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林云;张存泰;姚震;张光星;顾申红;崔开媚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斑块不稳定性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P)、稳定心绞痛(SAP)、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正常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以探讨NE与ACS、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彩色多普勒的结果,139名患者分成ACS组(A组)、冠脉病变稳定状态组(B组),慢性炎症对照组为慢性支气管炎组(C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人组(D组).ACS患者在发病后24 h抽取静脉血,其余患者在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检查,并立即分离血浆,-40℃保存至检测.PMN Elastase Kit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NE浓度.[结果]①A组NE浓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4.503,P<0.0001);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E浓度与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均呈正相关(P<0.001),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无相关性(P>0.05);同时,A组与C组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比较同一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所测得NE的浓度,发现急性期组与稳定期组N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05),从而更进一步证实NE浓度在冠心病不稳定期高于稳定期.[结论]血浆NE浓度与急性冠脉病变不稳定状态有相关性,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病变不稳定性的炎性标志物之一.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干预对公务员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公务员体质健康中形态、体成分、心肺功能、血脂代谢的影响.为公务员体质健康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72名年龄在40~55岁年龄段公务员,进行16周的运动干预.观察予预前后公务员体质健康中形态、体成分、心肺功能、血脂代谢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形态、体成分指标中的体重、腰臀比(WHR)、体质数(BMI)、体脂百分比(BF%)均显著下降,瘦体重显著上升.心肺功能指标中的:安静心率显著下降;肺活量(VC)、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大摄氧量(VO2max)均显著上升;血脂代谢指标中的HDL-C显著上升:TG、TC、IDL-C、TC/HDL-C、LDL-C/HDL-C均显著下降.[结论]16周的运动干预对提高公务员体质健康有明显的改善.

    作者:卢塞军;王松涛;张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胺碘酮急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性SVT、室性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儿按病种(SVT、VT)分为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对照组(心律平、利多卡因)治疗.[结果]SVT组胺碘酮转复率为94.4%,心律平组40.9%;对VT成功复律率为88.2%,利多卡因组35%,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3.3%.[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优先使用.

    作者:武彦秋;王燕;孙鹏;胥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城市社区儿童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2月8~20日对广州市某社区的两个幼儿园296名2~6 儿童进行体格调查以及家长问卷调查.[结果]296名儿童中,中重度低体重率为0.67%,生长迟缓率为4.72%.2~3岁组的营养不良率高,4岁组的营养不良率低,以5~6岁组的发病率高.儿童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习惯、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园膳食有明显相关性.家长营养知识与文化水平及信息获得途径有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家长营养知识、指导幼儿园膳食搭配,改善该区儿童的营养状况.

    作者:王晓波;黄宁;朱璐;刁胜朋;彭少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雷公藤预处理后异体移植神经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异体坐骨神经段经雷公藤多甙(雷公藤提取物)预处理后异体移植的形态学变化.[方法]设实验组 A 组:异体坐骨神经段经雷公藤预处理后异体移植,B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术后口服雷公藤多甙 5mg/(kg.d)5 周,C组:自体右侧坐骨神经原位移植,D组:将供体直接移植于坐骨神经缺损模型.术后分时间段对移植神经片段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术后2周,A、B组移植神经段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稍重于C组,但小于D组;至8周时A、B组移植段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与C组相似,而D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术后14周时A、B、C3组移植神经段外膜构成完整,束膜、内膜厚度,分布及范围无明显差异,再生大量神经纤维,髓鞘完整,排列规则,再生有髓神经神经纤维的面积,总数和髓鞘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组基本未见神经纤维再生.[结论]异体神经段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作者:陈路;夏先学;蒋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UAP)、稳定心绞痛(SAP)、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正常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以探讨NE与ACS、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彩色多普勒的结果,139名患者分成ACS组(A组)、冠脉病变稳定状态组(B组),慢性炎症对照组为慢性支气管炎组(C组),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人组(D组).ACS患者在发病后24 h抽取静脉血,其余患者在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和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检查,并立即分离血浆,-40℃保存至检测.PMN Elastase Kit试剂盒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NE浓度.[结果]①A组NE浓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4.503,P<0.0001);B、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E浓度与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均呈正相关(P<0.001),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无相关性(P>0.05);同时,A组与C组白细胞总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N)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比较同一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所测得NE的浓度,发现急性期组与稳定期组N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P<0.005),从而更进一步证实NE浓度在冠心病不稳定期高于稳定期.[结论]血浆NE浓度与急性冠脉病变不稳定状态有相关性,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病变不稳定性的炎性标志物之一.

