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曾莉;吴琴琴;张帆;秦恳;邹天富;黄燕;王佑娟
[目的]探讨检测有机磷中毒患者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5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β2-MG检测使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XSYM化学发光仪,采用微粒子酶免(MEIA)法进行检测.尿白蛋白检测采用黄金标记目测免疫测定法,使用德国宝灵曼公司生产的尿微白蛋白试条(Micral-TestⅡ)进行测定.[结果]中毒后1 d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含量发现,尿β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P﹤0.01),且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尿β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含量增高更明显(P﹤0.05).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CK、CK-MB、LDH及cTn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及同时检测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肾损害及中毒程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判断预后.
作者:刘拴虎;王志祥;王春霞;刘雅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疱疹病毒侵入介体(sHVEM)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夹心法检测86例肺癌和52例正常人血清中sHVEM水平,探讨sHVEM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不同分型的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与分型及恶性程度成正相关,肺鳞癌患者血清sHVEM水平Ⅲ期患者组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组,肺腺癌术后患者血清sHVEM水平显著低于术前.[结论]肺癌患者组血清sHVEM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临床分型、分期和治疗情况呈正相关,提示sHVEM可能与肺癌的发病有关,检测sHVEM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小梅;刘伟;郑淑华;吕晶;鲍晶晶;王红梅;关向前;张慧;徐军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期间的感染因素,针对感染因素加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肿瘤内科2009年7月~2010年9月PICC留置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指导护理工作的进行.[结果]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9.2%,其发生与性别、年龄、体重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PICC留置时间、留置部位、导管材料有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肿瘤内科患者PICC留置期间的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妍;陈彦红;冯佳;焦进;朱小伟;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现状,指出其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重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现况调查,收集并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一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历年检测结果和工人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并查阅汽车制造的职业危害研究文献.[结果]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噪声强度历年检测超标率高(37.75%),苯系物和二氧化氮未超标,工人体检结果显示噪声和苯系物的危害较大.[结论]汽车制造业的主要职业危害为噪声、粉尘和毒物.该企业今后应加强管理,加大对噪声和电焊烟尘的有效防护,并重视毒物长期低浓度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作者:张莉;张文勇;杨跃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评价标准,分析2004-2009年成都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方法]采用Z分值评价实验室微生物定量指标检测能力,∣Z∣≤2为结果满意,2﹤∣Z∣﹤3为结果可疑,∣Z∣≥3为结果不可接受;采用关键控制点分项评分的百分制评价实验室微生物定性指标检测能力.[结果]2004~2009年成都市疾控系统微生物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表明,参试实验室的微生物定量指标检测质量较好,同时在微生物定性指标检测能力考核获满意评价的参试实验室逐步增加.[结论]建立的实验室能力验证评价标准客观实用,促进了参试实验室检测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黄薇;黎明;黄剑屏;李涛;蔡炯;苗艳芳;孟建彤;黄葵;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矽肺病人肺灌洗液中巨噬细胞经SiO<,2>粉尘刺激后,巨噬细胞及培养上清中CTGF的表达,探讨CTGF在矽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巨噬细胞及培养上清的CTGF的表达.[结果]处理组不同时间点SiO<,2>刺激的矽肺患者AM和培养上清中CTGF表达不断增高,并在18 h表达高,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SiO<,2>可促进矽肺病人AM高表达CTGF,提示CTGF在肺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其重要作用,推测CTGF的表达与肺纤维化形成有关.
作者:赵静;吴秀珍;王献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方法在卵巢肿瘤诊断方面的应用.[方法]从2008年1月~2010年5月,来某院进行就诊并手术治疗的200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结果]200例患者超声检查出卵巢肿物239个,包括52个卵巢肿物评分大于6分的卵巢肿瘤,有187个卵巢肿物评分小于6分,分别纳入高风险和低风险组.超声评分系统评价卵巢肿瘤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8%,95.7%,83.7%和94.2%.Kappa指数为92.1%.[结论]超声是一种符合成本-效果,非创伤性,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良好诊断方法.
作者:谭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低血糖症新生儿为观察组,98例吸入综合症及轻度吸入性肺炎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中AST、LDH、CK、CK-MB的活性作对比分析.[结果]低血糖症新生儿组心肌酶与对照组心肌酶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症可致心脏损害,血清中CK-MB可作为低血糖症新生儿心脏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李立佳;符梅竹;阎青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化疗副作用,患者心理和KPS评分.[结果]通过对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化疗后副反应较少(P﹤0.05),KPS得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毒性,提高患者心理和KPS评分.
