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BL教学改革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罗波;段素群;毛樱逾;陈文碧;杨兴友

关键词:TBL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TBL教学模式在医学本科学生中的可行性以及教学效果.方法 在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中初步实施TBL教学模式,采用调查问卷和课间询问的方式获得数据资料,分析TBL教学改革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实施效果.结果 T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论 T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适应了当代社会对综合性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应循序渐进,逐步推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

    目的 建立湖南省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范围.方法 收集113名健康成人(18~60岁)静脉全血标本,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及CD8+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百分率和CD4+/CD8+比值.结果 CD3+、CD4+和CD8+淋巴细胞的绝对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 422、736和546个/μl,CD4+、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的中位数为52.56%和39.98%,CD4+/CD8+比值的中位数为1.34.各参数值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湖南省健康成人T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可为本地区临床医生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志雄;李木兰;袁才佳;蒋显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予以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血白细胞(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P敏感度为98.36%,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34.4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03,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前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治疗后CRP敏感度为49.18%,WBC+ESR综合指标判断敏感度为0.33%,两种指标判断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04,P<0.01),即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后采用CRP指标判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仍高于WBC+ESR综合指标判断.结论 CRP水平与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以指导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C-反应蛋白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判断及疗效较血常规及ESR敏感有效,可作为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指标,避免抗生素过早停用贻误病情,同样也增加了有效避免抗生素过度使用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可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作者:戎军;方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低氧预处理对骨骼肌抗氧化能力及运动性肌肉损伤的影响

    目的 了解低氧预处理对离心跑台运动所致的大鼠比目鱼肌运动性肌肉损伤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将96只健康、体重(197±26)g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离心跑台运动组(EE)、缺氧预处理+离心跑台运动组(HCP)3组,每组32只.HCP组大鼠进行1周的缺氧预处理.处理的方法为:氧浓度10%,每次处理30 min,间隔5 min,5次/d,连续处理7d.缺氧预处理完成后,将EE及HCP组大鼠进行一次性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分别于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h4个时间点随机选取各组大鼠8只股静脉放血处死,收集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含量、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并于比目鱼肌中段切取部分肌肉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用自动图像分析仪观察肌纤维细微结构;取部分比目鱼肌匀浆液上清液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检测.结果 EE组及HCP组大鼠运动后比目鱼肌超微结构均出现损伤,EE组损伤较HCP组严重,损伤严重时相在运动后24 h时出现.与EE组相比,HCP组血清IL-6、CK及LDH水平明显降低,比目鱼肌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骨骼肌损伤后炎性反应,对运动性肌肉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邓文骞;王璐;王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喷他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喷他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行普外科全麻手术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2例.在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对干预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3 mg/kg,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1 ml.比较拔管后5 min两组患者疼痛、躁动的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级别疼痛患者所占比例(46.78%)低于对照组(95.16%),躁动患者所占比例(25.81%)低于对照组(8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用于全麻术后患者,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缓解疼痛,对患者呼吸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也较低.

    作者:金进宇;赵文城;彭峻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安徽省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67 081例,年均发病率为293.48/10万,其中2012年发病率高,达365.44/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3-7月,5月达高峰;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别较大(x2=5 138.499,P=0.000;x2=811 820.1,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多(89.59%);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98.26%.病原学分布以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阜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发病高峰有所提前.

    作者:胡允凯;孙良;宋秀萍;万俊峰;操基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难治性贫血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与形态学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MDS-RA)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临床及形态学鉴别要点.方法 对20例MDS的RA (MDS组)与36例CAA (CAA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初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 MDS组患者的发病年龄、体检有肝、脾或淋巴结肿大的明显高于CA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表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细胞减少、出血CAA组明显高于MDS组;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分析显示:血液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及绝对值CAA组明显低于MD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巨核细胞减少或消失CAA组明显高于MDS组;骨髓涂片检查表现二系以上病态造血改变的MDS组明显高于CA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及骨髓各系细胞病态造血改变及骨髓中巨核细胞形态与数量改变是鉴别MDS-RA与CAA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雁;申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HBV感染、饮酒与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协同作用

    目的 探讨HBV感染、饮酒及吸烟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肝癌高发区广东顺德区为研究现场,选取3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病例组,306例正常者为对照组,运用相加模型分析HBV感染、饮酒及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交互作用.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HBV感染与饮酒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有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1.748;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2.268;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1.4%.HBV感染与吸烟对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也有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2.068;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1.716;交互作用归因比为49.5%.结论 HBV感染与饮酒、HBV感染与吸烟之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两者同时存在可增加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

