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高血压前期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刘萍;罗海玲;庄贤文

关键词:大学生, 高血压前期, 炎性因子, 炎症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群高血压前期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20名大学生,按照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n=40)、高血压前期组(n=40)和高血压组(n=40),分别测定并比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分析3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血清hs-CRP、IL-6及TNF-a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hs-CRP、IL-6、TNF-a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反应可能与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相关.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临界值的估算研究

    国内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估起步较晚,目前既没有评估技术,也未建立环境评价标准.因此,在实验室发生污染泄漏时,能及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临界值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找到病原微生物的低感染剂量,依据暴露剂量确定低感染浓度,从而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临界值,为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乔恩发;赵世文;段智泉;王建华;罗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对1 561名医学新生进行调查,用差异检验、相关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医学新生的强迫、焦虑、精神病性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方面低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中,男生的敌对、偏执得分高与女生,女生的恐怖、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医学新生SCL-90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医学新生存在心理问题,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有差异;特质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作者:阴山燕;张瀛予;许梦晨;温子栋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散打运动员赛前紧张综合征调查及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散打运动员赛前紧张综合征检出情况,探索运动员赛前紧张综合征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 对四川省散打队和成都体育学院散打队队员6年共12场大型比赛的运动员赛前紧张综合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散打运动员赛前紧张综合征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失眠和肌肉症状为主,其与运动等级关系不大,与比赛等级和抽签结果有很大的关系,其发病率与强度与比赛时间也有关系.结论 对赛前综合症进行干预是必要的,按摩法和疏导法可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运用.

    作者:宋剑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扬州市江都区2004-2012年梅毒疫情分析

    目的 根据2004-2012年扬州市江都区梅毒疫情报告结果,分析梅毒的发病率及疫情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4-2012年江都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上报的梅毒原始卡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网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各型梅毒的年发病率及人口构成.结果 2004-2008年梅毒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开始有所下降.2004-2008年出现发病高峰,2009-2012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中Ⅰ期、Ⅱ期梅毒发病数高,2004-2011年隐性梅毒逐年增加.在梅毒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集中在工人、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中.结论 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梅毒筛查及疫情管理,阻断梅毒垂直传播,实施综合管理是当前防治梅毒的主要措施.

    作者:戴翔;戴艳;王月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新医改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79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医务人员51.4%对工作感到不满意,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得分低,新医改存在缺乏收入补偿机制以及基本药物目录不完善等问题.结论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基本药物目录、探索实行医师药品费用总额预算,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拍档”新模式等可有效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李君荣;李蕾;孙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南昌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目的 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密切接触者中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定义和办法,发现和确定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3年南昌市发生的禽流感病例,在发病前无外出史,且无病、死禽的接触史,共发现14名密切接触者及另1例可能相关联确诊病例,包括其家人、医护人员及同房病友.经过7d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密切接触者曾被感染.结论 南昌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间,经空气、体液、呕吐物、排泄物的直接接触尚未造成人间传播,提示目前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人间传播的能力不强,但不排除可能通过其他途径传播.

    作者:杨树;吴景文;周显凤;刘仰青;胡茂红;李辉;陈海婴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EB病毒感染和胃癌发生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EB病毒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同时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对EB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2年4月于某院行胃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标本68例作为研究标本,采用PCR体外扩增的方法,分别对癌症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EB病毒DNA的检测,比较2组的阳性率,同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EB病毒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在选取的68对标本中,经过EB病毒DNA检测,胃癌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17例,阳性率为25.0%,癌旁组织中EB病毒阳性有6例,阳性率为8.8%,2组EB病毒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2,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分化程度的患者胃癌组织的EB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性别的患者胃癌组织EB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及饮酒者胃癌组织中EBV阳性率高于不吸烟及不饮酒患者(P<0.05).结论 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EBV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还与性别、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有关.

    作者:乔晓娟;李昊昌;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扶正抑瘤方对肝癌细胞运动及侵袭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扶正抑瘤方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运动、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后,采用扶正抑瘤方超滤物(6 g/L)作用于肿瘤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Transwell趋化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癌细胞可见核固缩和核碎片形成;细胞水平运动能力降低;穿膜细胞数(63.60个)较对照组(132.60个)明显减少(P<0.05).结论 一定浓度扶正抑瘤方超滤物(6 g/L)可降低肝癌细胞存活能力,并可抑制肝癌细胞水平运动能力及体外侵袭能力.

