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

王颖芳;朱小春;杜红卫;吴红华;蔡晓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手腕部骨侵蚀, 磁共振定量分析, 诊断, 预后评估
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7年1月~2011年10月这段时间里采用MRI对手腕部进行扫描的临床患者病例108例,在1周之后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反应蛋白、血沉等观察指标进行分组,采用Mann-Whimey方法对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接受检查的108名患者中有73例符合RA标准,约占67.59%;对于CRp阳/阴性组、早期/中晚期RA组以及ESR阳/阴性组间的骨侵蚀评分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CP阳/阴性组之间的骨侵蚀评分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定量分析能够对为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对其予以广泛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和总结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主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986例(1746眼)根据屈光度分为:Ⅰ组:-1.5~-2.75D 275例(531眼),Ⅱ组:-3.0~-5.75D 330例(580眼),Ⅲ组:-6.0~-9.75D 285例(467眼),Ⅳ组:-10.0~-20D 96例(168眼).应用LASIK术式矫治,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LASIK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可预测性好,术后1周眼压稳定,4周屈光度稳定,术中主要并发症瓣偏中心,严重并发症是碎瓣.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层间异物,屈光回退.生成鼻上方角膜瓣,可减少干眼症的发生.结论 应用LASIK矫治屈光不正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仍有并发症发生.预防和处理各种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实施心理护理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梁珊烨;赵普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76%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在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环境(陌生环境、吵闹),生理病理(疾病痛苦、夜间上厕所次数多),心理(对疾病的恐惧、担心医疗费用)和药物(利尿剂的使用、使用某些降压药引起的副作用)是影响其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影响睡眠的各种因素,提高患者睡眠的质量.

    作者:蒋爱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芬太尼贴剂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芬太尼贴剂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给予芬太尼贴剂,每3日更换1次.2组均以服药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R率观察组为57.50%,对照组为4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R+PR+MR)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方面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贴剂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姚旌;张忠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在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和癌胚抗原(CEA)检测的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某院就诊的75例卵巢恶性肿瘤,8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98例正常体检女性进行CA125,CA19-9及CEA水平血清电化学免疫分析.结果 卵巢癌患者CA125,C A19-9,CE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8%,68.8%,42.5%.CEA+CA125检测敏感性为85%;CA19-9+CA125检测敏感性为75%;CA125+CA19-9+CEA检测敏感性为91.3%.结论 对于卵巢肿瘤的诊断,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比单纯进行某一项检测敏感性更高,对于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进行病理分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周肇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7月~2011年9月于某院进行常规治疗的7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同期的72例加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不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清BNP、hs-CRP水平改善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受肯定,心功能及相关血清因子也从多个方面肯定了其疗效.

    作者:宋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卡孕栓、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共60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A、B、C3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1mg,术后再予卡孕栓1 mg塞肛门;B组术后予米索前列腺素0.6 mg塞肛门;C组单用缩宫素.3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观察3组术中、术后2h、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联合用药较B组和C组在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需要输血者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率及严重产后出血率低,术后胃肠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巧捷;彭小莹;黄建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江东区5种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江东区5种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选取江东区13 133例2~5周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5种二类疫苗接种率在7.04%~88.24%之间,平均接种率为36.32%;除水痘疫苗外,其余4种疫苗的接种率流动儿童均高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5种二类疫苗平均接种率为38.03%,本地儿童平均接种率为34.43%.结论该区流动儿童二类疫苗接种率高于本地儿童;将更多二类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是提高二类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方建;徐林;刘军涛;孙灵英;董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弓形虫微线体蛋白8胞质尾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目的 制备弓形虫微线体蛋白8羧基端胞质尾(MIC8t)蛋白片段.方法 以弓形虫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MIC8t基因片段,构建MIC8t/pGEX-4T-1原核表达系统;IPTG诱导表达GST-MIC8t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 构建了MIC8t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GST-MIC8t融合蛋白.结论 在体外制备并纯化了GST-MIC8t融合蛋白,为后续研究MIC8t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志奎;张崇;郑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9月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患者25例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70 min.术后随访未发现残余结石、胆道狭窄.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微创的.

    作者:陈利平;叶辉;李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海洋胶原肽对SD大鼠自然衰老皮肤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海洋胶原肽(MCP)长期喂养对SD大鼠自然衰老皮肤的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入对照组和海洋胶原肽低、中、高3个剂量干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25%、4.5%和9% (wt/wt)的MCP喂养24月后取其脊柱两侧皮肤组织.结果 经过MCP长期干预,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皮肤组织Ⅰ型与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较老年对照组明显增加;MCP 3个剂量组的Ⅰ型和Ⅲ型前胶原基因COL1A2和COL3A1的表达水平均比老年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MCP干预组TβR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Smad2/Smad2的比例显著升高,而Smad7的表达水平则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MCP长期干预对于SD大鼠自然衰老皮肤的胶原合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βRⅡ蛋白表达水平而激活Smad蛋白信号通路而促进胶原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梁江;裴新荣;王楠;张召锋;王军波;李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723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某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各科室的出院病历723份,进行用药数据的统计,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该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率74.7%,临床诊断与用药相符率98.3%,剂量规范率为94.1%.结论 该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临床诊断与用药相符率较高,存在用药的疗程不当、溶媒选择及剂量不规范等问题,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评价.

