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株布氏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薛红梅;徐立青;崔步云;马丽;杨宁海;秦豫民;田广;杨旭欣;胡桂英

关键词:布氏菌, 流行病学, 调查
摘要:目的 对分离到的3株布氏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原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对3株菌株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分离到3株羊种3型布氏菌株,2株布氏菌的患者是急性期布病患者,1株布氏菌来自羊流产羔,布病感染与职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结论 从病原学证实了青海省布病疫情形势严重,呈回升趋势.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住院眼科治疗的300例DR患者进行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评测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38.37±26.83)分,呈中等水平,其中在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方面得分较高,而在健康自我行为方面得分较低;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家庭功能是DR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DR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家庭功能的改善,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于新;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评价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68,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64,阿托伐他汀20 mg/d+普罗布考1 000 mg/d).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4周、12周检测活性氧、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N末端脑钠肽、血脂、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性氧、丙二醛、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N末端脑钠肽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明显下降[(1.75 ±0.46) mmol/lVS (1.89±0.53)mmol/l,(990.8±412.8) IU/ml VS (1194.6±418.3) IU/ml,(4.45±1.92)μmol/l VS (5.87±2.57) μmol/l,(0.52±0.08) mg/l VS (0.63±0.23) mg/l,(0.45±0.30) pg/ml VS (0.60±0.15) pg/ml,(212.32±67.32) pg/ml VS (272.46±57.38) pg/ml] (P<0.01).超声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左室质量指数明显下降[(106.5±17.1) g/m2VS (111.5±18.3) g/m2].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左室重构.

    作者:罗萍;孟云;王丽霞;杜松;韩跃刚;王光公;朱好辉;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宜春市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监测分析

    目的 评价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对宜春市适龄儿童接种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并进行安全性观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0 000例18~24月龄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儿童中共报告1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10万.其中异常反应4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异常反应发生率13.33/10万;一般反应8例,发热为主要症状,一般反应发生率26.67/10万.91.67%的不良反应发生在24 h内.全部病例均在短时间内痊愈,无严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良好.

    作者:魏雄杰;刘莉红;陈俊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09-2012年南阳市卧龙区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区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手足口病报告病例、重症病例、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卧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报手足口病例2 828例,年均发病率为77.16/10万.肠道病毒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多数为散居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结论 我区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呈缓慢下降趋势,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0~3岁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作者:卫群英;李文梅;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铅对大鼠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和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慢性铅暴露对大鼠海马齿状回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铅暴露组.铅暴露组每天饲以醋酸铅水溶液(0.05 g/L),对照组供以蒸馏水.在28 d后,用在体细胞外脑电记录方法比较强直刺激前后海马齿状回群体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幅度,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PKC的表达.结果 铅暴露组强直刺激后平均PS幅度增幅为(126.13± 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79±1.35)%.海马齿状回PKC表达量减少.结论 铅暴露明显抑制了大鼠海马齿状回LTP,并且抑制海马PKC的表达,从而导致学习记忆功能的下降.

    作者:杨坦;马凤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04-2011年嘉兴市秀洲区肺结核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嘉兴市秀洲区肺结核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修改相应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以如期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目标.方法 对嘉兴市秀洲区2004-2011年秀洲区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嘉兴市秀洲区2004-2011年肺结核疫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14/10万,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镇和街道的报告发病率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高发,报告患者绝对数以青壮年为多,老年发病率高,职业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结论 继续实施各项结核防控策略,加强社区人群宣教,做好各类体检及增加老年人群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痰检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和疫情控制.

    作者:万云炳;顾谢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张家港市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基本特征及治疗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流动人口中结核病例的基本特征和治疗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方向和重点.方法 以张家港市为研究现场,随机抽取123名2011-2012年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结核基本知识的完全知晓率为22.76%,患者对肺结核的治愈情况、症状、免费政策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43%、86.99%、83.74%.调查对象普遍缺乏医疗保障,以自费为主(占43.09%),其次为新农合(占34.96%).医疗费、日常饮食支出占了收入的60.56%.35.77%的病人在患病后返乡治疗.结论 应重视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力度,提高新农合医保报销支付比例;转出治疗仍然是个突出的问题,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落实流动人口的结核病管理.

