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某贫困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预防意外伤害知识行为比较研究

杨爱华

关键词:意外伤害, 留守儿童, 非留守儿童, 知识, 行为,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情况和行为特征的异同,为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整群抽取贵州省某贫困县4所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各2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知识和行为方面,除个别项目外,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获取知识途径以同学同伴传授为主,非留守儿童则以父母教导为主;调查对象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获取知识有强烈需求.结论 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外伤害知识水平,促进科学预防意外伤害行为的形成.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2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各类死因对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结果 2012年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期望寿命76.13岁,男性73.44岁,女性79.15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对2类疾病去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可增加6.05岁、3.36岁,女性可增加7.27岁、4.57岁.循环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脑血管疾病影响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3.37岁,女性居民损失3.23岁,呼吸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影响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1.72岁,女性居民损失2.18岁.结论 期望寿命的提高,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翁浩;张益霞;潘昀熙;谢兴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省2006-2008年死因监测系统漏报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死亡病例报告工作的漏报情况,为今后死因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省死因监测系统的47个行政村(居委会),收集其2006-2008年内户籍人口资料,开展死亡病例漏报调查,覆盖人口299 565人.分年龄、性别和地区对漏报率进行估计.结果 调查地区3年共死亡1 649例,校正后年平均死亡率5.50‰,漏报个案238例,总漏报率为14.43%;城市漏报率18.95%高于农村10.91%,年龄以占全部漏报病例65.13%的65岁及以上老年组为主;0~4岁组漏报率高36.00%.结论 河南省死因监测系统死亡漏报情况不容忽视,在今后死因监测中应加强常规工作质量管理,同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报告意识和责任心,提高死因数据报告质量.

    作者:轩水丽;底秀娟;李少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年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保障辖区内人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为今后改水和卫生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采集1 1 1份水样进行化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进行合格评价.结果 总合格率为56.76%;其中,色度、混浊度、嗅味、肉眼可见物、耗氧量、总硬度、氯化物和氟化物不合格率也分别达到了3.60%、4.50%、0.90%、0.90%、0.90%、8.11%、2.70%和11.71%.铁、锰不合格率高,分别为20.72%、22.52%.结论 通辽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较差,急需加以解决.

    作者:赵文海;赵晗;韩春平;崔桂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966-2011年全球肠道病毒71型部分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人类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特征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 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来自13个国家、中国的17省、直辖市不同时间内分离的270株EV71病毒VP1区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以及基因型/亚型内部、之间的同源性,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流行病学信息.结果 270株病毒可分为3个基因型(A、B、C型),B型和C型又各可分为5个亚型;其中A型只有3株,B型和C型占了98.9%.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7.1%~25.9%,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23.0%~ 25.9%.同时从发生树中发现一些区别于B型和C型的“孤儿株”.结论 同一地区可以出现某种基因型/亚型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可以出现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在某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孤儿株”的发现为EV71的不断进化以及具有基因多态性提供了证据.

    作者:黄克勇;李凌;赵卫;万成松;张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海松江中小学校保健老师接受传染病知识培训情况及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保健老师接受传染病知识培训的情况及对培训的需求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松江区中小学校保健老师传染病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将松江区全部83所中小学校作为研究现场,共计调查83位保健老师,应用SAS 9.1统计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9.52%的保健老师接受过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86.75%的保健老师接受过在岗培训.62.50%保健老师每学期接受一次传染病知识培训.兼职保健老师,私立学校保健老师,小学保健老师接受传染病知识岗前和在岗培训的比例均较低.96%的保健老师表示需要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健康讲座、培训和宣传小册子/折页是松江区中小学保健老师期望的传染病知识获取途径.结论 教育机构和卫生机构应继续重视保健老师的传染病培训工作,根据保健老师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从而使保健老师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早发现、早报告传染病,防止暴发和流行.

    作者:王瑞平;姚霞菁;张清慧;吴毅凌;郭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省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河南省不同地区1 800名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 不同地区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对艾滋病态度的合计总认知率分别为63.3%和40.4%,不同地区略有不同,均显示出新蔡县>固始县>商城县;对艾滋病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赞同率仅有2.4%,而且出现新蔡县>商城县>固始县的状况,占94%的夫妻性生活是丈夫决定.结论 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艾滋病防护意识普遍较差,安全套使用率极低,存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以保护留守妇女的健康.

    作者:付强;付浩;许锦秀;许彤;江洪;傅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降低护理学本科生艾滋病歧视的综合培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如何改善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歧视,为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综合培训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486名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ABC理论为基础对护生进行培训,培训前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为73.9%,培训后达到了89.1%,综合培训后护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综合培训后护生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有所改善,其中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应享有权利的变化十分明显,同意“不应禁止HIV检验阳性者结婚”和“不与感染HIV的朋友断绝往来”人数分别增加了28.8%和18.8%.但是护生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仍然存在.结论 综合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但需要进一步做好歧视态度的转化.

