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峰;王巧喜
目的:探究分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纳入的妊娠中晚期妇女300例,根据心电图的类型分为常规心电图组(150例)与动态心电图组(150例),分别对两组孕妇的心电图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重点分析动态心电图的特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20.00%)、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32.00%)、异常检出率(90.00%)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的ST-T段改变检出率(4.67%)、窦性心动过速检出率(12.00%)、异常检出率(37.33%),其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妊娠中晚期妇女来说,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脏异常情况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等为主,其能够更加精准监测,及时发现孕妇心脏异常情况,提高胎儿的成活率,保护好妊娠中晚期妇女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影像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CT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影像学技术。传统的CT检测结果是二维图像,无法提供该结构的全貌。三维CT弥补了传统CT的不足,可以为医生提供某一结构的立体图像。本文以三维CT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三维CT技术在口腔医学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作者: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8月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例确认为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两组患者颈部动脉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呈增加的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与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患者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位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0.05),对观察组患者斑块形成的类型进行观察发现,钙化型斑块占比高。结论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提高PICC导管维护质量。方法采用过敏性皮炎分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照观察40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预期拔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改善。结论 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影响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既保障了导管使用安全性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董元玲;鲁华;叶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10月~2015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中,随机择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选用手术疗法,对照组选用保守疗法。观察两组疗效,并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显效及好转患者,共计45例,所占百分比为97.83%;对照组显效及好转患者,共计27例,所占百分比为58.7%。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满足手术治疗要求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可增强疗效,促进其髋部骨折面的愈合。
作者:王玉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主要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39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来源于ICU的标本359例,外科标本1135例,内科标本1399例,儿科标本1072例,对所有标本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查,比较各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耐药菌株构成情况,探讨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ICU标本中耐药菌株75例(20.89%),外科标本中耐药231例(20.35%),内科标本中耐药菌株188例(13.44%),儿科标本中耐药菌株86例(8.02%),ICU与外科送检标本耐药菌株检出率明显高于儿科与内科,<0.05,并且儿科与内科耐药菌株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医院内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耐药菌株的检出阳性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抗菌药使用的规范与安全性管理,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发展与蔓延。
作者:杨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组同时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照组高频雾化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与对照组71.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康复时间也显著缩短(<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既有效又安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中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将这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有50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中有48例脑卒中患者。在对实验组中的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对照组中的48例脑卒中患者则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通过对两组脑卒中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模式,从而比较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感染的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以及护理治疗的有效率,分析脑卒中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50例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48例脑卒中患者。实验组中50例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数高于对照组中的48例脑卒中患者。实验组中50例脑卒中患者护理治疗无效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中的48例脑卒中患者。结论我院本次实验研究的脑卒中康复护理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神经内科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魏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5年6月,30例Tile B型骨盆骨折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原则,治疗组(外固定支架固定法)和对照组(骨盆兜固定法),通过观察骨盆骨折休克率、死亡率,并以此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休克率分别13.33%和40.00%,两组的休克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②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6.66%和26.66%,两组的死亡率的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急诊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医护人员操作简便易把握,降低患者的休克率和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长铁;邓磊;袁旭娟;刘兵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n=33)采用喹硫平联合MECT治疗,对照组(n=33)单用喹硫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1.82%)较对照组(57.58%)显著提高(<0.05);治疗第2、6、8w末,观察组的PANSS分量表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1.21%)与对照组(12.12%)比较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喹硫平联合MECT治疗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穆叶色尔?艾则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里特点及护理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观察组,根据其分娩前后的心理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接诊的63例高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高龄初产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调查分娩后两组高龄初产妇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高龄初产妇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明显(<0.05)。两组高龄初产妇分娩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结论通过对高龄初产妇心理特点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给予其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产妇分娩后的抑郁、焦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勉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组(72例),B组(68例),A组为联合应用联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组,B组为单用兰索拉唑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9%,B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并且在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两方面两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玫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行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接受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秦孟娴;周慧;陈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使用微波治疗老年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56例老年鼻出血患者鼻内镜下行微波手术治疗,对患者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效果明显,其中显效42例(75%),有效10例(17.9%),无效4例(7.1%),总有效率92.9%。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李薇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固冲汤合举元煎为基本方剂,随证加减对40例脾虚型崩漏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2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固冲汤合举元煎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单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剖宫产术中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防止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42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产妇在剖宫产术给予常规手术方法,观察组产妇给予子宫动脉上行结扎术,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产后出血量、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结扎术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能够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
作者:赵立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在血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其针对性预防及处理对策。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血生化检验的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进行常规血生化检验,观察其血生化检验指标中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否发生异常,并分析导致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主要原因,研究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的相关处理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公检出胆固醇水平异常99例,检出率为23.13%,其中12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偏低,87例患者为胆固醇水平升高,胆固醇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胆固醇偏低检出率,<0.05;同时组内原因分析显示,胆固醇偏低组内、胆固醇偏高组内原发性因素与继发性因素构成比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生化检验中胆固醇水平异常率较高,而胆固醇水平异常则表示患者存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生风险,因此临床赢重视患者胆固醇水平异常情况,积极明确导致其异常的原因,并进行相关治疗、处理。
作者:李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30例,采取随机分成两组的方式,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A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B组患者给予单纯放疗治疗。结果 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2年内的生存率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转移率低于B组患者。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显著,患者远期生存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兴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且探讨对于肿瘤为晚期患者使用临终关怀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肿瘤为晚期的患者实行研究,并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研究组则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不仅生活质量的评分比对照组好,且抢救率和死亡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0.05)。结论对于肿瘤为晚期的患者选择临终关怀的护理,不仅能能将其生活质量有效提高,还能减少住院期间的抢救和死亡几率。
作者:曹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