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发香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合理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就诊1296名患者开出的用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促进合理用药的改进措施。结果在1296张处方单中,共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213例。其中2014年6月~9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84例,占总例数的39.44%;2014年10月~12月有72例,占33.80%;2015年1月~3月有不合理用药情况37例,占17.37%;2015年4月~6月有20例,占9.39%。数据显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错误类型包括:①重复用药32例(占15.02%);②滥用抗生素43例(占20.19%);③抑酸类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71例(占33.33%);④不合理的联合用药38例(占17.84%);⑤发生药物拮抗29例(占13.62%)。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与生命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应采取多种改进手段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罗玉君;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静脉置管小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我院行静脉置管的患儿12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间并发症情况、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导管阻塞1.61%、导管渗漏4.84%、静脉炎8.06%、局部出血6.45%相比于对照组9.68%、14.52%、17.74%、24.19%有所提高,<0.05。护理后研究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87.10%相比于对照组56.45%有所提高,<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置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郑丽雯;薛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进展型、有脑受压或临床症状的稳定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与31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20例积液消失,12例明显减少,其中1w内消失12例,1个月内消失8例,治愈有效率100%;对照组10例积液消失,14例明显减少,1个月内消失10例,治愈有效率77.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开颅脑底池打通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刘维田;张国栋;郑建辉;黄春刚;常久魁;周晋;徐雅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清代御医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中关于痛症资料,为国医治疗痛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回顾性阅读分析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从中总结痛症相关资料。结果妇科痛症主要包括:月经病痛证、带下病痛证、妊娠病痛证、产后病痛证、妇科癥瘕痛证、其他痛证6个方面,《女科秘诀大全》对上述不同类型痛症均有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痛症预防十分重要,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度,体质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失和,从而产生痛症。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预防才能有效防止痛症复发。
作者:王莉君;袁久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预后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11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佐,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治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4.6±1.2)d、治愈时间(8.2±2.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2±1.3)d和(11.6±5.8)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63.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2=13.618,<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促进患儿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8例单采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分析低频、中频、高频输注患者的有效率、不同病变患者输注情况以及输注频率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结果输注次数增加时临床输注有效率下降,肿瘤、外科手术、其他病变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具有较高有效率,输注后lh、24h中PLT、CCI、PPR对比,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患者需要把握好输注佳时间,严格把握输注指征,从而提高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效果。
作者:苟丽琼;李莉;谭勇;刘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72例),B组(68例),A组为联合应用联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组,B组为单用兰索拉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并且在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两方面两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玫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胰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0.05);患者的症状积分由治疗前的(8.4±3.1)分下降至(3.4±1.1)分,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研究组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18.87%),组间数据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在对酒精性脂肪肝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时选择胰酶肠溶胶囊,其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作者:王政;刘春光;熊吉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视在我国已经成为困扰着许多人的一种屈光性眼病。目前的主要控制方法有光学屈光矫正如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以及角膜塑形镜;手术干预,如角膜屈光手术、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后巩膜加固术;药物干预有阿托品或托吡卡胺等[1]。由于近视的发生发展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复制过程,所以还需要更多的干预和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医眼科工作者们也在孜孜不倦的研究近视的防治手段。
作者:王西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治疗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2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完善相关的检查,确定病变发展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措施。结果通过药物治疗,4例痊愈;8例实施清宫术,8例患者恢复较好;4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将瘢痕妊娠病灶切除,终康复。另外6例患者自愿实施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得到痊愈。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未见患者出现子宫破裂或者大出血等明显不良症状,预后效果良好。结论实施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需要及早实施相应的检查,明确病变的大小、部位等性质,之后运用药物、清宫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保证病灶彻底清除,确保患者的健康。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抗高压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抗高压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使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8例,采取临床护理干预。结果58例病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以后,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血糖保持在有效范围以内,在出院以后有2例患者血糖不稳定,在对其治疗肺部疾病的同时也给予糖尿病治疗,没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莫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行非手术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给予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延续护理。经过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和疾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遵医行为、复发率及疾病康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医院延续护理模式,能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良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波光姆、TCRC(宫腔镜宫颈锥形切除术)以及LEEP(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3例患有宫颈糜烂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为61例,分别采用波光姆,TCRC以及LEEP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其波光姆组、TCRC组以及LEEP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分别为95.08%、91.8%以及88.52%,由此能够看出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为接近,并未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波光姆,TCRC以及LEEP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相应的优点以及缺点,在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治疗方案。
作者:孙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82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选用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实验组患儿选用炎琥宁作为抗病毒药物。对比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6d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体温复常和腮腺肿胀、疼痛消退。
作者:熊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化疗期间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126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对策,在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全程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毒副反应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提高临床健康教育的有效率。
作者:张静;冯莉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产后抑郁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一般在产后6w内发生。产后激素水平的改变、甲状腺机能减退以及免疫机能的下降,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生物学原因,而心理、社会和遗传因素也与产后抑郁症有关。产后抑郁诊断方法主要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早期识别、产前教育、护理干预、产后随访是预防产后抑郁发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蔡红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MTA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治疗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将80颗因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前牙分为两组,治疗组用MTA盖髓,对照组则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盖髓,然后用氧化锌和磷酸锌水门汀双层垫底,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术后2w、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定期复查,评价其疗效。结果2年后治疗组(40颗牙)成功率为87.5%,对照组(40颗牙)成功率为70%,两组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作为盖髓剂用于儿童恒前牙外伤直接盖髓术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李洋;刘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科自2014年8月~2015年4月的96例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每组各48例,治疗组1治疗方案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常规换药,治疗组2治疗方案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治疗组2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吸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骨及钢板外露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支架固定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周宇平;李椰子;刘欣;彭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是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肺不张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内科病症,尤其是高龄患者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各种并发症而使上机时间延长、撤机困难,甚至导致治疗失败患者死亡。此高龄机械通气肺不张患者经支气管镜治疗,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康复出院。
作者:蔡传凤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