    作者:符颖;陈小蕾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新乐市2009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新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 对2009年新乐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的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3份生活饮用水的总合格率为72.57%,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集中式供水为72.22%,井水为72.63%.集中式供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pH值.井水的不合格项目主要表现在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 新乐市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存在较大隐患,需加以改善.

    作者:刘淑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MMP-2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密切,是肿瘤的特征性指标.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慧芳;彭海平;雷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收治的CIN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7例.单缝手术组行LEEP术,联合治疗组在术后次月月经干净后使用保妇康栓,连用6d.将两组切下组织行病理检查,并与术前阴道镜病理检查的结果比较.观察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EEP术后病理结果与阴道活检结果的符合率为77.6%.联合治疗组的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狭窄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是治疗CIN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减少术后排液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吴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基于胜任力的医院药学人员管理模式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基于胜任力( Competencies)的医院药学人员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 以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为参考,用专家评定结合问卷测评的方法,对药房20名药学人员进行评估,根据综合测评结果确定适宜的岗位并用该模型对药学人员进行督促、再继续教育、提拔,一周期(2年)后进行总评定.结果 药学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合理化,调剂人员45%,临床药学服务人员20%,药品采购和保管人员25%,管理人员5%,其他人员5%.20名药学人员胜任力得分得到明显提高(P< 0.001),药房流程得到优化,单张处方均发药时间为15.1 s,院内医务人员年均满意率97%,患者年均满意率98%.临床药师处方点评率达到100%,病历点评率达到34%.医院处方合格率出92.4%增长到96.9%.结论 胜任力模型可用于医院药学人力资源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人员综合素质与服务质量,为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东芳;练玉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青海高海拔地区婴幼儿肺炎84例临床分析

    目地 探索高海拔地区婴幼儿肺部的临床特点.方法 按照年龄、性别,从玉树高海拔地区来某院住院婴幼儿肺炎患儿与同期西宁地区在该院住院的84例婴幼儿肺炎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青海玉树高海拔地区的患儿与青海西宁地区的患儿临床表现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玉树高海拔地区的患儿与西宁地区的患儿合并症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性不显著.但玉树高海拔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宁地区.胸部X线玉树高海拔地区与西宁地区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玉树高海拔地区患儿相对于西宁地区婴幼儿而言,非特异性症状占有较高的比例,易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并且发生并发症比率高,治疗有效率比例较低.

    作者:王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乙型肝炎病毒的液相杂交技术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利用液相杂交技术,将核酸杂交技术进行简化,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液相杂交的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PCR-ELISA)方法.方法 以HBV为目的靶DNA,引物P15'端标记Bio-PCR扩增37个循环.PCR扩增产物与5’端标记地高辛的探针呈液相混合,85cC 2.5 min,60C1 min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物均经过链霉素亲和素酶标板进行固定,经过酶标仪记录抗地高辛标记抗体,结合、显色.结果 液相杂交酶联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地高辛的探针浓度为2.4 pmol/次,液相杂交时间为2.5min,固相杂交时间为100 min,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试剂对87份“HBsAg+、HbeAg+、抗HBc+”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91.95%; 72例“HBsAg+、抗-Hbe+、抗HBc+”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68.06%,其他免疫检测指标组合标本为16份.结论 HBV的液相杂交技术应用于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检测(PCR-ELISA),该杂交技术的实验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临床实验室的检测.

    作者:夏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

    目的 对磁共振定量分析在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7年1月~2011年10月这段时间里采用MRI对手腕部进行扫描的临床患者病例108例,在1周之后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反应蛋白、血沉等观察指标进行分组,采用Mann-Whimey方法对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接受检查的108名患者中有73例符合RA标准,约占67.59%;对于CRp阳/阴性组、早期/中晚期RA组以及ESR阳/阴性组间的骨侵蚀评分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CP阳/阴性组之间的骨侵蚀评分存在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定量分析能够对为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对其予以广泛应用.

    作者:王颖芳;朱小春;杜红卫;吴红华;蔡晓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抗宫炎片中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5-NH2 (4.6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选择乙腈∶水=87∶13,柱温:2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192 nm.结果盐酸水苏碱在2.748~12.826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1.2697x+6.2415,r=0.9996(n=5),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值=1.64%(n=5).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宫炎片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其方法简单可行,可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黄小蕾;邢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探讨我院模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客观分析我院模拟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临床技能中心利用率不高,模拟教学团队建设不完善,以及缺少模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模拟教学管理团队,规范教学流程和建立评估体系等对策.

    作者:马雪;孙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