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炜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疗效.[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及脾淤血性肿大患者.并给术前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改善,营养支持及肠道准备,并建立足够的门静脉通道;术中观察患者的尿量,出血量等,并积极配合手术进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护理人员充分地术前准备、术中密切地观察和护理、积极有效地配合使得8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血小板、白细胞恢复正常,肝功能2周后有改善. [结论]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肝癌切除合并脾切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护理窘迫综合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某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肺保护性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带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带机时间、VAP发生率及瘸死率分别为(5.2±1.5)d、20.0% (6/30)、6.7%(2/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2.3)d、33.0% (10/30)、20.0% (6/30),P< 0.05.[结论]机械通气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症状,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优子传统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艾克柏尔;艾尔肯·斯依提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42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加用糖皮质激素组)2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教、尿量、APACHEⅡ评分、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尿量大干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NO、ET-1、IL-1β、IL-6、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教治中的临床效果好,可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戴海涛;乔晓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认知负荷理论在骨科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价值. [方法]随机抽取200名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教材骨科学部分教学大纲,以大程度降低外在认知负荷为目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对试验组学生实施骨科教学;同时参考骨科部分教学大纲,以有限时间内向学生讲授尽可能多知识为原则,按章节设计多媒体课件,对对照组学生实施教学;后以问卷调查及测试方式,比较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及各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骨科学习更有兴趣,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试验组学生思维能力及临床工作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对课件设计有较高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巧妙运用语音、图片等方法设计骨科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减轻外在负荷,从而使学生能够轻松、牢固地掌握骨科理论知识.
作者:张立岩;汪建中;祖德玉;金世凯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梗继发癫痫的易患因素,分析总结脑电图动态监测活动. [方法]将2005年1月~2009年12月某院儿科住院的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86例,根据癫痫首发时间分为早发性癫痫组;迟发性癫痫组,对癫痫发作的类型、癫痫发作的时间、脑梗死的部位面积、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随访10个月~4年,平均24个月. [结果]癫痫发生时间与脑梗死类型的关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早发性癫痫患者,而脑血栓形成患者教明显少于迟发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与脑梗死部位和面积的关系:脑梗死面积占一侧半球的1/4~1/2和>1/2患者明显多于<一侧半球的1/4;脑出血20~40 ml和>40ml的患者明显多于<20ml的患者. [结论]早发性癫痫以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栓塞为主,迟发性癫痫以脑血栓形成为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1/4,脑出血>40ml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作者:黄越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某院门诊收入手足口病区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解热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2组治疗共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变化情况. [结果] (1) cTnI:试验组在治疗后为(0.54±0.12) mg/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0.98±0.16) mg/L; (2) CK-MB:试验组在治疗后为(27.6±12.3)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34.9±7.6) U/L; (3) LDH-1:试验组在治疗后为(52.1±13.4) U/L,对照组在治疗后为(71.6±13.5) U/L.3项指标均经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手足口病 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疗效确切,能较好的降低血清心肌酶的浓度,避免心肌损害.
作者:李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模拟流感大流行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流感疫苗对控制流感大流行的作用,并预测为使疫苗物有所值,疫苗计划的滞后时间(TL)和完成时间(Dv). [方法]基于传染病的自然规律,在传统SEI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对人群免疫的传染病模型,采用感染率(AR)作为判断指标. [结果]对于R0在2左右的流感大流行,感染者均表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疫苗计划滞后时间对感染率的影响大于疫苗计划完成时间,当感染率控制在50%以下则被认为疫苗计划有价值时,大的TL和Dv组合为30和80或40和30d. [结论]为大程度地减少大流行期间的损失,防病重点应放在尽早地开发和使用疫苗上.
作者:倪莉红;Dr Joseph Wu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援非工作人员口腔疼痛性疾病病例的分布特征,探讨援非工作人员口腔疾病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方法]查阅1年来接诊的口腔疼痛性疾病的病历资料,并按性别、年龄、人群与季节对病种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共接诊援非人员口腔疼痛性疾病351例,牙周黏膜病病例数量多;18~25岁人群的冠周炎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段,35岁以上人员的牙周黏膜病比例明显高于35岁以下人员;公务人员牙周黏膜病就诊率明显高于商务人员组和劳务人员组.旱季病例教高于雨季,但雨季其他源性疼痛构成比显著多与旱季,女性牙周黏膜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结论]疼痛是援非人员口腔就诊的主要原因,来源于软组织的疾病明显超过牙髓来源的疼痛,人员年龄、性别、工作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改变了疾病谱的构成.出国前预防性诊治是减少疼痛性口腔疾病的关键.
作者:张敬雷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生后6~12 h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将62例生后12h内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亚低温组病儿在生后6~12 h内给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4℃~ 35℃,持续72 h,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下维持肛温在36.7℃~37.5℃.通过观察18个月时的病死率或严重伤残发生率和神经发育评估,评价生后6~12 h开始进行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结果] 18个月时亚低温组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P<0.05).亚低温组严重不良预后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9,P<0.05).亚低温组病死率和严重神经发育伤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后6~12 h以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HIE可促进运动发育水平的恢复,降低患儿严重不良预后.
