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云南省高海拔地区颅脑外伤预后分析

张晓丽娜;衡新华;张小梅

关键词:颅脑损伤, 高原地区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高原地区颅脑损伤的治疗和预后,以期望对高原地区颅脑损伤的病因学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提供一些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5年1月到2010年3月昆明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外科因颅脑损伤入院的4 218例病人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海拔高度地区的颅脑外伤病人入院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海拔越高的地区,GCS评分越低(P<0.05);GOS预后越差(P<0.05).结论 高原地区海拔高可能是引起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又一因素.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建构主义视角下医学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传统的教学资源呈线性特点,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大限度地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合理应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有益尝试.

    作者:马明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南昌市西湖区2005~2009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南昌市西湖区200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昌市西湖区2005~2009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来病毒性肝炎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2.03%;发病率波动在149.05/10万~234.51/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居法定传染病之首;以乙型肝炎病例多,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83.87%;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23.93%;季节分布不明显,3~10月发病相对较多,占70.1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57∶1;20~34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结论 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加强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新;余国辉;王朝辉;李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乐山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乐山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08~2010年报告的乐山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 ~2010年累计报告病例4 947例,死亡1人;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68/10万、68.12/10万和72.26/10万;全市11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52∶1,病例主要集中在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3~5月和10~12月明显高发.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季节差异,该市10~12月手足口病的防控不容忽视.

    作者:秦利平;罗瑶;江顿滔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泸州市1993~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泸州市1993~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年共报告乙脑1 563例,死亡5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1.85/10万、3.58%,各年度均为散发.2000年以前,年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2000年以后,发病率从4.08/10万(2000年)波动下降至0.32/10万(2008年);病死率从7.94% (1998年)下降为0(2008~2010年).从流行特征看:7~9月高发(占92.39%),8月为高峰;10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93.09%);古蔺、叙永、江阳区为历年高发地区(占68.20%),年平均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2007~2010年个案资料显示,有免疫史者重型和极重型发生率较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要低.结论 近10年泸州市乙脑防控成效显著.在流行季节前开展适龄儿童乙脑疫苗接种为有效防控措施,贫困县和边远农村仍为重点防控地区.

    作者:常豫红;陈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策略和垂直传播风险探讨

    目的 探讨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策略和垂直传播风险.方法 回归分析某院门诊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疗效果及生育情况.结果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和非活动性HBsA携带分别占21.6%和45.7%,不进行治疗生育.女性HBVDNA(一)感染者明显多于男性HBV DNA(+)感染者.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毒应答率、生化应答率、以及完全应答率明显低于抗病毒治疗患者(P< 0.05或P< 0.01),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治疗失败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患者(P<0.05),停药后没有用抗病毒治疗患者全部复发,用抗病毒治疗患者停药后绝大部分复发(P<0.05).没有用抗病毒治疗的男性和女性感染者预期生育失败率高于抗病毒治疗感染者(P<0.01).女性较男性更担心病毒的垂直传播(P<0.01),女性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生育子女HBsAg阳性5例(3.2%),男性生育子女无一例HBsAg阳性(P<0.01).结论 育龄期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可以正常妊娠,有肝功能异常者,如果通过保肝治疗能够维持肝功能指标正常或大致正常,权衡抗病毒治疗与生育利弊后,可以考虑先生育,感染者后代出生24h内通过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和/或乙肝免疫球蛋白,女性垂直传播率非常低,父婴传播风险没有出现.

    作者:张俊新;杨永梅;李琼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37例致病菌阳性腹泻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肠道门诊致病菌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流行菌株,为感染性腹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一、二级医院肠道门诊对因腹泻就诊,经病原学监测结果为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症状、可疑食物史调查,并对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7例患者就诊前的平均腹泻次数为5.87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性状改变,稀便、水样便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4.48%和21.07%;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大便性状改变不同;副溶所致腹泻占80%以上;可疑饮食史主要是海水产品、肉及肉制品、淡水产品及果蔬类.结论 腹泻病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及可疑饮食史对此病的诊治、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加强食源性疾病网和食品污染物监测网“两网”监测.

    作者:赵黎芳;陈建平;夏月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体育专业与医学专业大学生锻炼态度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锻炼态度,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学院体育专业和医学专业大学生抽样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该校两专业大学生总体锻炼态度处于一般水平,体育专业高于医学专业.结论 对非体育(医学)专业,特别是非体育专业(医学)女生应加强体育健康教育.

    作者:柳宝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尼膜同改善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尼膜同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00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者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银杏叶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共服用12周;治疗组口服尼膜同片每次1片,每日3次,共服用12周;分别测治疗前和治疗后MoCA评分.结果 治疗前MoCA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oC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尼膜同片对脑小血管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桂娟;王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小肠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探讨IPC对I/R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30),I/R损伤组(n=30)和重组人IPG +l/R损伤组(n=30).构建大鼠肠系膜I/R损伤模型和肠系膜IPC模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方法来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肠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采用Park/Chiu对肠组织损伤程度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 IPC +l/R损伤组大鼠肠黏膜损伤较轻,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绒毛剥脱,固有层崩解,溃疡,出血,大片上皮下间隙等表现.IR损伤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及Chiu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2,24.376,19.553,P<0.05);经IPC处理后,IPC+l/R损伤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及Chiu评分显著降低,与IR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3,6.010,4.302,P<0.05).结论 缺血预适应可以减轻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减轻肠组织中性粒细胞积聚,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凯;李晓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和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和病原菌耐药现状,以便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随机抽取的使用呼吸机但是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严重躯体疾病、气管插管时间、气管切开、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开放式吸痰及惠者体位(床头角度)< 30°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37.21%,对氨苄西林耐药的占67.44%,而对亚胺培南、两性霉素B及制霉菌素敏感.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应就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以抗G-菌敏感为主的抗生素,为该类患者制定更为适合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怀丽梅;王玫红;赵鑫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4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观察3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重症肺炎130例,轻症肺炎170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并与8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急性期4项血小板参数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重症肺炎组急性期4项血小板参数比轻症肺炎组急性期显著升高(P<0.01);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恢复期4项血小板参数比急性期均显著降低(P<0.01),并恢复正常.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急性期4项血小板参数均异常升高,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

