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育;王秀萍
目的 针对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6年8月~12月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128例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之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 运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总效率高达84.4%.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成功的总有效率为65.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超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除喘息外其他各项症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治疗结束后基本没有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乔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产品技术要求是医疗器械软件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本文基于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要求,针对医疗器械软件产品技术要求编写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软件版本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独立软件部分性能指标和检验方法的编制要求,并对体系结构图、用户界面关系图、物理拓扑图的制作进行举例说明.
作者:朱鹏志;许晓萍;赵嘉宁;周恒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以150万U尿激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予以20万U尿激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4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发生率为2.22%(1例),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8例),治疗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勾宏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脑梗塞运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6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遵循患者治疗意愿将其分为两组,一组33例,单纯采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作为对照组.另一组35例,采用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定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满意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仅有一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良好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且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满意程度高.
作者:果志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消毒供应室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护理新理念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情况.结果 护理新理念实施前,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8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85.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84%,护理新理念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6.33%,物品洗涤合格率为96.67%,物品包装合格率为96.67%,实施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物品洗涤合格率和物品包装合格率,且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服务的满意度,对促进消毒供应室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沈菊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的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让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耐多药肺结核致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的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参照组.分析组患者31例,对本组患者施行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方案;参照组患者31例,对本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分析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为90.32%,参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为61.29%.同时,分析组患者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参照组患者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48%.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的抗结核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来说,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疗效更好,不仅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患者的康复带来较大的帮助,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堃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比我院采用系统化、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前(对照组)、后(实验组)收治的62例、66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血压、心率变化幅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SAS和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实验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8.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0%).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规范化术前访视模式护理手术患者效果良好,能让手术过程平稳顺利,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均得以提高,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刘又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本研究以包头市蒙中医院的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医院中蒙医特色及护士能力要求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制订考核量表,实施规范化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执业能力来对当前的培训体系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持续提升护理能力,达到优质护理目标.
作者:苏凤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胰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总结其诊断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肿瘤患者CT影像学特点,分析肿瘤大小、密度、发病部位及强化程度,总结胰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结果 CT检查对于胰腺肿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肿瘤具有一定的特点.结论 CT扫描对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CT增强扫描的强化方式,对于肿瘤的鉴别有很大的帮助,是影像学中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提高胰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钢;麻增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的急诊救护体会.方法 总结与分析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其急诊救护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经过实施了有效的急诊救护措施,7例成功救治并出院,住院时间在1~15 d,平均(8.2±2.3)d;其中1例仍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治疗.结论 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治疗中采取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保护其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成率,并对患者进行防暑知识的宣教,有助于预防中暑症状的发生.
作者:申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式,为今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经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治疗的患者122例,按照患者的疼痛程度,将其分为无痛组和有痛组.将两组患者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心电图、性别、年龄、诱发原因进行综合比对和分析,结合临床状况进一步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护理要素,将护理经验记录在案,便于今后进行核查工作.结果 依据两组对比分析,无痛患者特点为:年龄>72岁;长时间处于非运动状态;心率稳定在65~75次/min,无痛组的心率明显低于有痛组;心电图S-T段向下偏移<2 mm,该病理特征大多数集中在无痛组当中.结论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与有痛型心肌缺血的特征在临床上具有显著差异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结合临床差异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无痛性心肌缺血状况出现频率,进一步提升护理效率.
作者:胡春蓉;何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用于血管性痴呆(VD)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平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应用西药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还少活络效灵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等均显著优于A组,且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显著高于A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颇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少活络效灵汤与西药联合治疗VD患者,疗效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林长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分析和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11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55例)和B组(5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1.1)d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7.6±1.3)d;B组患者的住院费用(3125.6±35.9)元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5025.8±45.7)元,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8.18%明显大于A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满意,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三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比腓骨长肌腱、腘绳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的解剖学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证明腓骨长肌腱单股可以作为同时重建ACL、PCL(ACL、PCL)比较理想的移植物.方法 将16例19~56岁因某些原因行大腿中下段以上截肢的新鲜标本,取腱器取下腓骨长肌腱、腘绳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ACL、PCL,用精度0.02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各肌腱的长度、宽度、厚度.肌腱两端锁边缝合,每端用3根丝线,缝合长度为3 cm,拉力试验机测试.结果 前后交叉韧带、腘绳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腓骨长肌腱长、宽、厚度与前后交叉韧带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交叉韧带、腘绳肌腱(股薄肌腱、半腱肌腱)、腓骨长肌腱极限拉伸强度与大变形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腓骨长肌腱单股的大形变、极限拉伸强度与腘绳肌腱、前后交叉韧带进行数据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腓骨长肌腱单股从中间切断可以作为同时重建ACL、PCL的理想移植物.
作者:王雪臣;史福东;刘仕杰;崔泽军;石磊;张子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的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3 d,共13450张.对处方书写及用药情况等进行归类统计以及分析与评价.结果 门诊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和用药不合理问题.不合格处方1201张,百分率8.93%,其中不规范处方396张,百分率2.9%,不合理用药805张,百分率5.89%.结论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仍然存在,处方书写与合理用药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作者:石素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率为30例(65.22%),显效率为14例(30.43%),治疗总有效率为44例(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康复率26例(56.52%)、显效率13例(28.26%)和总有效率39例(84.7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P<0.05).结论 采用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肝胆外科手术快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探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70%(29/30),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0.00%(24/3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肝胆外科手术后患者身体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临床推广.
作者:桂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50例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25名患者,然后对两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脂代谢、肝肾功和血尿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三酰甘油(TG)和胆固醇(TC)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时,患者会出现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的风险,且此时出现的几率要高于单一的糖尿病.
作者:李树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9月~2016年9月术后延迟愈合伤口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封闭式引流装置处理伤口,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伤口面积、伤口部位、伤口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患者伤口均Ⅱ期愈合,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在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应用中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晓芹;郑雨函;张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