    作者:姚敏芳;姜伟;秦蓉;倪钧;仇桑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大竹县在校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大竹县3~ 14岁在校儿童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透明胶纸肛拭法,碘液直接涂片法常规粪检.结果 共检测1 559人,检出阳性203人,感染率为13.02%,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0.33%.感染率竹阳镇低于山前、山前低于山后,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应加强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寄生虫病传播.

    作者:唐天勇;黄华;唐毅;汤静;陈真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应用TCID50法比较4种细胞对呼吸道腺病毒的敏感性

    目的 建立腺病毒滴度测定的TCID50方法,并比较MDCK、Vero、HEp-2及A549 4种细胞对人呼吸道腺病毒的敏感性.方法 将腺病毒作连续10倍稀释,每个稀释度取100μl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随后加入消化的宿主细胞100μl,每个稀释度作10个重复,并设空白细胞培养对照.置37℃,5%CO2培养箱中.逐日观察细胞病变,并记录细胞病变孔数,直到对照细胞老化脱落为止,按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的TCID50.结果 呼吸道腺病毒可在MDCK、Vero、HEp-2及A549四种细胞中增殖,并出现典型细胞病变,在观察期内A549和Vero细胞能测出TCID50值.结论 四种细胞对腺病毒的敏感性依次为A549> Vero> Hep-2> MDCK.

    作者:杨海玉;马智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一种复合季铵盐消毒液的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在复合季铵盐中加入乌洛托品及香精后的消毒液性能,改进季铵盐消毒液性能.方法 在复合季铵盐中加入香精及乌洛托品改进季铵盐消毒液的性能,并通过化学测试及消杀试验评价季铵盐的整体性能.结果 消毒液中季铵盐含量为500 mg/L,乌洛托品含量为1 000 mg/L,香精适量;季铵盐消毒液具有典型香味,对铜,铝材料无腐蚀;悬液定量消杀实验消毒液对大肠杆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5;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 min杀灭对数值>5;铜绿假单胞菌作用4 min杀灭对数值>5;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杀灭对数值>5.结论 由季铵盐、乌洛托品、香精组成的季铵盐消毒液杀菌效果好,腐蚀性低并无不良气味.

    作者:李志云;黎洪周;吴清平;陈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7种真菌毒素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7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 样品中添加同位素内标U-[13C1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U-[13C18]-玉米赤霉烯酮,经乙腈-水溶液(84:16,v/v)提取,Romer 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2.1×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7种真菌毒素在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性r≥0.9996,检出限在0.020 μg/kg ~0.280 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5% ~ 11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5% ~ 7.91%之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适用于小麦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作者:朱群英;索莉莉;胡美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2009-2013年中宁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中宁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宁县手足口病发病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中宁县2009-2013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8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54/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6.18/10万,2009年为36.67/10万.4-7月发病病例占全部例数的52.16%;≤5岁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占全部病例的95.01%;男性平均发病率为64.45/10万,女性平均发病率为36.27/10万;病原学检测2010年和2012年均以肠道病毒COx16为主,2011年以EV71为主,2013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中宁县手足口病发病高峰为4-7月,≤5岁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病原监测各年不同.

    作者:张振华;秦亚茹;张向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例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 分析贵州省普安县A群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引起暴发的原因,为今后流脑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黔西南近年来流脑流行情况,对疫区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次流脑疫情共报告流脑确诊病例3例,其中实验室诊断1例,临床确诊2列,无死亡病例,罹患率为5.70‰;其中1例病例检出A群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该起疫情为A群流脑暴发流行.结论 流脑疫苗的接种率偏低,适龄儿童未得到疫苗保护是造成该起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流动、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不到位,缺乏相关疫苗的免疫保护是引起本起疫情的原因之一.提高辖区儿童A群流脑等相关疫苗的接种率,特别关注流动、留守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加强流脑监测工作和对各级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诊疗能力的培训是今后流脑防控的工作重点.

