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居住区大气中铍的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检验方法的改良

周定友;冯子男;彭玉秀;胡梅;刘兆霖;刘天洁;王晓燕;魏毅;李平

关键词:大气, 铍, 一整套, 桑色素, 荧光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对居住区大气中铍的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优化改良.[方法]按照国家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对我国现行的居住区大气中铍的卫生检验标准方法-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优化改良,并对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5ng/ml,测定下限为 0.2 ng/ml,测量范围为 0.0002~0.005μg/ml,对空气中铍的测定范围为0.002~0.05μg/m2,(采样体积为1m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4.2%(n=6).回收率为98.0~106.0%.[结论]改良后的方法比原标准方法更加简便易操作,提高了方法灵敏度、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ARIMA模型预测成都市新都区麻疹的发病趋势

    [目的]预测成都市新都区麻疹的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985~2008年成都市新都区麻疹年发病率作为历史序列,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结果]采用ARIMA (1,2,0)预测该地区麻疹的发病趋势,2009 ~2012年麻疹的发病率分别为2.66/10万、1.65/10万、0.88/10万、0.35/10万.[结论]至2012年该地区达到WHO和我国提出消除麻疹水平(1/100万以下)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当前应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麻疹预防控制措施的力度.

    作者:陈明惠;胡云;支洋英;周晓锋;蒋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肠癌超低位吻合与低位吻合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超低位吻合与低位吻合术的优劣,为临床直肠癌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下段直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位吻合术式,对照组果用超低位术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捧便功能比较,观察组排便功能优良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期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低位吻合术与低位吻合术比较,术后短期的排便功能有明显差异,但两种术式的5年生存期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且超低位术式保留了患者肛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选用.

    作者:周兵;朱绍辉;荆晓岳;王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郑州铁路预防接种门诊2009年狂犬病暴露人群的调查

    [目的]了解动物伤人情况,为做好狂犬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郑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预防接种门诊2009年狂犬病暴露人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有1270例狂犬病暴露人群,0~10岁组受伤例数高为231,伤人动物主要是狗,占总数的88.27%,暴露人群全程注射人狂犬病疫苗率为96.46%,以 8月份暴露例数高,Ⅲ级暴露者有30.61%(15/49)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加强犬,猫管理,强化群众防止动物致伤的防范意识是降低动物物害率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暴露人群人用狂犬病疫苗全程接种率,建议狂犬病的疫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作者:何岭;杜自强;杨柳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行评价

    [目的]分析宝鸡市麻疹苴测系统建立运行情况和病易监测结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方法]制定宝鸡市麻疹监测方案,在全市12个县(区)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资科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975例,发病率波动在0.66~5.72/10万之间.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比例以2009年低(0.66/10万).6年间标本采集率平均为95.90%,及时送检的合格标本平均为89.95%,检测疑似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2.94%.宝鸡市除2004、2005、2007年出理3起学校麻疹(晕)发外,其他年份均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期在3~6月.发病年龄以0~6岁组和18岁以上成人组为主,占 89.6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比例高,占84.21%.[结论]宝鸡市自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后监测敏感性较高,发病率已降到历史低水平.现行明消除麻疹工作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

    作者:张晓宇;徐永红;寇光平;张克俭;杜红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免疫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4月入住某院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健康体检者未给予任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及盐酸呲格列酮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4+/CD8+、IgM明显降低(P<0.01),CD8+、IgA、IgG、C3明显升高(P<0.01);而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CD8+、IgM明显升高(P<0.05),CD8+、IgA、IgG、C3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呲格列酮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作者:毛焕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产后抑郁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02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61%.产妇的年龄、学历、职业、居住条件、产科并发症、产后睡眠状况、夫妻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明显.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让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终降低产褥期抑郁症.

    作者:罗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科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保定地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变迁,指导新生儿科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某院新生儿科2001年1月~2008年12月8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药敏试验采用K-B法,按照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8年分离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39.02%~68.87%和22.04%~69.05%.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MRSA 26.67%~60%,MRSCNS 22.22%~66.67%.[结论]新生儿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三代头孢耐药率已呈明显耐药趋势,因此,应加强抗生素管理,遏制“超级细菌”的产生.

    作者:王磊;冯建忠;李冬;宋兰萍;袁雄州;王微微;于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连云港市2008~2009年麻疹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麻疹疫情分析,血清学检验方法进行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对麻疹高发村开展麻疹疫苗效力调查.[结果]2008年9月1日~2009年7月1日间连云港市局部地区发生了麻疹暴发流行,病例数为1234例,主要集中在3个县:灌云县(40.94/10万)、灌南县(44.15/10万)、赣榆县(24.34 /10万).在0~5岁儿童发病为多,占1234例麻疹病例的71.39%,其中8~24月龄婴幼儿发病占0~5岁组病例的69.92%.实验室诊断病例占91.65%;麻疹疫苗效力:下口村0~60月龄儿童为56.52%、元邦村为75.95%,平均为64.29%;麻疹接苗调查平均接种率为58.33%.[结论]部分适龄儿童的漏种或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是连云港市3个县2008年9月~2009年7月间麻疹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提高适龄儿童麻疹接种的及时性和接种率,确保2012年控制和消除麻疹目标的实现.

    作者:张延禄;朱磷扬;许雷;王旭善;朱风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苏州市2006~2009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分析

    [目的]了解苏州市2006~2009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效果,为预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2006~2009年间市辖区医院出生时接种卡介苗和市疾控门诊补种卡介苗新生儿,进行结核菌素实验(PPD)观察比较.[结果]卡介苗接种市辖区医院、市疾控以及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按种卡介苗3个月后PPD测试结果,市疾控与市辖区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一步提高医院接种率水平,尽早发现患结核可能性患者,避免产生新的感染者.