作者:雷霞;刘崇海;杨霞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按照RET的方法和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每周2次,疗程8周. [结果]情绪疗法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疗法干顶治疗后,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同时,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采用情绪疗法,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应激的强度,增强自信、自尊、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
作者:向琴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两次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疫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为中国重大灾害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对比汶川与唐山大地震震后疫情和防疫措施,归纳成功因素,分析不足,提出改进对策.[结果]迅速建立防疫组织,开展饮水检测与消毒,无害化处理遇难者遗体,开展环境消杀灭和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保障“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措施. [结论]整合防疫体系,完善防疫标准,建立卫生评估方法,规划物资储备以及开发防疫装备,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
作者:王丽芸;初建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耱、皮质醇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对照组在插管后,血糖、皮质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为国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医院和社区MRSA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抗生素的酎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从临床分离的MRSA分成医院和社区两组,计算各自对9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利用PCR法检测各组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两组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无差别,在是否有基础疾病和标本的分离部位上有差别.对四环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和环丙沙星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差异;两组只有在aph3-Ⅲ一种耐药基因的携带率方面有区别. [结论]两组MRSA在流行病学、抗生素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方面的差异都在变小.
作者:张明霞;许铮;余勇;吴永友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多位点连锁分析寻找妊娠糖尿病(GDM)的易感基因. [方法]采用非参数连锁统计分析法,以101对妊娠糖尿病患病同胞对DNA为研究对象,在支持连锁位点D10S587附近区域加密微卫星标记(D10S217、D10S583、D10S1213、D10S1230、D10S1237)做多位点连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与D10S587同样位于10q26且位置非常接近的位点D10S1213表现为与GDM易感基因呈显著连锁(NPL-Score=2.122,P=0.0169). [结论]具有2型糖尿病致病基因的10q26区域同样具有致GDM的基因.它们很可能是同一基因.
作者:方文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心律震荡(HRT)与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65例早期AMI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对TO、TS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源性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规定12导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导联数≥4者为大面积梗死,≤3者为小面积梗死.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死亡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大面积AMI组TO≥0且TS≤2.5 ms/RR间期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小面积AMI组(P<0.01).[结论]TO,TS值的变化与AMI患者早期的心源性死亡及梗死面积密切相关.HRT的减弱或消失可作为预测AMI患者早期发生恶性心脏事件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黄学成;陈青萍;袁智萍;尚晓斌;王琦武;梁艺;邓梓谦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承德市部分医院门诊、病房患者、部分高校学生、公园、超市、车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18岁以上、户口所在地为承德市且在承德市居住1年以上普通人群2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问卷包括一般情况、乙肝疫苗复种相关问题和影响乙肝疫苗复种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发放问卷2 800份,有效答卷2 668份,有效率为95.29%.86.24%的人赞同乙肝疫苗复种,70.16%的人能够定期复查HBV-M根据需要复种乙肝疫苗,50.19%的人支持亲友复种乙肝疫苗.不能复种乙肝疫苗 的原因中,对乙肝疫苗复种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的占75.38%;因乙肝疫苗复种不属于国家免疫策略,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因有限的经济条件限制不能定期进行检查及复种的占17.35%.年龄、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乙肝疫苗复种意识有影响,其中18~40岁人群多于40岁以上人群,专科及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多于专科以下文化程度者,医疗卫生行业者多于其他行业者.[结论]承德市居民对乙肝疫苗复种持肯定、积极的态度,加强乙肝疫苗复种预防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社会宣传,建立有效的国家免疫策略、实施有效的检查及接种部分费用政府报销办法,将会促进乙肝疫苗复种行为.
作者:崔凤梅;肖红杰;赵燕;何凤翔;孙亚娟;刘莹;李俊颖;谢延香;邓志鸿;钱文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某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健康体检及门诊、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收集67例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8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两组FPG、PBG2h、FlNS、HbAlc、hs -CRP、SBP、DBP、TG、TC及LDL-C、HDL-C等指标,分析其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讨论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等. [结果]观察组除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外,其他观察指标如FPG、PBG2h、FINS、HbAlc、hs-CRP、SBP、DBP、TG、TC及LDL-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炎症状态是影响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沈寒蕾;邓宏明;黄媛;赖战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掌握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时发现疾病谱变化,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合理有效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8家综合医院2008年住院患者病案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8年8家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共计114 055人,不同年龄组人群疾病病种构成不同,15~44岁年龄组住院患者比例高,占40.33%.女性患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构成比居首位,占21.92%.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外,男性和女性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顺位一致,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和肿瘤,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8.69%;男性和女性前10位疾病病种相同,但顺位不同,占住院患者总数的72.24%. [结论]15~44岁年龄组人群是疾病防控的重点对象;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占女性住院患者总数比例的54.25%,加强妇女保健工作意义重大;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危害大,对医疗卫生资源占用和消耗大,是今后疾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姚兴宽;吕全军;任桂玲;高占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生物制药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我国生物制药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尽管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作者:唐瑞阳;朱昌蕙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背景]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所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日益增高,预防性肾保护可以终止或逆转高危因素向肾损害方面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探讨补肾治疗对MS所致CKD患者肾损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纳入2008.7.1~2010.7.1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12周为1个疗程,共2疗程. [结果]研究发现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CR、CRP (P<0.05)及金匮肾气丸组HOMA-IR (P=0.027)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ACR、CRP及HOMA-IR (P< 0.05)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疗法无论补肾阴或补肾阳,均可改善肾损害实验室指标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内炎性反应,不同程度改善脂代谢异常.
作者:郑晓梅;代宏勋;黄宗文;林火真;张绍英;张庆 刊期: 2011年第21期