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万芹;宋文广
[目的]探讨高血压息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分为3组,即商血压1级、2级、3级患者各25例与同期健康对照组25例进行颈动脉超声研究.二维超声测量各组A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检出率、收缩期、舒张期内经,观察颈总动脉斑块情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 )、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与颈动脉重构具有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较健康者增厚,并且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内一中膜增厚越显著;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增加(P<0.05).高血压各组颈部血流动力学指标PSV,EDV,Vmean,R1,PI,僵硬度、扩张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各组之间,随着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降低.[结论]超声对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的研究,对高血压病的诊治以及脑血管病变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栾岚;何玉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Cdc42蛋白在细胞骨架动态变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细胞骨架的变化影响细胞的各种功能,突出影响到细胞迁移与细胞极化.Cdc42蛋白对细胞骨架动态变化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信号传递过程,涉及到Rho家族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其他多条信号通路问的相互作用.
作者:徐菊玲;邵圣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农村饮水卫生安全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通过开展农村饮用水的监测评价,发现农村饮用水在水源选择、水处理工艺以及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农村改水工程的目标和要求.[方法]根据江苏省农村饮用水监测点要求设监测点25个,每一监测点含出厂水和与其对应的末梢水,枯、丰水期各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样品50份,全年共采样100份.[结果]对两个不同水源和不同供水方式的农村饮用水100件样品枯、丰水期的检测发现,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城供水的农村饮用水水质样品合格率达100%,而小型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仅为59.02%.[结论]实现区域供水是提高农村饮用水供水质量的有效措施和农村改水的发展方向.
作者:袁敏敏;尹红兰;缪国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高血压、肥胖、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岳县1 450例体检者均行乙肝两对半、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及肝、胆、胰、脾、双肾等脏器的超声检查,比较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患高血压病、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的差异;脂肪肝检出率在年龄及性别上的差异.[结果]脂肪肝组并存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者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脂肪肝组中,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901,P<0.001),40-49岁及50-59岁男性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分别为X2=42.866和X2=14.181).[结论]脂肪肝是代谢相关性疾病在消化器官的局部表现.
作者:何绍亚;向阳生;何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4地区0~6岁儿童在2006~2009年营养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NO制定的儿童生长参考标准,对营养不良指标的评价采用WHO推荐,国内广泛使用的Z评分.[结果]4个地区2~6岁儿童低体重的发病率表现为随着年份的变化而上升的趋势(P<0.05).2~6岁及6岁以下所有儿童消瘦的发病率具有随着年份的变化而上升的趋势(P< 0.005),4年中,6岁以下儿童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9.43%,8.15%,7.40%和6.74%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年在不同年龄段贫血的发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结论]云南省4个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仍存在营养不良的问题.4个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发病率4年中变化不大,每年仍然有贫血的发生,2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作者:万蓉;王晓雯;万青青;李娟娟;胡太芬;余思洋;赵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我国19个少数民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状况,分析其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及趋势,为少数民族学生贫血状况的改善及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利用1995,2000和2005年19个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血红蛋白数据,对低血红蛋白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2005年与1995年相比,19个少数民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5个年龄组合计值多数出现下降;各个年龄组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多数出现下降,其中,均出现明显下降的为维吾尔、柯尔克孜、哈尼、纳西、瑶族,而撒拉族均出现显著上升.13个少数民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5个年龄组合计值,多数民族前5年(1995~2000年)和后5年(2000~2005年)均出现下降,其中,瑶族下降趋势显著,而撒拉族均出现显著上升.[结论]10年间,我国19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贫血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贫血问题依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并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贫血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近几年宜兴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宜兴市麻疹发病为散发.平均发病率为4.40/10万.发病高发季节为3~6月.本地人口发病以15岁以上病例为主;流动人口发病以7岁以下为主,本地人口发病率明显低于流动人口.[结论]应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保持高水平的实际免疫覆盖率和免疫成功率;加强本地15岁以上人口麻疹接种率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消除流动人口的免疫空白,是宜兴市控制和消除麻疹的重点.
作者:张华君;谭文文;周建刚;史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尽早控制婴儿痉挛症发作的治疗方法,尽早控制发作,改善婴儿痉挛症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方法]将30例确诊为婴儿痉挛症患儿随机分组,15例为小剂量ACTH组,15例为大剂量ACTH组,联合同剂量托吡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结果]予大剂量ACTH联合托吡酯治疗起效快,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尽早应用大剂量ACTH及规律使用托吡酯治疗,迅速控制其发作尤为重要.
作者:李立佳;王红怡;黄月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3~6 h内的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尿激酶组和联合用药组,3组同时给予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尿激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滴注完,联合用药组在尿激酶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滴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面(MDA)的含量以及统计再灌注发生率.[结果]经溶栓治疗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与尿激酶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SOD水平显著提高,MDA水平和再灌注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尿激酶与依达拉奉合用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可有效防治再灌注的损伤.
