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乡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情绪障碍分析

潘苗;张三强;张秀丽;穆俊林;张瑞岭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成瘾, 焦虑, 抑郁
摘要:[目的]了解新乡市中学生网络成瘾(IAD)的现状及其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方法]采用网络一般使用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新乡市5所学校6 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有效问卷5 804份(93.0%),检出网络成瘾102例,男79例(2.902%),女性23例(0.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15,P=0.000);职高检出率高于普通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27,P=0.000);SAS和SDS评分,I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且IAD组中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3 325.788,P=0.000).[结论]性别、学校类型、焦虑、抑郁情绪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网络成瘾对中学生情绪存在明显影响,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社区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效果评价

    [目的]对以社区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校正在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大三临床医学生,分为教改班和非教改班,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教改班对于社区的工作的认识、疾病的预防观念、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的评分比较要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选择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教改班比例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实验见习是持肯定态度.[结论]通过以社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有助学生预防观念的形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促进就业.

    作者:刘俊;申旭波;江广中;周远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柳州市青少年斗殴、赌博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柳州市青少年斗殴和赌博的社会心理因素现状.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柳州市3 720名城市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青少年心理-情绪障碍、斗殴、赌博自报率分别为41.48%、15.38%和27.98%,成绩差的学生发生赌博行为平均危险度为1.20,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类,职业高中学生发生赌博、斗殴行为平均危险度分别为1.44、1.68.抑郁、孤独感均为赌博(OR值分别为1.46、1.42)、斗殴(OR值分别为2.11、1.48)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心理社会功能是行为干预的基础,脱离对心理的关注来控制违纪行为,可能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作者:韦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河北某高校大二学生隐性辍学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隐性辍学的原因,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自编《大学生隐性辍学现状》问卷,其中主要涉及“课时界定”等有关内容15个问题,发放给大二学生2000份进行统一填写. [结果]①未能完成每周20学时学习任务的比例为59.83%.②依据学业倦怠量表、Meyer和Allen量表挑选的有关“厌学”原因问题中,以“情感枯竭”肯定数的比例为高,达到78.25%,相比其他因素比例41.57%来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大二学生在遇到挫折时采取消极逃避“上网聊天”的比例达73.2%.[结论]该校大二学生隐性辍学率较高,造成“厌学”的诸多因素中以情感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而一旦形成“厌学”情绪,又以“上网聊天”形式选避,将形成“厌学——情感枯竭——逃避”的负性循环链.此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李素敏;杨曙民;赵鹏燕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研究

    [目的]探讨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某院收治的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50例,均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测法检测左心射血分数,同时采用MR测定二尖瓣反流容积.分别按照常规方法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常规方法结合MR反流容积修正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将两种检测结果分别与临床症状、胸部正位片、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检查,综合评价超声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射血分数在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的可靠性. [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结合MR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与胸部正位片、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常规超声检测.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常规超声检测联合MR检测,对二尖瓣中、重度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测定,所得结果可靠性强,可以真实反应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高小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A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66例及一般剂量60例,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80、10 mg/d,在PCI 前(0 h)、术后12 h、24h、72 h及4周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术后30 min及24h记录心电图,观察ST段抬高显著导联ST段回落的情况,同时比较术后1周、2周及4周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结果]大剂量阿托伐汀组与常规剂量阿托伐汀组相比较hs-CRP水平术后7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周时两组hs-CRP水平较降低,两组比较P<0.05.术后30 min及24hST段降落≥50%者,两组比较P< 0.05.IL-6及TNF-α水平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 0.01,在4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 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血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显著影响,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在ST段水平,在术后30 min及24 h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均好于常规剂量组.

    作者:张巍;赵明;王小凤;贾国伟;孙萍;李晓红;张红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安阳市2008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时发现疾病谱变化,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合理有效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8家综合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8年8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共计114 055人,不同年龄组人群疾病病种构成不同,15~44岁年龄组住院患者比例高,占40.33%.女性患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构成比居首位,占21.92%.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外,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8.69%;男性和女性前10位疾病病种相同,但顺位不同,占住院患者总数的72.24%. [结论]15~44岁年龄组人群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对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占女性住院患者总数比例的54.25%,加强妇女保健工作意义重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危害大,对医疗卫生资源占用和消耗大,是今后疾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姚兴宽;吕全军;任桂玲;高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PBL结合角色扮演在传染病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结合角色扮演法(RPT)在传染病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某院传染科临床见习学生136名,将其随机平分为试验组(PBL结合RPT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组),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对见习学生专业知识进行考核,同时采用不记名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差异. [结果]试验组68名学生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PBL结合RPT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BL结合RPT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结合实践等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传染科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郝大林;孔祥敏;石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宁波市江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吸烟及控烟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宁波市江东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情况. [方法]随机抽样进行 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宁波市江东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2名医务人员. [结果]被调查对象吸烟者为29人,总吸烟 率为11.98%,而男性吸烟率则为39.71%,女性吸烟率为1.15%.内科医生的吸烟率高于其他科室,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吸烟率高,吸烟的主要原因是社交需要.绝大多数医务人员(98.16%)支持无烟医院的创建,64.46%的医务人员能经 常劝说吸烟的患者戒烟.不吸烟的医务人员的控烟态度明显好于吸烟者. [结论]被调查对象的吸烟率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具备的控烟知识水平较低,因此控烟工作的重点应该大力宣传和普及控烟知识.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控烟的态度和行为.