    作者:林云;张存泰;姚震;张光星;顾申红;崔开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囊胚培养和移植在输卵管积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囊胚培养及移植对输卵管积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10月因不孕症在某研究中心行IVF-ET助孕患者145例,分为输卵管积水组,输卵管梗阻无积水组及非输卵管因素组.常规超促排卵,取卵,受精后做囊胚培养移植.观察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结果]3组患者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囊胚培养移植能提高输卵管积水妊娠率.

    作者:朱小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某高校医学生膳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校医学生的膳食状况,以便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营养学教学、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临床、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共635人,男生226人、女生人409;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9人.进行膳食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结果]膳食调查:粮谷类食物平均日摄入量为352.3 g符合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的量.平均日摄入量豆类为61.3 g;平均日摄入量蔬菜为206.2 g、水果为134.7 g、畜禽肉为29.7 g、鱼虾类10.6 g、蛋类为19.7 g、奶类为29.9 g,均低于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水平,少数民族学生摄入量与平均值差别不大.能量日平均摄入量为1 856.8 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13.93%、25.83%、60.24%.蛋白质平均日摄入量为64.3 g,低于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水平.其中32.16%的蛋白质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而绝大部分来源干粮谷类及豆类.VA平均日摄入量为628.3 μgRE,占RNI的78.5%左右.VB1、VB2平均日摄入量1.1、1.1与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水平接近.Ca的平均日摄入量为482.1 g,占RNI的60.3%.Fe平均日摄入量为16.1 g,接近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水平,其中大部分(67.72%)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调查对象Zn的平均日摄入量为10.1 g,略低于我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推荐水平.少数民族摄入量与平均值接近.[结论]该校医学生目前营养问题以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为主,食物种类单一,营养素摄入量基本满足需要.应开展有效的营养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指导日常膳食,促进合理膳食.

    作者:张雷;米术斌;齐菲;辛小林;彭丹梅;金翠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

    [目的]分析北京市顺义区某中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局部暴发,为有效防控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累计报告甲型H1N1病例120例,罹患率4.58%(120/2618).首例病人于2009年9月10日发病,9月21~24日出现发病高峰,10月9日疫情结束.120例病例分布于40个班,年龄在11~16岁,其中,初二15班病例多,11例,罹患率为23.40%(11/47),占发病总人数的9.17%(11/120).[结论]提高学校防病意识,加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谈敦芳;李长青;张松建;冀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青海省2000~2009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与健康人群病原学监测

    [目的]分析开展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健康人群粪便标本病原学监测结果,为保持无脊灰状态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病毒分离及鉴定,脊灰病毒株型内鉴别,确定疫苗株或野病毒株.[结果]青海省2000~2009年 AFP 病例、健康人群粪便标本1 613份,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22株,分离率为1.36%,其中脊灰Ⅰ型疫苗株3株,脊灰Ⅱ型疫苗株2株,脊灰Ⅲ型疫苗株9株,脊灰混合型疫苗株8株,无脊灰野病毒株.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87株,分离率为11.59%.[结论]该省2000~2009年无本地脊灰野毒株病例流行,阻断了脊灰本地野病毒的传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

    作者:赵生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孕妇孕晚期膳食营养因素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目的]了解潍坊地区孕妇的营养状况,明确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膳食营养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孕晚期妇女352例(城市180例,农村172例),采用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并对孕妇产前、产后以及新生儿进行必要体格检查.[结果]VitA、VitB2、钙、铁、锌的摄入量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潍坊地区巨大儿发生率10.80%,农村高于城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3.41%.城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总能量、碳水化合物和Zn的摄入量与巨大儿的发生概率显示正相关关系,VitA、VitB2、Ca、Fe与巨大儿的发生概率显示负相关关系.适量增加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概率.[结论]农村孕妇一些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摄取量不够理想,孕妇在孕晚期控制机体能量的摄入,适量摄取碳水化合物和Zn,增加ViA、VitB2、Ca、Fe等营养素,可以有效的减小农村巨大儿发生率.