作者:昝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清蛋白肽对C57BL/6J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断乳小鼠随机分为1个阴性对照组和低(0.225%)、中(0.45%)、高(1.35%)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每组15只动物,连续喂养30 d.然后依次进行跳台、穿梭箱及Morris水迷宫3个行为学实验,分别检验动物的被动回避、主动回避及空间记忆能力.[结果]跳台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个乳清蛋白肤千预组训练后24 h和d5的平均潜伏期和错误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惫义;穿梭箱实验结果显示,0.225%和0.45%乳清蛋白肽干预组的整体电击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的电击时问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的主动回避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Morris 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1.35%乳清蛋白肽干预组找到平台所经过的路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3个乳清蛋白肽干预组的动物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乳清蛋白肽能够改善C57BL/6J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徐琳琳;马奕;许雅君;李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大鼠肺动脉高压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111Ps)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左右心室中表达与在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12只,1个对照组和4个肺动脉高压实验组(PAH组),分别于4个时问点(MCT注射后第1,2,3,4周)取材.将MCT注射后第1,2,3,4周的4个肺动脉高压实验组(PAH组)分别简称PAHI,PAH2,PAH3和PAH4实验组.采用酶谱法、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和mRNA的变化规律.[结果](1)右心室MMP-2,9 mRNA在肺动脉高压后1周增加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到4周时比对照组仍然要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P-1 mRNA在肺动脉高压后从第1周就开始减少,一直到第4周仍然减少,与对照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左心室MMP-2,9蛋白水平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后活性稍增强,表达稍增加,而TIMP-1蛋白含f也稍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并不导致左心室重构.[结论]MMP-2,9蛋白活性与表达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心肌中增强,而TIMP-1蛋白活性与表达减少,它们可能与右心室心肌重塑有关.左心室并不重构.
作者:王俊东;杨达宽;李治纲;李树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初步探讨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 )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 )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再松开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记录II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心肌PDCD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5蛋白表达.[结果]心肌I/R后,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心肌PDCD5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PDCD5基因参与了心肌I/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过程,可能是I/R损伤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郭观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HA、CG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墓础上加用口服缬沙坦80 mg/d,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β1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CG浓度.[结果]治疗组经缬沙坦治疗血清TGF-β1,HA,CG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TGF-β1、HA,CG浓度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缬沙坦通过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RA,CG浓度,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纤维化程度.
作者:尹明实;崔鹤松;孙吉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北碚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高危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防止HIV在监管场所中传播和蔓延,为制订本地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5-2008年期间,对北碚区辖区内监管场所内的羁押人员进行HIV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在本次监测的6 888名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中,发现HIV抗体阳性感染者 374人,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HIV感染率为5.43%; 73.36%的羁押人员有吸毒史;监管场所内羁押人员HIV感染途径以单纯注射吸毒和注射吸毒兼性乱为主,分别占发现感染者的45.99%和46.520[结论]该地区监管场所的内羁押人员HIV感染率高于本地区全人群感染率,特别在有吸毒及性乱史的羁押人员中HIV感染率高达7%.因此加强对该人群HIV抗体的检测和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对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兴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w脏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治疗冠心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治疗冠心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gg加20 ml生理盆水静脉注射,1次/d.两组治疗均两周.[结果]观察组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血小板3 min集聚率、血小板大的集聚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前列地尔治疗后患者TC,TG,LDL-c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集聚率和血脂水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嫘;滕赞;梁冬科;陈思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年,86例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帕来膦酸二钠组,每组43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作用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和活动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起效时间和止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在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具有相似的效果,但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环境意识状况,评价对其环境意识教育后的效果.[方法]对某医学院校4种专业的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开展一次环保意识的问卷调查,对其开展有关环境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活动结束1个月后再进行一次现况调查,对本次环境知识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环境意识教育前相比,临床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知晓率升商(P<0.01),预防和药学专业学生知晓率的变化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种专业的医学生在接受环境知识的教育后,环境保护的态度得以改善(P<0.01).医学生在接受环境知识的教育后,除药学专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3个专业的环保行为良好率增加,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通过环境教育,医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知晓率得以提升,环境保护的态度得以改善,能更主动地采取保护的环境行为,环境教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作者:李君;佟俊旺;王川;刘敏;程方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HAT评分(溶栓后出血评分)与使用rt-PA(0.6mg/kg体重)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后颅内出血情况的关系,为使用HAT指导溶栓治疗做准备.[方法]对162名进行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按0.6mg/kg体重)静脉溶栓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分别记录HAT评分的各分项评分情况,按HATO分、1分、2分、3分和)4分为5组,记录各组患者的溶栓后颅内出血情况(分为非症状性、症状性及致死性颅内出血)和90 d后的功能结局(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表示),各组问进行比较.[结果]HATO分、1分、2分、3分和≥4分各组的总颅内出血的百分比分别为2.7%、10.20%、20.0%、31.2%和50.0%;症状性颅内出血的比例分别为0.0%、2.0%、5.0%、12.6%和50.0%,卡方检验得X2=28.0,P<0.001(Monte Carlo确切概率法),提示HAT分值的增加,颅内出血的比例及严重程度在增加,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将HAT和出血类型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到spearman相关系数0.306,P<0.001;说明HAT得分和出血程度正相关.本研究患者队列的症状性出血比例为3.1%,低于NINDS研究的5.9%.随着HAT评分的增加,取得良好预后(mRs≤2的比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结论]对于按0.6 mg/kg体重,时间窗为4.5 h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AT评分的增加与颅内出血风险的增加正相关.HAT可能作为预测溶栓后颅内出血风险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实用临床工具.
作者:张新宇;王丽平;罗树生;樊东升;沈扬;李小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对各种颅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3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病情发展过程中血钠的变化值以及出现高钠血症的时间,将所得数值与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68例并发高钠血症,伴高钠血症患者的预后明显较不伴高钠血症者差,P<0.05;在颅脑损伤后72 h以上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预后较24 h以内或24~72 h并发者差,P值分别<0.05或<0.001;而高血钠发生在24 h以内者与发生在24~72 h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出血高钠血症预示着患者的预后不佳,且出现时问越晚,预后越差,临床上对这类患者需提高警惕.
作者:孙彤;辛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间35例NV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超声心动图均可见心室内粗乱非致密化的肌小梁及小梁问隐窝.32例为单纯的心室肌致密化不全,其中3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35例均为左心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心室肌致密化不全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王超;杨炳昂;林凌;莫泽来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