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沈阳地区孕妇体重增长常模探讨

黄彦红;李静;杨柳;姚晓光;李荔荔;李妍;邵杰;董爽

关键词:孕妇, 孕周, 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摘要:目的 调查沈阳地区孕妇体重增长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孕期体重增长常模,应用于孕期保健临床指导.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个区、县(市)于2010年9月1日~10月31日在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3 203例,自制调查问卷对孕妇整个孕期分4~7次不等进行体重等指标测量,同时追踪其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孕期体重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平均每周体重增加0.48 kg;孕期BMI与孕周呈直线关系(t=34.40,P< 0.01).结论 按孕前不同BMI分组,建立3种情况的孕期体重增长常模.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GIS的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信息管理与应用

    目的 利用GIS技术,系统管理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掌握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探索适合本市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监管模式,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1年,调查淄博市农村和城市饮用水基本状况,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收集调查监测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实现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数据的空间管理与分析应用.结果 利用2 636个行政村、19处城市供水水源地、12家城市供水企业和34家二次供水单位基本状况调查资料,660份饮用水卫生监测数据,组成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地理信息库,基于GIS技术实现相关信息的浏览、查询和数据空间分析,描述饮用水卫生安全现况,进行饮用水卫生安全评估.结论 淄博市饮用水卫生安全GIS系统数据管理功能强,实际利用价值高,提升了全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水平.

    作者:张殿平;翟慎永;薛付忠;刘芳盈;王涛;张霄帅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别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贵州省4起甲肝暴发疫情的病原及其基因型别,建立省内甲肝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HSA)检测血清中甲肝病毒IgM抗体(HAV-IgM)和戊肝病毒IgM抗体(HEV-IgM),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肝病毒IgM抗体阳性血清中的病毒核酸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60份血清标本HEV-IgM均阴性,HAV-IgM阳性标本54份.HAV-IgM阳性血清标本中28份HAV RNA阳性,其中15份标本进行基因测序均为ⅠA亚型.结论 贵州省2008~2009年4起甲肝暴发疫情中的15株甲肝病毒均属同一基因型,且相互间亲缘关系较近.同一时期不同县(市)存在不同流行株,同一县(市)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流行株.

    作者:蒋维佳;庄丽;李世军;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桂林市“两江四湖”水质细菌学检测

    目的 对桂林市“两江四湖”水体进行细菌学检测与分析.方法 从桂林市“两江四湖”不同位点取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和肠道细菌的检测.结果 桂林市“两江四湖”细菌总数为102~103 CFU/ml,大肠菌群数约为2 300~23 000个/L,水体属于α-中污带污染,水质属于国家V类水质标准,严重超过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结论 桂林市“两江四湖”水体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严重超标,间接反映该水体受污染严重,揭示该水体存在来自粪便和生活污染源的可能性,本研究对桂林市水环境的保护治理、改善“两江四湖”水质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作者:蒋丽红;梁坤荣;李青蔓;王山山;罗芳华;廖关震;黄大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临床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目前护理教学对护生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提高护理水平的方法.方法 选取18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进行知识水平的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护生知识水平的因素.结果 学历、课堂气氛、护理培训、护理实践对护生知识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将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专科学历、讨论型课堂气氛,参与护理培训和护理实践是影响知识水平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开展讨论型授课方式,增加实习或者护理培训等实践机会,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能力.

    作者:吕向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血压调查

    目的 对滨城区18~69岁居民血压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随机抽取4个乡镇/办事处的12个村/居委会,对1 300位18~69岁居民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1)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平均血压水平为120/78 mm Hg,其中男性平均血压水平为124/81 mm Hg,女性为115/76mmHg; (2)高血压患病率为22.1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24%,女性为17.13%; (3)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36.56%,其中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比率为45.53%,女性为28.78%.结论 滨城区2011年18~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该在居民中广泛开展以预防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作者:于俊仙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相关性研究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120例入住某院神经内科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根据其是否发生消化道出血分为消化道出血组与消化道未出血组,分析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消化道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部位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丘脑出血、小脑出血及脑干出血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与相应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叶出血患者不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在所有脑出血中所占比例高,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亦高,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脑出血量均≥50 ml,且均破入脑室.消化道出血与高血压脑出血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出血量多数30 ml以上,有50.0%的患者出血量达到50 ml以上,明显高于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数量,与相应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与脑出血的部位及脑出血量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出血位于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患者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于30 ml的患者出血风险亦比较高,针对易并发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临床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止血药及质子泵抑制剂.

