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何祥英;赵二义

关键词:脑膜炎, 隐球菌性,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免疫球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某院自2004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38例隐脑患者,随机分为AmB脂质体组21例,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组17例,AmB脂质体组给予AmB脂质体联合5-氟胞嘧啶、氟康唑治疗,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按标准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AmB脂质体组有效率71.4%,起效时间(12.23±2.36)d;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琼蛋白组有效率82.3%,起效时间(8.65±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寒战高热、呕吐、低钾、静脉炎、肝肾功能损害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AmB脂质体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隐脑优于AmB脂质体;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支持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与食管癌手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时关系.方法 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4例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整体生命质量较差;食管癌患者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但对支持的利用度较低;社会支持总分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482,P< 0.01).结论 社会支持与食管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食管癌患者的社会支持,增强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李向青;李荣;任利华;朱玉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心脏手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腹内压升高对器官功能的损害及预后的影响,及时发现腹腔压力的变化,避免腹内高压.方法 对心脏术后可以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的病人采用膀胱内压力监测进行预防性监测.结果 对心脏术后患者行常规监测,发现腹腔内压力增高比例非常高.结论 应对心脏术后高危人群常规进行腹内压监测,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丹心;韩健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皮瓣处理的经验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不同皮瓣处理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 ~2009年行乳癌根治术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皮瓣处理方式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情况的影响.结果 采用大刀片游离皮瓣组的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均明显低于电刀分离法组(P<0.05); U型铆钉式缝合组和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率均低于皮下置管负压吸引组(P<0.05);而U型铆钉式缝合组的皮下积液高于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P>0.05),但U型铆钉武缝合组的皮瓣坏死率却低于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刀片分离皮瓣及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的术式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作者:潘茂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儿手足口病血液学变化以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血液学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儿科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7例做为观察对象(手足口病组),随机选取保健科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120创作为对照样本(正常组),进行血细胞检测,并且分析临床特征.结果 (1)临床特征分析:发热占85.04%,皮疹占80.31%,疱疹占32.28%,呼吸道症状占40.95%,消化道症状者占29.92%,神经系统症状者占11.02%;(2)血液学变化:手足口病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6.03±2.87) ×109/L、 (36.44±16.21)%、(5.81±2.28)×%,高于正常组(7.58±2.01) ×109/L、(45.52±635)%、(3.25±1.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下降,外周淋巴细胞绝对值升高,白细胞升高.

    作者:谢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肩关节镜术的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总结手术室护士对肩关节镜术的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通过对23例行肩关节镜术患者的手术期全过程观察,手术室护士有预见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术中病情,积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23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均无手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细致护理、术中默契配合能够提升手术期护理工作质量,避免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翠容;杨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8月,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96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和NF-α水平比较变化不大(P>0.05).结论 前列地尔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秀菊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河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KAP评估调查

    目的 了解河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KAP模式现状,为对其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河南省8所院校体育专业1~4年级大学生的营养KAP模式知识、信念、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89.24%的学生缺乏营养学知识,59%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营养学知识,55.33%的学生认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密切,35.67%的学生存在偏食现象,42.3%的存在夜间经常加餐的情况,月饮食消费在300~500元的占58.33%.结论 体育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存在不利于健康的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传授营养知识,提高营养认知水平,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单凤军;翟向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医学生睡眠质量与自测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自测健康状况,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对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调查.PSQI与SRHMS得分之间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547名医学生PSQI总分平均为(6.22±2.36)分,其中27.4%有睡眠质量问题;SRHMS总分平均为(73.48±9.50)分,男女生PSQI及SRHM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年级学生睡眠质量和自测健康状况均差,而大二年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好.PSQI与SRHMS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 0.001),PSQI得分越高,自测健康状况越差.结论 医学生的睡眠问题值得重视,睡眠质量对其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刘海燕;汪俊华;崔迪;贾璐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贵州省2000~2009年脊髓灰质炎病毒实验室监测

