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度乙肝56例

龚菁;周根法

关键词:慢性重度乙肝, 西利宾胺, 甘利欣, 肝功能, HBV-DNA
摘要:目的 探讨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度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西利宾胺200mg 1日3次,甘利欣注射液200 mg,1日1次.对照组给予奥泰乐15g,1日3次,强力宁注射液200 mg,1日1次.肝功正常后,治疗组改甘利欣注射液为甘利欣胶囊150mg,1日3次口服,对照组改强力宁注射液为甘草甜素片150 mg,1日3次口服,继续联合用药3个月后停药.治疗前后进行病毒学指标、肝功复常时间以及停药后反跣情况的比较,疗程中比较第2、4周两组间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均值.结果 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在某些症状、ALT、AST、及其复常时间以及停药后反跳情况、乙肝DNA阴转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是临床治疗慢性重度乙肝的一个理想治疗方案.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有机磷农药污染糯米面粉致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 分析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 接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为有机磷农药污染食品后引起的急性甲胺磷和氧化乐果重度食物中毒.结论 加大对偏僻农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让人们掌握正确的食品储存和使用方法.

    作者:孙锐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患者59例,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经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并进行随访,一组行常规手术治疗.对手术中失血,伤口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状况,有无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失血量少,创口愈合速度快,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均无并发症出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有很好的疗效,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此技术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文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某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对药菌在医院内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实时查阅病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主动收集患者肛拭子、咽拭子、鼻拭子、大便等标本,用显色培养基筛查(ESBLs)大肠埃希菌、 (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合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2010年1月1日~2010年8月12日),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状况、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入住ICU 48 h内、48 h后均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而以(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SA)、(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定植率(无感染症状)分别为42.86%、25.00%、42.86%、28.57%;感染率(有感染症状)分别为57.14%、75.00%、57.14%、71.43%.患者中有62.70%使用过抗菌药物,21.50%接受过气管插管,32.95%接受过呼吸机,2.27%接受过动静脉导管插管,4.00%接受过留置导尿管,12.40%使用过激素治疗.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是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第一时间报告临床,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降低或避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作者:黄湘宁;郑俊;刘华;喻华;乔宁;张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经右单鼻孔垂体瘤切除的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右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 熟悉经鼻蝶窦入路鞍区垂体瘤显微切除术的手术步骤、所用器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结果 337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与护理不当的并发症.结论 护士应熟知经单鼻孔入路的解剖及特点,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密切配合,可以缩短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成功率.

    作者:林琼娥;陈运完;吴丽珍;程柳榕;邢芳坛;陈乙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学生睡眠质量与自测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自测健康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对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PSQI与SRHMS得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547名医学生PSQI总分平均为(6.22±2.36)分,其中27.4%有睡眠质量问题;SRHMS总分平均为(73.48±9.50)分,男女生PSQI及SRHM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睡眠质量和自测健康状况均差,而大二年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好.PSQI与SRHMS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 0.001),PSQI得分越高,自测健康状况越差.结论 医学生的睡眠问题值得重视,睡眠质量对其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刘海燕;汪俊华;崔迪;贾璐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74例糖代谢异常及其预后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对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某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出血性脑卒中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进行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分析不同血糖水平对急性脑率中预后指标的影响.结果 ①出血性脑卒中组出现糖代谢异常者12例(38.71%),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41.86% (18/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平均血糖(10.4±1.4) mmol/L,高于出血性脑率中组(9.8±1.7) mmol/L,而且均高于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组、缺血性脑卒中组以及健康对照组3组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值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本组资料显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越重,血糖水平越高.③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随血糖水平升高而升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随血糖水平升高而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随血糖水平升高而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牢中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格拉斯哥昏述评分(GC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无明显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水平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应及时动态监测糖代谢指标变化,并积极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吴守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障碍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现况,探讨ACS患者抑郁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AD (d)、MCMQ对104名ACS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①ACS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31.73%.②ACS伴抑郁障碍组的面对因子得分低于不伴抑郁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S伴抑郁障碍组的回避因子和屈服因子得分均高于不伴抑郁障碍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示面对、回避、屈服3个因素进入到回归模型(P<0.05).结论 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ACS患者应对方式的指导.

    作者:黄国明;郭明;黄绍烈;钞雪林;黄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宣教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良好比例为72.3%显著高于对对照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比例为74.5%显著高于对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干预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糖尿病视网膜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云研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外展嵌插四部分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1年10月于某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患者48例,采取肱骨近墙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2周,48例患者X线片显示,46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2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且无移位,无未愈合且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Constant and Murley评分结果显示,优32例(66.67%),良10例(20.83%),一般4例(8.33%),差2例(4.17%),临床治疗优良42例(87.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外晨嵌插四部分骨折临床治疗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学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心理干预对骨科老年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索心理干预对于骨科老年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骨科2010年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于预的内容.出院前利用SP-36量分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评价,并对组间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生理职能(RP)、活力(VT)、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躯体疼痛(BP)8个维度的评分在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骨科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翁红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观察

    目的 观察并详细记录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0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任意组成数量相等的Ⅰ、Ⅱ两组.保证Ⅰ、Ⅱ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影响临床研究结果.对Ⅰ组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辅助服用美托洛尔.而Ⅱ组仅仅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跟踪观察患者15周,详细准确记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始末病情改善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项目包括左右室舒张末内径/左右室收缩末内径等.并且对患者追踪观察8个月.结果 Ⅰ、Ⅱ两组在心功能/超声心电图/8 min步行实验/等项目上记录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是82.85%,而Ⅱ组只有60%.Ⅰ组比Ⅱ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则变大了(P<0.05).结论 在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常规治疗的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疗效显著改善,减少了患者突然死亡几率降低了再次住院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陆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某院31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请两组人员在专业人员统一指导下不记名方式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亦明显 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工作人员经过心理干预SCL-90以及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对其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健康和工作.

