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宜春市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监测分析

魏雄杰;刘莉红;陈俊杰

关键词: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安全性, 监测
摘要:目的 评价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对宜春市适龄儿童接种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并进行安全性观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 000例18~24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儿童中共报告1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0万.其中异常反应4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异常反应发生率13.33/10万;一般反应8例,发热为主要症状,一般反应发生率26.67/10万.91.6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24 h内.全部病例均在短时间内痊愈,无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良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竹县在校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大竹县3~ 14岁在校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透明胶纸肛拭法,碘液直接涂片法常规粪检.结果 共检测1 559人,检出阳性203人,感染率为13.02%,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0.33%.感染率竹阳镇低于山前、山前低于山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应加强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寄生虫病传播.

    作者:唐天勇;黄华;唐毅;汤静;陈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贵州省黎平县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对黎平县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调查进行分析,为制定禽流感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Real-time PCR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 黎平县发现一例H5N1确诊病例,经救治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黎平县一例H5N1病例属感染个案,感染来源可能与接触病、死家禽有关.需要加强人禽流感相关知识的技术培训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死亡的主动搜索监测,以及与农、林、工商、运输等部门的信息联系才能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作者:杨继宝;龙蓉;杨正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测轮状病毒的流行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8-2013.6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样品共465份,采用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收集同期成都市月度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使用SPSS21.0对各季节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对轮状病毒检出率与各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冬季轮状病毒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夏季检出率为四季低,而温度为影响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温度每上升1℃,检出率下降1.402个百分比.结论 成都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温度与检出率呈负相关,是影响当地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作者:陈凡;周涛;陈嘉熠;刘娱;黄梦姣;裴晓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干化学法与BV三联法一致性分析及干化学法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和BV三联法结果一致性及干化学法应用评价.方法 用干化学法和BV三联法同时检测阴道分泌物中过氧化氢(H2O2)、唾液酸苷酶(SNa)、白细胞脂酶(LE)浓度,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三项目阳性率干化学法均略高于BV三联法.两法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在0.61 ~ 0.80范围内,假设检验u值均大于1.96 (P<0.05),两法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相比BV三联法,干化学法更简便、快速、客观及易于标准化,完全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贝华锋;魏任雄;金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一例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样蕈样肉芽肿报告

    报告1例泛发型神经性皮炎样蕈样肉芽肿.患者男,55岁.周身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伴瘙痒,3年余,加重半月.在外间断自涂激素软膏、口服强的松片(具体用量不详)治疗效果不佳.近半月来,皮疹明显增多,范围增大,瘙痒加剧.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皮肤组织表皮未见明显病变,真皮层散在及灶状淋巴单核细胞增生浸润,个别多核细胞形成,细胞有一定异型性;免疫组化提示:CD3(+)、CD4(+)、CD8(+),病变符合蕈样肉芽肿,进一步经北医三院证实后给予COP化疗配合干扰素的疗程治疗.目前仍在随访中.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北京市大兴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为改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加强卫生监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3年7-11月,在大兴区随机抽取58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单位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与抽样检测.结果 27.59%的单位配置了净化消毒装置;25.86%的单位制定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77.59%的单位建有卫生管理维护档案;72.73%的单位完成了运行期间每三个月一次的嗜肺军团菌卫生检测;68.97%的单位完成了两年一次的通风系统卫生检测;现场抽检管道积尘、细菌、真菌各40份,合格率分别为85.00%、90.00%、100.00%;冷却水及冷凝水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结论 大兴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单位的卫生管理状况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作者:周燕;闫文莉;吕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肠道常见菌群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分别建立检测部分肠道常见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快速、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 根据肠道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选择针对不同肠道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及重复性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肠道常见菌群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PCR检测定量参考.结果 成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以及肠道菌群总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与待测菌以外的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各待测菌8次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待测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 0.994,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的从粪便中检出部分肠道常见菌群,且方法重复性好,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肠道菌群的有利手段.

