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明;李静华
[目的]探讨饮酒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伟力彩色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对127例不育饮酒男性和112倒正常生育不饮酒男性精液的精藏量、液化时间、精子总教、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参数作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1)不育饮酒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参数显著降低(P<0.05-0.01),而精液量、液化时间和精子总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酒对男性精液参数的影响存在量效和时效关系,饮酒可能对男性生育有不良影响.
作者:金春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GRb1)对香烟烟雾诱导大鼠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制备烟灌注大鼠模型,吸烟量分别为8、20、40支/d,12周后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GRbl(10、20、40mg/kg).各组大鼠同时制备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液,24h后应用Annexin V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Western-Blot检测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水平,Fura-2/AM负载及荧光标记检测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香烟烟雾刺激诱导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和坏死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8支/d香烟烟雾刺激使Survivin表达增强34%,20、40支/d香烟烟雾刺激使Survivin表达分别下降48%和67%;20、40mg/kg的GRb1使细胞凋亡事分别下降30.6%和40.3%,细胞坏死事分别下降32.5%和39.4%,Survivin表达水平上调45.1%和54.8%.香烟烟雾可使神经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升高,GRb1使神经细胞内Ca(2+)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GRb1通过抑制细胞内Ca(2+)超载,调节Survivin表达,减轻香烟烟雾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作者:庄严;柳忠兰;王丹丹;李欣;陈丽丽;曹亦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调查骨科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6月95例骨科住院的患者根据不同病种、不同阶段,在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用药指导、饮食、体能锻炼等方面做相应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收集95例患者的调查问卷,骨科住院患者由于不同病种及年龄、性别、职业及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不同.[结论]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已经成为医护人员宣传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骨科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存在多样性,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掌握率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罗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乡居民肿瘤预防健康教育近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城乡常住人口共1211人,其中城市677人,占55.9%,农村534人,占44.1%.开展肿瘤预防健康知识演讲、知识竞赛、发放肿瘤预防宣传册和现场咨询等健康干预,并将讲座前、后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城乡居民对肿瘤预防知识及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的知晓率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提高.肿瘤预防知识知晓率由47.4%上升到61.2%(x2=44.43,P<0.01),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知晓率由40.5%上升到54.6%(x2=47.53,P<0.01),干预后对肿瘤防治的态度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健康教育可帮助城乡居民掌握基本的肿瘤预防知识,在近期内提高了居民肿瘤防治知识的水平,是预防肿瘤发生的一项投入小、收益大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莹珊;沈宜;孙迪;隆霜;陈国庆;谷安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2009年居民食用加碘盐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全市人民食用合格碘盐及了解合格碘盐的使用率,有效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方法]根据<全国碘盐检测方案>.对居民户的碘盐进行随机抽查和结果判定.[结果]全市碘盐覆盖率为100%,全市合格碘盐使用率99%.[结论]本地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
作者:周进才;贾丽萍;刘平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生活方式与工作压力情况.[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5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进行简单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结果]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存在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睡眠不足、缺乏运动和来自教学、科研、经济、职称晋升压力过大等问题.[结论]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教育引导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显得刻不容缓.
作者:王建国;徐宛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孤岛地区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方法]对1186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流动儿童1186人,全程接种率71.1%,漏种率28.9%.[结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偏低.
作者:贾秀敏;于翠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术后应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舒适度、减少出血量等方面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在我院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0例术后使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对照组50例采用冰袋压迫,观察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满意率、舒适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术后应用弹力颈部固定带大大提高了满意度、有效地改善了舒适度、减少了出血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明;李静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使气道发生可逆性狭窄,可引起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园与哮喘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是回顾近年来有关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居媛媛;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医院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对策.[方法]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采购、验收、贮存、发放、使用和回收各环节的监督管理.[结果]健全和完善制度,加强各级人员的培训,明确职责,保证购入产品的质量和正确合理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结论]抓好每个环节的管理,是一次性无菌物品安全使用的保证.
作者:郝新蓉;张胜文;易良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几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的评价方法.[方法]分析比较调查接种率和报告接种率;利用统计局提供人口学资料、计划免疫年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适龄儿童数、计划免疫年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乙肝疫苗第二针实种数为应种数计算估算接种比1、2和接种比3,通过差值法和x2检验对估算接种比进行评价.[结果]8月龄-14岁儿童报告接种837926人,报告接种率为98.6%,调查目标儿童2919人,调查接种率为9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估算接种比1、2、3分别为102.5%、101.2%、101.8%.差值法结果显示:估算接种比1、2、3分别有1个、6个、4个县区为可信.除连云区外,其他7个县区估算接种比2与调查接种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强化免疫接种宰达到95%的目标要求,整体工作质量较好;利用计划免疫年报+儿童预防接种信患系统适龄儿童数计算估算接种比可信度较好.
作者:许雷;谷利妞;张廷禄;杨广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Ⅱ-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雄性昆明小鼠脑细胞的促调亡作用以及对Bel-2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澳氰菊酯(DM)1.8mg/kg组,澳氯菊酯(DM)3.6mg/kg组,氯氰菊酯(CP)4mg/kg组,氯氰菊酯(CP)8mg/kg组及色拉油对照组;连续两个月经口灌胃染毒后,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雄性小鼠全脑中Bel-2和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染毒组小鼠大脑bcl-2和P53免疫组化制片的光密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M和CP可以影响试验雄性小鼠脑细胞的调亡,也可以影响雄性小鼠脑内Bel-2和P53基因表达的含量.
