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84例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报告分析

薛锦花

关键词:社区, 意外伤害, 老年人, 回顾性总结,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的特点与原因,为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总结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07年6月~2009年12月的384例社区老年人意外伤害报告. [结果]家中和公路是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场所;跌倒、坠落是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意外伤害易导致骨折.[结论]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易导致意外伤害;改善环境设施、预防跌倒、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防范意外伤害的重点;应建立健全意外伤害防护网络.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研究

    [目的]探讨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的超声检测可靠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某院收治的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50例,均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测法检测左心射血分数,同时采用MR测定二尖瓣反流容积.分别按照常规方法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常规方法结合MR反流容积修正计算左心射血分数,将两种检测结果分别与临床症状、胸部正位片、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符合性检查,综合评价超声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射血分数在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的可靠性. [结果]常规超声检测结合MR检测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值与胸部正位片、临床症状、心电图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常规超声检测.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常规超声检测联合MR检测,对二尖瓣中、重度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测定,所得结果可靠性强,可以真实反应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

    作者:高小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四川省直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子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星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胡顺铁;郁文;陈剑宇;吴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TLR激动剂对中性粒细胞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TLR激动剂LPS和PGN影响中性粒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的Bax蛋白的表达. [方法]分离培养正常受试者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加入LPS和PGN两种TLR激动剂,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抑制率,通过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和PGN降低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的发生率,与自发性凋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LPS和PGN刺激的中性粒细胞表达Bax蛋白均低干自发性凋亡组(P<0.05). [结论]在TLR激动剂诱发的中性粒细胞生存效应中,LPS和PGN可能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内Bax蛋白的表达来延长中性粒细胞的生命期限.

    作者:高燕;叶迎春;王栩;黄黎;曹新梅;刘佳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黔南少数民族地区1997~2009年艾滋病疫情现状和对策建议

    [目的]了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中国第四轮全球基金-中英防治艾滋病项目2005年7月在该州实施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全州1997~2005年6月和2005年7月~2009年艾滋病项目启动前后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报告发现HIV感染者/病人1000例,其中诊断艾滋病病人148例,死亡179例,男:女约为2.14∶1,青壮年(20~40岁)约占84.1% (841/1000),感染途径仍以静注毒品为主,占43.7% (437/1 000).[结论]该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继续上升,但增速放缓,说明加大了对传染源的监测和发现报告力度,艾滋病的防治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防治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待加强.

    作者:田应娟;陈祖府;李翼斌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256例分析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256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 [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197例:造影发现异常143例,阳性率72.59% (143/197);出血性疾病12例:1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现异常7例,阳性率58.33% (7/12).总阳性率74.16% (143+12/209).[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与MRA相比更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性质及侧枝循环情况,是介入干预前的必备手段.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唐雄林;李雪斌;黄瑞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某院门诊收入手足口病区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解热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治疗共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变化情况. [结果] (1) cTnI:试验组在治疗后为(0.54±0.12) mg/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0.98±0.16) mg/L; (2) CK-MB:试验组在治疗后为(27.6±12.3)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34.9±7.6) U/L; (3) LDH-1:试验组在治疗后为(52.1±13.4)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71.6±13.5) U/L.3项指标均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 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疗效确切,能较好的降低血清心肌酶的浓度,避免心肌损害.

    作者:李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状态及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某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全程中,在按照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对自身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研究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评分越低,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内容了解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评分越低;经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值均<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淼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基础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对基础心肺复苏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心脏病患者家属进行CPR培训提供相关的依据. [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量表对2011年3~7月入住某院CCU病房患者的主要照顾者92人进行培训现状和知识水平的问卷调查. [结果]15.2%的人参加过CPR培训,37.0%听说过CPR 一词,25.0%了解CPR知识;CPR知识测评均分为(25.00±20.083)分,及格率2.2%,对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深度、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无一人回答正确,CPR知识得分与学历、收入有关系(P<0.05). [结论]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率低,知识水平欠缺,加强心脏病患者主要照顾者CPR培训将能有效地降低院外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缪爱凤;钱海兰;钱红继;沈王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律震荡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早期A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规定12导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导联数≥4者为大面积梗死,≤3者为小面积梗死.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死亡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大面积AMI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AMI组(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AMI患者早期的心源性死亡及梗死面积密切相关.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预测AMI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脑梗继发癫痫的因素与监测

