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办公护士与患者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喻梦;吴晓

关键词: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科办公护士与患者产生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护士与患者沟通不畅;服务态度冷漠;医疗收费问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正确认识护患纠纷的危害,提高护士的服务理念,重视护患沟通技巧,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严格执行费用公示,加强护士综合素质教育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与奈达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和对照组(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1年、3年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能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昝莉;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倒置LISS早期微创技术治疗老年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分析并总结伤后早期(小于72h)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治疗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伤后72h内行微创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9例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患者的并发症、Harris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等方面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3例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等早期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3~25个月,平均(17.4±2.1)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后3~9个月骨折愈合,平均(4.3±1.1)个月愈合,按Harris评分标准:本组39例中,优21例,良13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7.2%。结论对于老年3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倒置LISS钢板行微创技术早期内固定治疗具有固定牢固,软组织损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希峰;王巧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显著,而到晚期炎症就会加重而影响患者生活。患者大多只重视发作期的治疗,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后就不会再坚持进行后续治疗,终因延误病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治疗困难。慢性支气管炎还有一个缓解期,患者在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会基本消失或者仅留有轻微咳嗽等症状。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提高患者预防和保健意识,以降低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B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在本院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资料,总结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73例患者经B超诊断出69例,诊断准确率为94.5%。其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7例,百分比为82.61%(57/69),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2例,百分比为17.39%(12/69)。结论超声诊断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高,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与及时治疗。

    作者:雷一鸣;任辉;李涛;苏林娜;王建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我院肾脏内科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人。采用实习结束后出科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较传统方法明显优越,<0.05。结论肾脏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肾脏内科实习医师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我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抗高压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抗高压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使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利钠肽前体在普通人群的预后研究现状及进展

    血浆脑利钠肽(BNP)早由日本学者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因而得名,但其主要来源是心脏,其他来源有脑,肺,肾和肾上腺等。当心室壁压力升高或受到牵拉时大量BNP释放入血引起循环浓度明显升高。BNP由B型脑利钠肽原前体(pre-proBNP)经酶分解而来,pre-proBNP分解为等摩尔浓度的有活性的BNP和无活性的NT-proBNP。由于NT-proBNP无生物活性、半衰期较BNP长、缺乏主动清除机制等,其血浆浓度较BNP高出2~10倍,另外NT-proBNP在体外不同温度下稳定性更好,对取血样本要求相对低[1],因而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也被许多临床研究证实,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针对心功能不全人群的[2],也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血浆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也具有显著预测死亡和心血管事件的价值[3],但机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拟就血浆 NT-proBNP在普通人群中的预后价值研究现状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朱启伟;张今尧;叶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在高于正常大气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氧治疗或手术,称高压氧疗法或高压氧手术。维持高压氧治疗环境的特殊设备,称高压氧舱。目前我国在一些医院成立了高压氧治疗科,已发展为医学领域的一门独立的专业。

    作者:薛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用药分析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伴左束支传导阻滞中的针对性用药分析。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left bundle bunch block, LBBB)病例1例,予以阿斯匹林300 mg嚼服,硝酸甘油10μg/min静脉滴注,普奈洛尔3 mg缓慢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静脉注射,卡托普利6.25 mg Tid,氯沙坦50 mg Qd,洛伐他汀30mg Qn。结果30 min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但V4、V5导联R仍波宽大呈双峰状;1 h后R波双峰消失,但仍宽大;5 d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DH)1降至正常。结论针对性地使用辅助药物能有效地在短期内缓解急性心肌梗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症状。

    作者:顾蓓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子宫内翻18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内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年来收治的18例子宫内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子宫内翻,1例手法复位还纳成功,3例切除子宫,1例误诊误治死亡;3例剖宫产术中子宫内翻均还纳成功;7例子宫粘膜下肌瘤造成子宫内翻自行复位1例,2例手术还纳复位,另4例中3例合并感染切除子宫;1例为子宫壁间肌瘤向宫腔生长,造成内翻并脱垂,感染、出血重,切除子宫;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并内翻误诊为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不明原因子宫内翻1例,因合并感染、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是治疗子宫内翻的基础,尽快还纳内翻子宫、切除粘膜下肌留。翻出的时间越长,出血、感染程度越重,常导致切除子宫。

    作者:李焕灵;梁杰;叶丹;尧良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4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对照组仅采用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观察并记录:①手术后3个月患者通过拍摄X线片或CT片了解椎体恢复高度、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的评分;③两组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泄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有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骨水泥平均注射量、泄漏情况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