作者:柴晓静;邓晓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黄石市常见家禽家畜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特性.[方法]采集常见家禽家畜粪便,共计1590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和鉴定.[结果]1590份样品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茵34株,阳性率为2.13%.分离到0:1、0:3、0:5、0:8、0:9等5种血清型的菌株.猪的检出率4.60%显著地高于其他家畜家禽(P<0.01).1-3月和10-12月所分离的菌株,占全年菌株的55.88%,高于4-9月的44.12%.[结论]本地区家畜家禽中存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感染,以0:9型为主.应加强本地区牲畜监管,防止人感染耶氏菌.
作者:黄为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蜚蠊群落的动态特征.为灭蟑工作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从2006-2009年对全市5种环境类型中的蜚蠊进行连续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9年无锡市蜚蠊密度和侵害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44只/张和23.75%,种类主要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为绝对优势种.蜚蠊常年都有发生,其中7-10月为密度高、活动频繁,密度、侵害率与气温显著相关(P<0.01).经群落相似性分析(Similarity=-85%,Stress=0.06),5种环境类型分为两组,第1组为农贸市场、餐饮店和宾馆,蜚蠊密度与侵害率都较高;第2组为医院和居民住房,蜚蠊密度与侵害率都较低.[结论]德国小蠊是无锡市灭蟑的主要种类,农贸市场、餐饮店和宾馆是开展灭蟑工作的主要环境类型.
作者:沈元;陈继平;兰策介;杨维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ApoE基因多态性及血管性因素与不同亚型MCI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2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贵阳市城区60岁以上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共2207名平均随访3.1年,并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进行认知功能评定.ApoE等位基因分型测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RFLP-PCR).研究因素的统计分析采用Cox模型拟合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不同亚型MCI中血管性因素和ApoE基因多态性的多因素模型结果表明,仅非遗忘型MCI模型中携带ApoEε3基因与高LDL-C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OR=0.171.95%CI=0.048-0.612),而在其他类型MCI模型中未发现血管性因素与ApoE基因多态性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非遗忘型MCI模型中携带ApoE ε3基因与高LDL-C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陈静;黄文湧;杨敬源;杨星;汪俊华;蔡毅媛;韦继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武的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对农民工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1-10月对江西省963名农民工实施如下干预措施:发宣传单/画、知识专题讲座、电视和广播.[结果]干预前农民工结核病核心信患全都知晓率为10.4%,干预后为39.3%;女性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均高于男性;50岁以上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低,30-39岁组、男性以及初中文化程度组人群干预后效果不及干预前;讲座方式的干预效果优于宣传单、广播和电视;35.8%表示会与患有肺结核的同事或邻居保持距离,38.1%表示会更加关心,2.6%表示不来往;主动了解过有关肺结核病的知识和曾主动向别人讲解过肺结核病知识的农民工行为持有率分别为36.0%和33.3%.[结论]必须树立以改变农民工行为持有率为终工作目标,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突出重点,反复、经常地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刘伟;叶佳庆;邱林西;孟旭;应潜;凌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009级医学本科新生的专业思想状况,评价入学专业思想教育的效果.[方法]在专业思想教育前后,分别采用问卷法对某医学院204名本科新生进行调查.[结果]23.7%学生入学志愿选择医学专业,18.05%的学生填报医学专业是自己的意愿,57.84%的学生对专业内容不了解,48.53%的学生因专业而产生一定的心理不平衡,43.75%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专业思想教育后对专业的内容不了解比例下降到26.96%,因专业而心理不平衡的比例显著减少到28.43%,专业思想不稳定比例下降到20.62%.[结论]新生专业思想日趋稳定,但不稳定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新生入学教育是稳定医学本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卫九项目终期项目覆盖地和非覆盖地临床医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藉以评价卫九项目实施后对临床医生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防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4个项目省(区)的项目覆盖县、非项目覆盖对照县随机抽取接触艾滋病/性病感染者可能性较大的临床医生进行测试.[结果]共有594名医生接受了测试,有效试卷474份,有效应答率为79.8%.项目县与对照县除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宰(均达到98%左右)外,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艾滋病/性病诊疗和行为干预等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待感染者态度的正确率前者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近年来卫九项目覆盖地临床医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及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卫九项目针对临床医生组织的会议、培训和参观考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临床医生艾滋病/性病专业知识尚存欠缺,今后应加大培训力度以满足艾滋病/性病防治服务的需要.
作者:洪丽娟;何婷婷;蒋雯雯;马立国;王德斌;洪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其伴随疾病的调查情况.[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诊断的146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年龄<50岁,50-60岁,60-70岁及≥70岁,对高血压患者各年龄段患者数及血压值进行分析;选择140例无高血压病的居民作为对照组,对合并了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卒中的高血压组的发病情况及对照组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病组4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分别为24.66%,31.51%,39.73%和20.55%;其中50-60岁与60-70岁两个年龄段的发病率为高;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40例,合并糖尿病16例,合并脑卒中24例,对照组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脑卒中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中老年人对高血压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减少伴随疾病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萍;周万先;武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某一个体的性欲完全或主要指向同性时,这一现象和个体分别称同性恋和同性恋者.同性恋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依然很难被人们接受,同性恋者也常常受到歧视,面临着比主流人群更多的压力,却很少能得到社会支持.人们总是将这部分人群与不良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却很少关注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同性恋者,作为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并有着非主流的性取向的特殊人群,更是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本文试图通过对同性恋者和青少年同性恋者的流行学及其精神卫生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现其精神健康状况.
作者:杨峘;张亚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