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梅少平;姜爱卿;刘芝军

关键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老年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并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高达56.52%和95.65%;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仅为4.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其患者的SBP(收缩压)和PP(脉压)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德阳市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2010年德阳市手足口病患者中肠道病毒的主要血清型及EV71毒株的基因型别,为德阳市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68份咽拭子或疱疹液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病毒核酸检测.并对2份EV71阳性标本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序和进化树分析. [结果]68份标本中,CoxA16阳性率41.18% (28/68),EV71阳性率17.65% (12/6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7.35% (5/68).2份EV71毒株VP1区的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证实均属C4基因亚型. [结论] 2010年德阳市手足口病以CoxA16感染为主,EV71及其他非CoxA16、非EV71肠道病毒并存.2份德阳EV71毒株经VP1区测序证实为C4基因亚型,与中国内地流行株基因亚型一致.

    作者:何杨;许欣;代泽伟;杨成林;李兰兰;武慧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十堰市2009年城区居民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特点,找出威胁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编码手册进行根本死因分类. [结果]2009年十堰市城区居民总死亡率为5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10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围生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亡原因,损伤与中毒对寿命的损失影响大,因此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陈辉;周尚成;易卫兵;朱秀英;黄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妊娠糖尿病相关基因连锁分析

    [目的]通过多位点连锁分析寻找妊娠糖尿病(GDM)的易感基因. [方法]采用非参数连锁统计分析法,以101对妊娠糖尿病患病同胞对DNA为研究对象,在支持连锁位点D10S587附近区域加密微卫星标记(D10S217、D10S583、D10S1213、D10S1230、D10S1237)做多位点连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D10S587同样位于10q26且位置非常接近的位点D10S1213表现为与GDM易感基因呈显著连锁(NPL-Score=2.122,P=0.0169). [结论]具有2型糖尿病致病基因的10q26区域同样具有致GDM的基因.它们很可能是同一基因.

    作者:方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攀枝花市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及饮食习惯差异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城乡居民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是否存在差异,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攀枝花市城区居民、农村居民和餐饮从业人员共1 037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面访调查,资料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农村居民定时用餐的占33.23%,低于城市居民(52.93%)和餐饮从业人员(54.39%)(x2=37.454,P=0.000);农村居民不吃早餐的占19.33%,高于城市居民(6.10%)和餐饮从业人员(4.39%)(x2=48.336,P=0.000);农村居民主要食用动物油占43.20%,远高于城市居民(1.95%),农村居民主要使用植物油的占11.18%,远低于城市居民(78.29%);农村居民每天吃蔬菜的占93.35%,高于餐饮从业人员(87.16%)和城市居民(85.36%) (x2=12.068,P=0.002);农村居民每天吃水果的占26.59%,低于餐饮从业人员(40.20%)和城市居民(49.27%) (x2=39.550,P=0.000);农村居民吃禽肉平均每周少于1次的占70.39%,高于城市居民(43.66%)和餐饮从业人员(38.51%)(x2=77.076,P=0.000);农村居民和餐饮从业人员食用水产品平均每周少于1次的分别占84.89%和84.12%,高于城市居民(74.44%) (x2=22.496,P=0.000);农村居民吃鸡蛋平均每周少于1次的占34.44%,分别高于餐饮从业人员的18.92%和城市居民的14.39%(x2=45.203,P=0.000);农村居民吃豆类及其制品平均每周少于1次的占42.90%,高于餐饮从业人员的23.99%和城市居民的23.41%(x2=39.929,P=0.000);农村居民吃奶类平均每周少于1次的占84.89%,分别高于餐饮从业人员的47.97%和城市居民的30.24%(x2=223.429,P=0.000).[结论]攀枝花市城乡居民食物结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对应有重点和针对性.

    作者:蒋德勇;张家华;高汝琼;袁林焕;李芳颖;何君;王红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降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喘息性疾病发生的方法. [方法]选择Mp-Ab阳性有症状患儿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顺尔宁)等抗炎药物干预治疗.同时设Mp-Ab阴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为期18个月随访观察.[结果]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喘息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并延长患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天数与夜间咳嗽天数、降低PEF值;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早期进行抗炎干预治疗,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其差别经检验有统计学的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5、0.005、0.005. [结论]MP感染患儿有较高的喘息发生率,对其引起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早期进行干预性治疗可以减少儿童喘息发生的次数.

    作者:陈建萍;杨波;李恒涛;高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恶性肿瘤相关的结缔组织病4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病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关情况. [方法]对2009年6月~2011年2月21日收治的4例免疫性疾病伴发或同时并存恶性肿瘤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例免疫性疾病合并有肿瘤,男女各2例.男性均为鼻咽癌,女性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均病理证实. [结论]风湿免疫科医师应提高免疫性疾病伴发或同时并存肿瘤性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陈勇;黄小燕;卢俊芳;林福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元胡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元胡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延胡索乙素为检测指标,对延胡索生品、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醋煮品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18 (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 mmol三乙胺,0.1%冰醋酸调pH 5.2~5.4)=28:72,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 [结果]不同炮制样品中以醋炙品、酒炙品、醋烘品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较高,加样回收率为101.18%,RSD为2.21%,相关系数r=0.999 4. [结论]在元胡的不同炮制过程中,醋炙、酒炙和醋烘法均能增加元胡中廷胡索乙素的含量,但醋煮品中廷胡索乙素的含量与其他炮制方法比较有所下降.

