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干预研究

韩真明;王青;王豫林;周玉清;夏伟;朱徐

关键词:贫困山区, 新生儿, 乙肝疫苗, 首针及时接种率
摘要:目的 探索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在基线调查基础上,采取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落实孕妇和新生儿摸底调查、住院分娩医院接种,非住院分娩入户接种、加强疾控机构与计生妇幼的沟通及狠抓督促检查等针对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效果.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6.7%,非住院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8.7%;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3.8%提高到87.1%,住院分娩新生儿和非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19.7和48.1%.结论 项目措施得力、有效,项目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城口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都大幅提高.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的认证制度

    目的 概括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制度的理念、组成、做法和经验,为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专业认证制度提供借鉴.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归纳、分析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实施的背景、标准、程序.结果 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在保证和提高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质量、发展公共卫生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其认证制度包括了独立的专业认证机构、科学的认证标准、统一的认证程序等,保证了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结论 美国公共卫生教育认证制度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国在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的公共卫生专业证制度过程中借鉴.

    作者:陈莎;曾诚;李晓松;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09-2011年河南省部分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CD4和病毒载量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状况.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数据应用平台”收集2009-2011年河南省部分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相关信息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信息,分析比较该人群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中位数和构成比.结果 2009-2011年3年间河南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5,P=0.188),病毒载量在<103拷贝/ml和>105拷贝/ml两个区间的患者构成比均有所增加(分别为:x2=7.965,P=0.019和x2=22.869,P=0.000).2009-2011年3年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感染者人群的CD4有所升高(x2=16.567,P=0.000),CD4在200~ 349个/μl区间的构成比有所减少(x2=12.236,P=0.002),而在350 ~ 499个/μl区间的构成比则有所增加(x2=10.412,P=0.005).结论 2009-2011年河南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机体状况有所好转,目前河南省的抗病毒治疗工作要以应治尽治的为基础同时加强关注高病毒载量的患者.

    作者:刘佳;李宁;孙定勇;王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2例乳腺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女性的血液,用流式细胞术、循环酶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之间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腺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Hcy、叶酸之间的比较,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中,Hcy与叶酸之间、Hcy与CD3+CD8+细胞之间、叶酸与CD3+CD8+细胞之间,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间,其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以及叶酸与CD3+细胞及CD3+CD4+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Hcy及叶酸的联合分析,了解其叶酸的代谢和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对术后及时补充叶酸及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癌症复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欧超伟;陈绍鹏;曾敏娟;于秀娟;吕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05-2011年贵州省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目的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及贵州省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菌痢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1年菌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菌痢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发病高峰6-8月;全省2个监测点2005-2011年共采集4 299份标本.志贺氏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4.49% (193/4 299),病原菌型监测显示,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内志贺菌分别占1.26% (3/193)、19.17% (37/193)、0.5% (1/193)和78.24% (151/193),志贺菌株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菌痢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贵州省菌痢防控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艳萍;唐光鹏;蔡星和;游旅;韦小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江苏省2006-2012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江苏省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开展水痘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2年江苏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水痘77 360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0万;水痘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12月,发病年龄以7~ 14岁为主,占44.9%;职业以学生为主,占60.1%;共报告水痘事件321起,其中99.7%发生在学校.结论 水痘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为高发人群,小学是水痘事件发生的重点地区,提高学校水痘的监测敏感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发现疫情后采取应急免疫可有效控制水痘疫情.

    作者:高君;马福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传染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四川省581名春节返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平均得分为(20.62±6.72)分,均分占满分的62.64%.其中重点传染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5.64±6.20)分,均分占满分的60.15%;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4.98±1.57)分,均分占满分的71.14%.结论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较低,各级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干预力度,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控制传染病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发病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卓晓建;何兵;邬孟汛;郑利平;潘池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经ICU意外拔管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目的 探讨神经ICU意外拔管的护理风险防范策略,以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总结2011年度意外拔管相关因素,2012年度利用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建立风险管理制度,识别并评估意外拔管的高危因素和高危环节,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意外拔管情况.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意外拔管率降低,P<0.05,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在神经ICU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吴孟航;刘帆;王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延边地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延边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延边地区17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延边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65.1%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70.3%的患者健康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与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延边地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健康行为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越好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越高,健康知识掌握越好,自我概念越强,自我护理水平越高.

