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方式及年龄对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孙玉娟

关键词:分娩方式, 心理状态, 产后抑郁, 大龄产妇
摘要:目的 探讨自然分娩和自愿剖宫产对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产期心理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两年间妇产科产妇2 810名,大龄产妇(大于30岁)1 050人,其中自愿剖宫产780人,自然分娩270人.适龄产妇1 760人(22~30岁间),自愿剖宫产890人,自然分娩890人.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两组产妇产后42 d进行抑郁评估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产后1个月内自然分娩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7%,剖宫产组抑郁症发生率为20.6%,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龄产妇抑郁症发病率为24.8%,适龄产妇为1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龄产妇更易于产生忧郁情绪,在围生期应该加强心理疏通及护理.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ST)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FST 组采用FST程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ST组比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排气时间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手术后体重下降减轻,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ST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较高.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接FST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明显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

    作者:胡延良;孙志芳;辛萍;范春霞;张安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提高诊断率,了解术中冰冻病理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接受治疗的98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机械抽样将其中54例分为甲醛组,采取甲醛固定;44例分为混合组,采取混合液固定.结果 本组98例患者,4例因冰冻制片不成功而延迟诊断.制片成功的94例冰冻病例组,错误诊断率为7.4%,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与石蜡病理组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显示,甲醛组误诊率(11.1%)比混合组误诊率(2.3%)显著高(P<0.05).结论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切除时的指导有肯定的临床价值,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常见误诊原因有取材限制、病变复杂化及冰冻切片技术因素等,临床中应加强上述环节,提高诊断率.

    作者:冯强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包头地区728例甲状腺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及TGF-β1在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手术病例,研究TGF-β1与不同甲状腺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多种甲状腺病变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1)结节性甲状腺肿在手术病例中所占的构成比高.对部分曾行术前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B)检查的病例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4.48%. (2)甲状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结论 推测TGF-β1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可为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提供部分依据.

    作者:李俊峰;魏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同心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现状、就诊情况及影响因素,了解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同心县10个乡镇的1 040户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共调查4 675人.结果 (1)两周患病率为18.97%.(2)女性的两周患病率(21.28%)高于男性(16.85%);(3)0岁年龄组两周患病率较高,但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而从10岁组开始患病率又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以60岁及以上经患病率高,分布呈现“V”型分布; (4)离婚或丧偶者的两周患病率(分别是43.75%和44.90%)明显高于未婚或在婚者(分别是6.92%和27.99%); (5)文化程度越高两周患病率越低; (6)两周患病就诊率41.71%,就诊机构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主,未治疗原因主要是经济困难.结论 同心县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量较高,但卫生服务的提供和利用水平较低.建议应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赵海萍;张勇;刘鸿宇;朱玲勤;刘秀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以IMB模型为理念的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IMB模型为理念的行为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糖尿病知识讲座,实验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以IMB模型为理论基础制定的干预措施,包括糖尿病知识讲座、糖尿病病友联谊会和糖尿病病友亲属联谊会、糖尿病行为技巧训练课.干预结束,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饮食运动行为以及糖尿病控制指标,包括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饮食运动行为改善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以IMB模型为理念的行为干预,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改善其饮食运动行为,有效控制糖尿病代谢指标.

    作者:林田;关向东;袁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妇科门诊共诊治CIN患者79例,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组,其中行宫颈电环切术患者47例(电刀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者32例(冷刀组),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术前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前后诊断符合率83.54%;电刀组与冷刀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创面完全结痂时间电刀组明显短于冷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宫颈均恢复光滑状态,宫颈液基细胞结果显示均恢复正常(100.00%).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CIN安全、有效,是治疗CIN的有效手段.

    作者:戴萍;王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的研究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的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治疗规范的效果.方法 抽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社区内所有25岁以上人群约10万人进行社区筛检干预,并选择检出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规范治疗.观察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生存质量以及复发、转移、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良性率93.33%,对照组良性率82.5%,良性肿瘤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量表的总评分及其余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12例、死亡3例、远处转移7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筛检干预与临床规范治疗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病变的早期发现疾病,并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转移率和死亡率.

    作者:陈国庆;徐英杰;谢江;谈玉婷;张传芸;夏庆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河南省既往献血员感染HIV人群抗病毒治疗后耐药流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对河南省既往献血员抗病毒治疗后 HIV-1 耐药毒株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对河南部分地区2003~2009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既往献血员进行横断面调查访谈和血样采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测定病毒载量和In-House方法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 在616例调查对象中,33.1% (204/616)调查对象检出基因型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依从性差(OR=1.83,95%CI 1.15~2.93,P=0.0112)、治疗时间(OR=1.73,95%CI 1.12~2.66,P=0.0134)和初始治疗方案(OR=2.60,95%CI 1.73~3.93,P<0.000 1)是河南省耐药毒株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河南省既往献血员人群中耐药毒株流行率较高并具有随治疗时间升高趋势,建议加强依从性管理,选用适合的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案,以减少耐药毒株的流行.