    作者:翟庆峰;李媛媛;李忠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种不同的茉莉花茶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茉莉花茶及茉莉干花对生长期大鼠营养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生长期SD大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饲喂人工半合成饲料.以酪蛋白为对照组,其余4组分别添加6%的茉莉干花粉、茉莉银针茶粉、茉莉白雪针茶粉和特二级茉莉茶粉.各组饲料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含量均保持一致.采用对喂法喂养30 d,观察有关营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3种茉莉花茶组大鼠体重和食物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茉莉干花组(P<0.05),均能增加大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茉莉银针和特二级茉莉花茶能够明显降低血小板水平.3种茉莉花茶均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肝脏脂质含量,但对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水平没有积极影响.特二级茉莉花茶组大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茉莉干花显著降低肝脏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3种茉莉花茶都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血清或肝脏中的消脂素水平和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含量(P<0.05).[结论]3种茉莉花茶均具有减肥、降血脂及肝脂作用,并能增加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对预防高脂血症、脂肪肝以及红细胞减少型贫血具有积极意义.茉莉银针和特二级茉莉花茶能够降低血小板水平,发挥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特二级茉莉花茶还能够有效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丛涛;赵霖;李珍;邹海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某院473例行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硕性分析,以30例切口感染患者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外科术后无切口感染30例为非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柒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撅讨预防措施.[结果]①患者的年龄、切口类型、所患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FPG及HbAlc均为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培养出的3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21株,革兰阳性菌10株,真菌5株.[结论]医务人员应根据切口感染的具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余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卫生技术评估与卫生适宜技术研究

    本文结合卫生技术评估,探讨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的概念、内容、不足与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卫生适宜技术的评估与政策水平,为深入开展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荣国;曾智;饶莉;张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鹰潭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鹰潭市2002~2009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所有的HIV/AIDS个案资料进行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结果]共报告HIV/AIDS 65例,其主要分布在A县占78.46%、其次在C区占13.85%;感染者60岁以上居多占43.08%、其次为30~39岁占20.00%;以农民、离退人员为主分别占29.23%、24.62%:以文盲、小学为主分别占38.46%、30.77%;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为主占86.15%.[结论]该市感染HIV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人群感染相对严重,日后应加强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重点人群艾滋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王复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上海市田林社区4070例妇女乳腺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配合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妇女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35~69岁妇女的乳腺癌发病情况.[方法]先临床乳房触诊,可疑的做乳房钼靶,阳性做病理,钼靶可疑做B超.[结果]共筛查了田林社区35~69岁妇女4070例,筛查出乳腺癌6例,筛查率0.15%.[结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育次数的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危人群.在社区中应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及乳腺癌的自我检测方法,提倡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

    作者:马孝兰;姚敏;丁幼华;苏峻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

    公共卫生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培养质量,是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该文总结了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的经验、成效及存在问题.

    作者:张爱华;何江;洪峰;王荣;李军;姚茂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漯河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漯河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状况及对高血压的认知,为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漯河市2个社区18岁以上居民1 602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0.67%,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文化程度低者患病率高于文化程度高者(χ2=46.325,P<0.01).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11.5%~51.7%.[结论]亟需对漯河市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建议医学院校的学生参与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

    作者:赫欣;刘畅;高凤兰;王松耀;潘红玲;杨小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某市运用三级卫生网络管理HIV感染者/AIDS病人

    [目的]探索HIV感染/AIDS病人管理模式.[方法]通过三级卫生网络对 2007-2008年存活的HIV感者/AIDS病人开展医学随访和管理.[结果]HIV感染者/AIDS 病人的流调(首次随访)率从21.13%上升到91.90%:随访率从28.99%上升到52.23%;CD4+检测率从26.19%上升到40.64%.[结论]运用三级卫生网络可以有效管理艾滋病的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和发生二代病例.

    作者:张英霞;黎明强;韦启后;俸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ELISA方法检测人狂犬病毒抗体效果分析

    [目的]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狂犬病毒抗体效果分析.[方法]对43份狂犬疫苗全程足量免疫接种后的样本和57份未注射过狂犬疫苗和无疯动物咬伤史的样本,用ELISA和 RFFIT方法分别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确认试验相比,ELISA方法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2%,总符合率99.0%.[结论]ELISA方法能较高程度反应疫苗全程足量免疫后效果.

    作者:罗君;苗秋丽;司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洞庭湖疫区血吸虫病流行趋势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洞庭湖疫区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血吸虫病流行趋势,为有关部门防治血吸虫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历史回顾及查阅文献的方法对10年来沅江市南大镇29个村血吸虫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0年来,南大镇血吸虫病患病率在11.01%~4.43%之间,呈逐年降低趋势.患者以慢性病患者为多,占90%以上,晚期患者次之,急性型很少.患者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99%以上.感染方式主要是下水捕鱼,其他方式较少.[结论]湖区血吸虫病患者仍以农民为主,感染方式主要是接触疫水,且多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患者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作者:陈明雄;向世杰;郭劲霞;向宇;丁葵;刘胜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