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东
[目的] 描述手足口病在广东省的流行特征,寻找手足口病在广东省可能存在的时空聚集区,为广东省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相关卫生部门公布的2008~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广东省2009年人口统计数据,描述手足口病在广东省的三闻分布情况,并基于离散型泊松分布模型,同时从时间和空间二维角度寻找手足口病在广东的高发时空聚集区.[结果] 2008年5月~2010年4月,广东省报告的总手足口病病例数为209 712例,两年手足口病总的发病率为21.97/10 000,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病例中,5岁以下儿童所占的比例为90.56%;珠三角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每年的流行期从3月底4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底8月初.手足口病时空聚集区的时间起点均在4、5月份,珠海地区存在手足口病的长期流行趋势.[结论] 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时段是3月底和4月初.
作者:朱琦;郝元涛;于石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增强CT及经皮肺穿技术在纵隔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36例后纵隔占位病变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和心电图检查,并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仔细观察X线胸片和CT片,了解病变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之后经过强化CT临床考虑为恶性肿瘤,经皮肺穿针吸活捡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经皮肺穿针吸活检活检后未出现咯血、气胸、缺氧、窒息,肺炎,肿瘤沿针道皮下种植和气管种植等并发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为主,共计20例,占76.92%,间叶来源的共计6例,占23.78%.[结论] 后纵膈占位病变患者经皮肺穿针吸活检获得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王红阳;喻昌利;李球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徐汇区2005~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患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2005~2009年徐汇区户籍人口手足口病发病率波动在5.86/10万~69.30/10万之间,2007年手足口病发病率高,2006年低.户籍人口发病以幼托儿童为主,外来人口以散居儿童居多.2009年病原学监测显示89例轻症病例96份样品中(89份咽拭子,7份疱疹液)肠道病毒阳性率62.75%,其中EV71占19.71%、CVA16占37.50%,EV71和CVA16均阳性占1.04%,其他肠道病毒占4.17%.2008~2009年重症手足口病病例7例,以外来散居儿童为主,无死亡病例.EV71占重症总数的42.86%.[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沈红;陈洪波;刘景壹;陈远方;周羊娣;张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从事朊病毒相关操作的实验室做好有关的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朊病毒的病原学、致病性、传播途径、危害性、预防和实验活动的特点等方面提出朊病毒实验室风险评估要求.[结果] 朊病毒实验室风险评估有利于建立朊病毒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从而有助于保护朊病毒实验人员.[结论] 朊病毒的实验室风险评估是朊病毒实验室活动的前提,对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娟;王颖;崔雨;甘星;李朝品;韩俊;董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提高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以校准合格的Beckman Culter GEN-S<,2>血细胞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利用参考仪器测定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结果分别在一定范围的新鲜全血为校准质控全血,对Abbott Cell Dyn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比较两台仪器测定患者样本的结果.[结果] 使用红细胞数为3.53×10<'12>L、3.97×10<'12>/L、4.98×10<'12>/L、5.38×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7g/L、129.4 g/L、139.0 g/L,红细胞压积为0.37、0.40、0.43的校准质控全血,分别对CD 3700SL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两台仪器检测患者样本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参考仪器测定红细胞数为3.5~5.38×10<'12>/L、血红蛋白浓度为120.7~139.0 g/L、红细胞压积为0.37~0.43的新鲜校准质控全血,对其他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可以明显提高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黄小琪;李明芬;林英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的输卵管状况与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5月治疗的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观察组)和无异位妊娠病史的不孕患者(对照组)各135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输卵管状况和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输卵管总病率、通而不畅率和积水率均显著高干对照组(P<0.05),宫内妊娠率与输卵管通畅度有关.[结论] 异位妊娠后继发不孕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率下降,妊娠率降低,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增加.