作者:康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09年在某院健康体检的干部人群,分别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糖耐量试验(OGTT)及生化指标检查等.糖代谢异常的诊断依据WHO1999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糖代谢异常总检出率为33.2%,其中DM的检出率7.3%,糖调节受损(IGR,糖尿病前期)总的检出率为25.8%,IGR各亚组的检出率分别为:I-IFG1.9%、I-IGT20.3%及IFG/IGT3.6%.(2)糖代谢异常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醋(TG)、收缩压(SBP)、血肌酐(Cr)测值均较NGT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HDL-C较NGT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BMI、WHR、TG是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四川省干部人群糖代谢异常率高.年龄、BMI、WHR、TG为糖代谢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英;曾莉;吴琴琴;张帆;秦恳;邹天富;黄燕;王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流行区综合医院HIV感染率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9年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艾滋病感染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9年共有175747例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认HIV感染者836例,感染率为0.48%;2002~2009年HIV感染者性别差异减小,男女比例为1.55:1;HIV感染者20~40岁年龄占64.5%.术前筛查HIV感染者占0.037%;医院以皮肤性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接诊患者艾滋病感染率较高.2002-2009年综合医院就诊者HIV感染率与孕产妇人群HIV感染率相近.[结论]云南省综合性医院HIV抗体检测数量和阳性率在逐年升高;性传播途径将成为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云南省普通人群HIV感染率不断升高,大量的机会感染而尚不明感染状况的艾滋病人出现在综合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综合医院HIV感染者管理.
作者:李峥;高玉红;毕胜;杨曦;张桂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发一种便携式关节功能康复器.[方法]结合机械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运用计算机三维模拟、制图等技术进行设计.[结果]已设计数种方案,并已成功申报相关专利(zl2008200630311).[结论]便携式关节功能康复器的研发可望成功.
作者:童庭辉;王春艳;郭力;熊爱兵;李越钢;李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对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肝产生的耐药进行分析.[方法]用3种药物对乙肝病毒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分组比较耐药性.[结果]通过两年的治疗,采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耐药性在本次研究中差异不大,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的耐药性表现要好于前两组患者.[结论]从本次研究来看,恩替卡韦耐药性表现好于拉米定夫和阿德福韦酯.
作者:石铭;张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了解盐池县村卫生室现阶段建设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宁夏盐池县40所村卫生室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村卫生室人员缺乏,现有村医学历低、基础知识测试水平差;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小、医疗设备不全,且医疗区与生活区混在一起,所开展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时不够规范.[结论]积极解决现有问题,对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很重要.
作者:温静;丁勇;李吴萍;王羽;关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建立12 h内快速检测粪便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探讨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可行性,根据沙门菌invA基因、志贺菌ipaH基因及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筛选设计新引物,优化反应条件,测定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8 h短时增菌后,对24份模拟粪便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已报道的多重PCR体系不适用于粪便中3种目的菌的检测;新建立的体系适用于粪便样品的检测,能在12 h内同时检测3种目的菌.通过短时增菌,该体系对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灵敏度分别为:8.5 cfu/10ml增菌液,27 cfu/10ml增菌液,5 cfu/10ml增菌液.对28株目的菌和13株非目的菌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结论]成功建立能在12 h内同时检测粪便样品中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健康带菌者3种目的菌的快速筛查,为卫生检验检疫、食品微生物安全的监测和监督提供一有用的工具.
作者:丁晓贝;田绿波;李娜;陈喜凯;陈肖潇;左浩江;裴晓方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肺癌在各种癌症死因中高居首位,具有高发病、低生存的特征,它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在高危人群中进行简单而有效的筛查,及时发现早期患者是改善肺癌预后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细胞病理学、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对国内外近年来在肺癌筛查中,常用早诊方法(筛查工具)的效能进行系统地回顾和展望.
作者:常婷婷;马文进;王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亚慢性铝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铝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重(200±10)g的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铝暴露组、中剂量铝暴露组和高剂量铝暴露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以1ml去离子水灌胃,低、中、高铝暴露组大鼠分别以75、150、300(mg/kgbw)AlCl<,3>溶液灌胃,并用去离子水补足1ml,1次/d,连续灌胃7周.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学习记忆能力、血清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摄食量无明显差异;高剂量铝暴露组体重降低幅度明显大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被动回避试验显示,各组大鼠避暗潜伏期无明显差异.染毒组大鼠血清铝浓度有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染铝剂量的增加,脑中AchE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但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慢性铝暴露大鼠体重明显下降,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且抗氧化防御功能受损;但未明显损害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李静;卢豪;杨红澎;庞伟;卢士军;李文杰;蒋与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起效时间及血小板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某院2006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9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其中A组采用白介素-11进行治疗,B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C组采用白介素-11联合激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的治疗的起效时间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且C组血小板升至正常水平所用时间明显短于A组、B组(P均﹤0.05),3组治疗后的血小板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C组升高的明显优于A组、B组,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无皮疹、消化道及肾脏、关节的临床症状,A组、B组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常见的副反应主要为失眠、高血压、高血糖、继发性感染、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消化道出血等.C组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1联合激素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起效时间快,明显改善血小板功能,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冬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全麻拔管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病人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麻醉.实验组在拔管后持续泵瑞芬太尼0.1 μg/kg/min;对照组手术后停药.[结果]对照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 min,3 min,5 min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与拔管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在减轻和预防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张丽华;张永国;郑丽丽;龙明波;何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0月于某院生产后的75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氏产后抑郁问卷(EPDS)对产妇进行调查,统计产后抑郁发生情况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6.6%(125/752),其发生未受到产妇年龄、婴儿性别的影响(P﹥0.05),而受到婴儿健康状况、产妇经济状况、婚姻满意度、母乳喂养方面的影响(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对产妇及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作者:李敏香;吴开舅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