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桡动脉穿刺中的护理体会

张鸣;徐小梅;吴晓芬

关键词: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桡动脉穿刺, 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在桡动脉穿刺抽取患者血气分析工作中,使用静脉输液针穿刺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A、B组)各80例,A组采用普通注射器直接穿刺,B组使用静脉输液针连接注射器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结果 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7.5%,A组患者为87.5%,B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10.275,<0.05);B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均要明显低于A组(<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桡动脉穿刺时对患者使用静脉输液针连接注射器穿刺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讨

    对新聘护士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对于提升护理队伍素质,保障护理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2014年我院对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采用了集中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演练、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规范化培训模式,以帮助新聘护士适应临床工作,完成角色转化。

    作者:彭兰;叶政君;雷光锋;李毕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后服用优思明预防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服用第四代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对预防并发症,如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促进月经恢复及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妇科门诊自愿进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140例,筛查无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优思明组)。对照组人工流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新生化颗粒5d,观察组人工流产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及新生化颗粒5d,并且于手术当天立即给予优思明21片装,每晚服用1片,连续3周期。观察两组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量、流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及术后14d、21d、3个月通过B超进行子宫内膜厚度的测定,并同时观察两组服药后副反应。结果服药后两组副反应无明显差别,﹥0.05。观察组其它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立即开始口服优思明有助于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月经恢复时间和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应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徐海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青蛙解剖实验的综合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学实验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从人体学上讲对于青蛙的解剖实验是非常有意义的。下文简要的针对青蛙设计了一个解剖实验。希望通过这个实验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更好的取得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观察及其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同时在术后给予患者吸入七氟醚与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甲氯芬酯,观察组给予纳美芬。结果两组T0时刻心率对比无显著性意义(>0.05),T1、T2、T3、T4时刻心率较T0时刻增加(<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各时间对比无显著性意义(>0.05);观察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与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纳美芬用于妇科肿瘤根治术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龚美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髌骨骨折患者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与空心钉钛缆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空心钉钛缆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损失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空心钉钛缆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前者的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6个月损失角度少且骨折愈合时间短。

    作者:许道宽;杨庆广;马思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留置针登记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患者使用留置针登记本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在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将穿刺日期写于胶布上然后贴在透明贴膜上,而观察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留置本登记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的30例在使用留置针登记本后,输液渗漏情况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留置针登记本,可使病区内患者穿刺留置针情况一目了然,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如何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护理学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现代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的创新,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静脉输液技术普遍应用于在临床工作中,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已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如何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查阅文献,现将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校开展非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及现状探讨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专业品格等在内的相应的专业素质,而它同时具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常专业素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继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1]。

    作者:周元明;徐方明;汪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音乐治疗对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对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共214人,采用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6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经过测试有焦虑抑郁因子得分高的护士按奇偶数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人。对照组仅每周一次进行心理疏导,治疗组行音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护士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运用音乐治疗的方法能有效缓解及改善精神科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刘慧珍;李梅花;胡群英;申璎;林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11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均予以益母草膏+抗生素,同时进行传统子宫收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服屈螺酮炔雌醇片。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月经少于月经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重复人工人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有效促进行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和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

    作者:余雁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网络化智能处方点评系统错误自动识别方式的实现

    通过开发基于网络化智能处方点评系统,帮助医院克服现行人工处方点评的种种弊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处方点评质量,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高医疗用药质量安全的难题提供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支持。

    作者:温志力;陆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刍议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道德,其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本文从护理人员提高护理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一些提高护理人员道德修养水平的建议,以期对整个护理工作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冯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谈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肿瘤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在治疗前CT检查,对比分析52例患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并分析螺旋CT诊断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情况。结果52例患者经螺旋CT诊断,其中甲状腺腺瘤占90.35%,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3.3%。良性肿瘤在螺旋CT诊断中的表现情况与恶性肿瘤的表现情况差异显著。结论甲状腺肿瘤的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结果相一致,并且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甲状腺肿瘤的病变特征,在肿瘤定性诊断方面具有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宛起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对稳定护理队伍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迅速转变,广大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逐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待这种变化与转变的思想不是很充分,应对工作压力的转变不是很快,加上近几年暴力伤医事件频频发生,护理队伍不稳定,离职率明显升高,在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而护理工作是需要对专业技术要求精准,责任重大的工作,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存在任何的懈怠,如何安全管理和安全行医,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护理队伍稳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还要使其理解和关爱生命,给予人文关怀,让其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作者:田娟娟;王晓英;韩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6例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的术中处理及术后恢复。方法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5年5月共35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343例成功能行胆囊切除,12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无胆管损伤及大出血。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靠的,必要中转开腹是防治并发症并保证手术关键。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373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海盐县秦山街道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海盐县卫生局开展城乡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选取35~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彩超检查,宫颈癌筛查以妇科常规检查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经期不进行检查。结果查出子宫肌瘤505例、乳腺良性增生461例、细菌性阴道炎107例,霉菌性阴道炎85例,乳腺癌2例,宫颈癌1例。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进一步保障了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陆芳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运用中西结合方案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期治疗的84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例划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单纯予西药治疗,观察组42例选择中西结合方案治疗,连续用药满8w后,针对其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临床总治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4h尿蛋白定量与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善,出现毒性症状的例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选择中西结合方案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展开治疗,总体用药情况更理想、安全,更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李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经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为98.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作者:黄享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利多卡因在药泵注射时应用时机的探讨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在肝癌患者药泵注射引起疼痛时应用时机,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局部刺激。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将2%利多卡因在药泵化疗药推注前应用,而另一组患者在化疗药物推注后应用,对比两组患者对化疗药物刺激引起疼痛反应结果的轻度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反映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2%利多卡因在化疗药物推注之前能明显降低患者化疗药物引起的疼痛刺激。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25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及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5.89%高, 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显著(<0.05)。结论早期健康宣教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