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航;刘帆;王琼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细胞凋亡保护效应以及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影响.方法 LPS 1μg/ml刺激HUVEC细胞24 h建立凋亡模型,之后给予白藜芦醇160,80,40,20 μg.L-1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呈剂量依赖性的提高LPS诱导的HUVEC细胞存活率,降低HUVEC细胞凋亡率,降低Bax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LPS致HUVEC细胞凋亡有保护效应,其效应可能与抑制Bax表达有关.
作者:姜鲜;张红;李佳;李华;章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人类对PAHs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饮食,而植物油是饮食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本文对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来源和控制脱除方法进行了阐述.来源主要包括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油料中灰尘、杂质的影响;加工时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所致;加工时受机油、食品包装材料和溶剂等污染等.控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精炼、活性炭处理、萃取法、氧化技术等,并就食用植物油中PAHs生产控制提出了展望.
作者:董峰光;王朝霞;宫春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社区1 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 500人中,家庭功能良好298人(占19.87%),家庭功能一般1 201人(占80.07%),家庭功能差1人(占0.06%);年龄是沟通、情感反应的影响因素,固定收入是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与子女交流与否是问题解决、角色、沟通、情感反应、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居住情况是角色、行为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一般偏上,家庭功能的好坏与年龄、固定收入、与子女交流、居住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冯丽娜;陈长香;李淑杏;马素慧;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毫州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毫州市2005-2012年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亳州市2005-2012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84/100万,其中2008年高(109.20/100万)、2012年低(4.09/100万);病例报告集中在市区;每年2-5月份为流行季节;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56%(1 303/1 541),其中0~2岁组为高发年龄;职业以散居儿童791例(51.33%)和学生402例(26.09%)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60:1.2009-2012年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 全面实施以提高含麻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预防院内感染、每年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来加速消除麻疹.
作者:吴晗晗;王静;雷卫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甘肃省庆阳市2007-2012年水痘发病情况,掌握庆阳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庆阳市水痘发病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7-2012年间庆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 483例,年均发病率为9.57/10万;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病例1 352例,占总病例的91.17%;男性发病率为5.92/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3/10万,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3∶1;5-7月份病例738例,12月-次年1月份病例287例,总计占总病例的69.12%;西峰区发生病例701例,占总病例的47.27%.结论 庆阳市水痘发病人群主要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发病地点主要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构建有效的水痘免疫屏障.
作者:王芸;罗静;张陇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院小儿患者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动态观察其耐药性发展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09-2012年我院流感嗜血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状况.结果 我院小儿患者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89.2%).检出菌株对头孢噻肟未发现耐药;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分别为阿莫西林/棒酸15.6%,头孢呋辛23.2%,氯霉素22.3%.β-内酰胺酶检出率38.7%.结论 我院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菌株对不同抗生素耐药性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产β-内酰胺酶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作者:叶满;文晓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WI-38),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深入研究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45代以后细胞应用β-半乳糖甘酶染色方法检测,以阳性细胞比例达到90%以上的细胞为衰老模型;实验分6组,对照组28代,模型组56代,低、中、高剂量组(56代细胞中加入DHEA终浓度分别为5 nmol/ml、50nmol/ml和100 nmol/ml),抑制剂组(56代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20 nmol/ml PD98059和100 nmol/ml DHEA);四甲基偶氮唑盐(MTr)法观察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各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阳性细胞率低于模型组(P<0.05);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细胞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高于模型组(P<0.05); (2)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P<0.05);除中、高剂量组外其余三组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S期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P<0.05); (3)除高剂量组外,其余四组ERK蛋白表达IO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ERK蛋白IOD值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DHEA能够延缓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衰老,其作用可能与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刘启;赵志英;张凤久;李志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金华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金华市居民死亡资料采用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减寿年数(SPY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金华市居民粗死亡率616.25/10万,标化死亡率483.14/10万.死亡原因居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88.13%.潜在减寿年数(PYLL)为295 707.00人年,标化减寿年数(SPYLL)为281 288.63人年,潜在减寿率(PYLL‰)和标化减寿率(SPYLL‰)分别为39.11‰和37.56‰.减寿原因居前5位的是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先天性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 慢性病和损伤中毒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今后我市防病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孕期检查和围生期保健,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作者:申屠平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长途卡车司机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情况,艾滋病的感染率合并计算的结果显示,国内该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为0.09% (95%CI:0.04%~0.20%),明显低于国外该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1.79% (95%CI:0.83% ~ 3.08%).长途卡车司机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可能受从业时间、性行为和吸毒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本研究为我国长途卡车司机人群艾滋病的研究及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赵久华;闫军伟;万亚男;王玉杰;王炳翔;朋文佳;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GSTO1基因多态性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对新疆奎屯砷中毒病区慢性砷中毒患者96人,病区内对照组73人,以及非病区外对照组89人,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GSTO1基因rs4925及rs11509438多态位点进行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双对引物多态性(PCR-CTPP)方法对GSTO1基因rs11509437位点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砷中毒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GSTO1基因rs4925、rs11509438及rs 11509437位点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O1基因rs4925、rs1 1509438及rs 1150943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砷暴露人群中的发病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O1基因rs4925、rs11509438及rs11509437位点可能与新疆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无关联.