    作者:魏保建;李春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河南省2012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现况,为制定针对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60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 全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3.18%,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59%,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3.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6,P=0.436);各类医疗机构间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4 2);门诊和住院部的漏报率分别为2.73%和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7,P=0.387);全省总体及时报告率为95.95%,各类医疗机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 6);个案信息的完整率、准确率和一致率分别为91.84%、80.42%和83.68%,其中医院和卫生院的完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35,P=0.000).结论 河南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各地应采用各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作者:陈伟;赵晓静;张杰;陈正利;郭小芳;何景阳;朱焕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生儿基础免疫接种不同剂型乙型肝炎疫苗不同时间免疫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新生儿分别接种10μg与5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免疫水平,为调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不同时间段人群抗体水平变化,采用化学放光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两队列新生儿在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低无应答率接种10μg组均低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接种10μg组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免疫后12个月内两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均呈下降趋势,免疫后12个月10μg乙肝疫苗组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高于接种5μg乙肝疫苗组.结论 新生儿接种10μg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5μg乙肝疫苗.

    作者:刘世科;黄美林;葛宝湘;王帆;胡莉莉;胡丹标;洪因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唐山市社区1 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采用自编一般人口学调查表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 500人中,家庭功能良好298人(占19.87%),家庭功能一般1 201人(占80.07%),家庭功能差1人(占0.06%);年龄是沟通、情感反应的影响因素,固定收入是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与子女交流与否是问题解决、角色、沟通、情感反应、总的功能的影响因素,居住情况是角色、行为控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家庭功能一般偏上,家庭功能的好坏与年龄、固定收入、与子女交流、居住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冯丽娜;陈长香;李淑杏;马素慧;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新生儿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检测早期新生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活性,分析其与孕母妊娠期影响因素的相关性,为先天性佝偻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46例早期新生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活性水平测定,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早期新生儿BALP活性水平与孕母妊娠期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早期新生儿出生胎龄、血清钙水平、母孕期保健和母亲文化程度4个因素对BALP活性水平有明显影响.结论 做好孕母妊娠期保健工作是预防先天性佝偻病的关键,及时检测BALP,可起到早期防治的目的.

    作者:梁萍;康华;楼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有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恢复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国家免费抗病毒标准纳入有关病例,定期随访收集有关信息并检测相应的CD4+T淋巴细胞等指标,经过12个月随访,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病例后共有904人,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12个月抗病毒治疗,CD4+T淋巴细胞水平从122个/mm3上升到252个/mm3; CD4+T淋巴细胞恢复组与未恢复组之间,确证到启动治疗间隔、性别构成比这两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种因素也影响CD4+T淋巴细胞计数恢复.结论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有利于病人CD4+T淋巴细胞恢复,现有水平下,尽早启动治疗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夏品苍;颜苹苹;邱月锋;谢美榕;吴守丽;郑健;张春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汶川大地震所致初中生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与抑郁、焦虑症状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汶川大地震所致初中生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现状及与抑郁、焦虑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CRIES)、Beck抑郁问卷(BDI)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312名PTSD(阳性)初中生的心身状况进行测查.结果 曾被诊断为PTSD(阳性)的初中生三年后仍26.6%有PTSD症状成为慢性PTSD症候群;慢性PTSD与抑郁、焦虑存在显著相关(P<0.05);所属灾区不同的慢性PTSD(阳性)初中生在PTSD、焦虑及抑郁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几乎所有慢性PTSD(阳性)初中生均存在重度抑郁及中度以上的焦虑;结论 灾区初中生慢性PTSD与抑郁、焦虑共病症状较为严重,可采用多元治疗方法帮助其心理重建.

