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NAT检测试剂调查和血液筛检结果分析

李执如;李文;高加良;赵欣

关键词:血液, 病毒, 核酸检测
摘要:目的 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相关病毒的核酸检测(blood-related virus' nucleic acid test,NAT)是成都市血液中心开展的血液检测新项目,为此,对选用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血液相关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调查本中心及其他血站使用的病毒核酸检测试剂(NAT试剂),并对它们的血液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国外广泛使用美国Roche和Chiron公司生产的NAT试剂及检测系统,多年和大量的血液检测证明了Roche和Chiron公司NAT试剂的质量和品质,有效防止了病毒“窗口期”漏检,提高了血液安全.我国卫生部指定了国内外5个NAT试剂厂家为国内血站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提供试剂及和检测设备系统.在国内10多家血站进行的血液相关病毒核酸检测中,已检出病毒酶联检测处于病毒感染“窗口期”漏检的血液.一年来,本中心已进行了大量血液的病毒核酸检测,对NAT检测试剂的质量和品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对本中心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结论 立法推行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已证明能提高血液相关病毒的检测水平,进一步防止输血传染病,对提高我国的血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内血站NAT检测试点成功,将有力推动我国血液NAT检测的全面实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流动儿童麻疹强化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考察2010年全国麻疹强化免疫活动(简称“强免”)在北京市适龄流动儿童中的覆盖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流动儿童预防免疫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基础上的自编问卷,于2011年春运期间在北京各大火车站、汽车站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 在589个(8个月~ 14周岁)流动儿童的有效样本中,麻疹强免接种率为83.4%.在家里或上幼儿园、无兄弟姐妹、父母不知晓麻疹强免活动、父母对活动信任度低的儿童不接受强免的可能性较高.结论 流动儿童仍面临麻疹预防接种不足的风险.为提高流动儿童预防免疫的覆盖率,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教育机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层面针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递送的能力.

    作者:肖索未;陈彬莉;胡晓江;萨支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5年随访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5年的疗效.方法 对236例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对随访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主要根据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影像学评估包括通过拍摄患者髋关节正位片和患侧片,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假体下沉,假体松动,异位骨化,骨质溶解等.结果 到末次随访为止,接受随访的患者有187例;随访率为79.2%.术前Harris评分优良率为31.1%,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5.7%.并发症有股骨大粗隆骨折2例;小粗隆骨折1例;跛行12例;关节脱位3例;无菌性假体松动3例;异位骨化10例;假体生存率为98.4%.结论 进行中期的随访研究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远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6种有机物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有机毒物的方法.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经CS2解吸,通过DB-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 本法可同时分离测定空气中16种有机组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99 5以上,检测限为0.45~12.52μg/ml,加标回收率在80%~ 103%之间.结论 本法能同时快速准确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种有机化合物.

    作者:王曙光;张冬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广州某区15岁以上人群奶制品摄入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15岁居民奶制品摄入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广州市2009年社区卫生诊断调查资料,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1749位居民.结果 居民奶摄入率62.44%,每日奶或奶制品摄入量≥200 ml者占23.39%.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女性(OR =1.57,95%CI=1.31 ~ 1.88,P<0.01)、高文化水平(OR=1.29,95%CI=1.17 ~ 1.41,P<0.01)、高收入(OR=1.21,95%CI=1.11~ 1.33,P<0.01)促进奶摄入;年龄越大(OR=0.85,95%CI=0.80 ~ 0.91,P<0.01)、食物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越大(OR=0.88,95%CI=0.82~0.94,P<0.01),越制约奶摄入.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15岁居民奶摄入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经济水平影响奶摄入,应对重点人群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意识,转变食物消费观念,形成合理膳食结构.