    作者:蔚鸿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1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并发皮下气肿、气胸和纵膈气肿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身高175 cm,体重62 kg,诊断“①左肾挫伤并左肾动脉栓塞,②左肾梗死并无功能,③肾性高血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术前检查心、肺、肝功无明显异常。入室常规监测血压(BP)114/78 mmHg,心率(HR)70次/min,心电图(ECG)无异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开放静脉,以咪达唑仑3 mg,舒芬太尼15 ug,依托咪酯40 mg,阿曲库铵50 mg诱导,经口插入7.5号气管导管,深度23 cm,听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固定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R)12次/min,潮气量(Vt)500 ml,气道压(Paw)12~25 cmH2O,吸呼比(I∶E)1∶2,氧流量(FiO2)1 L/min,术中间断静注阿曲库铵25 mg/次、舒芬太尼5 ug/次,异丙酚微泵输注(200~300 mg/h),低浓度七氟醚吸入麻醉(1%)维持。手术开始扩大腹膜后间隙,建立气腹压14 mmHg,超声刀游离肾门组织见创面渗血,约150 ml/h,未能游离肾动静脉,遂选择中转开放左肾切除术。患者此期Bp 130~100/90~70 mmHg,HR 70~90次/min。中转开腹后约手术进行180 min 时,患者 BP 下降至70~90/40~65 mmHg,HR增快至100~120次/min。遂适当加快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素5~10 mg/次或间羟胺1 mg/次,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 mmHg,术中出血量600 ml和尿量200 ml。手术历时290 min结束,转为平卧位,触及胸部皮下捻发感,转入麻醉后恢复室。20 min后患者清醒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诉呼吸困难,SPO2下降至89%,面罩辅助通气同时嘱患者用力吸气,SpO2上升至95%左右,半小时以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无缓解,面罩吸氧自主呼吸不能维持在93%以上,收缩压75~90 mmHg,转入ICU观察,入ICU即刻行血气分析示:PO233 mmHg,PCO252 mmHg,pH 7.30,予开大氧流量(FiO2﹥10L/min)后2 h PO2可升至63 mmHg,PCO2正常。次日随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气PO2、PCO2正常,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消失,转入泌尿外科普通病房。

    作者:黄云;寇韬;许毅;季平;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滴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的防治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的原因和防范对策。方法分析和总结乳糖酸阿奇霉素致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提出防治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与有效的预防相结合。结论合理使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可减少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治疗痛苦,提高护理安全性。

    作者:周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分级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PICC导管维护质量。方法采用过敏性皮炎分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照观察40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非预期拔管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改善。结论 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发生影响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因此科学的护理干预手段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既保障了导管使用安全性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董元玲;鲁华;叶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该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30例合并新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脑钠肽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Killip分级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比对照组患者差,<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比较严重,心肌坏死面积大,所以心功能差,病死率较高。

    作者:曲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女科秘诀大全》痛证研究

    目的:探究清代御医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中关于痛症资料,为国医治疗痛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回顾性阅读分析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从中总结痛症相关资料。结果妇科痛症主要包括:月经病痛证、带下病痛证、妊娠病痛证、产后病痛证、妇科癥瘕痛证、其他痛证6个方面,《女科秘诀大全》对上述不同类型痛症均有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痛症预防十分重要,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度,体质等因素均可导致气血失和,从而产生痛症。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预防才能有效防止痛症复发。

    作者:王莉君;袁久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于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全面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0例与干预组60例。常规组对于手术后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护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沟通、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得出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0%,干预组为90%,干预组高于常规组,<0.05。结论实施全面的人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提供基本需要的同时满足患者心理需要,让其感受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从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应用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股骨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发生8例断裂,断裂率为17.78%(8/45),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0例断裂,断裂率为2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4/8),对照组患者单纯医源性因素占50.00%(5/10),由此可见医源性因素是导致内固定断裂的主要因素。结论无论是锁定钢板还是传统钢板治疗其术后的断裂率都无显著差异,在对内固定锻炼患者分析中发现,医院性因素以及患者锻炼方式不当是其主要原因。

    作者:刘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

    目的:探讨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与安全。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氨溴索雾化治疗,治疗组同时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照组高频雾化吸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33%,与对照组71.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05),康复时间也显著缩短(<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频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既有效又安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宫颈CIN3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本文为探究CIN3有效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我院近期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148例CIN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液基细胞学检查、病理学检查以及阴道镜活检等检查被确诊为CIN3,其中有110例患者进行了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有56例患者为高度病变,37例患者为低度病变,45例患者为不典型增生,其余10例患者为正常。高危型HPV-DNA检测结果显示,有102例患者为阳性,8例患者为阴性。锥切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为CIN3,21例患者为CIN2,18例患者为CIN1,10例患者为慢性炎症,其余9例患者为浸润癌。结论针对于TCT、HPV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进行宫颈活检以及阴道镜检查,可以将宫颈病变及早检出,采用CKC检查可以降低早期宫颈侵润癌的漏诊率,为CIN3的治疗争取有利时间。

    作者:李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