    作者:袁源;刘宏伟;王晓瑜;刘春华;杨丽婷;郑本锋;王霞;阮玉华;邢辉;王哲;邵一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信息公示的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公共场所公示单位的负责人、员工和顾客对信患公示的认知情况,以期对改进信患公示提出意见与建议.方法 采用调查表,收集公众对公示的知晓情况、态度、消费意愿等信息.结果 大部分被调查人员认同目前每季更新一次并以文字描述的公示形式,但如在文字与图标之间选择,65.0%的调查人员更认同图标的形式.34.5%的调查人员将卫生环境状况作为公共场所消费时的第一关注要素.公示内容会直接影响46.3%调查者的消费选择.结论 目前开展的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取得的社会效益有限,消费者关注度不高,建议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力度、改变公示形式、扩大公示单位范围等,加大公示的影响力,以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56例老年肺部韦格氏肉芽肿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Wegener肉芽肿肺部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56例病理证实的老年肺部Wegener肉芽肿,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对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结果 4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性病灶,其中35例为结节性,7例为斑片状,余14例为肺孤立性灶.35例病灶内可见空洞,增强扫描多数呈边缘性强化,其内坏死区无强化.结论 肺Wegener肉芽肿的CT扫描主要表现为多发的胸膜下结节、肿块及楔形实变,结节性内空洞或浸润性病变以及病变周边强化.CT对肺Wegener肉芽肿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孟钺;贾俐聪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各60例均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可提高化疗的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医师应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念,深入探讨更好的用药办法.

    作者:吕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降血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混合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80例,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治疗组)82例,分析其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TC、TG、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HDL水平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两组TC、TG、LDL、Lp (a)水平继续降低,HDL水平继续升高,与治疗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单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具有更好的调节血脂的作用.

    作者:沈绍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多项血清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 分析结核病性胸腔积液病人血清及积液中多项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近期某院住院的79例出现PE的病例临床资料,其中结核PE组52例,癌症合并PE组病例2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及胸液中IL-8、VEGF、CRP、TNF-a及TNF-γ的浓度水平.结果 除血清TNF-a指标外,结核PE组病人胸液IL-8、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PE组;而除结核PE组血清TNF-γ外,两组间血清及胸液T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胸液、血清因子比较,胸液IL-8、TNF-a及TNF-γ多显著高于血清中检测含量.恶性PE组病人血清、胸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病人,而血清及胸液CRP水平显著低于结核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TNF-a及TNF-γ、VEGF和CRP等细胞因子在结核性、恶性胸液诊断鉴别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单用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均不理想,应联合检测.

    作者:张会强;张冬杰;文政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某院2009~2011年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提出应对措施,为抗菌药物的临床正确使用作参考与借鉴.方法 对某院2009~2011年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的2 350例病例中,发现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共365例,不合理使用率为15.5%.有2种以上不合理选用的有157例,占调查病例的6.7%,占不合理使用率的43.0%;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给药有96例,占调查病例的4.1%,占不合理使用率的26.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疗程有112例,占调查病例的4.7%,占不合理使用率的30.1%.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控制其临床应用,才能更好地对抗茵药物加以保护,延缓或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石慧;房小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入选2008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47例,回顾性分析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以及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体是革兰阴性菌;常见的感染部位主要包括:下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分别为33.3%、24.2%和18.2%;随着住院时间和患者年龄的增加,其发生感染的机会也显著增加;引起感染发生的医源性因素主要为留置导尿管和留置静脉管.结论 引起普外科肿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钟辉;冯东亮;唐昊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从产科方面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在某院产科出生2 6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有7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1.88%,对该类新生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 因脐带因素引起新生儿窒息有28例,占38.89%;其次为早产有18例,占25.00%,胎盘功能不全、羊水异常、产程因素及孕母因素均对新生儿窒息有影响.结论 重视对新生儿窒息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需要在妊娠期间做好孕产妇的妊娠保健和定期产前检查,特别是胎心监护.

    作者:汤冠莉;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在老年乳腺恶性肿瘤患者中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CEA、CA125、CA153联合应用检测老年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来某院诊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84例、良性肿瘤患者63例以及同时期乳腺健康者58例,3组人群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所有标本均为清晨采集的空腹静脉血,待血液凝固后分离获得血清,使用免疫荧光法测得CEA、CA125、CA153,且以CEA>3.5 mg/ml,CA125> 35 U/ml,CA153> 25 U/ml为阳性.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 0.05),良性肿瘤患者3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各项指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3组人群3项指标联合检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性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胚抗原、CA125联合CA153检测应用于诊断老年乳腺癌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且操作方便、快捷,有着较强的可重复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迪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免疫反应介导,并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白细胞介素-1是一种前炎性细胞因子,能够激活免疫系统,其持续表达可能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复发有较大的关系.吸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它能够降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含量,其中的具体机制可能涉及到吸烟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毒性损害作用.

    作者:刘修莉;龚发良;李玲;任习芳;潘群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92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及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能够在有效降低血糖的同时,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木尼拉.阿不都乃依木;娜迪热.阿不都萨拉木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贫血与婴幼儿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婴幼儿贫血对其微量元素含量的的影响,了解婴幼儿贫血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方法 采集儿保要幼儿手指末梢血,采用Beckman-Coulter公司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同时采用微量元素测定仪检测全血铁、钙、锌、镁、铜及铅元素含量.依据血红蛋白含量判断贫血婴幼儿,同时随机抽取与贫血婴幼儿年龄和性别比例接近的未贫血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各微量元素结果.结果 贫血组婴幼儿全血铁元素和镁元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钙元素和铅元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全血锌元素和铜元素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婴幼儿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微量元素钙、镁及铅含量与婴幼儿贫血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建雷;曾赤佳;赵东;饶雪飞;段穗萍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