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伟;王春霞;何志强
目的 研究银川市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为老年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样随机抽样方法对宁夏银川市4个社区年龄≥60岁的898名居民进行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如一般情况、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史及吸烟、饮酒等)和生化指标检测(血脂、血糖).结果 银川市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3.16%.586人血糖正常,占65.26%;糖耐量受损104人,占11.58%;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锻炼情况、高血压、高血脂等8个因素与糖尿病有关.结论 银川市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宁艳花;姚丽;李抗;张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某院130例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围手术期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由经培训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术中心理支持及术后随访等,并通过SF-36生存质量调查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治疗调查.结果 对SF-36生存质量调查中的8个纬度进行统计分析后显示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红;岳秋菊;刘叔敏;王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临床对儿童肺炎患儿检验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量,分析该检测在儿童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儿童肺炎患儿100例进行血清检测.C-反应蛋白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红细胞沉降量的检测采用韦斯特伦法,白细胞计数的检测采用全自动三分类血球计数仪,观察患者检测后的数据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以上指标检测在儿童肺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过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为浸润类型肺炎患儿,其中32例患儿为肺泡型,68例患儿为间质型,而肺泡型患儿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量水平要明显高于间质型肺炎(P/0.05),但是白细胞计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沉降量水平在儿童肺炎患儿中的检测中受到一定的限制,而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标准,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晖;高晓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提供的数据和2004~2009年柳州市统计年鉴描述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伤人率和直接经济损失及其变化趋势,并描述道路交通伤害的车辆类型、地区和道路分布情况等相关特征.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在总体上发生率、死亡率和伤人率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4项数据有回升趋势,直接经济损失为69.9万元,是2008年的1.90倍,受伤人数为252人,是2008年的2.50倍,2项数据升高较快;2004~2009年间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成因是与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的人员因素,所占比例为61.80%~91.03%,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是主要原因,包括纵向间距不够和酒后驾驶等;发生交通伤害的主要车种为汽车和摩托车,两者所占比例每年都超过90%以上;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城市主干道上,占76%左右.结论 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适当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对于减少道路交通伤害作用明显;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应以控制汽车驾驶员和摩托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为重点,同时增加警力,加强城市主干道的监督检查.
作者:董爱虎;杨莉;张海英;刘勇;唐峥华;王剑;郑艳燕;王晓敏;黄开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依存性、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对护理的依存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明确了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各个阶段的治疗和护理目标,提高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依存性,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菊花;刘丽娟;张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不育男性患者163例,同时收集147例正常生育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解腺支原体感染情况,同时比较不育组阳性者与对照组阴性者精液参数.结果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患者不育存在显著的相关(P<0.01);不育组UU阳性者与生育组UU阴性者精液量、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组UU阳性者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均显著低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生育组UU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支原体感染可严重影患者的精液质量,造成男性患者的不育.
作者:王春霞;李永伟;陈建设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卡维他洛与卡维他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BNP和GSH-PX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取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单独使用卡维他洛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结果 B组(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明显优于A组(单独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及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BNP、GSH-PX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GSH-PX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卡维地洛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卡维地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F、LVEDD及LVESD比较,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较单独卡维地洛组LVEDD及LVESD减少更显著,LVEF增高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对该类患者早期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螺内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针对吸毒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如何寻找有效的IEC信息.方法 采用IECI模型对成都市成华区和峨眉山市377名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知晓率和影响率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信息的干预需求指数(IECI).结果 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中知识类干预需求指数低于信息类(分别为13.86±9.93,20.22±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都市吸毒人群对本地艾滋病感染情况较为感兴趣,峨眉山市吸毒人群对全国艾滋病感染的整体情况较为感兴趣.结论 在开发IEC材料或开展IEC活动时,可利用干预信息指数(IECI)筛选必要的和有效的IEC信息,使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丹;王毅;严俊;罗英;王超;张建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抗α-胞衬蛋白(Fodrin)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7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32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sSS),7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结果 pSS中的抗α-fodrin IgA和IgG抗体阳性率高于sSS (P<0.05);pSS和sSS患者中抗α-Fodrin IgA、IgG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SLE和RA患者(P<0.05).抗α-Fodrin Ig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55.8%,特异性为97.5%;而抗α-Fodrin IgG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灵敏度为44.2%,特异性为99.0%.结论 抗α-Fodrin抗体特异性很好,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阴性的患者,常规筛查抗α-Fodrin抗体,有利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文兰;胡同平;王永福;尹芳蕊;赵剑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GDF-15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9年7月~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病变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检测患者血清GDF-15水平并分析其与病变血管支数、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血清GDF-15水平为(679.51±22.46) pg/ml,观察组血清GDF-1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其中双支病变组为(1 159.64±29.67) pg/ml,3支病变组为(1 394.51±33.62) pg/ml,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的(954.02±35.18) pg/ml (P值均<0.05);狭窄程度≥40分组血清GDF-15水平为(1 336.54±32.94) pgml,显著高于<20分组(1 018.46±41.32) pg/ml及20~39分组(1 104.78±40.77) pg/ml (P值均<0.05).血清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系数为0.248 (P< 0.05),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系数为0.275 (P< 0.05).结论 血清GDF-15水平可以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提高诊断效率和预测价值.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8例流感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瑞氏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并分类,分别测定并计算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对两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58例患者年龄及异型淋巴细胞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组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1.2±2.8)%,对照组为(1.1±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感组3组不同年龄患者其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患者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而由于其检测方法简单,可作为流感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
作者:王伟;周湘红;周萌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建立基础.方法 纳入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因口服百草枯中毒就诊于某院急诊科的117例患者,入院时检测治疗前血浆百草枯浓度并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免疫抑制剂和抗氧化等治疗.采用Kaplan-Meirer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来判断年龄、口服剂量、服毒至洗胃时间、服毒至血液灌流时间、血液灌流次数、治疗前血中百草枯浓度等6项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随访1月后有54人死亡,死亡率46.15%;死亡组与存活组两组间除口服百草枯剂量、治疗前血浆百草枯浓度以及血液灌流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年龄、服毒至洗胃时间、服毒至血液灌流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存分析发现服毒剂量和血浆百草枯浓度两项指标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口服剂量及血浆百草枯浓度是决定百草枯中毒患者是否能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其他4项指标不能改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婷立;石运莹;张丽;邹远高;付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在小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在某院进行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分为实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儿术前、切皮、术中、术后苏醒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后清醒所需时间、注药间隔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术中肌肉松弛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切皮、术中、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均小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术后清醒所需时间、静脉麻醉用药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注药间隔时间、术中肌肉松弛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辅以全麻用于小儿手术患儿更平稳、全麻用药量更小、苏醒时间更短、肌肉松弛更好.
