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妍;杜红梅;牛超;贾莉婷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自行编制“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量表”,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广州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174名社区卫生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水平为“很高”,“较高”,“一般”和“较低”的比例分别为18.4%,51.7%,28.7%和1.2%,敬业度得分平均值为48.58±7.09;各维度每项目得分均值按高低顺序依次为:专注工作、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和心理认同;不同年龄、学历、职称、收入和工龄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满意度等级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P<0.05),满意度越高,其敬业度水平越高.结论 被调查的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水平总体较高,年龄、学历、职称、收入、工龄及工作满意度是社区卫生人员敬业度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婉霞;张立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调查159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分析和讨论两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1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自评调查.资料分析使用均数、t检验,并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评定患者各项得分为生理机能(70.25±26.028)分,生理职能(27.99±36.713)分,躯体疼痛(62.03士22.687)分,一般健康状况(46.26±21.553)分,精力(54.87±21.250)分,社会功能(63.99±29.344)分,情感职能(46.33±41.408)分,精神健康(59.80±18.625)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的参考水平(P<0.01).SF-36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测得结果总分相关系数r=0.187,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是否住院和年龄进入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方程(F=6.342,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张曼晖;张强;郑莹莹;马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国际安全社区潞安集团社区居民伤害发生情况,为创建国际安全社区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国际安全社区潞安集团王庄社区八个居民点抽取到1148户共3247名常住居民,对其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的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主要内容有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身高、体重、经济收入、伤害原因、受伤时间及发生地点、受伤时正在进行活动、伤害部位和性质.建立Epidata3.1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8.0进行.结果 社区居民伤害发生率为3.60%,95%置信区间为2.96% ~ 4.27%;标化发生率为3.73%.伤害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伤害发生率1~14岁组为4.12%,15~ 34岁组为1.92%,35~54岁组为3.55%,55岁及以上年龄组为6.51%);文化程度越高伤害发生率越低(大专及以上2.24%,高中/中专2.28%,初中为4.52%,小学及以下为5.58%);家务和离退休人员伤害发生率高,分别为4.67%和6.23%,成人伤害与体重指数有关.前3位伤害类型为跌倒/坠落、切割穿刺伤和其他伤.发生地点以家庭住所、居民小区为多.受伤部位多为上下肢体,约15%伤害需住院治疗.结论 创建安全社区应全方位地开展伤害干预工作,重点干预文化程度低、年龄大,家庭主妇和离退休人员;重点干预场所应该为家庭住所、居民小区;减少因跌倒、切割穿刺伤发生,关注交通伤害的发生趋势.
作者:张建斌;杜仲强;付永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动态,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积极参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和API板条进行,药敏采用K-B法,参照CLSI 2012年标准执行,用WHONETS.4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我院共分离病原菌2 30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266株,占54.97%,革兰阳性菌1 037株,占45.0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卡他莫拉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较高;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17.92%和41.05%.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均较高.MSS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等耐药率低于15.00%,MRCNS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RSA,分别为52.13%和4.84%.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和氯霉素敏感性高,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00%敏感,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低.结论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有其自身特征,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菌检查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治疗疾病和降低细菌耐药性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邹晓艳;杨德远;孔昌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NO)对库存悬浮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 取10例新鲜悬浮红细胞,在储存的不同时相(3 h、1d、3d、5d、7d、14d、21d、28 d),每例和不同浓度L-精氨酸(NO前体)混合培养,浓度分别为1 μM (B)、5 Mm (C)、10 Mm (D)、50 Mm (E).培养后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用NO荧光探针测定反应红细胞内的一氧化氮水平的平均荧光强度(PKPosX).结果 保存期内库存红细胞变形指数、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高.当NO前体浓度为5μM时能够明显改善保存14d内的库存血红细胞变形性指数;高于相应的佳NO浓度范围的时红细胞变形指数受损.结论 NO对库血红细胞具有调控作用,通过补充佳浓度的NO(如10 μM)时,会使红细胞变形性增加;储存期间红细胞的损伤与NO流失有关,适当补充相应浓度NO可以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
作者:桂林;黄远帅;李代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2年每年4-6月份,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检测梅毒抗体.结果 2009-2012年共调查男男性行为人群1 588人,梅毒阳性率分别是6.2%、6.0%、9.5%和15.0% (x2=25.29,P<0.01);2012年梅毒阳性率与2009年和2010年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升高.分层分析结果显示,21~ 30岁年龄组男男性行为人群梅毒感染率上升较快,由2009年的4.5%上升到2012年的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6,P<0.01).梅毒感染与有关因素分析显示,40岁以上年龄组(OR=4.211,P<0.0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OR=2.387,P<0.01)感染梅毒风险较大.结论 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梅毒感染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大21 ~ 30岁年龄组干预力度,控制梅毒的传播.
