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梅锋;周琼

关键词: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出血, 玻璃体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11.11月间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12例(20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力.但并发视网膜脱离或黄斑牵拉脱离以及长期合并存在的视网膜下出血会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急性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多脏器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就诊疗过程加以总结.结果 34例患者有30例(88.24%)痊愈出院,4例死亡(11.76%).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25例,死亡2例;并发症及死亡以多脏器衰竭为主.结论 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妥善选择手术时机,能够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叶浩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阳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德阳市城市小学生六龄牙患龋状况、影响因素及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市内4所城市小学6285名7~12岁学生进行常规体检和六龄牙患龋情况调查;对某些影响因素、口腔保健知识等做问卷调查.结果 被检者六龄牙的患龋率11.58%,龋均0.22,充填率33.80%.患龋率及龋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性别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下颌高于上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结合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六龄牙患龋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刷牙次数、年龄、性别、牙位、全身营养状况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本地小学生六龄牙的患龋现状及相关情况,对实施六龄牙患龋预防治疗措施和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韩鸣;房波;王海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0年唐山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1年来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市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市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19919例,发病率411.98/10万.无甲类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染病传染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29.41%);病毒性肝炎(23.86%)、手足口病(18.45%)、肺结核(10.51%)和流行性腮腺炎(6.45%)等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 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项东;张志坤;刘丹;张绍文;高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月经间期放置IUD后育龄妇女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使用3种宫内节育器(IUD)后生活质量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7.7~2008.8在我国6个省共11所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研究中心),开展多中心随机比较观察性研究.在每所服务站对符合标准的育龄妇女随机放置IUD,采用健康状况问卷测量妇女使用IUD前、使用后3个月和10~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状况.本文使用其中7个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11例元宫铜300对象、309例TCu80A对象和321例活性165对象进入分析.3组对象放置IUD后健康状况总分和除一般健康状况外的其他7个维度得分均较基线时得分增加,仅一般健康状况维度两次随访得分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对象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基线的变化情况相似,仅TCu380a使用者情感职能维度得分在10~12个月随访时的改变值略高于其他两组对象.结论 IUD的使用可以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且三种IUD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相似.

    作者:梁红;李丽;陈兴宝;吴尚纯;袁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成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某院2007年1月-2011年2月择期行全身麻醉患者589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51.17±11.98)岁,体重(54.28±10.56) kg.根据Riker镇静-躁动分级对患者苏醒期进行评分.统计不同手术类别、麻醉方法、性别、术后镇痛、术后使用拮抗药的情况,术后发生躁动的比例以及各种因素与躁动的关系.结果 589例患者中躁动组患者121例,占20.54%.各种不良刺激是诱发躁动的常见原因.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疼痛64例(46.7%)、气管导管刺激占39例(32.3%)、尿管刺激占10例(8.2%)、心理应激占4例(3.2%);手术类别:胸科、口腔、耳鼻喉和乳腺外科手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类别(P< 0.05).结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手术类别以及术后镇痛和术后使用催醒药的情况.

    作者:钟宝琳;李优春;黄桂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病区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与应用一次性口罩应用的相关性研究与分析

    目的 研究病区内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与一次性口罩应用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取某院1221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医生和护士.按照是否有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分为两组,A组平时有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共831名医务人员,B组平时无佩戴一次性口罩习惯,共390名.调查两组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情况,并对所有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于4种不同的疾病指标,A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务人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风险显著低于B组.结论 医务人员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口罩的佩戴习惯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首选佩戴一次性口罩,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口罩佩戴方法的培训,并进行适合性检验.提高医务人员正确选择、佩戴口罩的意识,对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梓凌;刘洪英;窦丽雯;陆素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拟作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功能护理组(即对照组).整体护理组将围手术期划分为术前1d、手术过程中、术后3d等3个阶段,对患者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式;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睡眠质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整体护理组血压、心率、睡眠质量受手术影响较对照组小,术后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整体护理对改善乳癌患者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痛感有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谦;唐珊珊;刘彦玲;周焕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某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2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87例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将能坚持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178例患者纳入治疗组,未坚持营养膳食治疗的109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个体化膳食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以及围生期早产、巨大儿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值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早产、巨大儿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合理的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后,对其血糖的控制以及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K-ras基因状况预测转移性结直肠癌药物治疗后生存期

    目的 旨在通过前瞻性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K-ras基因表达状况,观察比较化疗单用或联合靶向治疗的长期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预测指标.方法 初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62例,一线化疗前全部检测了癌组织K-ras基因,62例癌组织K-ras基因进行检测,突变率为30.6% (19/62),其中G12占89.5% (17/19),G13占10.5% (2/19);43例K-ras野生型者分两组进行姑息化疗,包括单纯化疗组及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治疗期间密切随访,统计疗效及毒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ras突变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4.7月和14.5月,野生型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8.5月和24.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5);10名K-ras野生型者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靶向治疗(西妥昔单抗),其中位生存期36.5月,显著高于未用靶向治疗患者的18.0月(Log-rank检验P< 0.01).结论 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者生存期明显短于K-ras基因野生型者,表明K-ras基因突变可作为本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预后预测指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有效改善K-ras基因野生型者的PFS和OS,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焦勇;林奔;林秀强;招丽蓉;徐绮华;冯芬;胡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连续指导性家访对农村高血压前期风险控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连续性家访对高血压前期风险的控制效果,为实施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4月唐山市玉田县某社区30~75岁高血压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指导性家访1年后评测效果.结果 103例实验组患者经过1年的连续家访后,其平均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的测量值较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血脂异常人数、高血压发病率、脂肪肝发病率、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连续指导性家访农村高血压前期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项颖;白桂春;吴黎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营养干预、家庭干预和运动疗法干预后,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评价患者的健康状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价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均获得提高(P<0.05),且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林亚妹;潘巧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后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2008年10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36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放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查项目包括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祥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其中周边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周边舒张期低流速(cm/s)、内部收缩期峰值流速(cm/s)、内部舒张期低流速(cm/s)放疗后显著低于放疗前(P<0.05),而周边阻力指数、周边门脉样流速(cm/s)、内部阻力指数、内部门脉样流速(cm/s)放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的优点,应用于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评估,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传刚;吴凤林;李颖嘉;孙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血栓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脑血栓患者的心理特征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分为心理结合药物综合干预组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8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S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6.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检测中的全血粘度、血浆浓度、低切与中切全血还原粘度、RBC压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SSS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BI评分上治疗组则升高明显(P<0.01).结论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脑血栓的疗效,而且对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日常生活能力大有裨益.