    目的 总结分析贵州省脊灰病毒学监测工作经验;提供贵州省维持无脊灰状态病毒学监测依据.方法 采用病毒分离、鉴定与核苷酸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2000~2009年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接触者、健康人群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学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 ① 2000~2009年全省共报告AFP病例3012例,采集报告AFP病例、AFP接触者和健康人群粪便标本共3207例6609份;②从所有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 275例(株),10年总分离率为6.7%,分离到非脊灰其他肠道病毒(NPEV) 484例(株),总分离率为11.8%;③275株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225株为疫苗相关株(81.8%),44株为疫苗变异株(16.0%),6株为疫苗衍生株(VDPVs)占2.2%.至2009年底该省已连续16年未分离到脊灰野病毒;④2000~2009年该省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WHO和国家脊灰实验室每年一次的能力验证考核和每2~3年一次的合格脊灰实验室现场认证.结论 贵州省脊灰实验室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脊灰病毒学监测的作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了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 VDPVs)循环,未发现脊灰野病毒株,该省达到了保持无脊灰状态的目标.

    作者:叶绪芳;任刚;苏飞;李胜;刘航;刘铭;张丽;朱青;王涛;管庆虎;许文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及定植与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对某院4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多重对药菌在医院内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实时查阅病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主动收集患者肛拭子、咽拭子、鼻拭子、大便等标本,用显色培养基筛查(ESBLs)大肠埃希菌、 (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结合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2010年1月1日~2010年8月12日),对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状况、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入住ICU 48 h内、48 h后均有多重耐药菌的感染与定植,而以(ESBLs)大肠埃希菌为主.(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SA)、(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定植率(无感染症状)分别为42.86%、25.00%、42.86%、28.57%;感染率(有感染症状)分别为57.14%、75.00%、57.14%、71.43%.患者中有62.70%使用过抗菌药物,21.50%接受过气管插管,32.95%接受过呼吸机,2.27%接受过动静脉导管插管,4.00%接受过留置导尿管,12.40%使用过激素治疗.结论 ESBLs大肠埃希菌是ICU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状况,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第一时间报告临床,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切断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降低或避免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作者:黄湘宁;郑俊;刘华;喻华;乔宁;张凯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北京某高校教职工人群体重指数与血脂水平现况研究

    目的 分析北京某高校教职工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血脂异常率情况.方法 以2009年5~6月在北京交通大学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2848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7组,分别测定BMI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达46.1%,BMI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到60~6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体检者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率分别为9.9%、14.8%、9.9%、8.1%;血脂异常率随BMI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北京某高校教职工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随BMI的增加,血脂异常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红军;王伟;付少红;许白桦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高校学生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院1260名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检查以及有关口腔卫生知识、行为习惯的问卷调查.结果 1260名大学生龋病、牙龈炎、口腔溃疡患病率分别为34.12%、62.22%、18.73%,男、女生间各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44,P<0.01;x2=36.81,P<0.01;x2=6.31,P<0.05),女生的口腔卫生行为优于男生.结论 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不佳,需加强大学生口腔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

    作者:陈春英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010年四川省隆昌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隆昌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预警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隆昌县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隆昌县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2 276例,发病率305.08/10万;死亡14例,死亡率1.88/10万,病死率0.62%.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乙肝(115.14/10万)、肺结核(85.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38.47/10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2.7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2.47/10万);死亡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疟疾;病死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血液及性传染疾病报告991例,占发病总数的57.02%;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6.88%;肠道传染病占5.5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52%.结论 预防和控制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隆昌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对乙肝、肺结核和艾滋病的防治与监测.

