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齐平;倪春梅
目的 建立饮用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对水样进行固相萃取后,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结果 6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检出限均低于0.000 3mg/L.加标回收率为83.3%~ 103.2%,RSD均小于7.9%.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有机溶剂用量少,环境污染小,适用于饮用水中6种有机磷农药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宏亮;詹铭;蒋志华;奚晔;郝莉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接触沥青对筑路工人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测定直接接触沥青、间接接触沥青、非接触沥青工人血清中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浓度或活性.结果 两个接触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接触组(P<0.05),T-AOC较非接触组明显降低(P<0.0001).结论 接触沥青的筑路工人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会影响到作业工人的健康.
作者:涂程;谭娟;冉龙举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甘肃省庆阳市2007-2012年水痘发病情况,掌握庆阳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庆阳市水痘发病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7-2012年间庆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 483例,年均发病率为9.57/10万;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病例1 352例,占总病例的91.17%;男性发病率为5.92/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3/10万,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3∶1;5-7月份病例738例,12月-次年1月份病例287例,总计占总病例的69.12%;西峰区发生病例701例,占总病例的47.27%.结论 庆阳市水痘发病人群主要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发病地点主要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构建有效的水痘免疫屏障.
作者:王芸;罗静;张陇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分别接种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水平,为调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不同时间段人群抗体水平变化,采用化学放光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两队列新生儿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低无应答率接种10μg组均低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接种10μg组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免疫后12个月内两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呈下降趋势,免疫后12个月10μg乙肝疫苗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结论 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5μg乙肝疫苗.
作者:刘世科;黄美林;葛宝湘;王帆;胡莉莉;胡丹标;洪因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及贵州省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菌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菌痢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6-8月;全省2个监测点2005-2011年共采集4 299份标本.志贺氏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49% (193/4 299),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1.26% (3/193)、19.17% (37/193)、0.5% (1/193)和78.24% (151/193),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贵州省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艳萍;唐光鹏;蔡星和;游旅;韦小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社区1 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 500人中,家庭功能良好298人(占19.87%),家庭功能一般1 201人(占80.07%),家庭功能差1人(占0.06%);年龄是沟通、情感反应的影响因素,固定收入是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与子女交流与否是问题解决、角色、沟通、情感反应、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居住情况是角色、行为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一般偏上,家庭功能的好坏与年龄、固定收入、与子女交流、居住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冯丽娜;陈长香;李淑杏;马素慧;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苏州市居民吸烟行为,分析烟草消费情况及烟草价格上涨对吸烟行为潜在影响.方法 采用四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市6个城区30个街道/镇3 000户家庭选择2 972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 972名调查对象中,现在吸烟率为32.8%,其中55岁以上居民吸烟率高(41.0%),居民年龄越大、平均月收入越高,其吸烟率也越高.过去一年中,吸烟者尝试戒烟率为28.9%,28.3%居民得到过医生或卫生保健人员的戒烟的建议,25.5%的吸烟者表示看到烟包上健康警示语会考虑戒烟.95%的吸烟者通过“自己购买”获得卷烟,33.5%吸烟者吸10~ 15元/包的卷烟,吸烟者购买卷烟每月多花费1 855元,平均花费355元.卷烟价格提高较低的倍数即可促使大多数吸烟者减少吸烟量或更换便宜的卷烟牌子,而吸烟者戒烟行为的改变需要更大倍数的卷烟价格提高.结论 苏州市居民吸烟率较高,烟草花费负担严重,应加大控烟力度,强化宣传和教育.同时应考虑中国烟草价格低、价格跨度大等现实问题,合理提高烟草销售价格,改变吸烟人群的吸烟行为,进而逐渐降低人群吸烟率.
