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激动剂对中性粒细胞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高燕;叶迎春;王栩;黄黎;曹新梅;刘佳佳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 凋亡, TLR, Bax
摘要:[目的]研究TLR激动剂LPS和PGN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的Bax蛋白的表达. [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受试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LPS和PGN两种TLR激动剂,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抑制率,通过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和PGN降低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发生率,与自发性凋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LPS和PGN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表达Bax蛋白均低干自发性凋亡组(P<0.05). [结论]在TLR激动剂诱发的中性粒细胞生存效应中,LPS和PGN可能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内Bax蛋白的表达来延长中性粒细胞的生命期限.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某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套扎治疗术,观察组采用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随访1年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出血率.

    作者:郑君;谢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来源医院与社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医院和社区MRSA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抗生素的酎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从临床分离的MRSA分成医院和社区两组,计算各自对9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利用PCR法检测各组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两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无差别,在是否有基础疾病和标本的分离部位上有差别.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环丙沙星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差异;两组只有在aph3-Ⅲ一种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方面有区别. [结论]两组MRSA在流行病学、抗生素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方面的差异都在变小.

    作者:张明霞;许铮;余勇;吴永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乡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情绪障碍分析

    [目的]了解新乡市中学生网络成瘾(IAD)的现状及其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方法]采用网络一般使用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新乡市5所学校6 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有效问卷5 804份(93.0%),检出网络成瘾102例,男79例(2.902%),女性23例(0.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15,P=0.000);职高检出率高于普通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27,P=0.000);SAS和SDS评分,I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且IAD组中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3 325.788,P=0.000).[结论]性别、学校类型、焦虑、抑郁情绪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网络成瘾对中学生情绪存在明显影响,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潘苗;张三强;张秀丽;穆俊林;张瑞岭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检出情况与保健指导

    [目的]了解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发生情况,以制定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进行乳腺红外线透视检查. [结果]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总检出率为62.70%,其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检出率有差异. [结论]正确认识此病,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先桂;李雪莉;黄冀;杨少玉;舒德喜;陈清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IOZ牌皮肤消毒液的杀菌效果与毒理学研究

    [目的]为了解IOZ牌皮肤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及其毒性. [方法]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动物毒性试验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结果]分别以含盐酸聚六亚甲基胍4.0 g/L、乙醇含量为72.2%的消毒剂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1min,杀灭对数值>5.00,同样浓度的消毒剂作用白色念珠菌1min,杀灭对数值>4.00;该消毒剂用于皮肤和手消毒时,作用1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1.00;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属实际无毒,对皮肤无刺激,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中,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未见异常. [结论] IOZ牌皮肤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灭微生物性能,毒性低,无刺激,可广泛用于皮肤及手等的消毒.

    作者:赖发伟;杨宁;刘科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ABCD2-评分联合DS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卒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DSA预测TIA发作后7d卒中风险的价值. [方法]采用ABCD2评分对90例TIA患者评分,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根据DSA结果分为血管狭窄≥50%组和血管狭窄<50%组.[结果] ABCD2-评分0~3分TIA 1周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9%,ABCD2-评分4~5分脑梗死发生率为7.2%,ABCD2-评分5~6分者为12%,ABCD2-评分6~7分者为20%.血管狭窄≥50%组2d内脑梗死发生率14%,7d内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50%组脑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ABCD2-评分是预测TIA7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扩大例数进一步观察.研究提示脑血管检查在TIA患者的重要性,DSA是探讨TIA发病机制的重要检查.

    作者:邢玉波;潘旭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耱、皮质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对照组在插管后,血糖、皮质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为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2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组)2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教、尿量、APACHEⅡ评分、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尿量大干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教治中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戴海涛;乔晓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L-精氨酸干预治疗对COPD大鼠肺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L-精氨酸干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方法]应用气道内注入脂多醣和香烟熏吸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肺组织匀浆的一氧化氮(NO)含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应用L-精氨酸干预后,大鼠肺动脉压降低,肺组织的iNOS表达减弱,而NO含量升高,eNOS表达增强. [结论]L-精氨酸干预治疗可降低COPD大鼠的肺动脉压,对COPD的发展有廷缓作用.

    作者:林松娟;刘美娟;王蓬伟;陈海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综合三级医院676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乌鲁木齐市综合三级医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结果的信息,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HIV感染状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676例自愿咨询检测者的基本信息,分析其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等一般资 料,暴露因素与HIV感染率的关系.数据库的建立用Epitade软件,率的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 [结果]在676例VCT中,HIV感染阳性12例,总阳性率1.78%.男87人,女589人;年龄集中在21~49岁占92.60%;因非婚异性性行为咨询检测87人,阳性9人,提示非婚性性行为阳性检出数比较高,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的人群;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不包含初中)有471人,占总数的69.67%.[结论]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不仅可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和预防感染,为受检者(特别是感染者)提供心理支持,而且还可以有效减少危险性行为,预防MDS的传播.

