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戴海涛;乔晓禹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创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2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组)2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教、尿量、APACHEⅡ评分、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尿量大干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教治中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改善预后.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状态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程中,在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对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经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不断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对南通市所有农村集中武供水单位(280家)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采样检测,并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2010年共检测水样1 813份,合格913份,合格率50.36%,消毒剂指标、浑浊度、氨氮等指标合格率较低.[结论]农村水厂消毒、净化措施不到位是影响南通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顾俊;安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脑梗继发癫痫的因素与监测

    [目的]探讨脑梗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 [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儿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6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10个月~4年,平均24个月. [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教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脑出血20~40 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 [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作者:黄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研究组患者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行胰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仅为162.45 min;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仅为3.23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6.98%,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仅为6.98%;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高达88.3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低位直肠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陕大治;赵正杰;李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海淀区1 019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不高,不全面,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稍高于小学生.电视是中小学生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母亲、科普/专业书籍、报纸/杂志也是主要途径,此外,广播对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电脑网络对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有一定影响.中小学生的营养态度总体上较好,小学生的营养态度稍好于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应积极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干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错误的营养态度,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朱淑萍;丁越江;鲁向锋;王宏伟;杨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384例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特点与原因,为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总结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384例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报告. [结果]家中和公路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场所;跌倒、坠落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意外伤害易导致骨折.[结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易导致意外伤害;改善环境设施、预防跌倒、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防范意外伤害的重点;应建立健全意外伤害防护网络.

    作者:薛锦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白介素-8、高敏C反应蛋白和干扰素-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白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干扰素(TNF-α)水平在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正常人、80例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IL-8、Hs-CRP和TNF-α水平含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 [结果]治疗前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IL-8、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与NYHA心功分级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正相关. [结论]血清IL-8、Hs-CRP和TNF-α水平可能作为评价心室重构及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左心室功能衰竭的诊断辅助指标.

    作者:胡红平;刘应超;肖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1997~2009年艾滋病疫情现状和对策建议

    [目的]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中国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2005年7月在该州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州1997~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2009年艾滋病项目启动前后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报告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000例,其中诊断艾滋病病人148例,死亡179例,男:女约为2.14∶1,青壮年(20~40岁)约占84.1% (841/1000),感染途径仍以静注毒品为主,占43.7% (437/1 000).[结论]该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说明加大了对传染源的监测和发现报告力度,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防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田应娟;陈祖府;李翼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按照RET的方法和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每周2次,疗程8周. [结果]情绪疗法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疗法干顶治疗后,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采用情绪疗法,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应激的强度,增强自信、自尊、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向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石河子地区改水降氟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价

    [目的]了解石河子地区改水降氟效果及工程运转情况.[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对改水病区的水氟、病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8~15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阵到30%以下,与改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15,P<0.01),群体尿氟值稳定控制在2.0以下,与改水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P<0.01);氟骨症病人临床症状减轻,X线出现不同程度的逆转.[结论]经过20多年的改饮低氟水,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作者:师茂林;姚明琴;崔玉新;苏黎;吴建明;胡佳;夏小伟;马艳;魏春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补肾法治疗代谢综合征肾损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所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日益增高,预防性肾保护可以终止或逆转高危因素向肾损害方面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探讨补肾治疗对MS所致CKD患者肾损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8.7.1~2010.7.1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12周为1个疗程,共2疗程. [结果]研究发现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CR、CRP (P<0.05)及金匮肾气丸组HOMA-IR (P=0.027)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CR、CRP及HOMA-IR (P< 0.05)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疗法无论补肾阴或补肾阳,均可改善肾损害实验室指标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内炎性反应,不同程度改善脂代谢异常.

    作者:郑晓梅;代宏勋;黄宗文;林火真;张绍英;张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北京市大兴区2004~2009年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大兴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区上报的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2004~2009年全区累计报告淋病病例数为6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99/10万;梅毒病例数为89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79/10万;淋病发病情况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呈上升趋势;淋病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448,P<0.001),梅毒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47,P<0.005);淋病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梅毒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均以家务待业及其他职业为主. [结论]应根据本区淋病、梅毒的流行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完善性病管理.

