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

潘世荣

关键词:CT,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CT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回顾分析43例HIE患儿CT诊断资料,与临床分度比较,对比不同CT分度患儿窒息程度比重。结果 CT分度轻、中、重度患儿比例与临床分度接近,﹥0.05;CT分度重度患儿中4﹤Apgar评分≤6的患儿占比(80.00%)高,﹤0.05;CT下患儿脑室周围脑白质及灰质呈不对称低密度或弥漫性影,边界模糊,脑室变窄或消失等。结论 CT能较好诊断HIE,并准确分度,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破膜并发宫内感染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本院就诊的6例破膜并发宫内感染孕妇的病历资料,并选择同期100例破膜未并发宫内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破膜时间>12h、破膜后反复阴道检查≥4次、破膜前有性生活、合并阴道炎是影响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主要因素。(<0.05);感染组剖宫产、产褥感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05)。结论影响破膜并发宫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应注重孕期健康教育,控制和规范医源性操作,积极干预,以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促进母儿健康。

    作者:叶林梅;李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温阳通络止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止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297)75mg PO Bid,甲钴胺(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921)0.5mg PO Tid,治疗组予自拟温阳通络止痛方煎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d,治疗前后分别后观察临床效果、患者症状积分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的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治疗组症状积分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温阳通络止痛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孙绍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临床观察

    目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临床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6例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出现了1例恶心、呕吐患者,1例疲乏患者,对照组在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患者,2例疲乏患者,2例头晕患者,1例下腹胀痛患者,1例皮疹患者以及1例肛门坠痛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可以发挥更好的药物疗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带来的不良作用。

    作者:张迎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30例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2013年术后并发症情况,在2014年临床工作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比2013年和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效果。

    作者:尹尚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椎管神经鞘瘤的MRI特点及病理表现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以下简称MRI)检查对椎管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例有完整磁共振检查病例资料确诊为椎管神经鞘瘤的患者,整理该病例的磁共振特点及病理表现。结果16例椎管神经鞘瘤的MRI对脊柱神经鞘肿瘤的诊断中,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信号高于脊髓、增强为均匀强化8个肿瘤,病理证实为实质性肿瘤;T1、T2WI整个信号强度与CSF相似、增强为环状强化3个肿瘤,病理为囊性肿瘤;T1、T2信号强度不均匀、增强呈环状和肿块状强化5个肿瘤,病理为囊、实性肿瘤。结论椎管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分为3型能客观地反映其病理特征,更有助于与很少囊变、多数表现为与脊髓呈等信号的脊膜瘤鉴别。 MRI对脊柱神经鞘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易志军;郑海军;彭国洪;罗勇;李武元;黄义强;胡敏;王锦鹏;王碧涛;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在各种因素导致肝损伤时,肝细胞、肝窦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炎性细胞等通过旁分泌途径,激活的肝星状细胞(HSC)通过自分泌途径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HSC激活,合成大量细胞外基质(ECM),在Disse间隙沉积,致肝窦毛细血管化,促进肝纤维化(HF)发生发展。研究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对于指导临床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梁昊;张圣杰;孙雪英;孙红霞;代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硫酸镁与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血细胞比容、血黏度、RI、S/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在对妊高症进行临床治疗时,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树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167例,分别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二者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检出率(76.6%)高于常规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检出率(49.7%),二者有统计学意义(<0.01);动态心电图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二者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优于常规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理想方法。

    作者:马茜;胡萍;雷敏;杨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临床手术观念、技术路线和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的关注。腹腔镜手术作为微创理念的代表,近年来在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多。

    作者:戴智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综述

    目的: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迅速清除毒物,快速使用解毒药物,加强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90%以上病例治愈出院。结论实施全面细心的护理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参照组(n=70)和实验组(n=70),参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予以助产,实验组在产程中完成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给予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镇痛总有效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剖宫产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参照组(<0.05)。结论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有利于矫正胎儿枕后位,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汤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艾滋病儿童中的应用及体会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同的蔓延,儿童感染HIV的机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分娩前后(子宫内传染、分娩时感染、哺乳期感染)、输入带有HIV的JIll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感染(伤口接触或针刺伤)等途径获得感染。国外研究发现,这类儿童面临着社会心理、生存、健康、营养、教育、社会保障和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儿童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数据差异明显(﹤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李海英;殷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讨二维和四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对比分析二维与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高危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产前对80例高危产妇分别行二维与四维超声诊断,依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上述两种超声检查的符合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本组80例胎儿中共计3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二维超声检出28例(87.6%),四维超声检出31例(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与二维超声比较,四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更高。

    作者:樊友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0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积极的心态和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治疗,是手术成功、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简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精神疾病专科医院门诊老年患者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老年患者处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处方分析促进处方质量改进,以达到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目的。方法抽查2013年8月~2014年1月每周一门诊处方中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处方,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点评,找出主要问题,探讨解决措施。结果门诊老年患者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处方以超说明书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结论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合理用药,使医师开具合理的处方,患者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镅;毛叶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的干预价值

    目的:分析和探讨细节护理对肿瘤术后化疗致抑郁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术后化疗治疗的患者68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应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自动思维问卷(ATQ)对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负性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负性认知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SDS得分和负性认知得分分别为(34.76±6.41)分和(55.13±9.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抑郁情况,并降低患者的负性思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鼻型NK-T淋巴瘤的发病特点和中医辨证特点

    目的:观察总结鼻型NK-T淋巴瘤的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辨证特点。方法选择临床26例鼻型NK-T淋巴瘤患者,对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中医舌脉特点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其发病特点及中医辨证特点。结果患者主要以发热26例(100%)、进行性消瘦22例(84.61%)、畏寒18例(69.23%)、盗汗14例(53.85%)等临床症状为主。体征多表现有浅表和(或)深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生化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8例(69.23%)。中医证型主要分为“寒痰凝结、气郁痰结、阴虚痰淤和阴阳俱虚”四个。结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大部分病因不明,伴随症状复杂多样,易漏诊、误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总结鼻型NK-T淋巴瘤临床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作者:陈秀梅;李永浩;陈锐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出现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进行观察,行不同护理措施,即: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实验组根据低血压发生原因行护理干预,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存在临床差异(<0.05)。结论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根据低血压发生的原因行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突出。

    作者:刘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肿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肾上腺肿瘤患者25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因病情不同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转开放手术,对其并发症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右肾上腺中央静脉出血术中转开放手术,1例患者肿瘤较大,视野暴露不好,无法分离解剖术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高热患者2例,气胸2例,术后大出血再选择开放手术止血1例,经积极处理后均并且平稳,恢复良好。25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安全性好、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好,但对后腹腔镜前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邓先明;胡国华;张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