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盐酸盐类药物的潜在危害

李玉贤;万焱;尚遂存

关键词:盐酸盐类药物, 危害, 高血压, 酸中毒
摘要:根据文献上大量有关氯离子与高血压以及高氯血酸中毒之关系的研究报道,结合临床上出现的与盐酸盐药物有关的案例,特别是一些与盐酸黄连素相关的比较严重的案例,作者认为随着盐酸黄连素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糖啄病、高血压等患者,而且用量较大,服用时间较长,现在到了应该重视该药物中氯离子潜在危害性的时候了.要密切关注临床表现并研究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跌倒相关平衡能力测试研究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以评估老年人跌倒的风险,用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检.[方法]随机抽取社区老年人,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平衡能力测定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测试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量表内在一致性好,cronbachα系数为0.983,折半信度为0.916,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相关性高于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测试所得平衡能力得分与年龄、跌倒史、跌倒发生及担心跌倒有相关(P<0.001).年龄越大平衡能力受到削弱的比例越大,具有跌倒史的老年人比例越高.平衡能力得分越高,发生跌倒的机会越大,担心跌倒的比例越大.[结论]老年跌倒平衡能力测试量表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筛选跌倒高危人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仅依靠其预测跌倒的发生还存在一定局限.

    作者:姜玉;夏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尼群地平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群地平对氯氰平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且一直单一服用氯氮平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延用氯氮平治疗(200~500 mg/d),研究组35倒在延用氯氮平(剂量不变)的同时,合用尼群地平(20~30 mg/d)治疗,治疗12周,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测定氯氮平稳态血药浓度.[结果]合用尼群地平治疗组(研究组),在第8周末、12周末,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和阴性症状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群地平合用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时,会影响到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升高,但不影响其疗效.

    作者:张跃坤;赵丽琼;瞿天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firotatioll,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BHR)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闻骨折的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车12月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病人共96例,其中PFNA内固定术组8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组80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髓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情况.[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比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离床活动时间短,术中输血量少(P(0.01).内固定组术后制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BHR组50例达到优级,20例达到良,优良率87.5%:PFNA组36例达到优级,20侧达到良,优良率70%;术后1年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BHR组优良率高于予PFNA组(P<0.05).[结论]BHR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应于骨质疏松性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作者:鲜成树;王科学;吴勇刚;赖国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指导患者的康复活动.[方法] 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的饮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即中等强度运动,每天运动60 min 以上,慢跑总路程6~8 km,每周运动5 d以上,连续3个月.分别在运动疗法前后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榜、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在接受运动疗法3个月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均显著下降.[结论] 运动疗法可改变糖尿病患者的生化指标.

    作者:曾会群;韩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情绪智力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58名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情绪智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情绪智力总体得分为(3.60±0.52)分(1.82~4.82),4个分量表得分上高的是自我情绪调控,得分为(3.72±0.60)分(1.33~5.00),低的是运用情绪,得分为(3.46±0.73)分(1~5).在情绪智力总量表得分及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调控他人情绪3项因子上,实习护生得分上均要高于在校学生(P<0.05).[结论]中专护生的情绪智力总体水平不高.实习护生的情绪智力高于在校学生,应将情绪智力教育贯穿于中等职业学校护生在校教育中.

    作者:廖晓春;范惠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西藏大骨节病病区膳食结构调查

    [目的]了解西藏大骨节病病区内患者与非患者的膳食结构并进行比较,为大骨节病病因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自制调查表,以面谈的方式对拉萨市林周县、墨竹工卡县和山南地区桑日县部分病区中905人进行食物频率法膳食调查.[结果] 病区人群中主食以当地糌粑为主的百分比为75.88%.女性和患者主食以当地糌粑为主的的百分比(77.33%和92.27%)高于男性和非患者(73.61%和69.90%);而男性和非患者食用外地面和大米均多子患者.除牛肉外男性和非患者食用猪肉、鸡肉、羊肉和山羊肉的百分比均高于女性和患者,非患者中经常吃肉、蛋、奶和蔬菜的人数均比患者多,反之患者中很少吃和不吃这些食物者比非患者多,所有被调查的群众该类食物摄入偏少.[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西藏大骨节病痛区内人群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存在主食相对单一,以当地糌粑为主,患者中更甚;病区内女性和患者食用肉类、蛋和奶类频率与男性和非患者相比偏低;蔬菜品种和数量都偏少,水果类缺乏等问题.

