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王玫红;怀丽梅;赵鑫亮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血凝状态, 肺功能
摘要:目的 探索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凝状态随肺功能变化情况,了解其在判断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近期某院收住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像.结果 PCV、D-D、FN、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及全血黏度低切阳性者分别占95.0%、86.7%、90.0%、98.3%、85.0%、83.3%及88.3%.中度组患者PCV值[(52.32±4.31)%]、D-D值[(2.12±0.31) mg/L]、FN值[(4.53±0.18) g/L]、血浆黏度值[1.64±0.13]、全血黏度高切值[5.73±0.43]及全血黏度低切值[12.13±0.35]比重度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肺功能呈负相关,临床中对肺功能检查依从性差的此类患者,可通过检测血凝指标了解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海省同德县2010年食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同德县广大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为早日消除碘缺乏病(IDD)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全县16个村的1 488户居民的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碘盐覆盖率为97.11%,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56%,非碘盐食用率为2.89%.结论 全州基本普及了合格加碘盐,但非碘盐的食用率仍较高.

    作者:董顺琴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老年人急慢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组320例老年患者和对照组300例年轻患者均检测甲状腺功能性指标,并将研究组患者划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浮肿类疾病、其他类疾病4大类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TT3、FT3、FT4、rT3、TSH异常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异常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临床浮肿类疾病和其他类疾病,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期患者甲状腺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在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占有较大影响比例,临床应全面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各项指标,并结合患者和临床疾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综合制定,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尤鸣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Ⅱ类牵引不同加载角度“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仿真模拟Ⅱ类牵引不同加载角度对下颌骨旋转和前移趋势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在前期构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5°,15°和25°3种工况下“下颌骨-颞下颌关节”的应力、位移变化和旋转趋势.结果 从5°到25°,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加位移逐渐增大,大位移都发生在颏部,分别为4.779mm、5.206 mm和5.483 mm,3种工况结构明显的位移模式皆为绕着关节窝处转动.3种工况应力值都很小,力值大小处于同一数量级,无特别应力集中区域.结论 颌间Ⅱ类牵引总体位移向前下,髁突发生顺时针旋转.

    作者:李丽华;方平;宋锦璘;米方林;陈定根;伍建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可提高化疗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师应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深入探讨更好的用药办法.

    作者:吕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手术及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观察及术式选择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于2010~2011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脏损伤程度选择手术治疗50例与非手术治疗50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有1例转为手术治疗,45例治疗成功,治愈率为90%,平均住院时间(25.2±4.5)d;手术治疗有2例因合并严重肝破裂和胸部外伤导致死亡,治愈率为96%,平均住院时间均住院时间(15.6±3.8)d.结论 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与诊断,给予手术或者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其临床生命体征,做好转成手术治疗的准备;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尽量保留脾脏.

    作者:郝军舰;罗雯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白介素-11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检测难治性ITP患者内源性血清白介素-11 (IL-11)的分泌水平.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单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血小板在2万以下的21例难治性ITP患者,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IL-11水平,以25例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比较治疗前内源性IL-11的分泌水平较正常人是否升高.用重组人IL-11单药治疗以上21例患者共14 d,用法:50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治疗前21例患者血清IL-11水平(246.0±133.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2±14.2) pg/ml(P<0.01).21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4.0±3.4)×109/L,用药后平均值为(58.9±35.1)×109/L,治疗后的血小板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血小板平均值为(46.5±29.5)×109/L,比用药前高,但较d 14下降.结论 治疗前内源性IL-11水平分泌增高.IL-11能有效提高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水平.

    作者:孙川;李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从产科方面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产科出生2 6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有7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1.88%,对该类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因脐带因素引起新生儿窒息有28例,占38.89%;其次为早产有18例,占25.00%,胎盘功能不全、羊水异常、产程因素及孕母因素均对新生儿窒息有影响.结论 重视对新生儿窒息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需要在妊娠期间做好孕产妇的妊娠保健和定期产前检查,特别是胎心监护.

    作者:汤冠莉;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60例肝衰竭患者的治疗,其中治疗组163例(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治疗),对照组97例(仅内科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观察人工肝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163例的治疗有效率为64.4%,对照组97例的治疗有效率为3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经人工肝治疗后,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TBIL 由 (462.8±155.0) μmol/L 降至 (328.0±121.3) μmol/L,DBIL 由 (293.5±90.8)μmol/L 降至(199.6±75.3)μmol/L],凝血时间缩短 [PT由(28.2±7.5)s 缩短至(20.0±3.1)s],凝血酶原活动度提高[PTA 由 (28±9)%提高至(4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可以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人工肝能短期内改善肝脏功能,治疗过程安全.

    作者:吴涛;林锋;贾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将9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好转,D-二聚体明显下降(P<0.05),呼吸困难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缩短,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93.8%)高于对照组(88.1%),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改善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利于病情改善.