    [目的]探讨脑梗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 [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儿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6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10个月~4年,平均24个月. [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教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脑出血20~40 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 [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作者:黄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肝硬化患者血CD14+CD16+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0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0的功能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及IL-10水平. [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水平增加,失代偿期肝硬化组TNF-α、IL-10的水平随着LPS浓度的增加升高不明显. [结论]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越差,则CD14+CD16+单核细胞频率越高,促炎因子增加,其频率及生物学功能与病情的严重性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国民;王鑫;康富标;王桂平;宋英华;张弘;赵新辉;周青云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新乡市在校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情绪障碍分析

    [目的]了解新乡市中学生网络成瘾(IAD)的现状及其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方法]采用网络一般使用情况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新乡市5所学校6 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有效问卷5 804份(93.0%),检出网络成瘾102例,男79例(2.902%),女性23例(0.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15,P=0.000);职高检出率高于普通中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27,P=0.000);SAS和SDS评分,I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且IAD组中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3 325.788,P=0.000).[结论]性别、学校类型、焦虑、抑郁情绪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网络成瘾对中学生情绪存在明显影响,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潘苗;张三强;张秀丽;穆俊林;张瑞岭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前期发病情况分析及母婴结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前期发病情况及母婴结局. [方法]将某院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97例,依据发病孕周分成A组(28~31周)47例、B组(32~34周)50例,比较两组的母婴结局. [结果]两组病例均无孕产妇死亡和子痫发生;A组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38.3%,明显高于B组的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1.3%,明显高于B组的6.O%,且A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明显低于B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前期发病越早,母婴结局越差,临床上应及早发现该类疾病患者,并及时采取正确的保守治疗以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罗世香;刘宁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卫生防疫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两次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中国重大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对比汶川与唐山大地震震后疫情和防疫措施,归纳成功因素,分析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迅速建立防疫组织,开展饮水检测与消毒,无害化处理遇难者遗体,开展环境消杀灭和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保障“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 [结论]整合防疫体系,完善防疫标准,建立卫生评估方法,规划物资储备以及开发防疫装备,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

    作者:王丽芸;初建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高达56.52%和95.65%;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仅为4.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其患者的SBP(收缩压)和PP(脉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梅少平;姜爱卿;刘芝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以社区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效果评价

    [目的]对以社区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某校正在进行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的大三临床医学生,分为教改班和非教改班,采用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教改班对于社区的工作的认识、疾病的预防观念、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的评分比较要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选择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方面,教改班比例高于非教改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定性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样的实验见习是持肯定态度.[结论]通过以社区导向的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见习,有助学生预防观念的形成,提高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增长见识,促进就业.

    作者:刘俊;申旭波;江广中;周远忠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动力模型在评价流感疫苗控制大流行疫情效果中的研究

    [目的]模拟流感大流行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流感疫苗对控制流感大流行的作用,并预测为使疫苗物有所值,疫苗计划的滞后时间(TL)和完成时间(Dv). [方法]基于传染病的自然规律,在传统SEI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人群免疫的传染病模型,采用感染率(AR)作为判断指标. [结果]对于R0在2左右的流感大流行,感染者均表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疫苗计划滞后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大于疫苗计划完成时间,当感染率控制在50%以下则被认为疫苗计划有价值时,大的TL和Dv组合为30和80或40和30d. [结论]为大程度地减少大流行期间的损失,防病重点应放在尽早地开发和使用疫苗上.

    作者:倪莉红;Dr Joseph Wu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健康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7例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两组FPG、PBG2h、FlNS、HbAlc、hs -CRP、SBP、DBP、TG、TC及LDL-C、HDL-C等指标,分析其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讨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等. [结果]观察组除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其他观察指标如FPG、PBG2h、FINS、HbAlc、hs-CRP、SBP、DBP、TG、TC及LDL-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炎症状态是影响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沈寒蕾;邓宏明;黄媛;赖战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德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德阳市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的主要血清型及EV71毒株的基因型别,为德阳市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68份咽拭子或疱疹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病毒核酸检测.并对2份EV71阳性标本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序和进化树分析. [结果]68份标本中,CoxA16阳性率41.18% (28/68),EV71阳性率17.65% (12/6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7.35% (5/68).2份EV71毒株VP1区的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证实均属C4基因亚型. [结论] 2010年德阳市手足口病以CoxA16感染为主,EV71及其他非CoxA16、非EV71肠道病毒并存.2份德阳EV71毒株经VP1区测序证实为C4基因亚型,与中国内地流行株基因亚型一致.

    作者:何杨;许欣;代泽伟;杨成林;李兰兰;武慧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检出情况与保健指导

    [目的]了解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的发生情况,以制定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来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各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进行乳腺红外线透视检查. [结果]企事业单位在职女性乳腺增生症总检出率为62.70%,其中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检出率有差异. [结论]正确认识此病,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章先桂;李雪莉;黄冀;杨少玉;舒德喜;陈清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