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
目的 探讨生活习惯及其行为干预对预防蛀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归纳各类生活习惯对蛀牙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行为干预预防方案,并对其预防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组在睡前刷牙、常漱口、爱喝茶、早晨刷牙、常换牙刷等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蛀牙组,而在熬夜、爱吃零食、和常服用降压药方面明显低于蛀牙组,在洗牙方面两组基本相当.生活习惯行为干预结果显示,经过8个月的生活习惯方面的行为干预,观察组新增蛀牙数和8个月内看牙医次数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本文制定的生活习惯行为干预方案对蛀牙的预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能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南京市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13个区(县)上报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南京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上报的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3.40%;年龄分布均集中在20~49岁,占总病例的72.20%;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而隐性梅毒则是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结论 南京市梅毒疫情处于上升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和干预工作,从而控制梅毒的蔓延.
作者:郭璐;张敏;吴苏姝;濮志清;王琛琛;徐斐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异常瞬目症的相关发病因素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儿童异常瞬目症患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病因中注视视频终端时间过长64例(55.17%)、屈光不正53例(45.69%)、不良饮食习惯42例(36.21%)、倒睫9例(7.76%)、睡眠不足42例(36.21%)、眼睑结石8例(6.90%)、结膜炎与角膜炎31例(26.72%).通过去除病因、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3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屈光不正、玩计算机与看电视、不良饮食习惯、睡眠不足是儿童异常瞬目的主要病因,通过去除病因、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翟琴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的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评价、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组优良率为95.6%,手术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3.6%,两组疗效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的愈合平均为(44.3±15.7)d;手术内固定组愈合时间平均为(60.7±22.1)d,两组的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9,P< 0.01);经过治疗后随访,手法复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手术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7,P<0.01).结论 手法复位组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术内固定.
作者:刘元刚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研究石油沥青在轧钢工业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定性分析沥青样本所含的化学物质种类.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作业场所石油沥青的使用情况,定性和定量分析现场沥青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结果 常温下石油沥青主要含有烷类、酮类、醇类、醛类等化学物质;加热至300℃~400℃时,沥青烟检出物质除烷类、酮类、醇类、醛类之外,还包括萘、蒽、菲、呋喃、酚类等;在工业应用过程中,石油沥青被加热至1 200℃~1 300℃,作业场所沥青烟除可检出上述物质外,还有苯并(a)芘.结论 石油沥青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差异较大,温度越高产生的危害因素越多;工业应用中,沥青烟中含有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存在一定的致癌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较严重.
作者:张华东;王正虹;陈凤琼;袁方;李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单独使用卡维他洛与卡维他洛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对BNP和GSH-PX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取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单独使用卡维他洛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结果 B组(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明显优于A组(单独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及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BNP、GSH-PX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GSH-PX水平明显高于单独卡维地洛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独卡维地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VEF、LVEDD及LVESD比较,治疗后LVEDD及LVESD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增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组较单独卡维地洛组LVEDD及LVESD减少更显著,LVEF增高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联合给予螺内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对该类患者早期联合使用卡维地洛及螺内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守龙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肝癌中ADAM10、EGFR和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ADAM10、EGFR和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结果 EGFR和ADAM10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E-cadherin表达低于癌旁组织.ADAM10、EGFR和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内转移、分化程度有关.结论 ADAM10、EGFR和E-cadherin的检测对了解肝癌的发生发展,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开荣;韩永清;郑文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需求.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6名肝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 大部分肝癌患者家属对肝癌介入治疗有一定的认知;非常需要健康教育的家属占79.34%,以年轻化、学历高、经济情况良好的家属需求强烈.结论 健康教育能提高肝癌患者对肝癌的认识和家庭照料水平,有利于家属的身心健康和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卫东;陆进;徐平;范晨;王维涛;童耀英;崔志明;王春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湘西自治州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分析流感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1月4月8月共选取675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抗体检测.结果 在不同季节,不同职业人群中H1抗体阳性率不同(P<0.05),同时在出现过急性呼吸道症以及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人群中H1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P<0.05).H1抗体GMT呈现季节性变化(P<0.05),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中抗体水平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调查还发现发现出现过急性呼吸道症人群中抗体GMT和中位数高于未出现呼吸道症状者(P< 0.001);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者抗体GMT和中位数也同样高于未接种者(P< 0.001).在不同性别和民族人群中,抗体的阳性率和水平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目前湘西地区甲型H1N1流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鉴于人群中保护性抗体水平季节性变化,下一阶段重点是定期开展快速的血清学监测,并且继续对高危人群实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