作者:阮师漫;张昌庆;胡艳霞;杨慧;朱艳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石河子大学大学生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情况,为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7个学院4 228名大学生进行食品营养标签认知度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平均得分(4.51±1.78)分,医药学部得分高(4.79±1.78)分,人文科学学部得分低(4.14±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261,P<0.001);女生得分[(4.61±1.76)分]高于男生[(4.39±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77,P<0.001).书籍、报刊或杂志是大学生获得食品营养标签知识的主要途径.78.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营养标签.68.9%的学生对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与形式比较满意.29.3%的学生经常阅读食品营养标签.结论 大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需要加强宣教和引导,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营养标签的认知和科学使用.
作者:徐上知;牛强;李述刚;郑荣华;冯刚玲;丁玉松;木拉提;王海霞;郭淑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阳性鉴定.结果 2014年平顶山市共检测布病职业人群2 162人,阳性率2.54%.城区和郊县间、性别间、民族间、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顶山市高危人群布鲁氏菌感染率较高,高危人群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控制疫情.
作者:罗学东;王轶;王雨;席慧霞;王国琴;李宗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20E)对Ⅰ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3组,用15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之后正常对照组和Ⅰ型糖尿病组小鼠灌服蒸馏水10ml/kg;20E治疗组按5 mg/kg剂量灌服20E.药物干预3周后,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测定血糖和肝脏糖原含量,分析糖酵解过程中的第一个限速酶—葡萄糖激酶和核心炎症因子一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 与Ⅰ型糖尿病组相比,20E处理后肝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血糖浓度比Ⅰ型糖尿病组降低了92.7% (P<0.01),肝脏糖原含量增加了64.1% (P<0.05);Real-timePCR结果显示,20E处理后葡萄糖激酶mRNA水平增加了107.3% (P<0.0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降低了68.7% (P<0.05).结论 20E具有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储备和增强肝脏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张庆远;夏西超;王中晓;姜晓;梁桂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从皮肤微生态角度探讨和揭示人体蠕形螨致病性的影响因素及蠕形螨感染者症状轻重不一的原因,为预防蠕形螨感染、控制临床症状及重建皮肤局部微生态平衡等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定在校大学生412名,进行面部蠕形螨检查,根据症状将检查出的蠕形螨感染者分为无症状带虫者组、单纯蠕形螨症状组、合并痤疮等皮肤病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面部皮肤的微生态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蠕形螨感染率为19.1%;无症状带虫所占比例高;合并痤疮等皮肤病组的面部皮肤菌群密集、皮肤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无症状带虫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痤疮等皮肤病组的面部皮肤菌群密集高于单纯蠕形螨症状组(P<0.05);优势菌检测中合并痤疮等皮肤病组面部皮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无症状带虫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蠕形螨感染数量和虫种不是影响蠕形螨感染者症状有无与轻重的唯一因素;蠕形螨引发的皮肤病的发生与否和症状轻重均与皮肤菌群紊乱失衡密切相关,症状越重皮肤微生态失衡的程度也就越重,提示蠕形螨的致病与皮肤微生态失调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作者:陈静;夏永辉;赵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句容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加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句容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病例4 143例,年平均发病率133.89/10万;重症39例,无死亡病例.每年的11月是发病高峰季节,2010年以来有6月发病增多的倾向.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儿童(93.99%),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分别占50.93%、45.33%.17起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幼托机构.实验室诊断246例,EV71、CoxA、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41.46%、32.11%、26.42%;监测399份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阳性率54.64%;2009年、2012年以CoxA组16型为主,2010年、2011年以EV71型为主,而2013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型为主.结论 2009-2013年句容市手足口病疫情持续流行,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同时存在,且交替主导流行,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幼托机构是高发人群和高发场所,应加强宣教和防控力度.
作者:吴晓军;周荣光;刘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肺结核双向转诊实施现状分析,探索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疾控中心与专科医院的双向转诊机制,疾控中心对发现的涂阳患者转诊至专科医院住院隔离,待涂片阴转后转回疾控中心继续治疗.将患者相关信息填写在双向转诊登记本上并录入Excel.针对转诊情况、拒绝原因、户籍、医保情况、年龄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涂阳患者愿意转诊专科医院住院的仅占23.1%,拒绝转诊的原因主要为费用太高,占49.1%.本市户籍患者以医保为主,占81.7%;非本市户籍患者以自费为主,占58.1%.53.1%的患者享有公费医疗或医疗保险,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55.6%和38.5%;而自费患者的转诊率仅为5.6%,新农合患者均不同意转诊.从年龄上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同意转诊的比例相对较高,为51.9%,其余年龄段转诊比例很低.转入专科医院住院的患者,出院后87.7%的患者均能按要求转回.结论 在没有免费政策和强制措施的保障下,肺结核传染源住院管理很难实现.
作者:张弘;金昊;何方;张爱洁;梁瑞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2-2014年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死亡病例,输入DeathReg2005,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和去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2-2014年,万州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89.5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251.41/10万,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27.56/10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2.88,P=0.000<0.01),除宫颈癌、乳腺癌外,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其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为55.17/10万,居第1位,其次为食道癌和肝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21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4.12岁.结论 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是万州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的重点.