    作者:廖玉宜;陈思东;黄芊芊;周成宇;莫海鹰;于新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与防控对策探讨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09-2013年平顶山市流腮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平顶山市共报告流腮7 1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71/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特点是以城市人群为主的湛河区(71.00/10万)、卫东区(58.93/10万)、新华区(37.16/10万)和舞钢市(35.22/10万)明显高于以农村人群为主的县(市).季节分布显示双峰特点,每年2月、8-9月病例较少,4-7月为主要发病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第二个小高峰.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9岁,年龄中位数为6.9岁;发病率、性别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类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57.17%、22.58%和15.15%.结论 目前流腮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平顶山市中小学生、托幼儿童和未成年儿童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之一,由此提示在近期应继续提高流腮疫苗接种率,切实加强流腮防控工作.

    作者:赵国;魏海涛;赵华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维生素K2和染料木黄酮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作用比较

    目的 维生素K2和染料木黄酮对去势大鼠的骨代谢作用比较.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去势+雌激素组(己烯雌酚,20 μg/kg.d)、去势+维生素K2(25mg/kg.d)组、去势+染料木黄酮(25 mg/kg.d)组,每组8只.饲养3个月后处死,进行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参数、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啉含量的测定.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显著降低、骨小梁体积和密度减少、骨小梁间隙增大,血清骨钙素和尿脱氧吡啶啉含量明显增高;与去势组相比,维生素K2和染料木黄酮组骨小梁体积和密度增加,股骨骨密度无显著变化;维生素K2组骨小梁间隙减少,而染料木黄酮组无显著变化;维生素K2和染料木黄酮组尿脱氧吡啶啉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维生素K2和染料木黄酮通过抑制骨吸收,减少去势大鼠骨小梁骨量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但维生素K2可减少骨小梁间隙,而染料木黄酮无此作用.因此,维生素K2预防骨质疏松作用强于染料木黄酮.

    作者:张月红;金宏;李培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武汉市20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质控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武汉市宫颈癌与乳腺癌免费筛查质量控制模式,为将来“两癌”筛查的进一步推广实施积累经验.方法 从“两癌”筛查的技术、全过程的培训与督导、全覆盖的信息质控及精准检测报告的发放4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累计为202 067名农村妇女进行了“两癌”筛查,共对170 401名武汉市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共发现宫颈癌前病变764例、宫颈癌37例.共对197 072名武汉市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32例,检出率高于全国其他同类型筛查的地区.结论 加强对“两癌”筛查工作的质量控制,摸索出一条科学的质量控制模式可大大提高两癌筛查的成效.

    作者:张雅琪;邱琳;周爱芬;陈忠;熊超;罗欣;张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内蒙古乌海市夏秋季空气中花粉飘散状况与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乌海市夏秋季空气中气传花粉,探讨其与花粉症的关系.方法 应用伞蓬式花粉采样器收集2012.7.1-2012.9.30空气曝片,鉴定花粉种类与飘散数量,同时应用常见吸入物、食物致敏原为10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筛选出61例花粉症患者进行花粉分类检查.结果 花粉调查发现夏秋季空气中气传花粉有44科,飘散量前五位依次是蒿属、藜科、苋科、禾本科、大麻葎草属.其中蒿属花粉占夏秋季节花粉总量的72.19%.临床分析发现当地患者秋季花粉与春季花粉阳性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主要致敏原因是蒿属花粉、尘螨、屋尘等,在秋季花粉中蒿属花粉阳性反应率≥90.16%、向日葵80.32%、葎草67.21%、蒲公英67.21%、豚草62.30%、梯牧草49.18%等.结论 蒿属花粉是乌海市地区夏秋季主要的气传致敏原因,不当植被和灰霾污染会威胁人体健康.

    作者:宋岚;赵方新;张静;王东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海南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分布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近几年海南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与环境和饮食因素之间过敏原分布暴露相关性.方法 收集某院2009-2012年间住院和门诊且确诊为变态反应疾病患者血清334例,应用德国欧蒙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美国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中总IgE含量.结果 334例变态反应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868项过敏原阳性,海南地区排行在前十位的过敏原分别是:尘螨组合30.4%、屋尘13.6%、海水鱼组合9.9%、虾7.1%、蟹6.0%、猫毛4.8%、黄豆4.4%、淡水鱼组合4.0%、鸡蛋白3.8%和狗上皮3.7%.4年间各项过敏原分布比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为流行病学资料库建立奠定基础.