作者:刘兰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2例乳腺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女性的血液,用流式细胞术、循环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之间的比较,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Hcy与叶酸之间、Hcy与CD3+CD8+细胞之间、叶酸与CD3+CD8+细胞之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间,其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以及叶酸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Hcy及叶酸的联合分析,了解其叶酸的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对术后及时补充叶酸及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超伟;陈绍鹏;曾敏娟;于秀娟;吕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国家免费抗病毒标准纳入有关病例,定期随访收集有关信息并检测相应的CD4+T淋巴细胞等指标,经过12个月随访,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后共有904人,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12个月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水平从122个/mm3上升到252个/mm3; CD4+T淋巴细胞恢复组与未恢复组之间,确证到启动治疗间隔、性别构成比这两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种因素也影响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结论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利于病人CD4+T淋巴细胞恢复,现有水平下,尽早启动治疗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夏品苍;颜苹苹;邱月锋;谢美榕;吴守丽;郑健;张春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获得中国不同地区食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评估中国人膳食中稀土元素的摄入量.方法 结合中国总膳食研究的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获得主要膳食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并结合食物消费量数据得到我国居民膳食中稀土元素的摄入量.结果 我国成年男子的16种稀土元素的摄入量平均为250.9 μg/天,总体范围从27.5~706.2μg/天.结论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关注中国居民的膳食稀土元素的摄入量同样重要.
作者:周蕊;刘丽萍;岳兵;李筱薇;赵云峰;吴永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现状,为优化儿童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免疫规划信息系统(SIPIS)》中登记在册的徐汇区2008-2011年出生的儿童接种信息,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描述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特征.结果 上海市徐汇区出生年份为2008-2011年登记在册的儿童共计31 114人,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41.14%,及时接种率(首针在2月龄~6月龄接种)为8.51%.在已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儿童中,接种1剂、2剂和3剂轮状病毒疫苗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为58.75%、32.71%和8.54%.本市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低于外来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x2=1374.05,P<0.05);不同出生年份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879.21,P<0.05);中心城区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低于城乡结合部接种率(x2=1286.19,P<0.05).结论 上海市徐汇区2008-2011年出生儿童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全程免疫的比例低,且及时接种率低.徐汇区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工作,规范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以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危害.
作者:高燕红;吴强松;周祺;居丽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流感哨点监测结果,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的流感哨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ILI%平均为2.68%,春季ILI%为4.36%,夏季为1.51%,秋季为2.74%,冬季为2.43%.15岁以下组占ILI为81.53%; 314例检测阳性的流感毒株中,乙型占56.37%,季节性H3N2占32.17%,甲型H1N1占10.83%,季节性H1N1占0.63%.结论 义乌市流感流行的毒株以乙型和季节性H3N2为主.
作者:董选军;何丽萍;翁正军;陈步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中缅静脉吸毒人员(IDUs) HIV、HCV、梅毒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月至3月,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调查镇康县中缅社区静脉吸毒人员,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高危行为,同时进行HIV/HCV/梅毒血清学检验.D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241名IDUs,其中缅甸154人,中国87人.均以未婚中青年男性为主,缅甸IDU人员HIV/HC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3.6%、29.8%、2.5%;中国IDU人员HIV/HCV/梅毒阳性率分别为12.6、44.8%、0.0%.中缅静脉吸毒人员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缅IDUs近一次使用安全套情况与三个感染呈负相关关系(OR值分别为-2.288,-0.419,);中国IDUs近是否发生付费性行为与三个感染呈正相关关系(OR值为0.387) 结论 边境双侧中缅静脉吸毒人员HIV、HCV感染率均较高,安全套使用能有效降低相关感染率,嫖娼影响中国IDU的HIV/HCV/梅毒感染率.
作者:朵林;刘济;高世强;罗志;薛皓铭;杨丽华;李光明;李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2个或2个以上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人类对PAHs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饮食,而植物油是饮食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本文对食用植物油中PAHs的来源和控制脱除方法进行了阐述.来源主要包括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油料中灰尘、杂质的影响;加工时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所致;加工时受机油、食品包装材料和溶剂等污染等.控制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精炼、活性炭处理、萃取法、氧化技术等,并就食用植物油中PAHs生产控制提出了展望.
