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层流ICU病区病人呼吸系统常见细菌及对策

林桦;王伟;高淑红;陈丹丹

关键词:层流ICU病区, 呼吸系统, 细菌, 对策
摘要:目的 监测层流净化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呼吸系统常见感染细菌,完善护理对策,控制感染.方法 执行2011年制定的层流净化病区管理流程,每日监测住院病人呼吸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病例,统计2011年1~12月监测情况,与医院监测结果相比较,检验相关对策的有效性.结果 层流净化ICU病区细菌生长以酵母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层流净化ICU区域在严格管理下,借助空气净化系统能控制医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目前针对层流净化ICU病区制定的预防措施科学有效.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高龄口腔疾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选取某院高龄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调研,旨在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利的临床数据,并为社会性高龄牙病预防提供意见.方法 采用口腔健康问卷调研的形式,于各患者入院时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文化程度、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家庭中与口腔疾病有关的药物储备情况、两年内因口腔疾病就医情况等.结果 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调研及格率越低,而大专以上患者对日常口腔保健方法、口腔有害物和刷牙次数的知晓程度的及格率接近100%,与其他文化程度组别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患者中,家庭中储备与口腔疾病有关的中、西药者比例明显高于未储备药物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因口腔疾病发生才入院检查患者较多,明显多于定期检查和不行检查患者(P<0.05).结论 高龄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对薄弱,尤其受到文化程度和影响,建议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高龄者的口腔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7个VNTR位点用于四川省钩端螺旋体菌株的分型研究

    目的 掌握了解四川省钩端螺旋体基因分型情况、基因型地理分布特征、各地区的主要优势菌型,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暴发流行、追溯传染源和传播媒介、预防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位点可变教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MLVA)对四川分离保存的185株钧体菌株7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并用BioNumerics较件进行基因分型聚类.结果 185株钩体菌株成功扩增出164株,阳性率为为88.6%,分为81个MLVA基因型,其中156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地方株成功扩增出144株,阳性率为923%,分为65个MLVA基因型,涵盖11个血清群34个血清型.结论 四川地区钩端螺旋体菌多态性好,基因型别与地理分布呈相关性,可通过MLVA方法为钩体疫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科学依据.

    作者:曾林子;郭宗琪;祁滕;刘莉莉;刘谊;罗隆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用于复发性鼻窦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5例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患内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综合评价鼻内镜手术在复发性慢性鼻窦鼻患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25例患者均实施鼻内镜手术,其中进行过1次鼻窦手术者157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135例治愈,治愈率为85.99%;进行过2次鼻窦手术者9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69例,治愈率为73.91%,实施过3次鼻窦手术者52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1例,治愈率为59.61%,实施过4次鼻窦手术者2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治愈11例,治愈率为47.83%.不同鼻窦手术息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同时,随着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亦增加.结论 鼻内镜手术虽然能有效治愈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患肉患者,但随着复发次数即鼻窦手术次数的增多,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应重视鼻内镜手术的术中处理及其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减少复发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炜;范崇盛;薛柯凡;刘亚男;王红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分析引发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某院妇产科诊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随机抽取同期100例正常妊娠者的临床资料,对引发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引发异位妊娠的主要因素有口服紧急避孕药史、IUD、妇科炎症史、腹部手术史和孕产次.结论 异位妊娠是由一种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秀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健康宣教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2009年8月~2010年12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8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7)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宣教.结果 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良好比例为72.3%显著高于对对照组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相关知识掌握比例为74.5%显著高于对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干预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糖尿病视网膜知识的掌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云研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机制及阻断策略的研究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母婴阻断成功是控制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现将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途径、机制、阻断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丁洋;窦晓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郑州市2009年市售瓶装饮用水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监测和分析郑州市2009年度市售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市场销售的瓶装饮用水1124份,按GB19298-2003、GB/T8538-2008、GB17323-1998和GB/T4789.21-2003规定的方法,检测感宫、微生物学和理化指标.结果 1124份样品总合格率为74.0%.其中第1、2、3和4季度合格率分别为83.1%、57.6%、64.8%和87.9%,各季度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P< 0.01).第2、3季度(夏秋季)与第1、4季度(春冬季)比较合格率明显偏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P< 0.01).感官指标合格率100%.微生物指标中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分别为58.6%、62.1%.理化指标中,亚硝酸盐、高锰酸钾消耗量合格率分别为98.0%、98.9%.铅、砷、铜均未检出.纯净水电导率合格率为97.6%.纯净水抽检样品合格率为65.0%,矿泉水抽检样品合格率为86.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4,P< 0.01).结论 市售瓶装饮用水尚存在较大卫生质量问题,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为主.