    作者:桂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

    目的 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2011.11月间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患者12例(20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安全有效,能尽早恢复患者的视力.但并发视网膜脱离或黄斑牵拉脱离以及长期合并存在的视网膜下出血会影响视功能的恢复.

    作者:梅锋;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 通过对多类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建立简便、快速、适用的食品中甜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30%乙醇提取样品中的甜蜜素.提取液中的甜蜜素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N,N-二氯环己胺,经正己烷提取,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 食品中甜蜜素在0~2.00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直线相关关系;方法低检出量为0.02μg;低检出浓度为0.0050 g/kg.对浓度为0.097~5.6g/kg的样品连续测定6次,RSD为1.1%~6.0%;加标量为0.20~2.0g/kg的样品,回收率为85%~10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准确,适用于食品中甜蜜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向仲朝;罗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家蝇幼虫抗菌肽diptericin_2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鉴定

    目的 扩增出全长diptericin2基因,并构建表达pGEX-4T-1/diptericin2重组蛋白.方法 运用经典的5'末端扩增法(5'-Full RACE)法,通过双酶切、连接反应,将目的基因片段定向插入到表达载体pGEX-4T-1上,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diptericin2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blotting)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 获得目的片段468bp的家蝇抗菌肽diptericin2基因(GENBANK登录号FJ795370),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结果显示,目的基因diptericin2已成功连接到表达载体pGEX-4T-1上,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 kDa.结论 扩增出了全长diptericin2基因并成功构建pGEX-4T-1/diptericin2重组蛋白原核表达系统,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打下初步的基础.

    作者:杨小蓉;金小宝;丁彩屏;朱家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湖区2004~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西湖区麻疹个案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西湖区共报告481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14/10万,2005年和2008年分别高达21.48/10万和37.10/10万.每年的3~6月份为发病高峰,高发地区分布在三墩镇、蒋村文新街道;小于1周岁、20~30岁、30~4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8.0%、26.4%和20.2%;8月龄~1周岁常住儿童无麻疹免疫史的占58.62%,流动儿童无免疫史的占61.54%.结论 西湖区麻疹年发病起伏较大,每年呈周期性分布,城乡结合部、1周岁以下、20岁以上人群高发,需加强儿童常规及时按种及成人强化接种管理,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

    作者:张丛笑;钱晨颖;郑琳;宋凯;张寒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测定新生儿血中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应用

    目的 建立完善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方法,用于高苯丙氨酸血症和酪氨酸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将患者血标本处理后用Aglient 12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出苯丙氧酸和酪氨酸并计算其含量,根据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浓度以及其比值诊断和鉴别诊断高苯丙氨酸血症和醅氨酸血症.结果 此种方法日间精密度均<10%,符合本实验室对实验方法的要求,通过对489例正常新生儿的测定统计苯丙氨酸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13~1.93 mg/dl,酪氨酸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4~2.44 mg/dl,苯丙氨酸/酪氨酸正常参考值为0~1.81.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传统的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489例新生儿苯丙氨酸浓度,对两组数据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t=-5.79,P<0.005,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有效的测定苯丙氨酸、酪氨酸的方法,该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和精密度高,适于常规临床实验室开展.

    作者:田丽萍;杨绪庆;卜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空调冷却塔气溶胶中军团菌分离的杂菌控制研究

    目的 探讨冷却塔气溶胶中军团菌分离过程中的杂菌控制方法.方法 冷却塔运行不同时间采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收集不同容积气溶胶样品,在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酸处理、热处理及稀释处理等方法控制杂菌.结果 冷却塔运行初期,杂菌可控率在80%以上,空气采集容积在800 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为85.0%;在冷却塔运行>120d时间段,稀释处理的杂菌可控率81.8%,空气采集容积在1500L以内的杂菌可控率100%;样品留置>15d后,在冷却塔运行的各个时间段,用各种处理方法的杂菌可控率均为0.结论 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处理,并且随着冷却塔运行时间的延长,除常规酸、热处理外,应增加稀释处理.

    作者:赵志荣;施明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术前应用乌斯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位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和乌斯他丁组(U),U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乌斯他丁1万u/kg,溶于0.9% 氯化钠注射疫100ml,30min内输完;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分别于切皮前(H1)、切皮后2 h(H2)、4 h(H4)、术后24h(D1)、术后48 h(D2)采静脉血测定血尿素氮、肌酐;相同时点采集尿液,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结果 ①组内比较,BUN、SCr在D1、D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比较,BUN在D1、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Cr在D1、D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③NAG在各时点均增高,C组明显高于·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失血性休克患者术前应用乌司他丁对改善肾脏组织灌注、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肾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希;马耘;杜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