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煜锦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颈老年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颈老年患者82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以及术后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对比分析患者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前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为75.60%明显低于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后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率9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59,P<0.05).结论 对股骨颈老年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以及康复锻炼能够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体位干预在洗胃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洗胃的80例患者,根据洗胃过程中的不同体位分组.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左侧卧位,头低、臀高(臀部抬高30°~40°),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洗胃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洗胃时间(16.50±3.50)min,少于对照组(22.50±2.50)min(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洗胃中,进行体位干预(取取左侧卧位,头低,臀部抬高30°~40°),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洗胃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赵燕茹;褚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准确性差异.方法 收集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各有55例,分别记为TVCDS组与TACDS组,经术后病理证实后,计算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73%,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6.36%,二者对比明显(χ2=12.3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比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更为准确,应在临床诊断中加大应用力度.
作者:邓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老年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分别接受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血压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1.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平均收缩压(128.2±10.6)mmHg,舒张压(75.5±10.9)mmHg;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平均收缩压(139.7±11.3)mmHg,舒张压(89.6±11.7)mmHg;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效果优于厄贝沙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治疗慢性荨麻疹运用针刺配合神厥拔罐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西药赛庚啶进行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神阙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总有效率、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为72.1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6.72%,对照组为68.8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神阙拔罐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夏武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2011~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中国科技论文期刊和SCI期刊上论文发表情况的汇总统计,了解和分析医院科研现状,为科研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法对2011~2015年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1~2015年共发表论文2648篇,其中SCI文章516篇(19.49%),核心期刊1030篇(38.90%),统计源期刊501篇(18.91%),其他期刊601篇(22.70%);这5年期间SCI文章数量增加了3.54倍,总影响因子增加了4.86倍,平均影响因子增加了0.29倍;2648篇文章中,中、高级职称的人撰写了2074篇,博士、硕士撰写了1702篇.结论 2011~2015年发表论文总数保持平稳,SCI论文数大幅增长,中文论文的质量也有所提高,高级职称和高等学历技术人员为主要发文群体.建议医院管理层继续优化各种激励政策和措施,加大青年技术骨干的支持力度,促进科室间科研能力均衡发展.
作者:段智卿;王礼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细节护理应用在手术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在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入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选出55例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甲组(对照组)和乙组(实验组),其中甲组有27例患者,并给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有28例患者,给予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研究结束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观察两组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实验研究得知,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人数为20例,护理满意度为74.07%;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人数为27例,护理满意度为96.42%,乙组的护理成效明显高于甲组,并且P<0.05,呈现出临床不均衡性.结论 通过在手术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欧阳怡;杨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E-钙粘蛋白(E-cad)、可溶性E-钙粘蛋白(sE-cad)的检测在早期诊断几种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139例因出现胃肠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胃溃疡33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28例,胃癌22例,18例无任何病例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标本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及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胃癌组E-cad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有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胃癌组血清中sE-cad的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黏膜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情况及血清中可溶性E-钙粘蛋白的水平检测可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有力依据.
作者:陈亚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眼科61例(61眼)白内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以表面麻醉,并为其行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将其碎核乳化(劈核、分核、捣核、搅核)之后摘出,将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手术完成后,不包眼,对患者手术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的升高(P<0.01);61例患者中,显效53例(86.89%),有效6例(9.83%),无效2例(3.28%).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通过为Ⅰ-Ⅲ级核白内障患者实施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手术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马礼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周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的治疗体会.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患者为90人,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其他用药与对照组相同.对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常规药物依那普利治疗的方式.两组患者均要服用相同剂量的补充药物,包含有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科素亚氯沙坦钾片,2次/d.比较在治疗1月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效果,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作用.结果 实验组有74.44%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36.67%,并且实验组患者有97.78%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58.89%,所得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依那普利的基础之上,对患者加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高永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在口服美菲康控制癌痛中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79例已确诊的晚期癌症癌痛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39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美菲康行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指导,实验组给予口服美菲康时的综合性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疼痛控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健康教育在口服美菲康治疗晚期癌痛患者中非常重要,能够解除患者口服美菲康会上瘾的疑虑,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研究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用于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偏头疼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在治疗偏头疼症状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药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下生殖道病原菌分布及培养药敏结果,从而提供未足月胎膜早破抗感染治疗的依据.方法 对鄂东医疗集团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12月进行诊断治疗的孕28 w~34 w的单胎PPROM 600例患者下生殖道病原菌分布及培养药敏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例患者中,267例阴道病原体感染者中单一感染241例,100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5.31%,革兰阴性杆菌占16.18%.60例真菌感染,64例支原体感染,7例衣原体感染,有26例混合感染.杆菌对所试药物敏感率高,球菌在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庆大霉素敏感性较差,对四环素敏感性差.解脲脲原体对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敏感性均高,对红霉素敏感性较差.人型支原体对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敏感性均高,对克林霉素敏感性较差.结论 利用试剂盒的检测与药敏试验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阴道分泌物异常的PPROM患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解颖;常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症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名发生重度窒息症状的新生儿利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观察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新生儿接受治疗之后其胃肠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受损程度进行监测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观察组与常规对照组相比较,胃肠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受损程度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 临床中在面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情况时,及时的运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功能,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林思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门-球时间(DTBT)因素.方法 以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急诊PCI的206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DTBT时间分组,≤90 min为1组(86例),>90 min(120例)为2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比较,在门诊就医、家属签署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准备时间、节假日就诊等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 门诊就医、就诊-家属签署同意书时间、导管室准备时间、节假日就诊均会加长DTBT时间,因此要加强对公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沟通效率,建立健全有效的非工作时间急诊流程,缩短DTBT时间.
作者:董梦舒;徐慧琳;楼娟;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在嵌顿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普外科于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嵌顿疝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术后观察组中中度以下疼痛10例(66.67%),中度疼痛3例(20%),中度以上疼痛2例(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术后共出现腹膜外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嵌顿疝的治疗中开展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传统修补术.
作者: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32岁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该疾病的文献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确诊需结合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倾向,应充分认识该病,早期发现及积极治疗.
作者:林仁生;刘学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应用SCA器械(Sinus Crestal Approach KIT)行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31例患者共计40个种植牙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不足作为该项技术的使用与观察对象,术前经CBCT检查,40个种植牙位剩余牙槽骨高度2~9 mm,全部病例均选用的是SCA器械行上颌窦内提升,其中行GBR(Guide Bone Regeneration)技术28例37个种植位点,未行GBR技术3例3个种植位点,种植体全部采取潜入式种植,术后4~6个月上部结构修复.结果 40个种植位点在手术过程中无上颌窦粘膜穿孔撕裂,术后无严重肿胀,出血,感染,无急性上颌窦炎等并发症.至2014年9月,上部结构修复后6个月~3年,无种植体脱落,近期存活率100%.结论 应用SCA器械行上颌窦内提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易安全,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