    作者:张威娜;李博;冯亚静;程学敏;段丽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饮用水及牛奶中多溴联苯醚毒性及检测研究进展

    多溴联苯醚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溴代阻燃剂,属于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产品、装饰材料等相关附属产品,具有高素脂性、持久性、生物积累性及高毒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来源、分布、毒性及常见检测方法.目前多溴联苯醚在饮用水及牛奶中既没有国标方法检测其含量,也没有相关卫生标准.本文建议对生活饮用水及牛奶中乡溴联苯醚含量进行区域调查,为多溴联苯醚国家检验标准和卫生标准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何迎春;王正虹;李林;周倩如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在某院住院的5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除2例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外,余56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3.2 d.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有效,并发症少,治疗应首选.

    作者:朱红军;孙保军;孙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泌尿系统感染细菌病原学临床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近4年泌尿系统感染(UTI)细菌构成比与耐药性交化.方法 采用多平板不同条件接种UTI患者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采用BioMerieux VT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仪与ID卡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双纸片表型确证扩散法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测,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细菌768株,分布为G+菌/G-菌=26.4%/73.6%,大肠埃希菌占比49.2%.其他优势菌Sa、se、ET、Kp、Ec及Pa占比分别为7.6%、6.8%、5.2%、6.5%、5.7%及4.9%,耐药率增高/持平/降低的品种分别为9/4/3、7/7/2、8/4/4、11/4/3、12/5/1及12/4/2个.134个药敏试验组合中82个(61.2%)为耐药率增高.结论 UTI细菌构成比例与耐药性在不断变化中,主要菌种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超6成在增高.提高标本送检率,加强临床监测,对减缓细菌抗药性蔓延与恶化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景颇;张国良;王婷;刘长海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叶权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某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的186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62例患者为复合组;采用依那普利片+叶酸联合方式治疗的62例患者为联合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3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合组SBP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BP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制剂具有更好的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Hcy的疗效.

    作者:石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食管异物钮扣电池对家兔食管的损伤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钮扣电池对家兔食管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对50只雄性家兔分为A组(11.6×2.1 mm钮扣电池食管异物模型组)20只、B组(24.5×5mm钮扣电池食管异物模型)20只,以及对照组10只.并对其安置钮扣电池后1d、3d、5d、7d对其血清中重金属以及GPT、Cr、BUN、COT进行检测,并对食管异物处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B组家兔食管损伤程度以及损伤时间较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以及对照组三者在血清中重金属(除去镍以外)以及GPT、Cr、BUN、CO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相关浓度与钮扣电池存在食管时间成正相关.结论 钮扣电池的大小以及存在食管内时间与其对食管损伤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钮扣电池对家兔的肝肾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作者:王洁;罗仁忠;周丽枫;高胜利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的建立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定量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用于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目的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以Gen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WP3的溶血素基因(hlyA)为靶序列,设计引物与TaqMan探针,对模板DNA制备方法,PCR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以嗜水气单胞菌ATCC7966和20株相关细菌考核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结果 本方法检测时间仅需30 min,定量线性范围5A×103~5.4×108cfu/ml,与20株常见肠道细菌均无反应,对4个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测定的批内标准差在0.08~0.14之间.结论 成功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该方法可在半小时左右直接定量检测病人腹泻物或水产品病变部位中的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蓉;王忠发;王志铮;赵蓓蓓;许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关因素,探讨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112例,作为感染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感染真菌的情况同时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原发病情况、使用激素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 患者感染的真菌按照构成比排序,所占比例大的是白色念珠菌(52.6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75%)及热带念珠菌(9.82%).通过对感染组和对照组有关因素的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平均时间长短、平均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和原发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长短以及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有关.