    作者:吴国刚;陆洪潮;张仕刚;盛卫东;陈友伟;蒋凤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脑脊液CK-BB、IgG指数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家兔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脑脊液CK-BB、IgG指数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相关性.方法 将中毒组家兔放入一氧化碳中毒箱内,观察家兔的中毒症状,并经尾部采血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HbCO)浓度;分别于中毒后24 h、3d、7d、14 d记录各家兔行为学变化,通过迷宫实验判断是否发生DEACMP,并采集脑脊液,采耳血,检测脑脊液CK-BB及IgG指数.结果 脑病组与对照组及非脑病组对比在中毒后7d、14d脑脊液CK-BB、IgG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脑病组IgG指数在中毒后14d升高更明显.结论 脑脊液CK-BB、IgG指数升高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发生成正相关,对预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凤平;张德新;庞晓婷;孙辉;王新春;梁庆成;邓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复方苦豆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血压、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复方苦豆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血压、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 48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模,4周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复方苦豆子高、中、低剂量组(11.13,5.56,2.78g/(kg·d)),阳性对照组,另9只SHR为对照组,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试验8周.给药前、给药1、2、4、6、8周测大鼠体重和收缩压(SBP);给药前、给药4、8周测大鼠血浆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药物高、中剂量组SBP,TC,TG,LDL-C明显降低(P<0.01),体重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复方苦豆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压、调脂作用,同时减缓模型大鼠体重的降低.

    作者:刘晓敏;陈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贵州省镇宁县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镇宁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情况.方法 采集镇宁县15个乡(镇)<1~≥2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36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 麻疹抗体检测360份,麻疹抗体阳性率83.8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P<0.05).结论 及时掌握麻疹疫苗的常规接种率和加强健康人群的监测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作者:张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非诺贝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分别用0、12.5、25、50、75、100μmol/L非诺贝特处理细胞,阴性对照组为0 μmol/L非诺贝特浓度组;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非诺贝特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及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PPAR 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alpha)、MMP-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9、Timp-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2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非诺贝特能够抑制A549细胞生长,呈时间-剂量关系(P<0.05);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非诺贝特能够降低A54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RT-PCR结果提示非诺贝特能够上调PPAR α、Timp-1、Timp-2mRAN表达,下调MMP-2、MMP-9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诺贝特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PPAR α、MMPs、Timps有关.

    作者:王绩英;曾锦荣;卢春兰;安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石油钻探工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石油钻探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某石油钻探公司的810名在职钻探工人的职业相关信息,并收集该人群本年度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油钻探工人现患疾病的检出率高达64.9%,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的健康问题是脂肪肝、痔疮和风湿性关节炎.年龄大和工龄长是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石油钻探工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预防或降低疾病发生.

    作者:张琴;程春燕;兰亚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成都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出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预测轮状病毒的流行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8-2013.6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粪便样品共465份,采用RT-PCR检测轮状病毒,并收集同期成都市月度气象资料(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使用SPSS21.0对各季节检出率进行卡方检验,对轮状病毒检出率与各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 冬季轮状病毒检出率高于夏秋两季,夏季检出率为四季低,而温度为影响检出率的主要因素,温度每上升1℃,检出率下降1.402个百分比.结论 成都地区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温度与检出率呈负相关,是影响当地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气象因素.

    作者:陈凡;周涛;陈嘉熠;刘娱;黄梦姣;裴晓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无锡市婴儿母传麻疹抗体相关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婴儿麻疹母传抗体相关因素及抗体消长情况,为小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新生儿0、3、6、8月龄血清标本共计346份,使用ELL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无锡市城镇和农村两个地区的新生儿麻疹母传抗体总的水平为380.09 mIU/ml,低于国内研究结果;3月龄起麻疹母传抗体水平逐年下降(x2=143.30,P<0.001),农村婴儿抗体水平高于城镇婴儿(F=16.796,P<0.001).结论 自3月龄起母传抗体保护作用消失,成为麻疹易感儿,应考虑提前接种麻疹疫苗或育龄妇女加强免疫麻疹成分疫苗,控制小月龄麻疹发病.

    作者:王旭雯;修仕信;蒋静凤;吕莉;史丽敏;孙凤妹;谭文文;周建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