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荷;梁宗安
目的 探讨儿童车祸伤的发生及防范.方法 对某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就诊的717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12岁学龄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峰年龄段.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及排位主要为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跌落伤、烧烫伤.结论 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结合的预防方法.
作者:王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口服替比夫定600 mg,每日1次,疗程48周;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疗程48周.观察两组治疗12、24、36、48周时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24、36、48周时,两组HBV-DNA明转率、ALT复常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夏华;李可军;那妍;娄宪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经高频超声检查的142例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患者病灶的超声特点按照BI-RADS-U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了分析与对照研究.结果 (1)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形态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边缘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运用高频超声观察血流分布有无穿入型血流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红文;吴洁;翟秋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耳鸣匹配频率及听力下降的关系及THI和VAS对耳鸣患者评价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以主观性耳鸣为第一主诉的耳鸣患者了解病史,进行耳科常规检查及纯音听阈、耳鸣匹配检查,并由患者填写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 scale VAS),综合分析各项结果.结果 在70例耳鸣患者中高音调(4 000~8 000Hz)42例,中音调(1 000~3 000Hz)16例,低音调(125~750 Hz) 12例;其与患者听力下降的高频率(rs=0.45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频率及响度大小与VAS和THI评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耳鸣的频率与听力下降高频率具有相关性,VAS和THI评分量表两者具有相关性,二者与耳鸣的主频及响度相关性不大.
作者:王涂路;李颖雯;李松键;冯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膜活检在胸膜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某院呼吸科住院进行胸膜活检的74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28例(51.9%),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活检阳性22例(40.7%),非特异性炎4例(7.4%).结论 在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胸膜活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雷震;左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腹腔镜术式、开腹术式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排尿功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某科就诊的42例直肠癌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28例分为腹腔镜术式组,采取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余者分为开腹术式组,采取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1个月,腹腔镜术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143%)比开腹术组(50.0%)显著低(P<0.05);术后6个月,腹腔镜术组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3.6%)比开腹术组(35.7%)显著低(P<0.05).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腹腔镜术组[(3.5±1.5)d]比开腹术组[(6.5±2.5)d]显著低(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术组膀胱残留量[(50.3±20.8)ml]比开腹术组[(60.5±18.2) ml]显著低(P<0.05).结论 相对于开腹术式,腹腔镜术式视野广、分离及止血精准,对于直肠癌患者排尿功能影响小,术后更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45例临床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并对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等进行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病半微以上预后不良,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脑疝及合并症为主要死亡及高残障的主要原因.变部位、病变个数、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相关.结论 影响TOBS预后的因素有: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1分、头CT或MRI示病灶个数≥4个、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
作者:李瀛;余丹;王爱岳;刘春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244例发生急性中毒的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时随机抽取50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儿童作对照.结果 两组儿童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儿母亲的职业、患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居住地等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因素与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关系密切,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亚军;李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的BNP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相关性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抽取55例在某院就诊的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健康老年人病例55例(定义为B组),对两组的BNP、LVEDD、LVEF水平与其心脏功能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LVEDD、LVEF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前的BNP、LVEDD、LVEF水平与B组患者比较相差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BNP水平可以对患者是否患有心脏疾病进行筛查,可以对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客观的反应,与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对心理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和诊断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俊高;高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用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CTT)分析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QLICDGM)每个条目的难度与区分度.方法 调查8种慢性病的1 024例患者,采用经典测量理论计算每个条目的难度、区分度系数,采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和作图.结果 共性模块条目难度适中,不是太难也不是太简单.条目的区分度总体适中,但是个别条目区分度过低,比如生理领域的条目PH2、PH6、PH7,需要对条目加以考虑.结论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具有较好的难度和区分度,可以作为我国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测评工具,但QLICDGM (V1.0)的理论结构还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作者:潘海燕;万崇华;杨铮;赵芝焕;段丽萍;潘家华;丁元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几种常见微生物对酚类消毒剂的抗力,为现场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酚类消毒剂对所试指标菌均有良好杀灭效果,且作用迅速,均能在7.5 min内达消毒合格要求.几种常见微生物对酚类消毒剂抗力有明显差异,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抗力强,有效杀菌浓度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倍,大肠杆菌的4倍,白色念珠菌的5倍.结论 酚类消毒剂用于现场使用时应充分了解消毒对象,疑有假单胞菌类微生物污染时应提高使用剂量.
