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叶奕菁;陆小军;欧阳玉秀;郑斯明

关键词:肝癌, 三维适形治疗, 放射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的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生性肝癌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54例入选的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放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放疗不良反应.[结果]行放疗前,三维适形效疗及常规放疗组无统计学差异;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后,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显著好于常规放疗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常规放疗.[结论]三维适形效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放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相关疾病感染可能因素和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疾病感染的可能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尤其在手卫生依从性、检测方法选择和结果取向、血液透析器复用标准掌握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分析和控制.[结果]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监测的重点科室,其医疗活动中由于某些行为的偏离,可能给院内感染发生带来诸多的诱发因素,从多方面着手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规范和执行,可达到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前期干预目的.[结理]强化管理层面、业务技术层面、执行力层面和监督落实层面的管理,确保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到位,对大限度规避或降低血液进析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晨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肿瘤细胞铁代谢与调节的进展综述

    肿瘤细胞铁代谢问题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铁代谢情况直接关系着肿瘤发展的状况.铁代谢中的吸收、转运、利用均是受到严格控制的,这对于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的影响.机体储存铁与某些肿瘤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关联,一般涉及到了直肠癌、肝癌、肾癌、肺癌及胃癌.铁代谢在肿瘤细胞中会出现诸多不同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肿瘤细胞铁代谢与调节的进展做综述.

    作者:冯志刚;刘艳芬;张成侠;刘东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切除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100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侧切开术治疗57例(鼻侧切开组),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42例(鼻内镜组).术后随访1~3年,平均(32±11)个月,观察险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8.6%,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0、5.648,P<0.01);Ⅳ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0,P<0.01).鼻内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鼻例切开组(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0,P<0.01);Ⅱ、Ⅲ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1、6.102,P<0.01);Ⅳ级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鼻侧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9,P< 0.01).而两组Ⅰ级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61,2.361,P>0.05).[结论]鼻内境下切除治疗NIP临床效果好,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但在治疗NIP对应根据Krouse分级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朱小燕;温达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学毕业生人格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人格特质发展和完善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不同类型大学应届毕业生458名作为被试,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和自编大学毕业班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为测试工具,进行间卷调查,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大学毕业生人格特质的因素有:与家庭关系的密切程度、睡眠状况、性别、经济状况、是否考研、是否交异性朋友,上学前住址、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喜欢所学专业、学习成绩和院校.[结论]在11个影响人格特质的因素中,与家庭庭系密切程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睡眠状况,影响小的是学习成绩和院校.

    作者:霍建勋;杨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疆哈萨克族7~18岁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研究

    [目的]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城乡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提高哈萨克族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阿靳泰的3106名哈萨克族青少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结果]同一年龄段哈萨克族青少年城男、城女在身高指标上总体优于乡男、乡女,并且城市女生总体上高于乡村女生1~3 cm.体重指标与身高相似,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年龄段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并且女生在9岁、男生在11岁出现大差异,女生为2.64 kg,男生为4.39 kg.胸围指标城市与乡村学生除个别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大多年龄段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腰围指标多数年龄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男女大差异分别出现在11岁时的8.94cm和12岁时的8.01 cm.臀围指标城乡男女在12岁前个别年龄段有一定差异外,其他年龄段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得出,必须高度重视哈萨克族青少年城乡间身体形态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保证课间操的质量,改变生活方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高哈萨克族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作者:宁新辉;杨俊敏;毕存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烟草熏蒸散气过程磷化氢暴露水平及危害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某烟草仓储库在常规熏蒸杀虫及开仓通风散气过程中,不同时段工作场所空气中磷化氢(H3P)浓度变化、劳动者接触水平及危害特征,为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试验,采用与熏蒸和散气过程同步采样方法,采取不同时段空气中H3P浓度,结合接触者健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磷化铝(AIP)单位投放量按库内容积为0.2-0.5 g/m3不等;(2)库内各楼层熏蓁浓度分别设计为20-120ppm;(3)熏蒸时熏蒸岗位H3P浓度范围为3.12~17.9 mg/m3;(4)开仓散气前库内各接层H3P浓度分别34.1~70.0ppm;(5)通风散气48h以后库内H3P的浓度逐步下降至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至168h时H3P浓度低于检出限.[结论]烟草熏蒸职业目标疾病是预防急性H3P中毒,控制熏蒸过程是控制H3P危害的关键措施,入库作业前检测H3P浓度是预防中毒的基本措施.