    作者:次央;扎西桑珠;巴桑卓玛;西绕若登;李涛;崔超英;德央;央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杆菌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结核病区及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痰、支气管镜镜抽取液标本共 89 份,应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同时作抗酸染色、并用 VersaTREKTM 细菌培养仪做分支杆菌培养.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或培养阳性的菌株32株做分支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的阳性率 31.4%(28/89)显著高于涂片法 19.1%(17/89)(P<0.01).与 VersaTREKTM 培养法阳性率 28.1%(25/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 株 VersaTREKTM 培养法与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同时阳性的菌株和 7 株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菌株均鉴定为结核分支杆菌;4 株 VersaTREKTM 培养法阳性菌株鉴定为非结核分支杆菌.[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快速、特异、敏感,在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快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瑜;高绪胜;孙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骨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调查及疗效分析

    [目的]对我院骨科手术抗生素使用进行回顾研究,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09 年 1 月~2010年 10月骨科手术患者 586 例,术前抗生素合理应用者 292 例为实验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者 294 例为对照组,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 292 例出现切口感染 7 例(感染率为2.40%);对照组 294 例出现手术感染 21 例(7.1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组织损伤大的开放性污染手术,术前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对于降低术后感染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蔚;郭荣光;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我院门诊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调查内容有尿失禁对患者对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对环境领域的影响及发生尿失禁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人对此疾病认识严重缺乏,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结论] 提高老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给予正确的指导方法,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开宏;胡金凤;黄晓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校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河南省8所高校的1 29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在自然接受维度上的总均分高,逃离接受的得分低;②宗教信仰、参与葬礼次数对大学生的死亡态度有重要影响(P<0.05~0.001);③EPQ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掩饰性的得分与与死亡态度的相关因子存在相关关系(P<0.05~0.001);④个人生活事件各因子均与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呈正相关,与自然接受呈负相关(P<0.001).[结论]①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适时开展生命教育;②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学生良好人格;③对大学生生活中出现的负性事件,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作者:张东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网络成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促进网络成瘾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文章对网络成瘾的流行特征、成瘾机制、诊断标准与测评工具、干预研究做-综述,并对已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旨在引导网络成瘾者科学合理的使用网络、戒除网络成瘾行为.

    作者:曹建琴;周郁秋;才运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核苷类药物在预防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对 105 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在保肝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子拉米夫定(A 组)100 mg/d,阿德福韦酯(B 组)10mg/d,恩替卡韦(C 组)0.5 mg/d 口服,疗程为 48 周.同时设立保守治疗组(D 组),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HBV-DNA 定量、HBeAg 阴转、HBeAg/HBeAb 转换情祝.[结果]通过抗病毒治疗,A、B、C 3 组患者无一例死亡,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PTA 均有明显改善;HBeAg 血清转换率 3 组分别为 22.2%、14.8%、25.9%;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 阴转率 3 组分别为 51.9%,40.7%,7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 组疗效差,死亡 3 例.抗病毒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行抗病毒治疗,可首先选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为防止应用拉米夫定病毒变异,可在病情好转后改用阿德福韦酯继续治疗.

    作者:张敦憨;张国顺;马利转;王玉兰;徐晓平;李姗姗;李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995年与2005年吉林省延边地区朝鲜族学生近视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学生及近视状况,为开展预防近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95与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7~18岁延边朝鲜学学生近视患病率较1995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经χ<'2>检验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各学段学生2005年近视患病率都高于1995年;每一年份中,学生近视患病率都有高中>中学>小学的规律;各学段同一年份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结论] 过重的学习负担、营养误区及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延边朝鲜族学生近视发生.