    作者:张春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VEGF及TNF-α在不同分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VEGF和TNF-α在不同分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的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和5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清VEGF和TNF-α的浓度,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VEGF在活动期、缓解期和健康组血清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98.69±298.27) pg/ml、 (302.64±256.31)pg/ml、 (60.46±38.58) 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在活动期、缓解期和健康组血清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0.37±61.48) pg/ml、 (73.95±39.37) pg/ml、 (29.05±14.39) pg/m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TNF-α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和缓解密切相关,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朱兵;刘金兰;朱勤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顺义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神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8~2010年报告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2008~2010年共报告AEFI 337例,不良反应(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占85.46%,偶合次之,心因反应少,未出现接种差错和疫苗质量事故.总报告发生率为225/100万剂,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62/100和30/100万剂.接种单位的报告覆盖率为96.15%,夏季(6~8月)的发生率较高,发生率为0.035%(x2=42.66,P<0.01).AEFI≤1岁的占1/2以上,发生的疫苗与剂次中接种百白破疫苗多,占42.14%,接种第1剂发生多,占53.71%,接种≤1d发生的占92.58%.临床诊断中以发热、红肿和硬结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多见.AEFI 报告的完整率、及时率均在95%以上.结论 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良好,但尚需要进一步完善AEFI的监测方案和补偿办法,可以在加强AEFI被动监测的同时,在部分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工作.

    作者:吴殚;王凤双;肖雷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肿瘤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失眠发生的原因以及护理干预对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失眠的肿瘤患者和未失眠的肿瘤患者,将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疼痛程度和负面情绪.结果 失眠组患者恶性肿瘤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HAMD 评分、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PIEG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HAMD评分、HAMA 评分明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疼痛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肿瘤患者出现失眠的重要原因,针对性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作者:姜珍;郭海燕;李一桔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污染食品和农作物,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安全.本文综述了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酶烯族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等)的污染现状与国内外对不同真菌毒素的限值标准以及检测真菌毒素的常用方法,为进一步加强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世亚;邱景富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结构及对其进行量化测量,为本区域手术提供解剖学的理论支持.方法 10例经固定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的20侧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结果 在颈静脉孔的长径、岩部横径及乙状部横径的右侧均大于左侧,P< 0.01;椎动脉近段外径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近段右侧长度明显长于左侧,P=0.001.结论 掌握颈静脉孔区及吡邻结构的解剖关系,有利于该区域手术时的重要神经及血管的保护.

    作者:王金伟;漆松涛;陆云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中心供应室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率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控制医院外科感染中,应用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2008年以前中心供应室采取相对陈旧的供应模式,2009年1月份开始实行集中式、规范化的中心供应室的管理模式,按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整体改建消毒供应中心,明确各部分职能,强化管理,规范流程.结果 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消毒、清洁、灭菌的彻底,保证消毒质量.结论 集中式、规范化消毒供应中心,能够减少污染,简化流程,实现物品零缺陷,降低医院外科感染,更利于中心供应室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李秀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入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马拉硫磷对小鼠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高、中、低剂量的马拉硫磷静式吸入染毒小鼠,染毒后90 d剖检,切取肾组织制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马拉硫磷染毒小鼠肾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高剂量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炎细胞浸润以及肉芽肿样病变、纤维组织增生等.结论 静式吸入马拉硫磷导致小鼠中毒性肾病.

    作者:覃建锋;汪敏;叶劲松;陈应康;牟德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15例防治体会

    目的 就剖宫产术中子宫出血15例防治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且子宫出血的患者50例,50例中年龄为20~35岁;经产妇为16例,初产妇为34例.该院近10年来剖宫产术中遇到子宫大出血50例,采取了8字缝合子宫出血创面及压迫缝合子宫法.结果 有效制止出血成功保留子宫.结论 每一例产妇均有发生大出血可能,需要警觉每一例产妇.每一例手术需要有严格的术前讨论和风险评估,做好配血和备血,对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术前要纠正.

    作者:丁云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08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47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以及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体是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分别为33.3%、24.2%和18.2%;随着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生感染的机会也显著增加;引起感染发生的医源性因素主要为留置导尿管和留置静脉管.结论 引起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钟辉;冯东亮;唐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关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库区结核可疑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对肺结核可疑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三峡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为45.8%,其相关政策知晓率为25.3%;不就诊或延迟就诊的现象较严重(33.7%),其就诊的首选医疗机构是村卫生室(46.3%)和乡镇卫生院(35.6%).结论 库区肺结核可疑者的结核病知识及相应的态度、行为有待进一步改善.应加强其对结核病知识的学习和相关的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唐琴;杜昌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分析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选取某院行PICC置管的9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PICC针对性护理,比较其并发症情况和舒适度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恰当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现PICC置管并发症的例数,增加其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琼;胡志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