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巍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经飞沫传播的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常伴有病毒血症,可以导致器官尤其是唾液腺受累.主要表现为唾液腺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症状较轻,但是常可以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生殖腺体感染以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多器官的感染,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可引起不孕或不育,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腮腺炎的临床表现,但当疾病发病下降时,实验室确认变得更加重要.ELISA 方法检测 IgM 抗体比补体结合实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更敏感.国内外的腮腺炎疫苗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一些暴发研究中发现在商疫苗覆盖率人群中仍然有暴发发生,腮腺炎疫苗的效力低于随机临床试验中的疫苗效力.
作者:王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的死亡原因及水平,为积极有效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亡资料来自郑州市中原区和二七区两个死因监测点2010年的死因年报,按照ICD-10编码,利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010年郑州市城区居民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及顺位.结果 粗死亡率494.99/10万,标化死亡率318.77/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85.04%.潜在寿命损失分析表明,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疾病是造成城区居民早死的三大原因.结论 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疾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红;阎秀芳;常战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牙根尖下及根间截骨矫正前牙牙槽突前突畸形60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组共60例求诊者.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0~49岁.其中,上、下颌牙槽突前突者37例,单纯上颌牙槽突前突者18例,单纯下颌牙槽突前突者5例.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 本组共60例患者,共移动前牙380颗,拔牙108颗,截为96个牙骨段,平均每牙槽截骨1.6段,术后随访1~14年.术后无感染、严重出血、牙髓坏死及牙变色等.结论 本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容效果迅速,疗效满意,值得在美容口腔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玉;陈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染毒后90 d剖检,切取肾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马拉硫磷染毒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肉芽肿样病变、纤维组织增生等.结论 静式吸入马拉硫磷导致小鼠中毒性肾病.
作者:覃建锋;汪敏;叶劲松;陈应康;牟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查明一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病原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T4789-2008进行沙门菌等肠道病原菌检测.结果 12份样品中检出7株沙门菌,检出率为58.33%,5份病人肛拭子中分别检出3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婴儿沙门菌;剩余混合凉菜中检出婴儿沙门菌1株;餐碗物表样中检出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系聚餐者误食被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或婴儿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所致.
作者:王恒芹;郎中凯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护士心身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心身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和自编量表对护士心身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心身障碍检出率为25.5%;护士心身健康状况中的眼和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皮肤、焦虑、抑郁、精神病8项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心身健康常模(P<0.01);心身健康各因子与护士年龄、职务、家庭构成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护士心身健康水平与年龄、职务密切相关,对于高危护士群体要给予关注和必要的干预.
作者:周丽梅;陈蒙;王军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相关特点.方法 收集某院近几年内科住院及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基本死亡病因,如肺炎、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并总结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对死亡结果的影响.结果 高龄患者(年龄60~79岁)患者死亡原因以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为主;小于60岁患者死亡原因以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肺癌较为多见.老年组(年龄大干60岁)患者中男性死亡原因以肺癌、慢性支气管炎为主;女性患者死亡原因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主.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呼吸系统疾病总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炎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也呈现一定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升高,呼吸系统病死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作者:龙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甲型H1N1疫苗AEFI监测结果,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及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为建立规范化AEFI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将某区2009年甲型H1N1疫苗接种及AEFI监测资料分国庆节前后两个阶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某区共接种甲型H1N1疫苗100 896人,接报29例AEFI,有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反应、心因性反应4种类型,总报告率28.74/10万(节前201.59/10万、节后9.89/10万);疫苗不良反应总报告率8.92/10万(节前80.64/10万明显高于节后1.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庆节前后反应类型、报告率、临床症状、出现反应时间及报告及时性等明显不同.结论 甲型H1N1疫苗安全性良好,AEFI监测系统敏感性有待提高,新上市疫苗接种应严格掌握禁忌症.
作者:郑青秀;邹燕杰;翟力军;闫威;白宏伟;宁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52起医疗赔偿案例的调查,了解医疗赔偿案例的特点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某二级医院2006~2010年的医疗赔偿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妇产科和外科是医疗纠纷多发科室.医疗纠纷争议事由为医疗过程失误占25%,医疗损害占23.07%,诊断失误占17.31%.结论 处理好医疗纠纷,是医患双方保持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防范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是降低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要注重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积极依法解决医疗纠纷.
作者:周海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64排CT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的大脑中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和CTA检查大脑中动脉,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为参照,比较其对大脑中动脉诊断的准确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TCD与CTA对诊断M1段狭窄无显著性,对于诊断M2段狭窄具有显著性.结论 CTA诊断M2段狡窄优于TCD.
作者:吴海荣;苏庆杰;蔡毅;陈聪;曾超胜;吴映曼;龙发青;李鹏翔;周经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产后大出血治疗中的预防作用及效果.方法 研究组40例患者于终止妊娠时先行采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对照组40例患者于出现产后大出血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大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栓塞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栓塞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出血效果,可将产后出血遏制在萌发状态下,从而降低危险性,提高患者的产后安全性.