    作者:肖东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观察

    目的 观察并详细记录在卡托普利与美托洛尔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70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任意组成数量相等的Ⅰ、Ⅱ两组.保证Ⅰ、Ⅱ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影响临床研究结果.对Ⅰ组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的常规治疗基础之上辅助服用美托洛尔.而Ⅱ组仅仅应用卡托普利/利尿剂/洋地黄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跟踪观察患者15周,详细准确记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始末病情改善状况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记录项目包括左右室舒张末内径/左右室收缩末内径等.并且对患者追踪观察8个月.结果 Ⅰ、Ⅱ两组在心功能/超声心电图/8 min步行实验/等项目上记录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是82.85%,而Ⅱ组只有60%.Ⅰ组比Ⅱ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则变大了(P<0.05).结论 在美托洛尔和卡托普利常规治疗的共同作用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疗效显著改善,减少了患者突然死亡几率降低了再次住院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陆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在直视下清楚血肿和止血、止血彻底,减压充分等方法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结果 120例患者在随访半年期间共存活109例患者.109例患者中,ALD为1级患者共有37例(33.9%),2级患者有42例(38.5%),3级患者有11例(10.1%),4级患者有12例(11.0%),5级患者有7例(6.4%).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方法疗效较好,能显著性的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梁兴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PCI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组患者60例实施急诊PCI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均行非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发生心绞痛、心衰、心源性死亡、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AMI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提高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汪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老年口腔黏膜病变78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口腔分泌物检查,了解老年黏膜病变的规律及特点,为防治老年口腔疾病的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某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4250例老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口腔黏膜检查报告,其中186例口腔黏膜活检检验报告.结果 4250例老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口腔检查及活检情况显示,共检出口腔黏膜病变782例,占18.4%;从病变情况显示,以念珠菌口腔炎为主,占9.69%,其排列顺位依次是念珠菌口腔炎、口照溃疡、口腔黏膜白斑、口腔黏膜慢性炎症、口腔扁平苔藓、口腔黏膜囊肿、灼口综合症、白色角化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口腔癌.从各年龄段老年口腔黏膜病变情况显示,口腔黏膜病变与年龄无关,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洒患者中口腔黏膜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不饮洒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口腔黏膜病变病理变化复杂多样.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为减少老年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病率,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等可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何文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上海浦东新区2005~2009年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分析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9年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疫情特点及防控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利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浦东新区2005~2009年资料,统计分析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发病及构成情况.结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9年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发病率平均为2109.87/10万,在782.51/10万与2857.59/10万间波动.传染病疾病谱变化不大,主要为肠道(1549.83/10万,在310.57/10万与2227.73/10万之间波动)和呼吸道传染病(530.86/10万,在441.49/10万与595.01/10万间波动),发病前5位的病种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菌痢.5年间传染病职业构成比为散居51.57%(在49.68%与62.16%间波动)、幼托48.43%(在37.84%与56.50%间波动).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2005~2009年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递增趋势,主要传播途径为肠道和呼吸道,散居和幼托儿童发病构成比差距逐渐减小,应根据0-5岁本地婴幼儿传染病发病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作者:刘汉昭;朱渭萍;王晨;杨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某院自2004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38例隐脑患者,随机分为AmB脂质体组21例,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组17例,AmB脂质体组给予AmB脂质体联合5-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mB脂质体组有效率71.4%,起效时间(12.23±2.36)d;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琼蛋白组有效率82.3%,起效时间(8.65±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寒战高热、呕吐、低钾、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脑优于AmB脂质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何祥英;赵二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