    作者:赵晓红;蒋绍军;侯宇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研究进展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新出现传染病,其症状与粒细胞无形体病极为相似.部分病例发病前有蜱虫叮咬史,且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与该综合征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病原学、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为进一步研究本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作者:许祝平;喻荣斌;钱燕华;施超;谭文文;周建刚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

    目的 研究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方法,评价检测耐多药结核病的能力.方法 对结核病人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使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与金标准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获得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率.结果 检测408例结核病人临床分离培养样本,药敏试验检出278例异烟肼敏感标本,130例异烟肼耐药标本;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出异烟肼敏感和耐药标本281例、127例,灵敏度为87.69%,特异性为95.32%,一致率为92.89%.结论 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速度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突变的快速检测,适于耐多药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作者:马晓光;李辉;石洁;邢进;闫国蕊;李庆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微囊藻毒素对AGS细胞作用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目的 寻找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的差异蛋白.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微囊藻毒素LR与胃黏膜AGS细胞相互作用前后的蛋白,应用ImageMaster 2Dv3.1软件对蛋白图谱进行比较,对目的蛋白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及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应用Mascot软件进行蛋白搜库.结果 共监测到4个差异蛋白斑点,经质谱分析鉴定证明为两种蛋白,分别为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结论 微囊藻毒素LR与宿主细胞(AGS)作用后,宿主细胞热休克蛋白60与烷基过氧化物还原酶两种蛋白表达异常,其相关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为进一步探讨蓝藻微囊藻毒素与宿主细胞作用后续致病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周磊;吴庆刚;薛强;何恩奇;钮伟民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初断乳雄性SD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初断乳雄性SD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用于研究铅对动物主要器官组织系统的损害.方法 选取45只初断乳雄性SD大鼠,分层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和4‰浓度乙酸铅水剂量组,以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28 d,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进行各种生理指标及肝、脑、股骨铅含量检测.结果 与饮用蒸馏水组相比,随着乙酸铅浓度的增加,雄性SD大鼠各项生理指标都反映出铅损伤迹象,肝、脑及股骨中的铅含量都呈升高趋势,饮用1‰和4‰乙酸铅水两个剂量组大鼠肝脏和股骨中铅含量有显著性升高(F=37.555,P<0.01;F=36.67,P< 0.01),饮用4‰乙酸铅水剂量组大鼠脑中铅含量也有显著性升高(F=26.363,P< 0.01)结论 初断乳雄性SD大鼠饮用含乙酸铅蒸馏水建立动物铅损伤模型是一种简便、可靠、易于控制的方法,可用于对大鼠铅损伤的研究.

    作者:刘科亮;徐先顺;车茜;谢惠萍;刘丽达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农村居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62例,延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变;研究组(家庭干预组)59例,在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疗程12个月,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实施家庭干预前与家庭干预12个月末,进行对照测评比较.结果 在12个月末,研究组SSRS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GQOLI-74总分及4个维度评分中;研究组GQOLI-74总分及物质生活、躯体健康2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2个维度评分,更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干预能改善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跃坤;张勇辉;黄芹;唐岩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体检中心高血压电话随访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体检中心高血压电话随访管理的效果,了解这种疾病管理方案的可行性,为体检中心进行疾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的电话随访管理,同时选取7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处理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干预前后收集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生活行为习惯等情况及10年内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比较两组患者在项目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舒张压降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后在血压达标情况优于对照组(x2=4.82,P=0.03);研究组干预前后的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1);研究组低盐低脂饮食、血压监测、坚持运动、吸烟、坚持服药的情况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检中心进行的高血压电话随访管理是可以改善生活方式,降低血压和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

    作者:吴琴琴;邹天富;曾莉;秦恳;何礼霞;杨英;王佑娟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纳入195例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独立因素.结果 年龄<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 16岁、男性、脱落时间<1个月、上颌牙中的第一双尖牙及下颌牙中的第二双尖牙均是口腔正畸托槽脱落的危险因素,对该类人群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需进行必要的干预,可降低托槽脱落的发生率.