    作者:敖秀;李洁;吕玉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A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66例及一般剂量60例,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80、10 mg/d,在PCI 前(0 h)、术后12 h、24h、72 h及4周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术后30 min及24h记录心电图,观察ST段抬高显著导联ST段回落的情况,同时比较术后1周、2周及4周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结果]大剂量阿托伐汀组与常规剂量阿托伐汀组相比较hs-CRP水平术后7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周时两组hs-CRP水平较降低,两组比较P<0.05.术后30 min及24hST段降落≥50%者,两组比较P< 0.05.IL-6及TNF-α水平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 0.01,在4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 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血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显著影响,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在ST段水平,在术后30 min及24 h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均好于常规剂量组.

    作者:张巍;赵明;王小凤;贾国伟;孙萍;李晓红;张红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国防生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目的]探讨国防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尊量表(SES)对189名国防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国防生自尊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生(29.23±3.93,28.32±4.25,t=2.27,P<0.05);国防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低子普通大学生(x2=3.99,P<0.05);国防生SCL-90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低干普通大学生(P< 0.05,P<0.01);国防生心理健康和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0.363~-0.536,P< 0.01). [结论]国防生较普通大学生有更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刘富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厄贝沙坦敏感与不敏感高血压患者的血清代谢谱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敏感组与不敏感组高血压患者的代谢差异,探索厄贝沙坦产生不同降压作用的代谢组学物质基础. [方法]遴选单独服用厄贝沙坦敏感的和不敏感的高血压患者各30例,应用GC-TOF/MS测定厄贝沙坦敏感组、不敏感组高血压病人、以及健康志愿者血清内小分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分析高血压病人与健康志愿者、厄贝沙坦敏感组与不敏感组的之间的代谢差异并鉴定差异化合物.[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高血压病人血清中大部分脂类(除单硬脂酸甘油酯)、游离脂肪酸较高;氨基酸中除苯丙氨酸、丙氨酸较高外,丝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水平较低.厄贝沙坦敏感组血清中缬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核糖醇、尿素、哌啶酸较高;面胆固醇、丙酮酸较低.[结论]高血压人群存在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异常,而厄贝沙坦敏感组与不敏感组的代谢差异提示与厄贝沙坦降压敏感性有关.

    作者:陈晓虎;方祝元;王广基;阿基业;郝海平;范群丽;黄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律震荡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早期A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规定12导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导联数≥4者为大面积梗死,≤3者为小面积梗死.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死亡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大面积AMI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AMI组(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AMI患者早期的心源性死亡及梗死面积密切相关.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预测AMI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承德市居民乙肝疫苗复种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承德市部分医院门诊、病房患者、部分高校学生、公园、超市、车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18岁以上、户口所在地为承德市且在承德市居住1年以上普通人群2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包括一般情况、乙肝疫苗复种相关问题和影响乙肝疫苗复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发放问卷2 800份,有效答卷2 668份,有效率为95.29%.86.24%的人赞同乙肝疫苗复种,70.16%的人能够定期复查HBV-M根据需要复种乙肝疫苗,50.19%的人支持亲友复种乙肝疫苗.不能复种乙肝疫苗 的原因中,对乙肝疫苗复种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的占75.38%;因乙肝疫苗复种不属于国家免疫策略,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因有限的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定期进行检查及复种的占17.35%.年龄、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有影响,其中18~40岁人群多于40岁以上人群,专科及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多于专科以下文化程度者,医疗卫生行业者多于其他行业者.[结论]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加强乙肝疫苗复种预防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建立有效的国家免疫策略、实施有效的检查及接种部分费用政府报销办法,将会促进乙肝疫苗复种行为.

    作者:崔凤梅;肖红杰;赵燕;何凤翔;孙亚娟;刘莹;李俊颖;谢延香;邓志鸿;钱文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疗效.[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及脾淤血性肿大患者.并给术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营养支持及肠道准备,并建立足够的门静脉通道;术中观察患者的尿量,出血量等,并积极配合手术进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护理人员充分地术前准备、术中密切地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地配合使得8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恢复正常,肝功能2周后有改善. [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四川省直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子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星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胡顺铁;郁文;陈剑宇;吴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现状的调查

    [目的]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及需求状况,为开展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 074名军队干休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情况.[结果]军队干体所人员急救知识较缺乏,尤其以非医务人员明显;高中及以上人员的急救知识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上人员(P<0.01);小于40岁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优于大干40岁人员(P<0.01);不同性别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休所人员有强烈的学习需求,87.1%的人员愿意学习急救知识,91.4%的人员通过医院途径获得急救方面的培训.[结论]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他们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愿望,需要组织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以提高其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降低院前病死率,更好保障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

    作者:郭健;贺少枫;陈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