    作者:吴佳力;郑莹莹;苏屿;李东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我效能系统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系统干预,评价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某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共10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同时给予以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系统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QOL)评价.结果 自我效能系统干预6周后,干预组患者较干预前组内比较各维度与QOL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除抑郁心理状况和焦虑心理症状维度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与QOL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效能系统干预能有效改善气体交换,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全面提高健康相关生存质量.

    作者:董胜莲;汪凤兰;邢凤梅;吴庆文;张小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收集某院急诊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共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共49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的差别及治疗后血清中hs-CRP表达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和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血液滤过,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hs-CRP的表达,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湖沼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关系的广义相加模型研究

    目的 探讨湖沼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方法 2012年3-5月,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湖北省嘉鱼县等5个县市的钉螺资料.利用3S技术和现场调查获取螺点的环境因子.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钉螺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 坡度对钉螺密度有负相影响(P=0.0328),螺点的上一年上水天数、高程、地表温度与钉螺密度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分别为P<0.0001,P=0.0418,P=0.0022).上年上水天数为90d,高程为29 m,地表温度为26℃的螺点钉螺密度高.结论 湖沼型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能够比较方便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作者:洪希成;陈曦;徐兴建;魏凤华;朱惠国;邱娟;宇传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预防妊娠期龈炎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通过干预措施对孕前产检妇女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洁治术对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350名接受孕前产检的妇女随机分为2组,1组接受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为实验组;另1组未接受干预措施,为对照组.比较2组初诊时和妊娠后复诊时的牙龈指数和比较2组孕产妇妊娠期龈炎发病率及进行产后随访.结果 初诊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在妊娠3个月和妊娠6个月复诊时,接受干预措施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牙龈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龈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比较,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超声洁治术能有效预防妊娠期龈炎及其造成的妊娠不良后果.

    作者:吴家嘉;庞晓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商洛市2009-2012年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商洛市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Excel2003对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2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年均发病率为333.5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43/10万,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及其构成依次为病毒性肝炎23.39%,手足口病22.35%,肺结核病17.55%,感染性腹泻16.16%,流行性腮腺炎9.56%;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94.47/10万、267.20/10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10岁以下儿童发病占总发病数的46.56%;农民和散居儿童发病构成分别为38.95%、35.96%;各县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商州405.81/10万,洛南189.95/10万,丹凤506.09/10万,商南276.23/10万,山阳313.49/10万,镇安353.55/10万,柞水288.26/10万;各月均有发病,5-7月份发病较多.结论 商洛市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具有显著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特征,应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作者:杨兆民;戴侃记;何涛;张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三维超声胰腺体积测量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体积变化,为临床2型糖尿病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纳入41~50岁,51 ~ 60岁,61 ~ 70岁以及71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同时按照不同年龄段选择非糖尿病成人各50例,使用三维彩色超声诊断系统进行胰腺体积测量.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体积在41~50岁和51 ~ 60岁年龄段明显小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61岁以后两组没有差别(P>0.05).男性胰腺体积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 成人41岁以后胰腺开始逐渐萎缩,至61岁以后达到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萎缩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发生.

    作者:袁南兵;程印蓉;陆志明;戴宗耀;李嘉俊;崔西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84例ICU中呼吸机相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并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3株,占86.4%,革兰阳性菌16株,占10.4%,真菌5株,占3.2%;前5位致病菌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检出的病原体药敏试验均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且均为多重耐药菌,提示临床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

    作者:刘竹;安寒;黄琼华;李俪华;邓小华;刘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青海省1995-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1995-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掌握全民食盐加碘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进行抽样监测,盐碘采用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结果 1995年的非碘盐率为17.1%,其中囊谦县群众食用的全部是当地产的非碘盐;至2012年以玉树州囊谦县(97.7%)、杂多县(82.0%)和玉树县(12.3%)的非碘盐率高.1995年青海省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为71.4%,只有乐都县、贵德县、西宁市城中区和城西区大于90%; 2012年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6%,只有玉树州(58.8%)在90%以下,共有40个县在90%以上,占93%.结论 通过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青海省加碘盐普及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2006年以来,青海省碘盐覆盖率均超过90%,到2012年有93%的县达到了90%以上,目前玉树地区仍是我省非碘盐问题严重的地区.

    作者:李勇;李增月;孟献亚;张秀丽;杨佩珍;胡兰盛;甘培春;陈勋;李亚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