    作者:刘春艳;贾鹏;刘文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鹰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鹰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为有关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村为单元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调查及采样,按2006年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进行样品检测及评价.结果 全市农村有4种饮用水不安全类型,涉及人口总计38.668 2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5.77%,其中水质不安全占13.26%,水质检验不合格率高的是总大肠菌群98.96%,其次是pH值(偏低)58.33%、菌落总数42.71%、肉眼可见物40.63%和浑浊度28.13%;其中水源不保证占31.87%,用水不方便占0.50%,水量不达标占0.13%.结论 鹰潭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及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必须积极寻找合适的水源,并完善净化、消毒等工艺及设施,以切实保障村民的饮用水卫生和安全.

    作者:聂志学;赖建萍;侯义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山东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山东部分高校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大学生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58名1-3年级大学生,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进行评价.结果 大学生钙、维生素A、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摄入偏低;男生脂肪供能比明显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早餐偏少,晚餐偏多;女生蛋白质供能比稍低,脂肪供能比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高.结论 学生膳食结构仍有待完善,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指导其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并增加钙、维生素A的摄入量,减少零食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作者:李晓红;李万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上海市闵行区2004及2009年禽类接触人群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禽类接触人群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流感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4年10月和2009年2月分别对闵行区禽类养殖、屠宰销售人群和一般人群采集血清,检测H1、H3、H5、H9四个亚型的抗体滴度.结果 2009年一般人群与禽类接触人群H5抗体、H9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004年和2009年禽类接触人群甲型流感各亚型抗体水平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004及2009年H9亚型抗体水平男女均有差异,均为女性高于男性.结论 与禽类密切接触使H9亚型的感染率在持续上升.此监测结果可以估计,在2004年10月~2009年2月间上海闵行地区曾有H1N1型流感较高的发病率.各亚型抗体阳性率女性比男性阳性率高.提示在今后的流感预防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的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王君燕;申惠国;谈逸云;李伟霞;赵黎芳;席韵;蒋露芳;居丽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上海市青浦区2005~2009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度上海市青浦区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度上海市青浦区哨点医院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005~2009年度,哨点医院共监测到门诊病例1 497 273例,其中ILI数16 777例,就诊百分比为1.12%; ILI就诊高峰集中在7~9月、11~12月份,其中以8月份明显.(2) 2005~2008年的各年龄组ILI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0岁~,5岁~和25岁~年龄组;而2009年各年龄组ILI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5岁~,15岁~和25岁~年龄组.结论 监测5个年度的ILI数,流感发病时间呈现夏秋、冬春季的双峰分布;人群以儿童和青少年多发.

    作者:段蓉;杨质卿;潘引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加强护生实习管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护生从学校到临床的桥梁,也是护生从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过渡的关键时期.在护生实习过程中,应把握好影响实习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突出学校、医院、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规范对护生临床实习的管理,从而提高实习质量,实现预期目标.

    作者:罗仕蓉;黄莹;罗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宜兴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

    目的 对宜兴市2010年发生的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的时间、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分布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在4-6月份,占65.77%,发病年龄主要在0~5岁组,以1~4岁多见,占2010年总发病的82.18%.男童多于女童.散居儿童多于幼托儿童.结论 宜兴市手足口病发病目前以散发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侵犯散居儿童,因此需加强散居儿童的卫生管理,同时也不能放松幼儿园托儿所的管理,以减少幼托儿童的发病.

    作者:沈国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联合雾化方法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130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组治疗,而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例观察组患者发生轻度咽部不适症状,1例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对照组2例出现心悸,1例患者出现手抖,但以上不良反应均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AECOPD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马丙兰;腾月;潘巍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与Ⅰ类整合子的研究

    目的 筛选临床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MPRPa),分析其耐药情况与Ⅰ类整合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MIC法测定抗生素耐药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检测Ⅰ类整合子基因(intI),并测序确定,SPSS1 1.5软件分析基因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81株IMPRPa均为多重耐药,IMPRPa和非IMPRPa的多重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Ⅰ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率为69.4% (77/111),其中IMPRPa菌株中检出率为85.2% (69/81),非IMPRPa检出率为26.7% (8/30).结论 IMPRPa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强,多重耐药现象十分严重,IMPRPa中Ⅰ类整合子的高携带率可能与亚胺培南耐药密切相关

    作者:穆玉姣;许玉玲;陈端;杜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9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氧雷他定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硫酸特布他林联合酮替芬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 (P< 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IL-4和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IL-4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氯雷他定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