作者:邹文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情况.方法 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予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3.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均1次/d,疗程4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个疗程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45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其心功能指标(LV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脂指标(TC、TG)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HDL-C、LDL-C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和葛根素,其治疗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推广应用于该病的治疗.
作者:罗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 (IL-6)、基因启动子-572C/G、基因启动子-634C/G在血清中的表达与脑梗死病情之间的关系针对地区性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PCR-RFLP分析法对患者IL-6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基因启动因子-572C/G、-634C/G检测,酶联免疫法检测IL-6血清表达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基因启动因子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通过基因频率风险分析得出脑梗塞G等位基因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风险相差1.621 5倍,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结论 基因启动子-572G/C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且可能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G等位基因个体通过促进IL-6表达增高而提高脑梗死患者各项风险.
作者:刘东芳;张宝琴;张振宇;陈晖;赵亚婷;张成侠;陈乃耀;王大力;冯志刚;刘艳芬;訾建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颅脑开放手术中预防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0~2012年颅脑开放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手术结束前15 min,实验组患者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及甲氧氯普安10 m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5 ml及甲氧氯普安10 mg.观察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15 min、30min、60min患者寒战发生的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在拔除气管导管时、拔管后60min时段患者较少发生寒战(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时段,实验组患者寒战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马多能有效预防开颅手术术后寒战的发生.
作者:肖文鑫;赵崇汉;陈珍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的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420例性病门诊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HSVⅡ-DNA的检测.结果 共检出HSV-Ⅱ阳性140例,阳性率为33.33%,男女检出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液或渗出液的HSV-Ⅱ阳性率高为80.95%,与其他标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1~40岁年龄组HSV-Ⅱ阳性率高为43.69%,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病门诊中检测到的HSV-Ⅱ的感染阳性率较高,以31~40岁为主,水疱液或渗出液的阳性率高.部分无生殖器疱疹症状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也能检测到HSV-Ⅱ的感染,因此对无生殖器疱疹的性病患者进行HSV-Ⅱ检测是十分必要的.FQ-PCR 检测HSV-Ⅱ敏感、快速、准确,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提高疗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云;李忠涛;姜昌丽;范泉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凝状态随肺功能变化情况,了解其在判断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期某院收住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像.结果 PCV、D-D、FN、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及全血黏度低切阳性者分别占95.0%、86.7%、90.0%、98.3%、85.0%、83.3%及88.3%.中度组患者PCV值[(52.32±4.31)%]、D-D值[(2.12±0.31) mg/L]、FN值[(4.53±0.18) g/L]、血浆黏度值[1.64±0.13]、全血黏度高切值[5.73±0.43]及全血黏度低切值[12.13±0.35]比重度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临床中对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差的此类患者,可通过检测血凝指标了解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玫红;怀丽梅;赵鑫亮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7月~2010年7月某院收治的56例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小剂量(3g/L)布比卡因组及大剂量(5 g/L)布比卡因组,每组28例,实施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麻醉阻滞范围、镇痛持续时间、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小剂量组麻醉阻滞范围为(7.51±1.26)个节段,显著少于大剂量组的(9.22±1.54)个节段(P<0.05);小剂量组镇痛持续时间为(139.72±12.65) min,与大剂量组(141.93±11.82) 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运动神经恢复时间为(74.89±13.32) min,显著早于大剂量组的(121.94±12.87) min (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min、15 min、30 min小剂量组均无显著改变(P>0.05),大剂量组5min、15 min、30 min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小剂量组相比每个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g/L布比卡因脊-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泌尿系统疾病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血压影响较小,运动神经恢复较快,可谓此类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作者:袁志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掌握河南省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并探索其季节性升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直线回归对其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河南省2010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14 583例,报告发病率为15.37/10万.男性报告发病9 228例,发病率为18.91/10万,女性报告发病5 355例,发病率为11.62/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887,P<0.05),各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0~4岁儿童发病率高为72.54/10万,农民报告发病数高,占发病总数的41.08%;全年夏季高发,7、8月份达到高峰;细菌性痢疾的发生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且降水量影响强度大于气温.结论 细菌性痢疾是河南省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应根据其疫情特点和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其发病水平.
作者:陈伟;刘颖;陈正利;马桂芳;郭小芳;轩水丽;何景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同德县广大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县16个村的1 488户居民的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碘盐覆盖率为97.1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6%,非碘盐食用率为2.89%.结论 全州基本普及了合格加碘盐,但非碘盐的食用率仍较高.
作者:董顺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Wegener肉芽肿肺部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6例病理证实的老年肺部Wegener肉芽肿,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对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结果 4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性病灶,其中35例为结节性,7例为斑片状,余14例为肺孤立性灶.35例病灶内可见空洞,增强扫描多数呈边缘性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结论 肺Wegener肉芽肿的CT扫描主要表现为多发的胸膜下结节、肿块及楔形实变,结节性内空洞或浸润性病变以及病变周边强化.CT对肺Wegener肉芽肿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孟钺;贾俐聪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