    作者:黄跃英;李洪生;张晓明;黄长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的研究进展

    对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着重介绍单个诊断试验和两个相关诊断试验在证实偏倚校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两分类诊断试验证实偏倚校正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发展前景.

    作者:苏春娟;闵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4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疾病负担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卫生费用支出及痰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就诊于北京市东城区的248名CAP病例进行经济负担调查,采集痰标本通过多重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特异性核酸.结果 CAP患者平均总医疗费用为12 147.97元,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核酸检出率为33.19%,流感嗜血杆菌核酸检出率为39.34%.结论 CAP是一种高经济负担的疾病,有必要制定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和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建立成人疫苗接种体系.

    作者:邸明芝;曹迎;黄辉;吕敏;姚卫海;刘林;桂红;吴疆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沂市兰山区城区2012年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沂市兰山区城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表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对临沂市兰山区城区16 304名中小学生的视力、龋齿、沙眼、身高、体重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进一步分析.结果 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分别为37.71%、45.57%、1.74%、23.68%、5.66%;中学生视力低下率、沙眼患病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25、15.17、23.44,P<0.01);女生视力低下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x2=314.72、23.46、14.89,P<0.01).结论 此次调查表明临沂市兰山区城区常见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龋齿、视力不良、营养不良成为学生常见病防治重点,城区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龋患率、营养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学校及有关部门更应关注女生的健康状况.

    作者:马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大豆、硒、螺旋藻对氟铝联合中毒大鼠骨损伤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大豆、硒、螺旋藻对氟铝联合中毒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2周的SD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入对照组、高氟铝组、高氟铝大豆干预组、高氟硒干预组、高氟铝螺旋藻干预组,每组8只(组内雌雄各半).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贵阳市供水总公司) (含氟0.692 2 mg/L,含铝0.2 mg/L);食用非病区玉米加工饲料(含氟5.2 mg/kg,含铝6.8 mg/kg).染氟组食用饲料为病区玉米用病区煤炭烘干后加工而成, (饲料含氟106 mg/kg,含铝19.7 mg/kg),饮水为自来水(贵阳市供水总公司)加AlCl3(含氟0.692 2 mg/L,含铝90 mg/L).大豆干预组的干预从染氟d1开始,大豆含量30%;高氟组在第12周出现第1例氟斑牙(每周观察1次),此时硒干预组和螺旋藻干预组开始加干预,硒粉含量3 mg/kg饲料,螺旋藻含量1g/kg饲料.饲养5个半月,处死大鼠,取同侧股骨及胫骨用于骨密度(BMD)测量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动力学指标(包括四环素双标记间平均距离(DLL)、矿化沉积速率(MI-AR)、平均类骨质宽度(MOSW)、矿化延迟时间(MLT)、类骨质表面(TOS))检测.结果 氟铝联合中毒使大鼠股骨BMD降低.高氟铝组与对照组、高氟铝大豆干预组、高氟铝硒干预组和高氟铝螺旋藻干预组比较BM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铝大豆干预组、高氟铝硒干预组和高氟铝螺旋藻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BMD未见明显降低.高氟铝组DLL、M IAR较对照组减少;而MOSW、MLT、TOS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氟铝大豆干预组、高氟铝硒干预组、高氟铝螺旋藻干预组DLL、MIAR较高氟铝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DLL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OSW、MLT、TOS较高氟组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氟伴高铝条件下,大鼠骨动力学出现以骨软化为主的病理改变,提示3种干预降低了氟中毒导致的骨过度增生,使骨形成作用减缓,骨量减少,同时干预拮抗高氟所致的骨矿化障碍,减轻骨软化的发生.

    作者:林少凯;张秀慧;秦祥慧;喻茂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腹膜透慢性肾功能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按照初次腹膜透析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的透析剂量为4 000~6 000 ml/d,B组采用的透析剂量≥8 000ml/d.每3个月记录2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以及营养状态.结果 A组的尿量、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滤量显著少于B组(P<0.05).2组的残余肾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6个月后A组下降缓慢,12个月后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血红蛋白、营养状态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初次腹膜透析能够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丢失,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

    作者:白彝华;蒋红樱;连希艳;廖云娟;曾怡;何振坤;杨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大学生高血压前期与炎性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群高血压前期与炎性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120名大学生,按照血压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n=40)、高血压前期组(n=40)和高血压组(n=40),分别测定并比较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分析3组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血清hs-CRP、IL-6及TNF-a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组与高血压前期组相比hs-CRP、IL-6、TNF-a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反应可能与大学生高血压前期相关.

