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分析

赖广平;陈勇;潘文博;梁聪;龙海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镜,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摘要: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0年2月某院行体外碎石治疗失败后23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143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94例采用URL治疗后,32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 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第为95.8% (137/14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 (143/143).UR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32.7% (31/94),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90.5% (85/94),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00 6).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来提高疗效.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及NDRG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标本各82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宫颈鳞癌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 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的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 0.05);NDRG1的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 HPV16/18和NDRG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证实高危HPV和NDRG1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艳萍;杨广英;王建君;闫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度乙肝56例

    目的 探讨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重度乙肝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慢性重度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西利宾胺200mg 1日3次,甘利欣注射液200 mg,1日1次.对照组给予奥泰乐15g,1日3次,强力宁注射液200 mg,1日1次.肝功正常后,治疗组改甘利欣注射液为甘利欣胶囊150mg,1日3次口服,对照组改强力宁注射液为甘草甜素片150 mg,1日3次口服,继续联合用药3个月后停药.治疗前后进行病毒学指标、肝功复常时间以及停药后反跣情况的比较,疗程中比较第2、4周两组间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均值.结果 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在某些症状、ALT、AST、及其复常时间以及停药后反跳情况、乙肝DNA阴转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西利宾胺联合甘利欣是临床治疗慢性重度乙肝的一个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龚菁;周根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庆市2009年蔬菜、水果、新鲜食用菌、茶叶农药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9年重庆地区的常见42种农药残留量、分布、种类以及违禁农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重庆市渝中、沙坪坝等19个区县的当地农贸市场和超市,共计330件样品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市售食品中新鲜食用菌、水果和茶叶的总体污染不严重,蔬菜总体污染较严重,有的同时检出几种农药,19个医县中有16个区县都检出违禁农药.结论 加强监管和管理力度,普及农民安全用药知识,同时制定有效的处罚措施,控制一些持久性有机磷杀虫剂过度使用和违禁农药在蔬菜、水果、新鲜食用菌和茶叶上的使用,以确保重庆市民的健康.

    作者:胡黎黎;邱宏;顾万江;甘源;廖民;赵舰;王正虹;廖百森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患者78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未出现精神障碍的脑外伤患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调查对象发生颅内血肿、脑干损伤的比例以及脑损伤范围、GCS评分、EPQ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CS评分及E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CS评分越高,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越低;而EPQ得分越高,发生精神障碍的可能性越低.颅内血肿、脑干损伤及脑损伤范围与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无关联性.结论 脑外伤后昏迷程度及人格倾向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诊疗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路球;马真;石小峰;尹夕龙;贾军;纠智松;陈国昌;孙大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层流ICU病区病人呼吸系统常见细菌及对策

    目的 监测层流净化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呼吸系统常见感染细菌,完善护理对策,控制感染.方法 执行2011年制定的层流净化病区管理流程,每日监测住院病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病例,统计2011年1~12月监测情况,与医院监测结果相比较,检验相关对策的有效性.结果 层流净化ICU病区细菌生长以酵母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层流净化ICU区域在严格管理下,借助空气净化系统能控制医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目前针对层流净化ICU病区制定的预防措施科学有效.

    作者:林桦;王伟;高淑红;陈丹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后经过外侧发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儿67例,患者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在麻醉下行C型臂X线机引导骨折闭合复位,其中30例患儿采用经皮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9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28例经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统计随访观察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本组5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术后4~5周均达到了临床愈合的程度,Flunn肘关节功能评分,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中优14例(46.67%),良10例(33.33%),一般5例(16.67%),差1例(333%);石膏外围定组优3例(33.33%),良4例(44.44%),一般2例(22.22%),差1例(11.11%);克氏针内固定组优12例(42.85%),良9例(32.14%),一般5例(17.86%),差1例(3.57%);其中克氏针外侧交叉固定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858,P<0.05).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配合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骨折,该手术方法的创伤小,骨折部位牢固可靠,可以取得比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减少了畸形的发生率,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晓康;郝建宗;甄磊;何明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分析引发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某院妇产科诊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同期100例正常妊娠者的临床资料,对引发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引发异位妊娠的主要因素有口服紧急避孕药史、IUD、妇科炎症史、腹部手术史和孕产次.结论 异位妊娠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秀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成因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94例肝硬化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38例,40.43%)和中青年组(56例,59.57%),对比观察其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黄疸(P<0.01)、腹水(P<0.05)、感染(P< 0.05)、肝肾综合征(P<0.05)、肝性脑病(P<0.01)和电解质紊乱(P<0.05)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结论 与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肝硬化病人各种监床表现更为明显,严重并发症更多见.

    作者:张为卿;李方学;何荣梅;甘玉萍;周玉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护理人员健康状况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人员心理及生理健康状况对供应窒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健康状况改善后的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以2009年未进行健康状况管理的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对两年内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工作质量进行评价,所有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健康状况改善后的工作质量明显优于改善前的工作质量.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是供应室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孔春霞;林娟;周小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以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某院31名手术室工作人员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人作为对照组.请两组人员在专业人员统一指导下不记名方式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手术室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对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室工作人员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DS及SAS评分亦明显 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工作人员经过心理干预SCL-90以及SDS、S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身心健康问题,对其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健康和工作.