作者:谢惠芳;吴顺华;马艳;张杰;郑玉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某地农村水厂水处理工艺情况以及原水、末梢水隐孢子虫的污染现状,为防治原虫介水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水厂的水源及水处理工艺等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原水及末梢水检测水样中隐孢子虫卵囊及水质相关指标.结果 调查的10座水厂中,6座水厂为完全水处理工艺,消毒方式主要以含氯消毒剂为主.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原水及末梢水中未检出隐孢子虫卵囊;以地面水为水源的水厂原水及末梢水中检出了隐孢子虫卵囊,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限值要求.结论 地表水中隐孢子虫的污染高于地下水,应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宣传工作和农村水厂的运行管理,保障供水水质的卫生安全.
作者:王丽;田向红;何祖安;王焕新;程姣;卞战强;夏云婷;张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本次伤寒暴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此类型伤寒及其他肠道传染病提供有益借鉴.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采样检测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12年11月30日-2013年1月1日共计发生18例伤寒实验室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前水源水、出厂水和用户末梢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不同程度超标.结论 使用不合格水源是引起此起伤寒疫情暴发的原因,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更改源水、加强水质消毒与监测和传染源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伤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张金花;向群勇;张娟;胡琴莉;周进升;黄运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ICU意外拔管的护理风险防范策略,以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总结2011年度意外拔管相关因素,2012年度利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识别并评估意外拔管的高危因素和高危环节,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意外拔管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意外拔管率降低,P<0.05,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在神经ICU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吴孟航;刘帆;王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斑疹伤寒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2004-2012年网络直报的斑疹伤寒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圆形分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4-2012年斑疹伤寒共报告病例396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中部内陆地区发病率远高于沿海地区,斑疹伤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5-10月为发病高峰(P<0.01).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9倍,0~5岁组发病率高,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病例分类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占52.53%.结论 海南省斑疹伤寒的防控工作应以中部山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的比例,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陈少明;杜建伟;金玉明;熊昌富;邱丽;贾鹏本;黄芳;冯芳莉;杜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温岭市近年暴露者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产生情况.方法 采用夹心间接ELISA法对接种狂犬疫苗后14d、45 d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G抗体.结果 首次接种狂犬疫苗14d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59.92%;完成全程免疫45 d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89.63%;未完成全程免疫(1~4针)45 d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3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05,P<0.001);全程免疫者中,无论接种狂犬疫苗14d或45 d后血清抗体阳性率均为低年龄组人群显著高于高年龄组(x2分别=16.57和165.44,P均<0.05),而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005);狂犬疫苗初次免疫失败率10.37%,复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35.78%.结论 按免疫程序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对人类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对暴露后狂犬疫苗要全程接种;对尚未产生抗体者,应及时采取加强免疫等措施,确保免疫效果.
作者:江勇;金春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大鼠Wnt3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从大鼠脊髓中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扩增编码大鼠Wnt3a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大鼠Wnt3a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经XhoI及EcoR I双酶切和单酶切证实所构建的载体.结果 RT-PCR方法获得大鼠Wnt3a的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PCR法鉴定表明为正确重组质粒.结论 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2-Wnt3a经过鉴定,结构正确,为进一步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和脊髓损伤(SCI)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刘亦恒;张寿;吴多庆;曾志谋;黄重;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为提供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将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应用到铜陵市腮腺炎发病率预测中.方法 根据铜陵市2006-2011年的腮腺炎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利用基于PSO的BP神经网络建立腮腺炎发病率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PSO-BP神经网络对2012年1-6月铜陵市腮腺炎发病率的预测平均误差为2.57%,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结论 PSO-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值、收敛速度慢等缺点,为腮腺炎发病率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凡;齐平;倪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矿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致病菌分布,为初始抗感染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开滦煤矿矿区所属4所医院呼吸内科113例确诊为CAP的成人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并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102例留取到合格痰标本的CAP患者中,共检出致病菌30株,检出率为29.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9株(占8.8%),革兰氏阴性菌(G-) 21株(占20.6%).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14.7%)、肺炎链球菌7株(占6.9%).致病菌在18~59岁组的检出率高于≥60岁组(x2=6.365,P=0.012);致病菌检出率在合并其他疾病组高于未合并其他疾病组、PORTⅢ级以上患者和入院前未应用抗生素组高(P<0.05);性别、季节因素对致病菌的检出无影响(P>0.05).结论 矿区成人CAP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60岁、住院前应用过抗生素、合并其他疾病、PORTⅢ级以上的病情较重患者的致病菌检出率高.
作者:刘向欣;刘运秋;张仲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河南省2002-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2年河南省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201 1年麻疹发病率降至历史低水平(0.18/10万);1岁以下麻疹病例所占比例明显增加;病例中有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所占比例逐年降低.随着常规免疫加强、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实施及高质量麻疹监测,麻疹防控取得重大进展.结论 小年龄组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实施规范化接种、努力提高2剂次MCV接种率的同时,加强高质量麻疹监测,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工作.
作者:马雅婷;王长双;李军;肖占沛;张延炀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新疆南部碘缺乏病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防止新生儿克汀病和儿童智力残疾的发生制定科学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的评价.结果 高危重点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95.02%,碘盐覆盖率92.87%,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5.2 μg/L、B超法检测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2.47%;育龄期妇女尿碘水平孕妇为175.20 μg/L、哺乳期妇女为189.40 μg/L,尿碘均值低于50 μg/L、20μg/L的比例分别为10.02%和3.06%.结论 实施应急补碘和免费发放碘盐后,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碘营养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基本消除标准.
作者:马品江;蒋继勇;张玲;涂杰;王琛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