    作者:邱泉;栾玉明;冯维杰;朱凯星;梁佳志;张弛;庄晓霞;郭宁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区域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覆盖全区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疫苗冷链温度全程实时监控、预警处理,消除预防接种安全隐患.方法 各接种单位统一配置医用冷藏冰箱,安装GPRS无线温度监测仪,自动记录和实时监测冷链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3种预警模型并即时自动启动,系统能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向预设管理人员发送报警短信,实现无人值守.结果 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完成冰箱内温度实时采集、数据上传及报警等功能,使用医用冷藏冰箱贮存疫苗,系统运行更稳定,温度数据准确可靠.结论 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实施疫苗冷链温度全程监控技术可靠,监管势在必行.

    作者:徐汉顺;邓竹青;刘俊华;李新;汤来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后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后居民生活条件较震前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为掌握居民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干预策略而开展调查.方法 震中汶川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35.2%、现在每日吸烟率90.6%;过去12月的饮酒率34.8%、危险饮酒率7.3%、有害饮酒率8.0%;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者占33.0%、畜肉及其制品摄入量过多者占64.0%、人日均盐摄入量9.7 g、人日均食用油摄入48.5 g;每周3次每次30 min及以上锻炼者仅5.6%、身体活动日均达到相当于6 000步以上水平的只有9.3%.结论 调查对象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吸烟水平较高,膳食结构欠合理,锻炼人数少且锻炼量不足.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沂市兰山区城区201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表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临沂市兰山区城区16 304名中小学生的视力、龋齿、沙眼、身高、体重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分别为37.71%、45.57%、1.74%、23.68%、5.66%;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25、15.17、23.44,P<0.01);女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x2=314.72、23.46、14.89,P<0.01).结论 此次调查表明临沂市兰山区城区常见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龋齿、视力不良、营养不良成为学生常见病防治重点,城区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学校及有关部门更应关注女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马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4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疾病负担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卫生费用支出及痰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就诊于北京市东城区的248名CAP病例进行经济负担调查,采集痰标本通过多重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特异性核酸.结果 CAP患者平均总医疗费用为12 147.97元,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核酸检出率为33.19%,流感嗜血杆菌核酸检出率为39.34%.结论 CAP是一种高经济负担的疾病,有必要制定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和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建立成人疫苗接种体系.

    作者:邸明芝;曹迎;黄辉;吕敏;姚卫海;刘林;桂红;吴疆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某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并分析某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状况.方法 选择某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1 211人为调查对象(接触组),以该企业无噪声接触史的工作人员557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试,结合噪声监测资料对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噪声接触组听力损伤检出率为3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伤(P<0.01);男、女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检出率随接触噪声工龄的增长、接触噪声强度的提高而增高,均表现为正相关关系(rs=0.261 ~ 0.416,P<0.01).结论 该石油企业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情况比较严重,接触噪声工龄越长、强度越大,听力损伤检出率越高.

    作者:钱学全;郭文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的研究进展

    对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单个诊断试验和两个相关诊断试验在证实偏倚校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发展前景.

    作者:苏春娟;闵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慢性肾功能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按照初次腹膜透析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的透析剂量为4 000~6 000 ml/d,B组采用的透析剂量≥8 000ml/d.每3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以及营养状态.结果 A组的尿量、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滤量显著少于B组(P<0.05).2组的残余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6个月后A组下降缓慢,12个月后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血红蛋白、营养状态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能够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丢失,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

    作者:白彝华;蒋红樱;连希艳;廖云娟;曾怡;何振坤;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兰州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掌握兰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状况,为本地区糖尿病综台防治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七里河区18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了解本地区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 兰州市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粗患病率为3.50%.城市街道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14%,农村居民患病率为1.95%.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居民文化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率越低;缺乏运动人群患病率高于经常锻炼人群;而BMI≥24 kg/m2和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也高于体重控制正常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对中老年群体,特别是体重、腰围超标人群和城市人群进行重点干预.

    作者:赵玲珑;汪燕妮;刘新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襄阳地区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襄阳地区2009-2012年不孕不育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为本地区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培养法检测女性宫颈分泌物和男性尿道分泌物中的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对培养阳性标本进一步做药敏试验;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结果 不同性别不孕不育组患者支原体感染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原体感染类型均是以单纯UU感染为多见,UU+MH混合感染其次,单纯MH感染少见;支原体感染率均以21~40岁年龄段高;对支原体感染用药应依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结论 支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密切相关,应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应常规检测支原体.