    作者:黄桥梁;穆卫明;颜建荣;吴美芳;孙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某医学院大学生维生素A营养状况评价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维生索A管养状况.[方法]采用暗适应仪测定270名大学生暗适应时间,同时进行膳食及饮食习惯调查.[结果]暗适应结果表明受检大学生中维生素A营养状况正常者占40.7%,维生素A不足者占58.9%,维生素A缺乏者占0.4%;男、女生膳食维生素A日平均摄入量为(367.6±380.7)和(332.2±335.5)μg视黄酵当量,分别占RNI的46.0%和47.5%.摄入量低仅为RNI的10.4%;99%的学生饮食习惯处于中下等水平,39.5%的学生不考虑食品构成,动物性食品食用频率普遍较低.[结论]大学生维生素A摄入水平很低.已有59.3%学生出现维生素A不足和缺乏的早期症状.大学生是维生素A缺乏的一个重要群体,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晶;詹杰;李景辉;李延龙;苏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动态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动态观察冠心病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给予阿托代他汀20mg口服,观察4 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同时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H托伐他汀治疗1周后病人 TC、LDL水平无明显下降,服药1周后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2周后病人TC、LDL水平下降,4周后病人TC、LDL水平明显下降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阿托代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且改善作用发生在降脂作用发挥前,提示冠心病患者应早期口服阿托代他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黄宇玲;谢芳;刘铁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在城市社区采取综合防治“1+4”模式,推动城市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进行.[方法]自2005~2010年CHARTS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本研究提出的以民生的核心的艾滋病防治社会发展理论,采用“艾滋病综合防治1+4模式”覆盖了政府机构和大众群体,也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依据.[结果]”艾滋病综合防治1+4模式”包括组织管理1+4、防治策略1+4、环境营造1+4、资源动员1+4能力建设1+4、大众宣传1+4和干预工作1+4进行艾滋病防治工作.[结论]通过实施和推广“城市社区综合防治模式”,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下沉到社区,提高了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能力.

    作者:徐保华;杨淑娟;杨莉;陈芮奇;张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直肠全系膜切除下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直肠全系膜切除(TME)下行双吻合器(DST)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某院收治的72例直肠癌患者,均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同时行双吻合器低位直肠前切除保肛手术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闭合失败及手术死亡.本组中吻合口距齿状线≤2 cm以内者8例,2~4cm30例,≥4 cm 以上34例.本组72例术后病理检查切除部位癌细胞阳性2例(2.8%).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1.4%),伤口液化5例(6.9%),直肠阴道瘘1例(1.4%),吻合口出血3例(2.3%),术后出现吻合口漏4例(56%).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4年.术后1年后,72例患者其中局部复发5例(6.9%),无肛门失禁发生.[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成吻合器的应用符合肛门肛门功能,操作前单、经济,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尚秀娟;李荣先;魏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10年8月~2011年8月,12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给予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对照组63例给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结果]理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 %(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下降,而对照组MMSE、ADL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脑复康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文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单鼻孔经蝶人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技术.[方法]对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垂体瘤患者给予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境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观察手术情况.[结果]本祖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2±0.3)个月;其中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13例;手术时间1~2.5 h,平均(85±13.8) min,本组58例患者术后有13例患者出现尿崩症,其中12例组期内恢复,1例经使用垂体后叶素成(譬)(酸)去氨加压素(20mg/d)1~2周后恢复;5例患者出现经度的脑脊液鼻漏,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脑脊液鼻漏途视力恶化.[结论]经草鼻孔蝶窦垂体瘤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简便、安全和有效,提高肿瘤全切率.

    作者:常锐;衣服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MRI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患者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患者(71髋)均于临床行X生片及MRI检查,并将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出结果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X线的阳性检出率为 36.62% (26/71),MRI的阳性栓出率为97.18% (69/71),X线1~2期检出数量(20髋)明显低于MRI(69髋),薮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期检出数量(6髋vs7髋)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临床诊断ANFH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应掌握早期ANFH的影像学指征,为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继鹏;李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青海省大骨节病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建立青海省大骨节病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并探讨该系统在大骨节病中的应用范围.[方法]运用北京超图公司Supermap Objects2008开发的青海省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建立青海省大骨节病地理信息系统.[结果]在青海省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下,建立了 2000-2009年青海省儿童临床及X线检查、成人临床检查、预防性补硒盐含量检测以及预防性补硒发样硒含量检测4个方面带有关联性质的资料,并将结果导入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大骨节病数据空间查询、大骨节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论]地理信息系统在大骨节病的防治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志军;李强;陈洪舰;王虎;王祖郧;安永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切除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侧切开术治疗57例(鼻侧切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42例(鼻内镜组).术后随访1~3年,平均(32±11)个月,观察险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8.6%,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0、5.648,P<0.01);Ⅳ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0,P<0.01).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鼻例切开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0,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1、6.102,P<0.01);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9,P< 0.01).而两组Ⅰ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1,2.361,P>0.05).[结论]鼻内境下切除治疗NIP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但在治疗NIP对应根据Krouse分级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朱小燕;温达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加辅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自1983~2006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62例,其中需进行保乳术的患者422例,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340例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两组临床病例资料均保存完整,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保乳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乳术组与改良根治术组比较,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疗效确切安全.辅助治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在保乳术后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张印春;齐立强;顾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生性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4例入选的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行放疗前,三维适形效疗及常规放疗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后,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显著好于常规放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常规放疗.[结论]三维适形效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放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奕菁;陆小军;欧阳玉秀;郑斯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