    作者:刘萍;罗海玲;庄贤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开滦矿区2005-2012年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浅析近8年开滦煤矿尘肺发病特点.方法 对2005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开滦职业病防治所尘肺诊断组新诊尘肺患者的检出数、检出率、构成比、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及接尘工种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8年来开滦煤矿共有46 091人受检,受检率28.52% (46 091/161 624),检出尘肺病人827例,尘肺检出率1.79% (827/46 091);2008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高,2009年开滦尘肺病人检出率低,2010、2011、2012年尘肺病人检出率趋于平稳,略有下降;尘肺病人平均发病工龄为(35.86±9.92)年,平均发病年龄(57.76±10.08)岁;主要接尘工种中,平均发病年龄以纯掘进工为短,主掘进工与纯掘进工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采煤工与纯采煤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尘肺检出率以Ⅰ期煤工尘肺居多,占尘肺总数的94.56% (728/827);Ⅱ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4.72% (39/827);Ⅲ期占煤工尘肺总数的0.72% (6/827),新发尘肺中Ⅰ期与Ⅱ期比较,Ⅰ期与Ⅲ期比较,Ⅱ期与Ⅲ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8年来开滦煤矿尘肺检出率1.79%,新发尘肺中以Ⅰ期轻症为主;尘肺平均发病年龄超过工人退休年龄;众多工种中发病以煤矿混合工多,以纯掘进工的发病工龄短,辅助工种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

    作者:张连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上海市杨浦区2008-2012年户籍人口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口近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掌握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08-2012年杨浦区传染病疫情电子信息档案数据,对其发病顺位、动态以及年龄、性别和地区分布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户籍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47.31/10万,低于非户籍人口发病率,但发病率逐年趋近;在发病顺位中,性病(梅毒和淋病)和结核发病占的比重大,占发病总数的88.4%.在户籍人口发病顺位前五位的疾病中,发病率高的年龄段是30~40岁以及8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发病率居前三的街道是定海、五角场街道和江浦.结论 性病和结核病应作为传染病防治的重点病种,定海、五角场街道和江浦应作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地区.30~ 40岁以及8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是传染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重点保护.

    作者:叶林;谢梦;张家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13年2月-2013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85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尿酸(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高血压、肥胖、血脂异常、IR及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HUA患者患MS各组分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与BMI、TC、TG、FPG、SBP、DBP相关程度高(分别为0.590 69、0.837 83,0.852 32、0.87049、0.696 37、0.7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对HUA患者UA水平影响大,其次是TG、BMI、SBP、DBP,且UA水平与各临床指标成正相关关系.对各个指标进行共线性诊断,不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拟合好.结论 BMI、SBP、DBP、TC、TG、FPG的升高均会引起UA的升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作者:李京;赵心童;胥欣;董淑敏;尚积玉;贺圣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后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恢复重建后居民生活条件较震前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为掌握居民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分布特点,进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干预策略而开展调查.方法 震中汶川县,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35.2%、现在每日吸烟率90.6%;过去12月的饮酒率34.8%、危险饮酒率7.3%、有害饮酒率8.0%;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者占33.0%、畜肉及其制品摄入量过多者占64.0%、人日均盐摄入量9.7 g、人日均食用油摄入48.5 g;每周3次每次30 min及以上锻炼者仅5.6%、身体活动日均达到相当于6 000步以上水平的只有9.3%.结论 调查对象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中吸烟水平较高,膳食结构欠合理,锻炼人数少且锻炼量不足.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5年随访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5年的疗效.方法 对236例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对随访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主要根据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影像学评估包括通过拍摄患者髋关节正位片和患侧片,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假体下沉,假体松动,异位骨化,骨质溶解等.结果 到末次随访为止,接受随访的患者有187例;随访率为79.2%.术前Harris评分优良率为31.1%,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5.7%.并发症有股骨大粗隆骨折2例;小粗隆骨折1例;跛行12例;关节脱位3例;无菌性假体松动3例;异位骨化10例;假体生存率为98.4%.结论 进行中期的随访研究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远期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硒元素与肺炎支原体的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通过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降低人体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引发人类多种呼吸道感染及肺外并发症.含有硒元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Px)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能有效清除ROS,维持细胞内的还原态环境,帮助细胞抵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产生大量的ROS引起的氧化损伤及DNA损伤;同时,硒元素可提高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抵抗MP感染.

    作者:谭超;邹黎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