    作者:张禹;李沐;薛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三维CT血管造影与DSA诊断颅内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颅内血管瘤的情况,评价3D-CTA与DSA对颅内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18例经手术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3D-CTA和DS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二者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以及在动脉瘤细节显示上的优劣性.结果 利用3D-CTA共检出动脉瘤21个,其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大、中动脉瘤均为100.0%,小动脉瘤分别为100.0%、55.8%、90.5%; DSA共检出动脉瘤22个,其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大动脉瘤均为100.0%,中动脉瘤分别为92.6%、100.0%、98.2%,小动脉瘤分别为100.0%、88.6%、96.6%.两者比较,总的检出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 0.05),但对小动脉瘤的诊断方面3D-CTA不及DSA.而3D-CTA对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显示、瘤壁钙化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细节显示方面明显优于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2 mm的颅内动脉瘤,3D-CT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检查的首选,但对于≤2mm的动脉瘤的,3D-CTA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聂中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状态的研究

    目的 研究应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状况的影响,为糖尿病人的治疗及养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对78例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及73例非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等数据进行测定并在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血糖水平(PG)、血浆胰岛素水平(INS)、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血浆皮质醇(CPRT)浓度、血浆促肾上腺素(ACTH)浓度、血浆多巴胺(DA)浓度及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应激状态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血浆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浆促肾上腺素及皮质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状态进一步紊乱,促进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病情的发展.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固原市原州区2010年31家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为了解原州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提高医院质量及科学管理水平.方法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对原州区31家医院、卫生院、个体诊所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医疗用品采样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共采样238份、合格167份、合格率70.17%,其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检测合格率相对偏低分别为28.78%、55.65%,物体表面、紫外线灯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2.16%、87.10%,使用中的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医疗用品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农村卫生院和个体诊所与区直属医院和民营医院相比清毒质量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学规范化制度建设和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及规范技术指导,同时建立符合实际、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作者:吴永林;海雄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综合医院66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探讨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上报登记的66例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到66例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人群集中于护士,占62.12%;工作年限低于5年者易发生职业暴露,占60.61%;锐器伤为导致暴露为主要形式,占到84.69%,致锐器伤操作环节多发生在输液、注射、采血后拔针时,占57.58%;所有职业暴露者均进行了紧急及相关干预处理,暂未发现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结论 增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方旭;刘兰;杨晋红;王志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

    目的 通过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的实践,探讨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方式.方法 以2010年上半年的301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施行传统的护理方式.以2010年下半年住院老年慢性病人297例作为观察组,施行改良的护理方式.出院时利用Corry评分对老年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生命质量评价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也明显高子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医护关系的改善.

    作者:童妹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尼可地尔对高血压肾病尿蛋白及HSCRP、IL6的影响

    目的 研究尼可地尔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治疗作用及其与HSCRP和IL6的关系.方法 52例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或尼可地尔组(26例),分别给与尼可地尔(10 mg Tid)或安慰剂治疗3月,观察血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24h尿蛋白(U-Pro)、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3月后,尼可地尔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比较△U-pro ( 127.04±254.17 VS -42.65±198.38) mg/d、△HSCRP( 1.73±2.47 VS 0.37±1.83) mg/L和△IL6( 12.08±17.16 VS -11.19±26.64) ng/L均显著降低(P<0.05),且尿蛋白的减少量(△U-pro)与HSCRP和IL6的变化值[△HSCRP(P<0.05)和△IL6(P<o.05)]呈线性相关,而两组间的Cr、Bun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减轻高血压肾病的尿蛋白,该作用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的水平而实现.

    作者:吴淼;陈漠水;邢波;杜子军;林德洪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HCV-RNA载量与抗HCV阳性率及ALT异常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HCV-RNA载量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对258例疑似HCV感染阳性的血清检测HCV-RNA和抗-HCV,并同时检测ALT.结果 258例样本中HCV-RNA的阳性率为64.7% (167/258),抗-HCV的阳性率为67.1% (173/258),ALT异常第为56.2%( 145/258).抗-HCV阳性率和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升高而增加.结论 HCV-RNA载量与抗HCV(+)和ALT异常率均呈正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以大大降低HCV漏诊率.

    作者:罗娜;张劲丰;苏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