    作者:李成军;李成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股动脉与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自2008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69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殷动脉组84例.桡动脉组85例.对两组间的动脉穿刺点压迫时间、PCI的成功率、穿刺点局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以及低血压、屎潴留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疗效.[结果]股动睬组成功率为94.05%(79/84),桡动脉组成功率为95.29%(81/85).两组在PCI的成功率、下肢静脉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压迫时间、穿剌点局部的并发症、低血压及屎潴留的发生率,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比较,桡动脉显著少于股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成功率相似,且血管并发症少,有利于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因此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选择的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晶;马春野;王勇;高永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广东省梅州地区0~6岁儿童血铅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梅州地区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为该地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ICP2MS法对2009年1~12月在某妇幼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该地区2 650例6岁以下儿童的血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2 560名儿童的血铅浓度水平范围为12.56-198.56μg/L,平均值为66.58μg/L,标准差为24.31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71.23±25.23)μg/L,女童血铅水平为(60.67±22.23)μg/,男女童之间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之间血铅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铅中毒儿童共400例,总检出率为15.63%,其中男童铅中毒率为20.59%,女童铅中毒率为10.00%,男女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之间铅中毒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随年龄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地区儿童血铅浓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铅中毒有一定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均呈增高趋势,应重视儿童铅中毒的预防.

    作者:罗擎英;赵巍;张凤;张遵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血流变学及生化学研究

    [目的]建立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立的大鼠改良血管性痴呆模型,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以便更好的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理生理过程.[方法]采取间隔 3 d分2次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 8 周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后,取血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及制备脑组织匀浆检测 TNF-α、IL-1β、NO、NOS、SOD、MD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学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TNF-α、IL-1β、NO、MDA 含量明显升高,NOS 活性显著增加,SOD 活性明显降低.[结论]不同时点分别结扎左、右颈总动脉建造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的血流变学异常,多种生化指标改变,符合血管性痴呆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较为理想方法.

    作者:李国春;黄新武;张红;秦大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历史与现状

    监测工作是各国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艾滋病监测,可以掌握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基本特征,并为各国政府制定预防控制艾滋病规划及决策,指导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评价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艾滋病监测包括病例报告,哨点监测及专题流行病学调查;其中艾滋病病例报告是各国初掌握艾滋病疫情的方式,至今依然是艾滋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艾滋病病例报告的3个历史阶段,以及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艾滋病病例报告系统,来了解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孙李娜;伏圣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河南省重点传染病自动预警试点运行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试点县预警信息的分析,为预警结果的合理利用和预警系统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病种和发病数进行分析判断,发出预警信息.[结果]河南省 3 个试点地区共收到预警信号1 368次,预警病种 8 种.预警次数前 3 位的病种是甲肝、麻疹和痢疾.有 28 条当地判断为疑似事件,疑似率 2.05%.[结论]预警阈值偏低,预警区域范围过大.建议可以适当提高预警阈值,增加以乡或村为单位进行空间上的预警,同时规范传染病报告质量.

    作者:陈正利;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耐多药结核病的预防和综合治疗探讨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指的是致病结核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3的结核病人处于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之中.WHO 估计 1/7 结核病人在中国,1/4 耐多药结核病人在中国.耐多药结核病是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掌握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积累经验和研究新的药物,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控制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本文根据近期相关的研究进展,就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综合治疗与预防向读者作一专题介绍供同道在临床实践中参考.

    作者:韩惠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利用高频电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大肠息内患者在电子结肠镜下利用高频电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依据息肉数量均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并发少量出血2例,经再次电凝止血成功,未发生肠穿孔.切除93颗息肉中,腺瘤性息肉35颗(癌变6颗),炎性息内21颗,绒毛状息肉13颗(癌变4颗),管状息肉31颗(癌变2颗),增生性息肉21颗,混合性息肉7颗(癌变1颗).[结论]肠镜下利用高频电治疗大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微刨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杰;周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