    作者:张国增;孙鑫章;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郑州市某城区三类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 了解郑州市某城区不同人群中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城市居民304人、建筑农民工405人和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401人,调查总人数1 110人.男男性接触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高为82%,其次是城市居民为65%,农民工低为48%,知晓率在三类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5,P<0.000 1).单项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三类人群比较,男男性接触者人群普遍对梅毒的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农民工人群则较低,城市居民介于二者之间.在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均以宣传活动和电视为主;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获得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以宣传活动和网络为主.结论 三类人群梅毒知晓率有差别,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强防治知识的宣传,从而降低梅毒的传播和发生.

    作者:尚学兰;谢志强;曹杰斌;王书敏;王肃;王丹;王谢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泰安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泰安市辖区内部分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全年共采集样品405份,合格25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61.73%.各监测项目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物体表面(84.08%)>餐饮具(83.33%)>工作人员手表面(29.33%)>室内空气(26.42%)>紫外线灯(18.18%)>饮水机水(16.67%).市直托幼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合格率和总合格率远远高于县级;公立幼儿园空气合格率高,民办或街道办物体表面合格率高,私立幼儿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高;幼儿人数≥200人的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和总合格率高,50~100人的餐饮具合格率高(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饮水机水、紫外线灯、室内空气和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较低,是今后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重点,应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监督监测.

    作者:马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深圳市某社会福利中心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社会福利中心胃肠炎暴发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 本次胃肠炎暴发共27例病例,老人罹患率为7.95% (21/264),医护人员罹患率为5% (6/120).患病老人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18% (2/11),5份患病护工肛拭子中3份阳性,无症状护工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37% (9/49).无症状携带者从检出病毒至无法检出的时间,长为8cl,平均5d.3份样本经基因序列测定,显示100%同源,为目前全球流行的Sydney2012变异株.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护理人员在传播可能起到桥梁作用.首次对暴发疫情中无症状病毒携带人员病毒携带时间和发病老人、发病护理人员的病毒携带时间进行监测,为今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控制中隔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作者:叶晓玲;龙冬玲;陈戊申;卓菲;黄敏;杨贵清;梅树江;张顺祥;游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为了解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应对方式量表(CS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均与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的因子呈正相关;与母亲的过分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的因子呈正相关. (2)求助的应对方式与父亲、母亲的偏爱被试的教养方式因子均呈正相关. (3)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母亲过分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1)大学生挫折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在培养学生挫折应对方式的同时应结合父母教养方式来综合考虑; (2)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对于不同性别子女应采取不同教养方式; (3)求助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方式不同.

    作者:张莉琴;赵彦军;吴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江苏某校藏族班级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某校藏族班级结核病疫情开展调查处理,为控制疫情传播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对藏族班级师生进行胸部X线检查、PPD试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描述发病分布,查找传染源,利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5月11日,该校共发现9例肺结核病例(1例涂阳,8例涂阴),均为2010级西藏班学生,西藏班肺结核的罹患率为10.34%.其中,男性罹患率(1 1.94%)高于女性(5.00%).不同PPD反应人群中肺结核发病情况有差异.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学校结核病疫情,传染源很可能为首发病例.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要注意民族差异,积极倡导健康行为,以便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

    作者:丁松宁;孙照平;李晨;聂建强;刘荣;刘夏;季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1-2012年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感染性腹泻病原构成情况及流行季节性特点.方法 对全区所有腹泻门诊肛拭子或粪便样品采用直接划线分离、增菌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分型等方法,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志贺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肠道致病菌,对其中的61份样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35份腹泻样品病原菌检出率为11.9% (40/33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占85.0% (34/40),志贺菌占7.50% (3/40).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群,占73.5% (25/34),未检出霍乱弧菌和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61份检测轮状和诺如病毒核酸样品,病毒核酸阳性27例,检出率44.3% (27/61),其中诺如病毒Ⅱ型阳性63.0% (17/27),轮状病毒核酸A组型阳占33.3% (9/27).结论 江东区夏秋季散发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在冬秋春季腹泻样品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分离率高.

    作者:戎江瑞;陆璐;吴富强;袁月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患者的影响

    通过整群抽样并结合问卷调查和SPSS17.0的统计方法,研究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患者干预前、后手机依赖成瘾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大学生干预前、后MPATS总分、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静改变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以体育锻炼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成瘾症状.