    作者:孙莉;刘开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天津市2~6岁儿童第二类疫苗接种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2~6岁儿童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特征,为科学管理第二类疫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541 194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水痘减毒活疫苗、b型流行性感冒(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疫苗以及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78.31%、64.16%、47.99%、35.83%、10.96%和3.38%,6种第二类疫苗平均接种率为40.11%,不同疫苗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区、近郊的接种率高于郊县;不同年龄组之间疫苗接种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多剂次免疫程序的第二类疫苗全程接种率较低.结论 目前天津市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接种率,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作者:陈茜;高志刚;陈伟;安立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13年2月-2013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8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尿酸(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IR及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HUA患者患MS各组分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与BMI、TC、TG、FPG、SBP、DBP相关程度高(分别为0.590 69、0.837 83,0.852 32、0.87049、0.696 37、0.7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对HUA患者UA水平影响大,其次是TG、BMI、SBP、DBP,且UA水平与各临床指标成正相关关系.对各个指标进行共线性诊断,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拟合好.结论 BMI、SBP、DBP、TC、TG、FPG的升高均会引起UA的升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作者:李京;赵心童;胥欣;董淑敏;尚积玉;贺圣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EB病毒感染和胃癌发生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EB病毒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同时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对EB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2年4月于某院行胃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标本68例作为研究标本,采用PCR体外扩增的方法,分别对癌症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EB病毒DNA的检测,比较2组的阳性率,同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EB病毒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在选取的68对标本中,经过EB病毒DNA检测,胃癌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17例,阳性率为25.0%,癌旁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6例,阳性率为8.8%,2组EB病毒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2,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胃癌组织的EB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的患者胃癌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及饮酒者胃癌组织中EBV阳性率高于不吸烟及不饮酒患者(P<0.05).结论 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EB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还与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有关.

    作者:乔晓娟;李昊昌;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与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山西省某综合医院2006-2011年6年间7 26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入院年份、出院情况、职业、付款方式、年龄、性别、病种等,其中住院天数与是否手术是主要的影响因子;除性别与病种外,其余因素对住院费用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结论 住院天数与是否手术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单病种管理规范,从而有效地控制住院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

    作者:杨辉;冯向先;李韶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早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对早发冠心病患者、晚发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从而探明早发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按照ATPⅢ对早发冠心病的定义,男性<55岁、女性<65岁者作为早发冠心病组,其余患者为晚发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患者共97人,晚发冠心病组患者131人.比较早发冠心病组与晚发冠心病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差异、慢性病患病及行为危险因素的特点以及2组冠心病的病变位置分布特点.结果 早发组具有冠心病家族史者(35.05%)所占比例高于晚发组(13.74%);在对血脂指标均值进行分析时发现,早发组高密度脂蛋白均值低于晚发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组及晚发组病变动脉的数量也不同,早发组多为单支病变,晚发组单支、两支及三支病变所占比例基本近似,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547,P<0.001);早发组病变血管主要为左前降支,而晚发组除了左主干外,其余血管发生病变的比例近似,2组病变血管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57,P<0.001).结论 遗传因素对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关,病变的血管数量及病变位置也与早发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张巨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分别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及单纯化疗.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5.6%和6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4,P=0.032).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2年生存率为63.3%和41.1%(x2=5.164,P=0.029),2组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局部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步放化疗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贫血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乳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近.

    作者:王征;张娟;叶新平;饶石磊;张浩;李伟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硒元素与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通过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降低人体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引发人类多种呼吸道感染及肺外并发症.含有硒元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Px)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能有效清除ROS,维持细胞内的还原态环境,帮助细胞抵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产生大量的ROS引起的氧化损伤及DNA损伤;同时,硒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抗MP感染.

    作者:谭超;邹黎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