    作者:沈志冲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我国生物制药业现状及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我国生物制药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尽管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作者:唐瑞阳;朱昌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护理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某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带机时间、VAP发生率及瘸死率分别为(5.2±1.5)d、20.0% (6/30)、6.7%(2/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2.3)d、33.0% (10/30)、20.0% (6/30),P< 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症状,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优子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艾克柏尔;艾尔肯·斯依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58例高原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海高原地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2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与同期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260例进行对比. [结果] 2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179例(69.4%),高于中青年组的27例(10.4%) (P<0.01),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184例(71.3%),伴随其他疾病者169例(65.5%),高于中青年组的48例(18.5%) (P<0.01). [结论]高原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发病率高、并发出血多、病情危重等特点,应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下尽早胃镜检查,给予治疗.同时应兼顾治疗并发症及伴随疾病,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窦炜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于某院就诊的128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糖皮质激素200 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口服强的松,2周后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情况、神经痛的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疼痛分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情怳优于对照组,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庆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期望寿命与婴儿死亡率的预测

    [目的]预测中国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 [方法]以人均国民收入(购买力平价)为自变量,同期各国要儿死亡率为应变量,作曲线拟合,寻找优预测模型;以婴儿死亡率为自变量,同期各国期望寿命为应变量,作线性回归.[结果]建立乘幂函数模型预测婴儿死亡率,决定系数为0.858,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07年中国婴儿死亡率预测值为20.86‰,实际报告值为19.00‰;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期望寿命,调整决定系数为0.92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07中国人口期望寿命预测值为72.36岁,报告值为74岁.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婴儿死亡率为8.46‰,期望寿命为75.25岁.[结论]2007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偏低,但是在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提高期望寿命方面优干同等经济实力国家的平均水平.择选与预测指标关系为紧密的变量,保证足够大的样本含量,通过传统回归方法同样可以较好预测出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

    作者:吕行;关思宇;犹忆;吴艳乔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四川省直属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探索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消毒管理,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依据“四川省幼托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常规”等,子2002-2010年对6所省直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连续9年监测.[结果]9年监测结果的总合格率为96.31%,各年合格率星上升趋势.各监测项目中除使用中消毒液的合格率达100%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各年度均未完全达到相关标准要求,表明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影响消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管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消毒制度,开展消毒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消毒质量,加强对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胡顺铁;郁文;陈剑宇;吴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高校学生药品知识与用药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用药知识与行为现状,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抽取非医学类在校大学生对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高校学生对药物的合理应用认识不足,用药知识正确率61.6%,不良用药行为率52.9%. [结论]在高校学生中必须加强药物基本知识教育,改变大学生的不良用药习惯,保证其身心健康.

    作者:谢亚清;胡凤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律震荡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早期A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规定12导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导联数≥4者为大面积梗死,≤3者为小面积梗死.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死亡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大面积AMI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AMI组(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AMI患者早期的心源性死亡及梗死面积密切相关.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预测AMI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石嘴山市2006~2010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市辖县区的乡镇进行抽样.[结果] 2006~2010年,石嘴山市居民碘盐覆盖率是99.86%,碘盐合格率为99.2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9.10%.[结论]石嘴山市居民食用碘盐质量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相应指标要求.

    作者:姜兆丽;刘梅军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2010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情况简介

    本文谨从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申请、获奖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2010年底预防医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进行了初步汇总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龚春梅;张红;张增利;张作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沈阳市某医院室内空气污染细菌种属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医院室内空气污染的细菌种属分布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于2009年11月对沈阳市某急救中心医院的门诊大厅,候诊区,理疗室,某普外病房以及对照点进行空气细菌采样,共采集样品50份.检测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细菌种属鉴定.[结果]该医院调查场所的空气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9671-1996).进一步通过细菌鉴定卡共鉴定出15种细菌(G+球菌10种,G+杆菌4种,G-杆菌1种).除了理疗室采集的样品中检测出溶血性葡萄球菌以外,其余均为非致病菌;门诊大厅和候诊区的细菌种类明显多于对照.[结论]该医院各调查场所的空气细菌污染均以非致病性G+球菌和杆菌为主;虽然空气细菌总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且检测不出致病菌,但是,条件致病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的检出说明该医院仍然潜在着院内感染的可能性,消毒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茅旭;李鹏飞;黄牧;孙文娟;王凤芝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经相关检查后,研究组患者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手术方案,而对照组患者则行胰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仅为162.45 min;日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仅为3.23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6.98%,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仅为6.98%;而5年生存率则明显提高,高达88.37%,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低位直肠癌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陕大治;赵正杰;李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 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现状的调查

    [目的]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及需求状况,为开展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 074名军队干休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军队干休所人员对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及需求情况.[结果]军队干体所人员急救知识较缺乏,尤其以非医务人员明显;高中及以上人员的急救知识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上人员(P<0.01);小于40岁人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优于大干40岁人员(P<0.01);不同性别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休所人员有强烈的学习需求,87.1%的人员愿意学习急救知识,91.4%的人员通过医院途径获得急救方面的培训.[结论]军队干休所人员急救知识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同时他们有较强烈的学习需求和愿望,需要组织专门的急救知识培训以提高其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以降低院前病死率,更好保障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

    作者:郭健;贺少枫;陈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