作者:董峰光;王朝霞;宫春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概括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制度的理念、组成、做法和经验,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专业认证制度提供借鉴.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分析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实施的背景、标准、程序.结果 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在保证和提高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质量、发展公共卫生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其认证制度包括了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科学的认证标准、统一的认证程序等,保证了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结论 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制度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国在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的公共卫生专业证制度过程中借鉴.
作者:陈莎;曾诚;李晓松;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斑疹伤寒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斑疹伤寒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2004-2012年网络直报的斑疹伤寒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圆形分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海南省2004-2012年斑疹伤寒共报告病例396例,年均发病率为0.52/10万,中部内陆地区发病率远高于沿海地区,斑疹伤寒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5-10月为发病高峰(P<0.01).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9倍,0~5岁组发病率高,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病例分类以临床诊断病例为主,占52.53%.结论 海南省斑疹伤寒的防控工作应以中部山区、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培训,提高实验室诊断病例的比例,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陈少明;杜建伟;金玉明;熊昌富;邱丽;贾鹏本;黄芳;冯芳莉;杜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1990-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盈江县1990-2012年期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死亡相关信息,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731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其中,74.9%为男性,87.3%职业为农民,47.0%已婚有配偶,少数民族占62.7%,75.1%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研究对象累计观察17 602.26人年,死亡1 513人,死亡率或死亡密度为8.60/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9.56年,其中,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39年,而正在接受或曾经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为17.23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和抗病毒治疗状况等因素对HIV感染者的死亡和生存状态有显著影响.结论 盈江县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制工作有效的降低了HIV感染者的死亡率,在将来的工作中应加强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和治疗工作,扩大治疗的覆盖面.并针对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有针对性的(如男性)加强管理和随访,进一步减少死亡,提高生存率.
作者:聂永英;王继娇;思志生;杨建华;冯晓静;李燕;余顺俊;王蓉;杨跃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状况.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数据应用平台”收集2009-2011年河南省部分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信息,分析比较该人群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中位数和构成比.结果 2009-2011年3年间河南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5,P=0.188),病毒载量在<103拷贝/ml和>105拷贝/ml两个区间的患者构成比均有所增加(分别为:x2=7.965,P=0.019和x2=22.869,P=0.000).2009-2011年3年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感染者人群的CD4有所升高(x2=16.567,P=0.000),CD4在200~ 349个/μl区间的构成比有所减少(x2=12.236,P=0.002),而在350 ~ 499个/μl区间的构成比则有所增加(x2=10.412,P=0.005).结论 2009-2011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机体状况有所好转,目前河南省的抗病毒治疗工作要以应治尽治的为基础同时加强关注高病毒载量的患者.
作者:刘佳;李宁;孙定勇;王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早期新生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分析其与孕母妊娠期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46例早期新生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测定,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新生儿BALP活性水平与孕母妊娠期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新生儿出生胎龄、血清钙水平、母孕期保健和母亲文化程度4个因素对BALP活性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 做好孕母妊娠期保健工作是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关键,及时检测BALP,可起到早期防治的目的.
作者:梁萍;康华;楼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钒氧化物、电离辐射、尘肺、黄磷四种接害工人外周血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分别对102名接触钒氧化物、164名接触电离辐射、88名接触黄磷工人以及78名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性别、年龄、工种和接触时间),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品并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21中的L858R点突变(CTG→CGG,Leu→Arg)和KRAS基因外显子2上的G12C (GGT→TGT,Gly→Cys)、G12V (GGT→GTT,Gly→Val)和G12D (GGT→GAT,Gly→Asp)等点突变情况.结果 四种接害工人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EGFR基因外显子21中L858R点突变和KRAS基因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结论 钒氧化物、电离辐射、尘肺、黄磷四组接害工人外周血DNA均未发现EGFR基因外显子21中的L858R突变和KRAS基因外显子2中第12位密码子的点突变.
作者:吴龙飞;李顺品;赵玉华;谭春萍;刘菽秋;胡高林;王津涛;高伟;刘云兴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