工人占9.37%,商业服务人员占6.17%,散居儿童占5.71%,农民占5.37%,托幼儿童占1.49%,其他占14.40%;有免疫史的占42.17%,无免疫史的占8.34%,免疫史不详的占49.48%.结论 潍坊市15 ~ 24岁年龄段以及学生为风疹的高发人群.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风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加强疫情监测,预防风疹暴发,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邱德山;梁永柱;徐东;王江波;周伟;鞠兰芹;王庆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运用PDCA循环加强某院多重耐药菌管理,提高MDRO相关制度落实情况,降低MDRO检出.方法 收集资料分析现状,绘制鱼骨图找出多重耐药菌管理不到位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持续改进计划,并采取修订相关制度、进行全员培训、加强巡查、随机提问、纳入考核等措施,检查评估执行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后进行反馈总结,进入下一次PDCA循环.结果 全员培训后,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的各项知晓率均提高到90%以上,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PDCA循环实行后,医生对多重耐药菌病人开具隔离医嘱率(81.9%)和护士执行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率(88.5%)均较改进前(32.0%、38.0%)有明显提高;自PDCA实行后,该院多重耐药菌检出数呈不断下降趋势,月均MDRO检出数[(166.00+33.05)株]也较前[(221.20+38.50)株]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的落实,降低耐药菌检出.

    作者:殷珺妹;龙莉;杨亚敏;阚志超;田洁;张富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长疗程阿米卡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的疗效与安全风险的评估

    目的 评价超长疗程阿米卡星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中的疗效与药物安全风险.方法 将13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77例,对照组61例.化疗方案:治疗组方案为12AmZEPLvTh/12ZEPLvTh,对照组方案为6AmZEPLvTh/1 8ZEPLvTh;2组于治疗前、治疗6月末、治疗12月末及治疗24月末分别进行X线、痰菌检查;对2组同期的肺部X线病灶吸收率、痰菌阴转率进行比较.监测阿米卡星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期进行比较.结果 2组共有105例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57例,对照组48例.治疗6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X线吸收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末,治疗组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吸收有效率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月末,治疗组与对照组痰菌阴转率、肺部X线吸收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疗程病例中,2组阿米卡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退组病例中,因阿米卡星不良反应而发生的退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米卡星注射剂的12个月超长疗程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优于6个月疗程的疗效;在严密监测下,超长疗程阿米卡星注射剂治疗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姜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13年白银市布鲁氏菌病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白银市2013年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年布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新发病例103例,发病率5.98/10万;发病高峰在3-7月份;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0.26;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20~ 59岁患者占79.61%,60岁以上人群占14.56%;职业分布以农民多,占87.38%;高危人群血清阳性率为8.12%;羊血清阳性率为2.38%,牛血清阳性率为0%.结论 羊是白银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动物防疫监管,才能从源头控制布病的传播;此外,做好高危人群布病监测,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人间布病的主要途径.

    作者:周红;刘志琦;桑延永;王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补充微量营养素对艾滋病人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艾滋病人,试验组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免疫状态的测定.结果 试验前各组对象的身高、体重和微量营养素摄入、细胞免疫及体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艾滋病人试验组免疫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微量营养素能增进艾滋病人细胞免疫功能,并能提高艾滋病人体内IgA、IgG、IgM、补体C3水平.

    作者:赵飞;孙定勇;朱谦;崔兆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75所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湖北省75所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63 320名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2%.患者性别、年龄、手术、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都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6.66%),其次是上呼吸道(12.87%),泌尿道(1 1.31%)和表浅切口感染6.19%.医院感染常见的分离菌株是铜绿假单胞菌(16.22%)、大肠埃希菌(14.43%)、金黄色葡萄球菌(10.85%)、肺炎克雷伯菌(10.74%)、鲍曼不动杆菌(9.51%).结论 侵入性诊疗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因素的目标性监测.另外,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应重视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

    作者:许川;徐敏;梁艳芳;熊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6株鲍曼不动杆菌常规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86株,痰标本占73株(84.88%),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13.95%,其次为米诺环素(27.91%)和阿米卡星(31.4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己达53.49%.其他10种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姜锋;姜凯;王志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09-2013年淮安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12月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全市暴发疫情调查处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在1.26% ~ 11.78%之间,每年可有2个流行高峰,即冬春季和夏季高峰.主要的流行毒株每年存在交替现象,各年份病毒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x2=673.11,P<0.05).ILI年龄构成中以0岁~组为主(61.42%),不同年龄组的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7,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流感毒株型别不同(Fisher确切概率值=70.85,P<0.05).7起ILI暴发疫情发生于2009年9月和2013年11-12月,主要由新甲H1型和H3型引起.结论 建议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范围并通过信息化改造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重点保护15岁以下易感人群,加强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作者:高强;苏琦;范刚;刘纯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卫生管理及出水水质状况,探讨控制水路污染的对策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对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内的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状况进行调查,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α=0.05)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共调查53家医疗机构,其中定期开展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过滤器维护的50家(50/53,94.34%),开展储水瓶清洗消毒的7家(7/25,28.00%),负责人关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卫生及水质状况的13家(13/53,24.53%),无医疗机构开展过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管道清洗消毒或水质卫生检测.共采样检测38个DUWLs单元的152件水样,其中水源水合格34件(34/38,89.47%),DUWLs出水合格15件(15/114,13.16%).以灭菌注射用水为水源水的DUWLs出水水样细菌总数明显低于其余蒸馏水、净/纯水等水源水的出水水样细菌总数(t=9.34,P=0.00),三用枪及手机出水水样细菌总数高于漱口用水水样细菌总数.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严重,但医疗机构对此认识不足且日常维护意识薄弱.建议尽快制定相关规范与标准,并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指导,规范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清洗消毒与卫生质量控制.

    作者:徐华英;唐晓炜;顾怡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唐山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唐山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唐山市2013年1月和2013年12月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浓度、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等资料,采用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日门诊和日住院人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唐山市2013年1月和12月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2.5、PM10和SO2,这2个月的PM2.5、PM10和SO2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70.3±106.5) μg/m3、(241.8± 131.2) μg/m3和(172.0 ±48.5) μg/m3.心血管疾病日门诊人数与大气NO2、PM2.5和PM10浓度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4、0.437和0.377;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大气PM2.5浓度进入心血管疾病日门诊人数的回归方程(F=6.847,P=0.014),标准回归系数为0.437 (P<0.014).未发现大气污染物浓度与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大气PM2.5浓度与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之间存在正相关.

    作者:周洪霞;蒋守芳;郭忠;张宇新;高红霞;孟令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