作者:陈越英;吴晓松;徐燕;谈智;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绵阳市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3家哨点医院上报ILI 36 774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ILI%)的7.84%,病例以≤24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7.36%;2009年9~12月呈现1个发病高峰,2010年1-7月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发热门诊的ILI%高,为87.84%;共采集818份ILI病例标本,经Real time 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381份,阳性率46.58%.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份(33.1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95份(11.61%),B型流感病毒15份(1.83%);共发生暴发疫情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结论 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高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作者:史映红;刘昌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乌鲁木齐市4个区的4所维吾尔族中学学生887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营养知识分数为(4.23±1.99)分,男女生的营养知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58.8%)和钙元素的良好来源(51.8%)等知识掌握比较好;喜欢喝饮料(59.4%)和吃西式快餐(39.9%)的程度高于喜好吃零食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饮料、奶油甜食食用频率较高,豆类食用频率相对较少.结论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整体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饮食习惯不太合理,应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措施,培养中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饮食行为.
作者:肖辉;吴晓飞;阿孜古丽.马木提;林艺;崔君;刘晓静;亚森.卡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及其对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 以278例在某院住院的艾滋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通过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PCR-荧光法)检测巨细胞病毒DNA.同时检测CD4+T淋巴细胞和血浆病毒载量的水平.结果 在278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60例,感染率为21.58%,其中75%的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存在于CD4+T淋巴细胞低于50/μl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低于HTV单一感染者,而病毒载量则呈相反趋势,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在监测CD4+T淋巴细胞的同时,应加强监测巨细胞病毒的混合感染,并可结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服药,降低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
作者:李晓灵;曹玲;余昌秀;刘大凤;何盛华;周锐锋;蔡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颅骨多处钻孔术对治疗烟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5年1月-2011年1月住院并经DS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29例,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组的良好率为77.78%,保守组为45.45%,手术组半年后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多处钻孔术对烟雾病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刘鸿飞;赵浩;翟乃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调护机要.方法 结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方法护理,防治此病.结果 中西医结合防治护理此病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辩证论治调护防治此病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王彦;丁文莉;马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H)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全脑血营造影均无阳性发现,病人临床症状轻,均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Hunt-Hess分级均为Ⅰ~Ⅱ级.随访6~72个月,平均46个月,未发生再出血,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较经典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轻,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作者:杨传军;夏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1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经输尿管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TNM分类法,T2期4例,T3期11例,T4期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死亡2例.2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 输尿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更为重要.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诊断输尿管癌的佳途径.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输尿管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术后需施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密切随访.
作者:兰海;李启春;曾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临床对下肢手术患者给予轻密度与重密度的布比卡因麻醉,分析不同计量的布比卡因麻醉效果以及临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轻密度组和重密度组,每组64人.轻密度组患者麻醉药液配置方法为4ml注射用水+2 ml的0.75%布比卡因;中密度组患者麻醉药液配置方法为1ml的5%的葡萄糖溶液+2 ml的0.7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阻滞时间以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轻密度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显著的有56例(87.5),麻醉效果良好的有8例(12.5%);重密度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显著的有42例(65.6%),麻醉效果良好的有22例(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密度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和组织平面明显比重密度患者减少(P<0.01).结论 临床对下肢手术患者给予轻密度和重密度的布比卡因麻醉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但是轻密度布比卡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并不需要改变患者的体位,并且能够稳定患者的呼吸以及循环系统,术后不良反映少,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国泽;王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芬太尼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0例进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泉,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舒芬太尼组)20例和对照组(芬太尼组)20例,后将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在对心外科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效果比芬太尼的影响效果好,应在心外科手术术中广泛使用舒芬太尼.
作者:王妍心;刘国泽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