    作者:胡振宏;孙东良;于灵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的实践,探讨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 以2010年上半年的30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护理方式.以2010年下半年住院老年慢性病人297例作为观察组,施行改良的护理方式.出院时利用Corry评分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生命质量评价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也明显高子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医护关系的改善.

    作者:童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浆血管肉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Ⅱ型糖尿病患者102例;DR患者56例,其中PDR患者29例,NPDR患者27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 46例;对照组4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EUSA)法检测VEGF和TNF-α水平;用微柱色谱法测定HbA1c;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测定.结果 NDR组和DR患者血清VEGF、TNF-α和HbA1c、T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42、21.56、12.27、10.56,P< 0.01);DR患者血清VEGF、TNF-αt和HbA1c、TC水平明显高于N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PDR患者血清VEGF、TNF-α和HbA1c、TC水平明显高于NPDR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NF-α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P< 0.05); DR的严重程度与TNF-α、VEGF和HbA1c、TC显著相关(P<0.01),与TG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及TNF-α和VEGF均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宜川;母传贤;沈永杰;孟凡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010年四川省隆昌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隆昌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预警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隆昌县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隆昌县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2 276例,发病率305.08/10万;死亡14例,死亡率1.88/10万,病死率0.62%.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乙肝(115.14/10万)、肺结核(85.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38.47/10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2.7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2.47/10万);死亡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疟疾;病死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血液及性传染疾病报告991例,占发病总数的57.02%;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6.88%;肠道传染病占5.5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52%.结论 预防和控制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隆昌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对乙肝、肺结核和艾滋病的防治与监测.

    作者:张禹;李沐;薛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食管异物钮扣电池对家兔食管的损伤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钮扣电池对家兔食管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对50只雄性家兔分为A组(11.6×2.1 mm钮扣电池食管异物模型组)20只、B组(24.5×5mm钮扣电池食管异物模型)20只,以及对照组10只.并对其安置钮扣电池后1d、3d、5d、7d对其血清中重金属以及GPT、Cr、BUN、COT进行检测,并对食管异物处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B组家兔食管损伤程度以及损伤时间较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以及对照组三者在血清中重金属(除去镍以外)以及GPT、Cr、BUN、C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相关浓度与钮扣电池存在食管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钮扣电池的大小以及存在食管内时间与其对食管损伤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钮扣电池对家兔的肝肾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作者:王洁;罗仁忠;周丽枫;高胜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NDRG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标本各82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宫颈鳞癌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 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的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 0.05);NDRG1的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 HPV16/18和NDRG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证实高危HPV和NDRG1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艳萍;杨广英;王建君;闫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0年2月某院行体外碎石治疗失败后23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143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94例采用URL治疗后,32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 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第为95.8% (137/14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 (143/143).UR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32.7% (31/94),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90.5% (85/94),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00 6).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来提高疗效.

    作者:赖广平;陈勇;潘文博;梁聪;龙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沧州市1962~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沧州市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沧州市1962~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总结其发病和死亡情况并描述变化趋势.结果 (1)沦州市总体上近50年的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的发病报告高(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502.2/10万),20世纪90年代的发病报告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2.36/10万);(2)高和低的报告死亡高峰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高和低的死亡率发生在1967年(28.65/10万)和1993年(0例).结论 沧州市近50年来的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传染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反映了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一些古老传染病的发生反映了某些工作上的薄弱,而近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也提示了传染病防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和提高研究和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作者:庞丽敏;李更生;刘树林;殷海青;邱秀俊;徐岳宗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非流行区宜兴市不同人群布鲁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宜兴市不同人群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感染状况,了解非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和特点.方法 调查宜兴市羊肉交易从业人员及羊只的饲养人员,抽查部分生猪屠宰人员,按地理方位在宜兴市东、南、西、北、中各地区调查一般成年人群.调查交易市场主要来源地羊只.先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RBPT)进行初筛,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血清抗体.结果 宜兴市一般人群及生猪屠宰人员中未检出布病感染,羊肉交易市场的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率为6.82%.结论 宜兴市布病的发生主要是染疫羊只输入所至,羊肉交易市场为宜兴市布病的高发场所,在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潜在危险性持续存在,应加强对羊肉交易市场的整治,对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控制布鲁菌病在该市的流行.

    作者:谭文文;邹伟飞;邵洁;周建刚;张华君;薛志强;邹国华;程军强;喻荣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