    作者:卜彦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成都市青年男性伤害危险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年男性伤害危险行为现况,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应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成都市18 ~ 34周岁的青年男性2 154名进行健康状态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并使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对危险饮酒进行评估.结果 成都市18~34周岁的青年男性伤害危险行为检出率为42.01%.伤害危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品行障碍、饮酒以及使用色情信息的频率.结论 成都市青年男性的伤害危险行为现况较严重,建议家庭和社会给青少年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青年男性自身应该培养积极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对色情信息的管理,特别是对酒后伤害行为进行严惩,以此达到预防和控制青年男性伤害发生的目的.

    作者:杨芳;张菊英;王帅;刘俊阳;胡峻梅;廖加强;袁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淄博市2824例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依从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淄博市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情况,为提高依从性的数据支持.方法 依据2012年1-12月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因动物损伤而就诊的病人登记情况,对狂犬病暴露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依从性分析.结果 接诊的2 824例狂犬病暴露者中,完全遵从医嘱全程接种者2 372例,疫苗接种依从性为83.99%;Ⅲ级暴露者的依从性明显好于Ⅱ级暴露者,前三针的依从性较高,第四、五针明显下降;暴露者在0~15岁、15 ~ 50岁和50岁以上组的依从性分别为93.76%、80.18%、86.70%;儿童的依从性明显好于青壮年,城区居民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农村(P<0.05).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接种时间长、次数多(占39.38%)、其他如交通、遗忘等(占19.91%)、费用较高(占19.25%)、狂犬病认识不足(占15.93%)、药物副反应(占5.53%).结论 多种因素导致淄博市狂犬病暴露者疫苗接种的依从性还有待提高,应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宣传,推广2-1-1程序,提高依从性,更有效地预防本市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李平;韩美辰;张殿平;刘芳盈;崔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专学生就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调查医专生就业压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学专科院校的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届护理、临床、药学、影像和中医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医科大学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作为调查工具,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专生总的就业压力为M=3.2.压力源七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岗位需求、社会环境、家庭支持、个人素质、学校影响、专业要求、就业指导.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为学生干部、不同生源和所学专业是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研究提示,对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生源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就业压力.

    作者:程琳;唐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富顺地区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调查四川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HPV感染的预防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宫颈液基细胞技术所获宫颈细胞及手术切除宫颈石蜡组织进行基因分型检查.结果 255例宫颈病变样本中,HPV检出阳性率为63.92% (163/255),其中高危感染占59.22% (151/255),低危感染占20.39% (52/255),单一感染占66.87% (109/163),混合型占33.13% (54/163).高危型中常见前6种亚型依次为:HPV16、58、81、52、39和33,低危型中常见前4种亚型依次为:HPV6、11、43和54.20~ 29岁与30~39岁年龄段妇女HPV的总感染率明显高于40~ 49岁年龄段(P<0.05),低危型感染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明显高于30~39岁和40~ 49岁年龄段(P<0.05).结论 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有较高的HPV感染率,并且高危型感染率较高,具有较强的区域和年龄段分布特点,为本地区性传播疾病及宫颈癌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疫苗使用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元;李世宁;邓正华;钱小华;柴莉;阮思蓓;罗霞;唐明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9-2011年合肥市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2009-2011年疟疾流行特征和趋势,为探索疟疾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9-2011年合肥市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对疟疾流行学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我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11例.本地感染疟疾72例,本地感染疟疾发病高峰集中在6-9月;发病高的是长丰县,21例,占29.2%;各个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主要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为主.境外输入性疟疾139例.境外输入性疟疾在1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数占首位的是肥东县,占全市的55.4%;发病人群以青、中、壮年为主,主要是境外务工人员为主,感染地首位的是非洲国家安哥拉,共计70例,占50.4%.结论 2009-2011年我市本地感染疟疾下降趋势明显,但境外输入性疟疾进一步增多,我市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疟疾消除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波;陆群;仰凤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长期过量饮用不同品质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肠道正常菌群影响的研究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变化,揭示长期过量饮用高浓度不同品质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肠道正常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48.0%乙醇溶液作为对照组,以12周灌胃的方式分别给予SD大鼠两种不同浓香型白酒,收集大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群、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乳酸杆菌、拟杆菌、肠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肠球菌及全肠道菌群的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硬壁菌门菌/拟杆菌含量比值仅乙醇组低于空白组,而产气荚膜梭菌群及双歧杆菌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过量饮用酒精会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饮用白酒与相同度数乙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品质白酒对机体肠道菌群影响更小,更利于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作者:鲁蕾;陈蕊;范雪佳;叶正茂;许欣;左浩江;裴晓方;饶家权;杜礼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