作者:张丽燕;李国屏;刘浩;李晓红;陈湘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 对我院2005年9月~2009年9月共收治的17例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术中修复重建受损的肩袖,重建大、小结节.末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12~22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功能应用SSHM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14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00%.17例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假体上移等现象.[结论] 对于高龄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选择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是其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尹志良;瞿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甘露醇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83例,以上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安痛定、布洛芬、氨基比林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20%甘露酵250 ml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0 mL/min,两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头痛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能够限制改善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士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该县疟疾基本控制在1/万以后,监测15年血检阳性疟疾病人来源、疟原虫种类和发病情况.[方法] 对1995~2009年全县血检阳性病人资料进行收集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该县15年所检出的疟疾病人,内源性病人仅占3.91%(9/230),无恶性疟病例;流动人口的疟疾病人占96.09%(221/23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疟疾病人大多数在海南省感染后带回本地,占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55.20%(122/221),恶性疟疾病例占1.36%(3/221).[结论]该县疟疾发病率控制到目前的1/10万以下,疟疾病人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外出回归输入性病例为主,是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
作者:宋昌宇;胡国霞;廖耘;刘国平;文道兴;石瑞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踝关节融合3种内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其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9~71岁,平均59.5岁.均行踝关节融合,分别采用螺钉、髓内钉及钢板内固定结合髂骨植骨术,对其疗效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踝关节融合位置适中,本组均获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踝关节融合成功的愈合时间13~30周,平均19.5周.术后12月疗效分析螺钉组75.0%,钢板组87.5%,髓内钉组90.9%.[结论] 本组3种手术策略比较各有优势,但髓内钉组固定稳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早期负重及骨性融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葛建华;张德绸;陈歌;鲁晓波;张忠杰;尹一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盆腔囊肿16例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 16例患者中10例经穿刺抽液证实,6例经临床观察证实.[结论] 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淋巴囊肿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史,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符小艳;洪燕;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汶川地震6个月后极重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完善灾后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在都江堰、北川、青川3个极重灾区的安置点中随机抽取≥15岁的居民11 845人,以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进行筛查,以SCID-I/P临床定武检查诊断.[结果] GHQ-12评定后高危组2 048人(17.3%),中危组1 797人(15.2%),低危组8 000人(67.5%).发生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为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有躯体疾病、目睹人员伤亡,家中房屋严重损毁,损失50%以上的财产.已婚、地震后得到心理救助为保护性因素.PTSD、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酒精依赖、睡眠障碍是灾民中常见的精神疾病.[结论] 汶川地震6个月后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孙倩;孙学礼;李静;徐佳军;黄明金;宋辉;张英辉;陈若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丙烯酰胺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神经毒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水平(0.5 mmol/L,1mmol/L,5 mmol/L,10 mmol/L)的丙烯酰胺染毒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12细胞Fas、Fas-L、TNFR1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Fas、Fas-L、TNFR1蛋白含量及PC1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丙烯酰胺各剂量染毒后PC12细胞凋亡率及Fas、Fas-L、TNFR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烯酰胺可能通过死亡受体Fas诱导PC12细胞调亡.
作者:刘燕群;吴丽娜;鲁雄兵;宋文剑;乐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综合评价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漏斗胸的术后疗效.[方法] 检索2002~2008年间国内外关于Nuss手术与改良Ravitch手术治疗漏斗胸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用RevMan 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文献共8篇,合计病例889例(Nuss手术组427例,Ravitch手术组462例).Meta分析提示:Nuss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要优于Ravitch1手术组(P<0.05),而在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Ravitch手术组则优于Nuss手术组(P<0.05),但两者在术后远期效果的满意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92).[结论]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具有较明显的微创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黄维佳;覃家锦;陈小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手足口病是由不同的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人肠道病毒EV71为常见.由于EV71能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就EV7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孙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运动对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体育专业并有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运动组,非体育专业并无规律运动学生50名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身体成分和骨密度相关指标值.[结果] 性别和运动分别是影响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骨强度值、t值和Z值的因素.并且运动对体脂百分比和骨密度各指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规律的运动对人体骨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并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秦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离休老干部的代谢状况和特点.[方法] 对参加体检且资料齐全的881例离休老干部按性别、年龄分组,并进行各组血糖(GLU)、血脂(TG和TCHO)和平均体重指数(BMI)的比较及各组高血糖、高血脂和高体重指数构成比的比较.[结果] 女性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HO)浓度明显高于男性,P<0.01;GLU90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TCHO 90岁~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高GLU检出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离休老干部代谢水平趋于下降.
作者:张红岩;任彩丽;吴颖利;杨凤;齐彦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 TEG)检查在脑梗塞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5月之前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68例急性脑梗患者分别在使用阿斯匹林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查,并进行对比,对出现阿期匹林抵抗患者,改服氯吡格雷,分别在口服前和口服后1周进行TEG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出现阿期匹林抵抗的急性脑梗患者在口服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率明显改善.[结论] TEG对脑梗塞患者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李毅鸣;管阳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肺纤维化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不明原因的、以胶原在肺组织沉积为特征的一种病理过程,多种园子,诸如细胞因子、蛋白酶系统及转录因子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肺纤维化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揭示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徐慧蓉;马小兵;王献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其症状表型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提取197例单相抑郁症患者和225名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PCR)扩增包括TPH2基因rs7305115位点的312 bp基因组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例组症状表型.[结果] 在第7外显子周围未发现其他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单相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者TPH2rs 730511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症状表型焦虑/躯体化、体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在3种基因型同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障碍和绝望感AA基因型与AG及GG基因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H2基因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无明显关联,与认知障碍和绝望感可能相关.
作者:张玉琦;徐文炜;袁国桢;姚建军;程灶火;刘朝军;刘庆海;王爱荣;史桂芝;王宝恒;张长松;成义仁;李克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