    作者:胡振宏;孙东良;于灵灵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子宫腺肌瘤保守性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保守性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比,为子宫腺肌瘤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5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痛经都消失,而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月经周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经期与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疗效(93.6%)明显好于对照组(66.0%)(P<0.05).两组治疗前的CA125表达水平与阳性率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CA125表达水平与阳性率都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的中药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瘤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降低经期与月经量,同时降低CA125表达水平与阳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的实践,探讨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 以2010年上半年的30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护理方式.以2010年下半年住院老年慢性病人297例作为观察组,施行改良的护理方式.出院时利用Corry评分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生命质量评价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也明显高子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医护关系的改善.

    作者:童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B-lynch缝合术止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B-Lynch整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0月~2012年2月期间,采用B-Lynch缝合术对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进行止血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与该60例产妇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而行宫腔填塞纱条止血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止血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的优劣.结果 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Lynch缝合术在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中转切除子宫、术后感染等方面比较,均较行宫腔填塞纱条产妇具有明显优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时对两种止血方法中行中转子宫切除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者中转子宫切除者均为双胎或超重婴儿产妇,说明这两类产妇不宜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止血而应行B-Lynch缝合术.结论 B-Lynch缝合术较宫腔填塞纱条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者止血具有明显的优势及更广的适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分析

    目的 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治疗体外碎石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0年2月某院行体外碎石治疗失败后23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其中143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94例采用URL治疗后,32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 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第为95.8% (137/14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 (143/143).UR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32.7% (31/94),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90.5% (85/94),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00 6).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来提高疗效.

    作者:赖广平;陈勇;潘文博;梁聪;龙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非流行区宜兴市不同人群布鲁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目的 调查宜兴市不同人群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感染状况,了解非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和特点.方法 调查宜兴市羊肉交易从业人员及羊只的饲养人员,抽查部分生猪屠宰人员,按地理方位在宜兴市东、南、西、北、中各地区调查一般成年人群.调查交易市场主要来源地羊只.先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RBPT)进行初筛,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布鲁血清抗体.结果 宜兴市一般人群及生猪屠宰人员中未检出布病感染,羊肉交易市场的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率为6.82%.结论 宜兴市布病的发生主要是染疫羊只输入所至,羊肉交易市场为宜兴市布病的高发场所,在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中布病感染潜在危险性持续存在,应加强对羊肉交易市场的整治,对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控制布鲁菌病在该市的流行.

    作者:谭文文;邹伟飞;邵洁;周建刚;张华君;薛志强;邹国华;程军强;喻荣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一起山洪暴发污染水源引起菌痢暴发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某村细菌性痢疾暴发特点和规律,确定感染来源及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方法 对该村全体村民进行排查,对病人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开展水源及外环境调查,采集饮用水及病人粪便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该村共发生菌痢病人82例,罹患率为19.52%,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均引用同一水源,外出不饮用此水源者不患病,实验室检测饮用水大肠杆菌严重超标,从病人粪便中检出宋内氏菌,外环境调查:出现病人前两天该地区普降几十年不遇的暴雨,雨水冲毁了蓄水池防护墙体,使源头水受到污染.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山洪爆发污染水源所致.

    作者:李伟;马秀兰;李志红;高文征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计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07年4月~2010年12月在某院治疗的30例小腿跟腱及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双蒂腓肠肌皮瓣组)16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法组)1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术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3±4.5) min、术后感染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率及膝和髁关节正常活动率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次手术及出院后再次出现跟腱断裂的患者比例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蒂腓肠肌皮瓣在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手术方法简单,不需要二次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郑煦光;刘会仁;曲家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关因素,探讨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112例,作为感染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感染真菌的情况同时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原发病情况、使用激素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 患者感染的真菌按照构成比排序,所占比例大的是白色念珠菌(52.6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75%)及热带念珠菌(9.82%).通过对感染组和对照组有关因素的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平均时间长短、平均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和原发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长短以及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有关.

    作者:肖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1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出血情况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癜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凶险性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分析2009年9月~2011年11月某院行单胎再次剖宫产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前置胎盘者12例(观察组),瘢痕子宫不伴前置胎盘143例(对照组).癜痕子宫伴前置胎盘者12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 癜痕子宫伴前置胎盘组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先兆子宫破裂均高于癜痕子宫不伴前置胎盘组.5例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均为胎盘植入,且5例均为中央性前置胎盘,4例是前壁胎盘合并先兆子宫破裂.结论 前壁中央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是瘢痕子宫伴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主要原因.术前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必要时做好子宫动脉栓塞准备,尽可能保留子宫,对妊娠结局非常重要.

    作者:李秀彦;茹美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院1260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以及有关口腔卫生知识、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1260名大学生龋病、牙龈炎、口腔溃疡患病率分别为34.12%、62.22%、18.73%,男、女生间各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44,P<0.01;x2=36.81,P<0.01;x2=6.31,P<0.05),女生的口腔卫生行为优于男生.结论 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需加强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