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鸣达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库区结核可疑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肺结核可疑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45.8%,其相关政策知晓率为25.3%;不就诊或延迟就诊的现象较严重(33.7%),其就诊的首选医疗机构是村卫生室(46.3%)和乡镇卫生院(35.6%).结论 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应的态度、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应加强其对结核病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唐琴;杜昌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甲型H1N1疫苗AEFI监测结果,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及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为建立规范化AEFI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区2009年甲型H1N1疫苗接种及AEFI监测资料分国庆节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某区共接种甲型H1N1疫苗100 896人,接报29例AEFI,有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心因性反应4种类型,总报告率28.74/10万(节前201.59/10万、节后9.89/10万);疫苗不良反应总报告率8.92/10万(节前80.64/10万明显高于节后1.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庆节前后反应类型、报告率、临床症状、出现反应时间及报告及时性等明显不同.结论 甲型H1N1疫苗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有待提高,新上市疫苗接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
作者:郑青秀;邹燕杰;翟力军;闫威;白宏伟;宁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livin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l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 49例胃癌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9.0% (24/49),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46.9% (23/49),正常胃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率为20% (4/20).Livin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Livin基因及蛋白在胃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敏感的肿瘤标记物,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新分子标记物和胃癌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雷俊华;曾江正;周东升;洪涛;何志惠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1月某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7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7例(100%),咳嗽12例(70.6%),贫血13例(76.5%),消瘦11例(64.7%),皮疹10例(58.8%);16例(94.1%)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所有病例血液中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在沙保罗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使用氟康唑、伏立康唑或两性零素B治疗,8例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以两性霉素B疗效好,氟康唑疗效差.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HIV阳性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贫血、消瘦、皮疹,CD4+T淋巴细胞<50 cells/μl,应高度怀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确诊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依赖病原学检查;治疗上建议首选两性霉素B.
作者:蔡琳;周锐峰;朱迎春;王宗正;王印;何沅鸿;何盛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接受α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0×109/L的患者进行骨穿检查,肾上腺素及强的松激发实验,检测NEU< 1.0×109/L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变化.结果 共有32例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NEU< 1.0×109/L,占44.4%,全部病例骨穿检查均不存在骨髓抑制;29例患者肾上腺素激发试验阴性;27例患者强的松激发试验阴性;治疗前与NEU< 1.0×109/L时G-CSF水平分别是(161.26±2.53) pg/ml与(101.6±2.56) pg/ml,P<0.05.结论 α干扰素治疗期间外周血粒细胞下降与内源性G-CSF水平的下降有关,应适时补充外源性G-CSF.
作者:周芳;王济红;苏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就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15例防治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且子宫出血的患者50例,50例中年龄为20~35岁;经产妇为16例,初产妇为34例.该院近10年来剖宫产术中遇到子宫大出血50例,采取了8字缝合子宫出血创面及压迫缝合子宫法.结果 有效制止出血成功保留子宫.结论 每一例产妇均有发生大出血可能,需要警觉每一例产妇.每一例手术需要有严格的术前讨论和风险评估,做好配血和备血,对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术前要纠正.
作者:丁云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曲普瑞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促排卵的效果.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紊乱纠正后,实验组给予曲普瑞林+HCG治疗,对照组给予氯米芬+HCG治疗,比较两组给药后排卵时间、周期排卵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 实验组用药72 h内排卵率(x2=4.39)、周期排卵率(x2=4.71)、妊娠率(x2=3.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还能减少OHSS(x2=4.32)、LUFS发生率(x2=4.69),两组流产率相似(x2=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普瑞林具有较好的促排卵效果,与HCG合用更能提高排卵妊娠率.
