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庆彦;曹力明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助产质量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26例在我院分娩产妇,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提高助产质量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加行护理干预后,产妇的总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显著减少,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助产质量,减少产后出血量,促进母婴预后的改善,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付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应用。在临床医学本科2010年级、2011年级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运用PBL教学法,结果表明PBL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医学生学习创新性、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栾博;栾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导致牙龈增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接收1例服用硝苯地平患者出现牙龋增生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硝苯地平药物服用后通常表现为牙龈边缘和牙龈乳头增生,发生该现象原因和胶原代谢紊乱、激素、炎症与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结论牙龈增生影响患者美观度,降低生存质量,故而需引起高度重视,以找寻更加有效的疗法治疗,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代红蕾;王佩显;李宇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40例多处肋骨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予以观察组环抱式接骨器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应用环抱式接骨器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刘德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5年8月82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患儿选用利巴韦林作为抗病毒药物,实验组患儿选用炎琥宁作为抗病毒药物。对比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腮腺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6d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运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体温复常和腮腺肿胀、疼痛消退。
作者:熊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身高175 cm,体重62 kg,诊断“①左肾挫伤并左肾动脉栓塞,②左肾梗死并无功能,③肾性高血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术前检查心、肺、肝功无明显异常。入室常规监测血压(BP)114/78 mmHg,心率(HR)70次/min,心电图(ECG)无异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静脉,以咪达唑仑3 mg,舒芬太尼15 ug,依托咪酯40 mg,阿曲库铵50 mg诱导,经口插入7.5号气管导管,深度23 cm,听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固定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R)12次/min,潮气量(Vt)500 ml,气道压(Paw)12~25 cmH2O,吸呼比(I∶E)1∶2,氧流量(FiO2)1 L/min,术中间断静注阿曲库铵25 mg/次、舒芬太尼5 ug/次,异丙酚微泵输注(200~300 mg/h),低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1%)维持。手术开始扩大腹膜后间隙,建立气腹压14 mmHg,超声刀游离肾门组织见创面渗血,约150 ml/h,未能游离肾动静脉,遂选择中转开放左肾切除术。患者此期Bp 130~100/90~70 mmHg,HR 70~90次/min。中转开腹后约手术进行180 min 时,患者 BP 下降至70~90/40~65 mmHg,HR增快至100~120次/min。遂适当加快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素5~10 mg/次或间羟胺1 mg/次,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 mmHg,术中出血量600 ml和尿量200 ml。手术历时290 min结束,转为平卧位,触及胸部皮下捻发感,转入麻醉后恢复室。20 min后患者清醒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诉呼吸困难,SPO2下降至89%,面罩辅助通气同时嘱患者用力吸气,SpO2上升至95%左右,半小时以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无缓解,面罩吸氧自主呼吸不能维持在93%以上,收缩压75~90 mmHg,转入ICU观察,入ICU即刻行血气分析示:PO233 mmHg,PCO252 mmHg,pH 7.30,予开大氧流量(FiO2﹥10L/min)后2 h PO2可升至63 mmHg,PCO2正常。次日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PO2、PCO2正常,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消失,转入泌尿外科普通病房。
作者:黄云;寇韬;许毅;季平;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监控检测的标准诊断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筛查和确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出现了很多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相关的文献和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检测原理对其方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作者:蒋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的鼻出血住院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对医护的满意度和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45例鼻出血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评估他们治疗过程中的鼻部疼痛程度,了解他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较接受以常规鼻腔填塞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保守组患者而言,接受鼻内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较轻,同时对医护的满意度也较高。结论长时间鼻腔填塞的患者对医护的满意度较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护理干预,尽可能减轻其痛苦,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方蓉;陈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出院速度,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分析了我科办公护士与患者产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护士与患者沟通不畅;服务态度冷漠;医疗收费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正确认识护患纠纷的危害,提高护士的服务理念,重视护患沟通技巧,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严格执行费用公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教育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作者:喻梦;吴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单纯小梁切除术与综合手术疗法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将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201例,分成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患者6个月记录眼压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2个周期结束后,两组的眼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眼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手术治疗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能大大降低患者眼压。
作者:娄雪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替加环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出现了肛周感染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以泰能为基础的抗生素,实验组在泰能的基础上加用替加环素,两组均以治疗14d为观察周期,观察两组有效率差异。结果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实验组肛周感染起效、治愈时间更短。结论替加环素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佳坤;王子峰;刘晶;叶筱颍;郑林;董慧娟;李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宫颈接触性出血的病因分布特征,并对患者给予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探讨联合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妇科查体、TCT及阴道镜活体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另选取同期就诊患者120例无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宫颈接触性出血病因较为广泛,主要原因为宫颈柱状外翻、宫颈炎症、宫颈息肉等;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得出观察组TCT阳性率及高级别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宫颈接触性出血在临床上以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为主,临床应高度重视宫颈接触性出血患者,必要时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
作者:巫元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伤后早期(小于72h)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伤后72h内行微创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9例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患者的并发症、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等早期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3~25个月,平均(17.4±2.1)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3~9个月骨折愈合,平均(4.3±1.1)个月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39例中,优21例,良13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7.2%。结论对于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早期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牢固,软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希峰;王巧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72例),B组(68例),A组为联合应用联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组,B组为单用兰索拉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并且在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两方面两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玫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我校通过实行本科生科研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作者:王一卓;黄东生;张玉洁;张谊;胡慧敏;洪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定向药透仪皮试结果更精确细致的判断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接受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试5 min后观察测试结果,对于快速过敏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患者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并做好相应记录。结果180例患者中共检出阳性患者73例,阳性检出量率为17.4%,其中49例为青霉素类,24例为头孢菌素类。5 min以内阳性检出52例,其中34例为青霉素,18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71.2%。延时5~10 min内检出21例,其中15例为青霉素类,6例为头孢菌素类,占总阳性检出病例的28.7%。10 min后再无阳性检出。结论定向药透仪做药物过敏试验临床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在试验结束后对于皮试结果为阴性但有自觉不适症状的患者延时观察5~10 min可降低假阴性率,避免出现阳性漏检风险,从而提高临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黄玉凤;黄玉美;刘义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80例高危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照顾患儿,观察组采用配套干预措施改善高危早产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12例(30.00%),有效21例(52.5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33例(82.50%);对照组40例患者,显效3例(7.50%),有效20例(50.00%),无效17例(42.50%),总有效率23例(57.50%)。比较两组数据发现观察组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无效比对照组无效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2=17.7581,<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配套干预措施对改善高危早产儿粗大运动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婴幼儿运动器官控制能力。
作者:张超;刘庆芝;徐海东;李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8例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组别的成员均为64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一般的形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指数、情感指数、情感得分以及生活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证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后的促排卵效果。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达英-35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促排卵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卵率85.7%,对照组排卵率为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妊娠率为67.9%,对照组自然妊娠率为3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促排卵效果,提升患者自然妊娠率。
作者:叶启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