    作者:程悦;左浩江;廖虹瑜;陈嘉熠;郑田利;裴晓方;许欣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脊液CK-BB、IgG指数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家兔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脊液CK-BB、IgG指数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相关性.方法 将中毒组家兔放入一氧化碳中毒箱内,观察家兔的中毒症状,并经尾部采血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浓度;分别于中毒后24 h、3d、7d、14 d记录各家兔行为学变化,通过迷宫实验判断是否发生DEACMP,并采集脑脊液,采耳血,检测脑脊液CK-BB及IgG指数.结果 脑病组与对照组及非脑病组对比在中毒后7d、14d脑脊液CK-BB、IgG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脑病组IgG指数在中毒后14d升高更明显.结论 脑脊液CK-BB、IgG指数升高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发生成正相关,对预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凤平;张德新;庞晓婷;孙辉;王新春;梁庆成;邓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09-2012年南阳市卧龙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报手足口病例2 828例,年均发病率为77.16/10万.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结论 我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作者:卫群英;李文梅;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0年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现状.方法 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采集6大类1 951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食品中铝、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甜蜜素和糖精钠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面制食品和膨化食品中铝的残留量平均值为115.14 mg/kg,总体超标率为23.33%,其中面制食品中铝残留量的超标率为29.51%;金针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平均值为0.15 g/kg,超标率为16.40%;熟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残留量平均值为0.59 g/kg,超标率为28.31%;酱腌菜和炒货中甜蜜素和糖精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63 g/kg和0.44 gkg,总体超标率分别为4.89%和16.17%.结论 食品添加剂的过量使用依然是河南省目前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之一,其中亚硝酸盐护色剂和含铝添加剂滥用现象较为严重,需加强监管.

    作者:付鹏钰;张书芳;周昇昇;张榕杰;张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09-2013年中宁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中宁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宁县手足口病发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中宁县2009-2013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54/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6.18/10万,2009年为36.67/10万.4-7月发病病例占全部例数的52.16%;≤5岁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占全部病例的95.01%;男性平均发病率为64.45/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36.27/10万;病原学检测2010年和2012年均以肠道病毒COx16为主,2011年以EV71为主,2013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中宁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4-7月,≤5岁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病原监测各年不同.

    作者:张振华;秦亚茹;张向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2年东营地区不同场所成蚊种群密度检测与构成情况分析

    目的 探明东营地区不同环境蚊类成蚊种群消长规律,为控制蚊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标准统一规定的CO2紫外线灯诱捕法,在三类不同生态环境开展检测,对不同环境采集到的蚊类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不同环境不同蚊种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多发生在7-8月份.各蚊种构成比各异,但以淡色库蚊为主,居民区、公园、槐树林淡色库蚊构成比分别占到该环境的81.6%、59.5%和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扰伊蚊在槐树林中是仅次于淡色库蚊的优势种群之一,构成比为27.0%.白纹伊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在三种环境中也有不同发生,但密度较低.结论 不同的生态环境孳生繁衍不同的蚊种,在控制工作中要结合蚊类的生态习性,有针对性的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作者:孙宝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贵州省镇宁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镇宁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情况.方法 采集镇宁县15个乡(镇)<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检测360份,麻疹抗体阳性率83.8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P<0.05).结论 及时掌握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加强健康人群的监测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张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眼科治疗的300例DR患者进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38.37±26.83)分,呈中等水平,其中在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方面得分较高,而在健康自我行为方面得分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家庭功能是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DR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家庭功能的改善,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于新;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病毒性腹泻病原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病毒性腹泻的两种快速检测方法,金标法和荧光定量PCR,为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提供科学方法.方法 收集2010-2013年疑似病毒性腹泻散发病例以及暴发病例的腹泻物,采取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然后随机抽检10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的阳性样本,用金标法再进行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1型、诺如病毒2型和肠道腺病毒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配对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机抽检100份荧光定量PCR检出的阳性样本,包括轮状病毒38例,诺如病毒1型15例,诺如病毒2型32例,肠道腺病毒15例;金标法检出88例阳性,包括轮状病毒37例,这37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诺如病毒1型检出12例,11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诺如病毒2型检出27例,这27例与荧光定量PCR相同;肠道腺病毒检出12例,也与荧光定量PCR相同.经配对卡方检验统计,两种方法对轮状病毒(P=1.000)、诺如病毒1型(P=0.375)、肠道腺病毒(P=0.250)及诺如病毒2型(P=0.063)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标检测与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检测.兼顾到检出率和使用方便,我们认为荧光定量PCR适合于实验室的检测,而金标检测适合于暴发事件的现场快检和临床样本的床边快检.