    作者:张建中;陈发明;喻泽林;叶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

    [目的]调查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情况、知晓情况、评价和满意度,为改进和完善新农合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海安县海安镇、胡巢镇、西场镇320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由调查员面对面进行访谈.[结果]问卷回收率为96.5%,新农合的参合率为99.7%,参合农民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低,知晓途径主要来源于村干部;报销比例偏低,保障能力有限;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和环境有待改善.[结论]建议加大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完善基层医疗腹务设施,加强人员素质建设;尝试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的推动工作.

    作者:仲亚琴;宗蕾;黄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景洪市2008~2009年乙型脑炎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景洪市乙脑流行情况和规律,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2008~2009年报告的121例病毒性脑炎进行乙脑IgM抗体监测.[结果]54例为乙脑IgM抗体阳性,发病率14.24/10万,呈散发,6~7月为流行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学生和散居儿童,均无免疫史.[结论]景洪市人群免疫水平还很低,还存在乙脑流行或暴发的可能.

    作者:吴诗梅;李天军;刀应华;张煜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附160例报道)

    [目的]观察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0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物的不同分为普通铜板组、锁定钢板组、拉力螺丝钉组、可吸收螺丝钉组各40例.对各种内固定物进行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患者的手术愈合时间及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用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优良率高,并发生少,术后愈合性,根据手术适应症情况来选择各种不同内固定物,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郭新军;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9例鞍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

    [目的]探讨鞍区肿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提高护理水平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某院神经外科29例胺区肿瘤病人病例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和特点.[结果]29例鞍区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经积极护理,积极有效的沟通,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鞍区肿瘤病人术后并发症多,病情危重,但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图手术期精心护理,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碧珊;钟小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起由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调查

    [目的]查找引起本次食物中毒暴发的食品和病原徽生物.[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寻找可疑的中毒食物和餐次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确定中毒食物,采集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结果]个案调查发现,2月26晚餐为可疑餐次,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以红油猪心为暴露因素其OR值达到132.00,其95%的可信区间为16.66~1537.46,说明吃红油猪心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性是不吃红油猪心的16.66~1537.46倍.红油猪心制作过程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从采集到的部分标本中分离到弗劳地构橼酸杆菌,而且8位患者的双份血清的弗劳地构橼酸杆菌抗体凝集试验呈4倍增长.所有标本中未检出其他相关病源微生物.[结论]这是一起通过红油猪心传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

