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嫔;吴拾保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在治疗急性肠胃炎上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奥美拉唑肠溶片)、B组(复方嗜酸乳杆菌片)、C组(奥美拉唑肠溶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9%,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6%.三组对比,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三组患者在复诊过程中经检查尿常规、心电图、血常规、便常规等均显示无异常。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与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有较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陈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研究儿科护理工作不安全的因素及其防范儿科护理差错出现的对策,能够为减少儿科护理差错出现的概率提供帮助。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要多多关注儿童医护知识,顺利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对于医护人员而言,要有责任心,对患者要有耐心,充分的解释和沟通;对于医院而言,要增加医院内医务人员的数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知识的教导,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差错出现的概率。
作者:焦玲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胸骨哆开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截止2014年我院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胸骨哆开10例,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后实施精心护理管理。结果1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胸骨哆开是心胸外科手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积极地术后护理管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祝奎;王誉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病中常见的类型,可对心脏、肾脏、脑等多种靶器官产生损伤,也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现就国内相关报道文献的内容分为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干预等部分进行综述报道。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将成为临床医生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亦是本综述的重点总结方面。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将成为一种趋势和研究方向。
作者:冯宝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2015年于我院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3年~2014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前的100例患者归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实施人性化管理后的10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我院门诊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就诊环境、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日常管理以及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陈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收治的60例扁平疣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维A酸乳膏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异维A酸胶囊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异维A酸胶囊联合维A酸乳膏对扁平疣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分别伍用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90例择期预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三组,S组(30例):舒芬太尼2.0μg与罗哌卡因10 mg配成等比重液2.0 ml;F组(30例):芬太尼20μg与罗哌卡因10 mg配成等比重液2.0 ml;R组:罗哌卡因12 mg等比重液2.4 ml。结果腰麻注药后高阻滞平面到达时间和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及高Bromage评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R组相比,S组和F组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三组腰麻后低血压发生率、使用麻黄碱例数、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S组和F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S组和F组术中阻滞不全、肌松不全以及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S组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三组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应用,麻醉效果确切,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
作者:常旭飞;张宝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连硬组和腰硬组,各50例,连硬组在手术过程中行连硬外麻醉,腰硬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中,连硬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时间为(7.5±1.3)min,显著高于腰硬联合组的(5.1±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腰硬组患者中,镇痛效果高达100%,均不需要大剂量使用辅助镇痛药物,显著优于连硬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比连硬外麻醉起效速度更快、镇痛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15年6月共收治的21例外伤后癔症性瘫痪患者病历,采用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积极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并协调社会各界关注和大力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困难和心理障碍。结果21例经住院12~961d,平均23.52d治疗,14例治愈出院,7例明显好转出院;21例得到2~5年随访全部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复发。结论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患者及家属合作,协助解决矛盾纠纷,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诊疗条件,针刺、电针、心理暗示、催眠疗法、药物、护理干预治疗等积极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治疗护理癔症性瘫痪的有效方法。
作者:邓雪宁;侯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10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分组,对照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6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38例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式作为观察组,另外3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指标及并发症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方面,观察组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0.05;观察组并发症率(2.63%)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组间差异<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临床疗效优于开腹术式,且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应推广使用该术式。
作者:周继刚;李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疾病患者的临床放疗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6月接收老年肿瘤疾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于放疗期间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常规组患者行临床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判定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疾病效果92.0%、护理效果98.0%和常规组(76.0%、80.0%)相比,差异鲜明(<0.05)。结论临床肿瘤疾病患者放疗期间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邹琼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对预防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2月本院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采取一系列提高措施和相应的改进,对新护理工作制度实施前后3年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结果观察组62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发生率0.81%(5/620),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0%(18/620),对照组70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43%(10/700),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4.14%(29/7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新的护理工作制度下,护士们提高了个人的护理专业操作技能,并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并控制腹部手术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希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逐步成为中老年人中常见,普遍的疾病,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对相关家庭,家人产生了较为恶劣,糟糕的影响。因而应当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因,根由做普遍的调研,分析并制定对策。本文叙述了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抗生素与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
作者:奚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脏停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脏停博患者64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监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经比较可知,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生理参数均显示异常,迷走神经阻断后各项数据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患者的HRV处于中度降低的状态。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在治疗结束后心电生理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0.05,患者的HRV处于正常状态。结论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施以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更好的掌握患者心电生理参数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可塑钛板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巍山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A组(可塑钛板内固定)与B组(空心钉内固定),每组各15例。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A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的优势。
作者:刘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功能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修复和烧伤后期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烧伤60例,整形34例,共120个功能关节部位创面,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整张薄皮片(0.15~0.20mm)组合成复合皮对患者进行一次性移植覆盖。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移植皮97.5%存活,随访6~10个月,移植部位皮肤外观光整,柔软有弹性,功能恢复良好,没有疤痕,也无副作用。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是早期修复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和后期关节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整复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价值。
作者:张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年3~6月实施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就有较高优势,差异对比均<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琳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的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2015年1月1日就诊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实行医护一体化,进行有序的抢救及统一的指挥。结果患者通过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贯彻落实应急预案,应用情景教学法定时组织医护务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建立评价机制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作者:樊晶晶;李瑞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是脂质代谢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胆固醇调控起重要作用。 INSIG、SCAP、SREBPs共同构成了INSIG-SCAP-SREBPs转运体系,维持体内脂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炎症应激干扰了INSIG-SCAP-SREBPs通路负反馈调节,致使LDLr表达失调,细胞大量摄取外源性胆固醇并形成泡沫细胞。
作者:赵爽;叶强;范忠才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