作者:宗国兰;张伟;石新华;李欣然;李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对佐剂关节炎大鼠足爪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和对大鼠足爪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及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介素-17(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足爪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病理切片观察不同剂量的TGP对佐剂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用ELISA法检测佐剂关节炎大鼠血清中VEGF和IL-17的含量.结果 大、中剂量组的胞浆内NF-κB/p65的阳性表达比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GP大、中剂量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能明显改变佐剂关节炎大鼠皮下组织细胞排列、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现象,TGP小剂量组对改善佐剂关节炎大鼠足部皮肤的病理状况无明显作用.中、大剂量的TGP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VEGF和IL-17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TGP能抑制佐剂关节炎大鼠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是TGP可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血清VEGF的产生,终抑制血管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刘国玲;张玉霞;芦琨;李宜川;胡灵卫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替考拉宁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清除作用.方法 100例H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替考拉宁治疗,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疗效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查,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本组100例HAP患者共分离出革兰阳性杆菌56株,占14.6%,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9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9%和69.7%,观察组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4,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老年HAP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周建;聂玉光;路朝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症的相关发病因素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病因中注视视频终端时间过长64例(55.17%)、屈光不正53例(45.69%)、不良饮食习惯42例(36.21%)、倒睫9例(7.76%)、睡眠不足42例(36.21%)、眼睑结石8例(6.90%)、结膜炎与角膜炎31例(26.72%).通过去除病因、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3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屈光不正、玩计算机与看电视、不良饮食习惯、睡眠不足是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病因,通过去除病因、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翟琴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分析流感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月4月8月共选取67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抗体检测.结果 在不同季节,不同职业人群中H1抗体阳性率不同(P<0.05),同时在出现过急性呼吸道症以及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中H1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P<0.05).H1抗体GMT呈现季节性变化(P<0.05),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中抗体水平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调查还发现发现出现过急性呼吸道症人群中抗体GMT和中位数高于未出现呼吸道症状者(P< 0.001);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者抗体GMT和中位数也同样高于未接种者(P< 0.001).在不同性别和民族人群中,抗体的阳性率和水平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湘西地区甲型H1N1流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鉴于人群中保护性抗体水平季节性变化,下一阶段重点是定期开展快速的血清学监测,并且继续对高危人群实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
作者:姚华;石金泉;吴登科;黄生权;吴戈;向玉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咸阳市2005~2010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描述麻疹流行规律.结果 咸阳市2005~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313例,年均发病率为4.39/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3~5岁儿童,平均发病年龄为4.54岁;3~7月为麻疹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75.48%.患者以本地病例为主(78.22%),83.46%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咸阳市麻疹发病与免疫接种效果有直接关系,麻疹病例主要集中于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人群,应提高儿童的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并积极开展成年人麻疹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消除免疫失败.
作者:李凤英;张荣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在某院门诊发生的452例ADR患者造成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从年龄结构分析,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ADR,其中0~6岁发病率高,其次为50岁以上;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造成ADR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抗微生物药物,其次为中药.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输液患者的观察,一旦患者发生ADR,必须立即向医师报告,进行处理,同时需要掌握药品药理学知识,使ADR发生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作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特征、犬伤者伤口处理与免疫接种现状,探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10年1~12月在成都市疾控中心进行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登记在册的3 012名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3 012例门诊免疫预防人群中只有14例实施基础免疫,其余的2 998例是犬伤人群,其年龄分布以20~50岁的青壮年居多,共接诊1 376例,占犬伤人数的46%;地区分布以成都市主城区为主,共2 569例占85.01%;致伤后24h内就诊2 330例,占78%;犬类伤害占80.99%;伤害的部位以四肢为主,伤害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结论 实施暴露后的规范处理、提高暴露后免疫依从性和基础免疫率,加强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是预防狂犬病关键的手段.
作者:欧志梅;石春俐;罗远沛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