    作者:陈传德;郑泽璇;卓菲;张伟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三亚市2000~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三亚市10年来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产其变化趋势.[方法]对三亚市2000~2009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报表及网络直报系统中所获得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9年三亚市法定报告甲、乙传染病发病率为350.61/10万~320.04/10 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24.26/10万.10年来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70.31/10万上升到156.03/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88.00/10万下降到2009年的17.20/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呈单峰下降,高峰为2004年237.25/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年发病率为212.35/10万~212.35/10万.[结论]三亚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的防治与监测以及加强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杨海文;李大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接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3组,眼底正常组 35例、眼底渗出组30例及眼底增殖组27例,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血糖进行连续监测,组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眼底渗出组及眼底增殖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增高(P<0.05);跟底渗出组及眼底增殖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明显增高(P<0.05),且随眼底病变程度逐渐增高(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临床影响,应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以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周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营养干预对中老年女性肥胖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肥胖患者血生化指标的效果评价.[方法]把所选取高新区肥胖人群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两组实验后对肥胖知识知晓率和高脂高糖摄入率及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肥胖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25.2%,高脂高糖摄入率降低了21.7%,血压及部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基于营养教育和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相结合的营养干预模式易被肥胖患者接受,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和改善营养摄入状况.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南通市2010年小学生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南通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南通市区及所辖市县1~6年级7所小学15972名小学生身高、体重资料,并对肥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南通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8.40%,肥胖检出率为4.77%,其中城镇肥胖率为5.76%(男7.75%,女3.32%),乡村肥胖率为3.42%(男4.31%,女2.35%),城镇小学生肥胖率高于乡村小学生(P< 0.001).无论城市或乡村小学生男生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1).南通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危险因素有: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超重肥胖,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出生体重>4 kg,食欲好,进食桐度快,常吃甜饮料.保护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是大学或以上文化,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结论]南通市小学生肥胖发生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提示在小学阶段采取健康教育、运动锻炼及饮食调整等综合措施方面进行干预,为成年后的生命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陆青云;肖静;卫东;徐鹏;印丹怡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文献数据库在应对急性食物中毒文献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以急性食物中毒病病为例建立一条查全、查准、及时、有针对性的优化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文献信息检索途径和方法.[方法]选取2001~2005年共12起食物中毒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组不同的检索表达式或检索策略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万方数据库(WF)、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6个国内医药卫生权威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依照文献检索效果评价标准和指标(查准率、查全率、收录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采用“病名+食物中毒+地域名”的检索表达式是检索某一特定地城、特定时间发生的急性食物中毒的优化的文献信息检索途径和方法.(2)采用“病名+食物中毒”的检索表达式是检索某种急性食物中毒一般概况的优化的文献信息检索途径和方法.[结论]此建立的检索方法,不但适用于患性食物中毒的文献检索,而且可应用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文献检索及医药卫生领域其它方面的文献检索,以拓宽传统文献检索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检索效果.

    作者:黎婉玲;曾四清;宋铁;朱展鹰;李东悦;胥秋华;欧志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谷胱甘肽能否预防奥沙利铂相关性神经毒性.[方法]49例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谷胱甘肽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8)化疗前静脉滴注谷胱甘肽1.5 g/m2,对照组(n=21)化疗前静脉滴注安慰剂.并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发生率及程度.[结果]8周期化疗后,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Ⅱ~Ⅲ级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为57.1%(x2=4.055,P< 0.05).[结论]化疗前预防应用谷胱甘肽可以减少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

    作者:蔡典琨;缪继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IGF-Ⅰ、IGFBP-1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索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球蛋白-1(IGFBP-1)水平与促卵泡素(LH)、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雄激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免疫放射法分析31例PCOS研究组和29例对照组IGF-Ⅰ、IGFBP-1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再将研究组以有无LH增高、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为标准各分为两组,比较每两组间IGF-I、IGFBP-1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GF-Ⅰ显著下降(P<0.01),IGFBP-1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肥胖者与非肥胖者IGFBP-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增高者与LH正常者、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正常者、高雄激素血症与雄激素正常者比较,IGF-Ⅰ、IGFBP-1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GFBP-1与BMI呈负相关(r=-0.372).[结论]IGF-BP-1与 PCOS患者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王雅洁;孙长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行评价

    [目的]分析宝鸡市麻疹苴测系统建立运行情况和病易监测结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方法]制定宝鸡市麻疹监测方案,在全市12个县(区)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按照监测方案病例定义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资科进行分析.[结果]宝鸡市2004-2009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975例,发病率波动在0.66~5.72/10万之间.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疑似病例中确诊病例比例以2009年低(0.66/10万).6年间标本采集率平均为95.90%,及时送检的合格标本平均为89.95%,检测疑似病例中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32.94%.宝鸡市除2004、2005、2007年出理3起学校麻疹(晕)发外,其他年份均为散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高峰期在3~6月.发病年龄以0~6岁组和18岁以上成人组为主,占 89.68%,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比例高,占84.21%.[结论]宝鸡市自建立麻疹监测系统后监测敏感性较高,发病率已降到历史低水平.现行明消除麻疹工作方法有必要进行调整.

    作者:张晓宇;徐永红;寇光平;张克俭;杜红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广西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

    [目的]探讨广西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及原因,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研究对象在篮球课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时间、部位、性质、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抗激烈、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动作不规范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关节损伤、挫伤与拉伤、腰背肌肉损伤是篮球课程中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占86.21%.[结论]学生在篮球课程当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比较严重,值得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

    作者:吴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