作者:陈春蓉;罗超;颜朝阳;郑代坤;王敬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学校发生的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为查找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集患者粪便、水样进行细菌学培养,运用PFGE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此次暴发疫情的调查共发现病例60例,罹患率为10.12%,发病人群均为小学学生;从53例患者的粪便中共检出30例痢疾阳性病例,且菌群均为宋内志贺菌;水样检测发现2号水井及其旁边的水塘存在宋内志贺菌;对4份病例的粪便、2份水样进行PFGE分析,其结果显示,6份样本所检出菌株的电泳带型完全相同.结论 该事件是一起因饮用宋内志贺菌污染的水源而导致的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
作者:刘晓青;赵玉芹;杨梦;曾洪运;王鹏;郑文娟;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检测菊芋菊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Ⅰ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给链脲佐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饮水中添加1%、2%和3%的菊芋菊糖28 d,监测试验期间大鼠体重和血糖变化,观测试验期满血清胰岛素、胰岛形态、β细胞数量和胰岛素表达情况.结果 给予菊芋菊糖治疗后,Ⅰ型糖尿病大鼠体重较自然恢复组均有所增加(P<0.05);血糖呈现下降趋势,且试验结束时与对照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萎缩有所改善,β细胞数量、胰岛素表达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均较自然恢复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菊芋菊糖可明显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Ⅰ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其机制可能是防止胰岛β细胞破坏,增加胰岛素表达,试验结果表明菊芋菊糖对Ⅰ型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季泓;王密;林树梅;胡建民;杨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对医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方法 对南通大学医学院的466名在校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认知的相关资料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19%的医学生认为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家中无医务人员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更为紧张(x2=6.01,P=0.01).与低年级相比,更多参加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高年级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临床诊疗效果(x2=5.83,P=0.02)、感觉心理压力大(x2=30.70,P=0.001),并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x2=21.01,P<0.001)、甚至后悔学医(x2=10.65,P<0.001).医患关系紧张性认知与使医生诊疗方法偏于保守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01),与对医学生就业消极影响呈显著正相关(r=0.14,P=0.004).结论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以“紧张”为主,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就业和择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参与过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更为悲观.
作者:王菊倩;顾伟;陆益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11-2013年黔南州共报告手足口病10 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77/10万,男性发病率为135.04/10万,女性发病率为82.26/10万,性别比为1.786∶1,.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3.47%和13.85%.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1.47%.发病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11-12月.结论 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
作者:祝俊;李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全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窒息新生儿为实验组(轻度窒息52例,重度窒息10例),于窒息后3h、6h检测血清H-FABP浓度,同时检测肌钙蛋白I(cTnI)浓度,并选择36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实验组终确定心肌损害27例,无心肌损害35例,比较两组间H-FABP和cTnI水平,并比较H-FABP、cTnI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重度窒息组于发病后3h、6 h 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0,P<0.01;t=35.24,P<0.01),轻度窒息组各时间段H-FABP水平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2.15,P>0.05;t=1.37,P>0.05),重度窒息组于发病后3h、6 h H-FABP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1,P<0.01;t=30.58,P<0.01).心肌损害组在窒息后3 h H-FABP水平、窒息后6 h H-FABP和cTnI水平高于无心肌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3,P<0.01;t=64.21,P<0.01;t=89.12,P<0.01).窒息后3h、6hH-FABP检测心肌损害的灵敏度均高于cTnI(x2=5.74,P<0.01;x2=3.92,P<0.01),特异度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FABP在窒息患儿发生心肌损害后升高时间早于cTnI,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好,可作为早期诊断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理想标志物.
作者:魏继红;柏金秀;姬静璐;杨小巍;于荣林;赵顺宇;赵秀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青海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病原种类及其流行特征,探讨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的病原谱构成情况.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12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和青海红十字医院两家哨点医院采集脑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全血、鼻/咽拭子、粪便等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对乙脑病毒、肠道病毒等4种病毒核酸检测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等8种细菌培养鉴定.结果 收集329例病例,295份脑脊液均做了细菌和病毒学检测,细菌检出22株阳性菌株,阳性率7.46%,分布在50~岁组和2~岁组;病毒检出阳性18份,阳性率6.10%,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检出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隐球菌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病毒主要为肠道病毒,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结论 提示青海地区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谱以细菌为主,肠道病毒也不可忽视,5岁以下儿童及无疫苗预防的脑炎脑膜炎是防控的重点..
作者:赵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衡水地区儿童进行血铅浓度的测定,了解衡水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的情况,为防治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 735名0~14岁儿童进行静脉采血1ml,用微量分析仪QL800测定血铅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铅浓度正常2 504例,轻度铅中毒205例,中度铅中毒26例,无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4~≤6岁(学龄前组)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高10.7%,城镇儿童铅中毒检出率要高于农村儿童(x2=9.78,P<0.05),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x2=15.56,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也要注意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险,对防治铅中毒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冯玉俊;温亚玲;胡景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