    作者:陈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方式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 者按病人的住院号分为A、B两个观察组,每组各60例,A组应用容量泵间歇性输注肠内营养,B组用容量泵24h持续均匀输注肠内营养.对照两组营养状况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氮平衡、血淋巴细胞值、TSF、AMC、血糖等)以及呕吐返流、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肝功损害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营养指标观察显示两组营养效果接近,两组临床检查数据比较氮平衡、血红蛋白、白蛋白、电解质、淋巴细胞总数、TSF、AM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糖血糖控制、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返流发生率、肝功能异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输注与连续输注营养效果接近,间歇输注比连续输注有更多活动时间,类似于正常膳食的间隔,其胃潴留、腹泻、反复消化道出血、二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吴孟航;刘帆;刁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疗效.[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及脾淤血性肿大患者.并给术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营养支持及肠道准备,并建立足够的门静脉通道;术中观察患者的尿量,出血量等,并积极配合手术进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护理人员充分地术前准备、术中密切地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地配合使得8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恢复正常,肝功能2周后有改善. [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状态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程中,在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对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经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10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情况简介

    本文谨从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获奖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2010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进行了初步汇总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龚春梅;张红;张增利;张作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嘉定区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探索

    [目的]通过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管理,强化医疗机构自律意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节约卫生监督资源.[方法]确定医疗机构量化评分指标及评分标准,通过对嘉定区范围内不同投资性质的19家公立一级医疗机构及14家民营医疗机构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对分级管理前后医疗机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量化分级管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结果]分级管理前后两种投资性质的医疗机构的各级指标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机构等级有所提升,同时也凸显了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上的薄弱点.[结论]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对医疗机构加强自我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明确了卫生监督及行业指导的方向及着力点,减少了卫生监督资源的浪费,值得推广.

    作者:许彬;王海梁;冯雁;戴永发;李凤芝;曹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力模型在评价流感疫苗控制大流行疫情效果中的研究

    [目的]模拟流感大流行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流感疫苗对控制流感大流行的作用,并预测为使疫苗物有所值,疫苗计划的滞后时间(TL)和完成时间(Dv). [方法]基于传染病的自然规律,在传统SEI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人群免疫的传染病模型,采用感染率(AR)作为判断指标. [结果]对于R0在2左右的流感大流行,感染者均表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疫苗计划滞后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大于疫苗计划完成时间,当感染率控制在50%以下则被认为疫苗计划有价值时,大的TL和Dv组合为30和80或40和30d. [结论]为大程度地减少大流行期间的损失,防病重点应放在尽早地开发和使用疫苗上.

    作者:倪莉红;Dr Joseph Wu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256例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256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 [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197例:造影发现异常143例,阳性率72.59% (143/197);出血性疾病12例: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异常7例,阳性率58.33% (7/12).总阳性率74.16% (143+12/209).[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与MRA相比更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枝循环情况,是介入干预前的必备手段.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唐雄林;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沈阳市某医院室内空气污染细菌种属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院室内空气污染的细菌种属分布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于2009年11月对沈阳市某急救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候诊区,理疗室,某普外病房以及对照点进行空气细菌采样,共采集样品50份.检测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细菌种属鉴定.[结果]该医院调查场所的空气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9671-1996).进一步通过细菌鉴定卡共鉴定出15种细菌(G+球菌10种,G+杆菌4种,G-杆菌1种).除了理疗室采集的样品中检测出溶血性葡萄球菌以外,其余均为非致病菌;门诊大厅和候诊区的细菌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结论]该医院各调查场所的空气细菌污染均以非致病性G+球菌和杆菌为主;虽然空气细菌总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且检测不出致病菌,但是,条件致病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检出说明该医院仍然潜在着院内感染的可能性,消毒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茅旭;李鹏飞;黄牧;孙文娟;王凤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我国生物制药业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我国生物制药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尽管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作者:唐瑞阳;朱昌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某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套扎治疗术,观察组采用套扎加硬化治疗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随访1年的再出血率、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加套扎治疗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出血率.

    作者:郑君;谢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石河子地区改水降氟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价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改水降氟效果及工程运转情况.[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改水病区的水氟、病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8~15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阵到30%以下,与改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15,P<0.01),群体尿氟值稳定控制在2.0以下,与改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P<0.01);氟骨症病人临床症状减轻,X线出现不同程度的逆转.[结论]经过20多年的改饮低氟水,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师茂林;姚明琴;崔玉新;苏黎;吴建明;胡佳;夏小伟;马艳;魏春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研究组患者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行胰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仅为162.45 min;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仅为3.23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6.98%,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仅为6.98%;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高达88.3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低位直肠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陕大治;赵正杰;李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