    作者:辛秀梅;高新;阿玛古丽;韩婷婷;王婷;潘巍;张金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南昌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9年南昌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整理南昌市2009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报告卡信息及RT-PCR实验室检测结果,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甲型H1N1流感为2009年新增报告病种,共报病例838例,报告发病率17.85/10万,报告重症病例48例,其中死亡6例,死亡率0.13/10万,病死率0.72%.甲型H1N1病例中男性509例,女性329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全市9个县区均有甲型H1N1流感报告.自6月开始出现病例,以11月报告病例数较多,占全年病例的57.3%.病例以学生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7.6%.共检测101份样本,阳性率为38.6%.[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差异.要重点加强各类学校、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以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作者:李辉;胡茂红;吴景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关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鄂南农村居民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状况及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弃)南农村居民1 883例进行问诊、体检和肺功能检测,并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COPD患者186例,总患病率为9.88%,其中无症状者71例,占38.17%;有症状者115例,占61.83%.无症状COPD的患病率为3.77%.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行饮情况,使用燃料情况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烟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检测显示,有症状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该地区COPD患病率较高,其中无症状COPD的比例也较高.如果单凭症状,易造成COPD的漏诊和对疾病危害的低估.

    作者:蒋汝刚;范杉;罗德生;黄翠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预防接种中的全程护理干预

    [目的]了解系统的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中的方法和作用. [方法]系统设计在预防接种中各个环节护理方法,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结果]确保预防接种顺利进行,安全有效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在预防接种前、中、后所进行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了免疫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张凤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目的]调查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QOL),探讨影响QOL的相关因素.[方法]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组合问卷对116例胃癌术后1年的患者(胃癌组)进行调查,选择同期行胃部手术的非胃癌患者50例作为对照. [结果] (1)胃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2)单因素比较显示QOL在不同年龄、家庭收入、营养锻炼、定期复查保健、职业性质、UICC-TNM分期、手术方式、根治度、联合脏器切除和术后化疗方面存在差异,P< 0.05.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变量是:年龄,营养锻炼,定期复查保健,手术方式、根治度、联合脏器切除和术后化疗.[结论]胃癌术后患者的QOL较差,年龄、手术方式、根治度、联合脏器切除、术后化疗、营养锻炼和定期复查是影响QOL的强相关因素.

    作者:李文英;曹淑红;张晓峰;庞艳玲;宋春惠;闫继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承德市居民乙肝疫苗复种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承德市部分医院门诊、病房患者、部分高校学生、公园、超市、车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18岁以上、户口所在地为承德市且在承德市居住1年以上普通人群2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包括一般情况、乙肝疫苗复种相关问题和影响乙肝疫苗复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发放问卷2 800份,有效答卷2 668份,有效率为95.29%.86.24%的人赞同乙肝疫苗复种,70.16%的人能够定期复查HBV-M根据需要复种乙肝疫苗,50.19%的人支持亲友复种乙肝疫苗.不能复种乙肝疫苗 的原因中,对乙肝疫苗复种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的占75.38%;因乙肝疫苗复种不属于国家免疫策略,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因有限的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定期进行检查及复种的占17.35%.年龄、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有影响,其中18~40岁人群多于40岁以上人群,专科及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多于专科以下文化程度者,医疗卫生行业者多于其他行业者.[结论]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加强乙肝疫苗复种预防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建立有效的国家免疫策略、实施有效的检查及接种部分费用政府报销办法,将会促进乙肝疫苗复种行为.

    作者:崔凤梅;肖红杰;赵燕;何凤翔;孙亚娟;刘莹;李俊颖;谢延香;邓志鸿;钱文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对南通市所有农村集中武供水单位(280家)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检测,并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2010年共检测水样1 813份,合格913份,合格率50.36%,消毒剂指标、浑浊度、氨氮等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农村水厂消毒、净化措施不到位是影响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顾俊;安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方式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 者按病人的住院号分为A、B两个观察组,每组各60例,A组应用容量泵间歇性输注肠内营养,B组用容量泵24h持续均匀输注肠内营养.对照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淋巴细胞值、TSF、AMC、血糖等)以及呕吐返流、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肝功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营养指标观察显示两组营养效果接近,两组临床检查数据比较氮平衡、血红蛋白、白蛋白、电解质、淋巴细胞总数、TSF、AM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血糖控制、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返流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输注与连续输注营养效果接近,间歇输注比连续输注有更多活动时间,类似于正常膳食的间隔,其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孟航;刘帆;刁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石嘴山市2006~2010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市辖县区的乡镇进行抽样.[结果] 2006~2010年,石嘴山市居民碘盐覆盖率是99.86%,碘盐合格率为99.2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10%.[结论]石嘴山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相应指标要求.

    作者:姜兆丽;刘梅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1997~2009年艾滋病疫情现状和对策建议

    [目的]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中国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2005年7月在该州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州1997~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2009年艾滋病项目启动前后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报告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000例,其中诊断艾滋病病人148例,死亡179例,男:女约为2.14∶1,青壮年(20~40岁)约占84.1% (841/1000),感染途径仍以静注毒品为主,占43.7% (437/1 000).[结论]该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说明加大了对传染源的监测和发现报告力度,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防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田应娟;陈祖府;李翼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于某院就诊的128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糖皮质激素200 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口服强的松,2周后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情况、神经痛的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疼痛分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情怳优于对照组,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庆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