作者:李雅琪;杨炜婷;彭俊;宋致蓉;廖国芳;张瑜;马燕;罗连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ET-CT在胰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某院普外科诊治的胰腺肿瘤患者41例,包括胰腺癌18例、胰腺良性肿瘤2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1)胰腺癌PET-CT表现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区.直径小于3 cm者平均SUV值为(2.68±0.58),直径3~5 cm者平均SUV值为(4.87±3.42),直径大于5 cm者平均SUV值为(5.67±2.31).(2)胰腺良性肿瘤平均SUV值为(2.08±1.42),胰腺恶性肿瘤平均SUV值为(4.98±3.1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PET-CT对胰腺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2%、88.6%及94.4%,均显著高于CT,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胰腺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降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80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治疗组)82例,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HDL水平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两组TC、TG、LDL、Lp (a)水平继续降低,HDL水平继续升高,与治疗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具有更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沈绍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08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47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以及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体是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分别为33.3%、24.2%和18.2%;随着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生感染的机会也显著增加;引起感染发生的医源性因素主要为留置导尿管和留置静脉管.结论 引起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钟辉;冯东亮;唐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使用骨髓干细胞治疗骨缺损,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2009 ~2011年间因骨外伤而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自体骨移植治疗骨缺损,B组使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观察两组的骨头生长情况,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平均愈合时间和疗效.结果 B组愈合情况优于A组,愈合过程中疼痛评分低于A组,B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A组,疗效判定优于A组.结论 相比自体骨移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骨缺损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韩小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唐山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眼外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眼外伤影响因素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眼科医院住院眼外伤患者测评.结果 202例眼外伤中,男女之比为11.63∶1,多发年龄为30~50岁,职业多见于工人(44.55%)和农民(27.72%),眼外伤的类型主要为眼挫伤(35.64%)、穿通伤(27.72%)等.常见的致伤原因为意外工伤(53.47%)、家务致伤(14.85%)和打架斗殴(10.89%),与职业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外伤后焦虑者占22.77%,且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眼外伤的患病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有效地治疗以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作者:刘瑶瑶;李淑杏;郭全荣;陈长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的高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变异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MassARRAY Assay Design软件设计乙肝病毒前C区/C启动子区(BPC) iPLEX引物,进行PCR反应、虾碱性磷酸酶(SAP)反应,单碱基延伸反应,树脂脱盐与质谱分析.采集31例拉米夫定反应与17例拉米夫定耐药乙肝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分析,并对MALDI-TOF质谱所检测的HBV基因变异区域进行DNA毛细管电泳测序比对.结果 建立了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的HBV基因突变检测平台,实现了临床血清标本的高通量检测.31例拉夫米定反应患者均无HBV变异,17例拉米夫定耐药血清标本中乙肝病毒前C区/C启动子区(BPC)均检测到变异.MASSARRY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MALDI-TOF质谱技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可高通量、快速检测HBV基因变异.
作者:王春霞;甄宏斌;朱文鹏;顾介靓;马艳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VEGF和TNF-α在不同分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和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清VEGF和TNF-α的浓度,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VEGF在活动期、缓解期和健康组血清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98.69±298.27) pg/ml、 (302.64±256.31)pg/ml、 (60.46±38.58) 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活动期、缓解期和健康组血清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0.37±61.48) pg/ml、 (73.95±39.37) pg/ml、 (29.05±14.39) 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TNF-α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和缓解密切相关,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兵;刘金兰;朱勤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Wegener肉芽肿肺部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6例病理证实的老年肺部Wegener肉芽肿,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对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结果 4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性病灶,其中35例为结节性,7例为斑片状,余14例为肺孤立性灶.35例病灶内可见空洞,增强扫描多数呈边缘性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结论 肺Wegener肉芽肿的CT扫描主要表现为多发的胸膜下结节、肿块及楔形实变,结节性内空洞或浸润性病变以及病变周边强化.CT对肺Wegener肉芽肿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孟钺;贾俐聪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0例性病门诊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HSVⅡ-DNA的检测.结果 共检出HSV-Ⅱ阳性140例,阳性率为33.33%,男女检出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液或渗出液的HSV-Ⅱ阳性率高为80.95%,与其他标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1~40岁年龄组HSV-Ⅱ阳性率高为43.69%,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病门诊中检测到的HSV-Ⅱ的感染阳性率较高,以31~40岁为主,水疱液或渗出液的阳性率高.部分无生殖器疱疹症状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也能检测到HSV-Ⅱ的感染,因此对无生殖器疱疹的性病患者进行HSV-Ⅱ检测是十分必要的.FQ-PCR 检测HSV-Ⅱ敏感、快速、准确,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提高疗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云;李忠涛;姜昌丽;范泉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牙根尖下及根间截骨矫正前牙牙槽突前突畸形60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组共60例求诊者.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0~49岁.其中,上、下颌牙槽突前突者37例,单纯上颌牙槽突前突者18例,单纯下颌牙槽突前突者5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 本组共60例患者,共移动前牙380颗,拔牙108颗,截为96个牙骨段,平均每牙槽截骨1.6段,术后随访1~14年.术后无感染、严重出血、牙髓坏死及牙变色等.结论 本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容效果迅速,疗效满意,值得在美容口腔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玉;陈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病例,研究TGF-β1与不同甲状腺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手术病例中所占的构成比高.对部分曾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检查的病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4.48%. (2)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结论 推测TGF-β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提供部分依据.
作者:李俊峰;魏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方法 应用PDCA循环,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建设、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及考试、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定合理用药的监管措施.结果 经过几个周期PDCA循环,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规范,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结论 应用PDCA循环法,建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了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石红凤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