    作者:于少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盈江县1990-2012年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1990-2012年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HIV感染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盈江县1990-2012年期间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本地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死亡相关信息,计算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 731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其中,74.9%为男性,87.3%职业为农民,47.0%已婚有配偶,少数民族占62.7%,75.1%为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研究对象累计观察17 602.26人年,死亡1 513人,死亡率或死亡密度为8.60/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平均生存时间为9.56年,其中,从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39年,而正在接受或曾经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为17.23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民族、职业、婚姻状况、感染途径和抗病毒治疗状况等因素对HIV感染者的死亡和生存状态有显著影响.结论 盈江县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制工作有效的降低了HIV感染者的死亡率,在将来的工作中应加强抗病毒治疗的宣传和治疗工作,扩大治疗的覆盖面.并针对HIV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有针对性的(如男性)加强管理和随访,进一步减少死亡,提高生存率.

    作者:聂永英;王继娇;思志生;杨建华;冯晓静;李燕;余顺俊;王蓉;杨跃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肃省庆阳市2007-2012年水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甘肃省庆阳市2007-2012年水痘发病情况,掌握庆阳市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庆阳市水痘发病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07-2012年间庆阳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 483例,年均发病率为9.57/10万;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病例1 352例,占总病例的91.17%;男性发病率为5.92/10万,女性发病率为3.63/10万,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3∶1;5-7月份病例738例,12月-次年1月份病例287例,总计占总病例的69.12%;西峰区发生病例701例,占总病例的47.27%.结论 庆阳市水痘发病人群主要以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发病时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发病地点主要分布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地区;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学龄前儿童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构建有效的水痘免疫屏障.

    作者:王芸;罗静;张陇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干预研究

    目的 探索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在基线调查基础上,采取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落实孕妇和新生儿摸底调查、住院分娩医院接种,非住院分娩入户接种、加强疾控机构与计生妇幼的沟通及狠抓督促检查等针对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效果.结果 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6.7%,非住院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8.7%;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3.8%提高到87.1%,住院分娩新生儿和非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19.7和48.1%.结论 项目措施得力、有效,项目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城口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都大幅提高.

    作者:韩真明;王青;王豫林;周玉清;夏伟;朱徐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郑州市1665例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的调查

    目的 探讨郑州市育龄妇女中TORCH的感染现状,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2年6月-2013年5月间来某院进行孕前咨询的育龄妇女1 666名进行TORCH感染的特异性IgM及IgG抗体检测.结果 1666例育龄妇女TORCH IgM抗体阳性99例,总阳性率为5.9%,其中RV IgM抗体阳性率高(3.2%),其次HSV(1.3%).在IgG抗体方面,CMV IgG抗体阳性率高(94.2%),其次为HSV IgG (91.7%),而RV IgG抗体阳性率为47.9%,Tox IgG为0.7%.在育龄人群年龄间TORCH感染分布方面,20~ 29岁组的育龄妇女中TORCH各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而TORCH各病原体的IgG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遍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郑州市育龄妇女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现状感染及较低RV IgG阳性率,建议育龄妇女孕前应进行TORCH筛查,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由TORCH感染导致出生缺陷婴儿的发生.

    作者:程自想;王盟;王万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自我隐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目的 考察自我隐瞒、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自我隐瞒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自我隐瞒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39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自我隐瞒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2)自我隐瞒影响生活满意度的路径有两条: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自我隐瞒还可以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结论 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和自尊在自我隐瞒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刘元;周宗奎;魏华;牛更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亳州市2005-2012年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毫州市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毫州市2005-2012年麻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亳州市2005-2012年累计确诊麻疹病例1 5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6.84/100万,其中2008年高(109.20/100万)、2012年低(4.09/100万);病例报告集中在市区;每年2-5月份为流行季节;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56%(1 303/1 541),其中0~2岁组为高发年龄;职业以散居儿童791例(51.33%)和学生402例(26.09%)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1.60:1.2009-2012年麻疹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是麻疹病例高发人群.结论 全面实施以提高含麻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预防院内感染、每年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等综合性防控策略来加速消除麻疹.

    作者:吴晗晗;王静;雷卫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