    作者:李大建;龚犁玲;王娜;陈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为了解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课题组进行了此项研究.方法 按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生活小区及养老机构60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采用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由生活满意指数A得分分4个等级,2.86%对生活不满意,26.37%较不满意,57.76%对生活比较满意,13.01%很满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养老方式、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进入回归方程(P<0.01).结论 养老方式、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是影响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邬雪山;孙桂平;张晓艳;秦新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与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ICU病房符合要求的气管切开患者4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试验组使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应用1~7 d的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湿化方式1~7 d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7 d的PaO2和SaO2比较均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可以使患者的PaCO2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使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湿化法的患者的PaCO2值偏低,且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能够提高患者的PaO2及SaO2.结论 气管切开的患者,使用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时能使氧气进行有效加温、湿化,有利于肺的通气及换气,能够更好的维持患者的血气指标.

    作者:张伟新;郝春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乳酸杆菌对卵白蛋白致大鼠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对卵白蛋白致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中IgE、IL-4和IFN-r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OVA为致敏原建立大鼠AR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乳酸杆菌组及阳性药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测定其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IgE、IL-4和IFN-r含量.结果 乳酸杆菌组大鼠鼻痒、喷嚏、清涕、EOS浸润明显减轻,血清IgE、IL-4、IFN-r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 乳酸杆菌能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改变促进变态反应的Th2细胞偏倚,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过敏作用.

    作者:胡晓艳;向丽;姜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护士从事患者体重管理的障碍、技能与实践水平的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从事患者体重管理的障碍、技能和实践水平的现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整群抽取上海市某医院51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66份.结果 (1)护士感到实施体重管理存在多种障碍,且认同知识和技能类障碍; (2)护士对7项体重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不高,尤其是“提供转诊建议的技能”和“应用行为疗法的技能”. (3)护士对8项体重管理专业行为的实施水平很低,尤其是“测算腰围”.结论 护士实施体重管理的实践水平离当前卫生政策目标的差距很大.应加强体重管理培训,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护士从事体重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作者:朱大乔;李丽;张伟英;李建萍;叶文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氨糖软骨素片增加骨密度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以D-氨基葡萄糖硫酸钾盐、硫酸软骨素、碳酸钙、骨碎补为主要成分的氨糖软骨素片增加骨密度作用.方法 以340 mg/kg.bw、680 mg/kg.bw、1 360 mg/kg.bw(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5、10、20倍)剂量的氨糖软骨素片给大鼠喂饲90 d,测定大鼠体重、右股骨重、左股骨密度及右股骨钙含量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大鼠右股骨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剂量组和高剂量碳酸钙组的体重、左股骨密度、右股骨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高剂量组左股骨骨密度、右股骨骨钙含量与高剂量碳酸钙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氨糖软骨素片具有增加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作者:叶礼红;黄远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于入院后d2及出院时、对照组人群于纳入本研究时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同时收集24 h尿液检查白蛋白尿.结果 两组间UA、白蛋白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及出院时病例组患者血清UA及尿白蛋白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病例组患者血清UA及尿白蛋白量已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与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白蛋白尿阳性患者41例,白蛋白尿阴性患者59例;人院时阳性组患者血清UA水平(396.2±31.4) μmol/L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血清UA水平(332.8±30.5) μmol/L(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但阴性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显示,随尿白蛋白尿的增加UA水平随之增高,两者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78 (P< 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与血清UA及白蛋白尿之间存在相关性,白蛋白尿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更明显.

    作者:陈志刚;孙海燕;岳兵;姚红波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河南省1200名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的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1 200名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现状,为留守妇女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本课题组及流行病专家共同制定的调查问卷表,对外出打工相对集中的新蔡、太康和固始县20~50岁1 200名留守妇女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习惯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妇女的平均文化程度处于初中水平,照顾孩子和老人是留守妇女的重要任务.留守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比较缺乏,夫妻间电话交流甚少.丈夫回来使用安全套占21.5%,从没使用过占77.0%,并且留守妇女的卫生习惯很不好,身体状况普遍欠佳.结论 留守妇女是存在艾滋病感染比例较高的危险人群,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重视行为习惯的干预.

    作者:张泽宇;张月;付浩;许彤;王培勇;王小引;赖学鸿;傅兰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