    作者:石利民;王璇;乔梦凯;何敏;王燕;谢国祥;张洪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分析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同时经过超声和外科触诊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 552例,对甲状腺疾病检出率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疾病谱检出率男性与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1%和50.05%,且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伴有乳腺增生病和子宫肌瘤的高发,68.76%伴有乳腺增生,18.24%伴有子宫肌瘤.高校教师和医务人员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分别为59.58%和52.44%.甲状腺疾病谱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7.63%,40~ 49岁、50~59岁、60 ~ 69岁和70岁以上年龄组其患病率分别为36.03%、44.19、65.03%和73.68%.甲状腺疾病组伴随性代谢疾病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甲状腺疾病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女性显著高于男性,高校教师和医务人员是甲状腺疾病高发人群,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患病率高.

    作者:钱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无锡市婴儿母传麻疹抗体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婴儿麻疹母传抗体相关因素及抗体消长情况,为小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新生儿0、3、6、8月龄血清标本共计346份,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无锡市城镇和农村两个地区的新生儿麻疹母传抗体总的水平为380.09 mIU/ml,低于国内研究结果;3月龄起麻疹母传抗体水平逐年下降(x2=143.30,P<0.001),农村婴儿抗体水平高于城镇婴儿(F=16.796,P<0.001).结论 自3月龄起母传抗体保护作用消失,成为麻疹易感儿,应考虑提前接种麻疹疫苗或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

    作者:王旭雯;修仕信;蒋静凤;吕莉;史丽敏;孙凤妹;谭文文;周建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13年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和污染特征,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烟台市市区2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类型、清洗状况,公共场所类型进行调查,并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指标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烟台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全部合格率仅为15.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4.0%、33.0%和40.0%;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分别为53.0%、100%、100%和100%;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70.0%,主要菌型为lp1型;冷凝水中的嗜肺军团菌合格率为100%.结论 2013年调查的烟台市公共场所20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调查风管积尘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低,存在传播感染风险.

    作者:于桂梅;徐迎春;徐建军;王松松;王彦青;阎西革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目的 综合定量评价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影响因素.方法 全面检索国内相关文献,以CMA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6篇文献,累计病例9 037例,对照11 599例;共有16个因素的合并OR值有显著意义.结论 水果、豆制品是中国人群食管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干硬食品、烟熏食品、吸烟史、油炸食品、进餐不定时、进食快、高盐食品、精神创伤史、酸醋食品、霉变食品、腌制食品是其危险因素.

    作者:谭淼;熊文婧;朱宗玉;高露;姜晶;让蔚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68,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64,阿托伐他汀20 mg/d+普罗布考1 000 mg/d).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测活性氧、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N末端脑钠肽、血脂、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性氧、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N末端脑钠肽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明显下降[(1.75 ±0.46) mmol/lVS (1.89±0.53)mmol/l,(990.8±412.8) IU/ml VS (1194.6±418.3) IU/ml,(4.45±1.92)μmol/l VS (5.87±2.57) μmol/l,(0.52±0.08) mg/l VS (0.63±0.23) mg/l,(0.45±0.30) pg/ml VS (0.60±0.15) pg/ml,(212.32±67.32) pg/ml VS (272.46±57.38) pg/ml] (P<0.01).超声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下降[(106.5±17.1) g/m2VS (111.5±18.3) g/m2].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左室重构.

    作者:罗萍;孟云;王丽霞;杜松;韩跃刚;王光公;朱好辉;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