作者:姚华;石金泉;吴登科;黄生权;吴戈;向玉德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掌握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的基线资料,为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武侯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62.6%.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66,OR95%C.I.1.32~2.09),城区居民比郊区居民知识得分更高(OR=5.02,OR95%C.I.3.27~7.69).自我血压知晓率为55.2%,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51,OR95%C.I.0.42~0.62),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1.88,OR95%C.I.0.42~3.34),城区居民自我血压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2.64,OR95%C.I.1.57~4.45).自我血糖知晓率为25,4%,其与年龄呈负相关(OR=0.61,0R95%C.I.0.51~0.74),城区居民自我血糖知晓率比郊区居民更高(OR=1.39,OR95%C.I.1.09~2.03).结论 居民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血糖知晓率均较低,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以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重点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鲁斌;张静;张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耐药的现状.方法 选择7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回顾分析其感染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70例患者中,存活51例(72.9%),死亡19例(27.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8.5%)和伤口(8.5%),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危重症患者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易感人群;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鲁厚清;吴忠展;邵仁德;汪洋;汪文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建立基础.方法 纳入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期间因口服百草枯中毒就诊于某院急诊科的117例患者,入院时检测治疗前血浆百草枯浓度并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免疫抑制剂和抗氧化等治疗.采用Kaplan-Meirer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来判断年龄、口服剂量、服毒至洗胃时间、服毒至血液灌流时间、血液灌流次数、治疗前血中百草枯浓度等6项相关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17例患者随访1月后有54人死亡,死亡率46.15%;死亡组与存活组两组间除口服百草枯剂量、治疗前血浆百草枯浓度以及血液灌流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年龄、服毒至洗胃时间、服毒至血液灌流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存分析发现服毒剂量和血浆百草枯浓度两项指标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草枯口服剂量及血浆百草枯浓度是决定百草枯中毒患者是否能够存活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其他4项指标不能改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婷立;石运莹;张丽;邹远高;付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评估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某院就诊的200名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采用肛瘘瘘管隧道切除法联合一期缝合术治疗的观察组和采用肛瘘切除缝合出的对照组,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大小、感染发生情况,随访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并发大便失禁情况,并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59例、好转35例、无效6例,治愈率59%,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手术瘢痕明显变小、发生创口感染的例数明显变少,出现大小便失禁和复发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肛瘘瘘管隧道切除法联合一期缝合术能够有效提高肛瘘治愈率、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潘芳杰;黄凤;王军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男性全麻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导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全麻诱导前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Ⅱ组:全麻诱导后用石蜡油行导尿术;Ⅲ组: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Ⅳ:全麻诱导后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行导尿术.对患者进行导尿时的疼痛评分和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Ⅲ、Ⅳ组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降低Ⅰ、Ⅱ组(P<0.05),Ⅲ组低(P<0.05);Ⅰ组和Ⅲ组导尿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诱导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导尿能减少患者疼痛不适,且对降低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效果优于全麻诱导后导尿.
作者:廖常莉;张英;阮强;赵晓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地区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情况及其特征并进行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TB/HIV双重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第五轮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4个区,选择2007年9月~2009年底的所有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HIV检测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4个调查点共纳入调查1 501例结核病患者,HIV筛查率为92.34%;1 386例结核病患者中筛查出HIV阳性者197例,HIV感染率为14.21%.在筛查的人群中以男性、25~34岁年龄组、维吾尔族、本地户籍、其他类型结核、复治结核、涂阴结核病和已死亡为结局的HIV感染率较高.结论 乌鲁木齐市结核病合并HIV感染情况较为严峻,应重视结核病合并HIV感染的控制工作.
作者:陈阳贵;陆娟;马丽;刘泓;张为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NYHA Ⅱ~Ⅳ级慢性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天加用曲美他嗪20 mg/次,1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横径(LVEDD)及血浆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及血浆CRP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1),而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荆爱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在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制定的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依存性、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对护理的依存性高,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明确了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各个阶段的治疗和护理目标,提高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依存性,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菊花;刘丽娟;张翠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2004-2010年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河南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44起,发病26 720人,死亡103人.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的92.08%;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占事件总数的65.37%;事件主要聚集在学校内,占事件总数的63.98%.结论 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将是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值得关注的类型.
作者:苏佳;赵晓静;康锴;陈豪敏;许汴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2月根据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为高支持程度的31例慢阻肺患者设为A组,同期评定为一般社会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设为B组,低支持程度的31例患者为C组,3组患者采用SCL-90量表及SAS、SDS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A组SCL-90 量表各指标评分及SAS、SDS量表>50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态对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应重视慢阻肺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干预.
作者:侯金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方法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对其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与诊治,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 在接受检查的80例患者当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约占14%,作为不孕症的第2病因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约占27%,这两种病症,原发性不孕患者的发病率要比继发性不孕发病率高(P<0.05);另一方面,作为不孕症发病的第1位病因,慢性盆腔炎约占57%,而其具有较高的继发不孕发病率(P<0.05).在诊治后,患者的妊娠率大约为45%,其中出现异位妊娠情况的患者2例.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方法检查以及诊治不孕症,有利于明确患者患有不孕症的确切病因.
作者:陈萍;陈丽娟;强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